河間大鼓
河間大鼓
河間大鼓是一種河北省的傳統民間藝術。演奏風格獨樹一幟,鼓譜豐富,是中國民族音樂中的奇葩,是河間豐厚的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內容。2006年,河間大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成為河間大鼓歷史上的一件喜事、盛事。
河間大鼓因其體大而得名。制鼓專業行的師傅說:鼓面直徑1.8米以上的叫做大鼓,2.0米以上的叫特大鼓,鼓的打擊面用牛皮製成,為了發音響,又悅耳,耐打擊,牛皮不得有鞭傷、刀痕、針眼,質量要求十分考究嚴格。
河間大鼓是全民性的民間藝術,而且分佈很廣,每隊組建年代、歷史、流派各不相同。河間大鼓已有千餘年歷史,其中有兩個鼎盛時期,一個是明、清兩代太平時期,河間大鼓隊約有300多個;另一個是解放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時期,河間大鼓隊急增,約有300—400個,每逢農閑節日、慶典之時,大鼓表演十分紅火。
過去,河間大鼓隊大都以村為單位,有的以同村同姓氏人家(俗稱會)組成。鼓隊負責人稱鼓頭或班主、領班。一般由打鼓技藝高、會演奏的套數多、威望高的人擔任。鼓頭不僅負責器具的保管,組織演出,還負責鼓手的挑選和訓練。直到如今,鼓頭(班主)不少都是世襲制。到現在,有的鼓隊鼓頭已是六、七代傳人了。
大鼓的演奏員,俗稱鼓手,要求一是愛好打鼓,二是有悟性,三是尊重同事,服從指揮,四是身體好,五是技術全面,不僅會打鼓,還能敲鑔、鐃等伴奏銅樂器,六是不計較個人得失,因為有時為了鼓隊的發展,不少鼓手都得自己拿錢為鼓隊購制器具。
歷史上,河間大鼓曾多次晉京表演。由於鼓面大,表演的人多陣式大,會演奏的套路多,鼓聲響,鼓藝高,氣勢雄偉,場面壯觀,河間大鼓曾一度稱雄京津,名聞遐邇。
1996年7月,為了迎接香港回歸祖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歡聚一堂》欄目組,特意調河間市龍華店鄉北皇親庄和時村兩支大鼓隊,70多名演員,在中央電視台最大的演播廳內錄製演出。國際著名導演黃阿原,還親自給鼓隊編導了一套新鼓譜,並命名為“慶回歸”。大鼓隊以高超的鼓技贏得了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主持人石富寬握著時村大鼓領隊孫天普的手久久不放,連連說“河北河間大鼓真棒!”節目錄製完成後,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第四套節目的黃金時間通過衛星向國內和全世界播出四次。《歡聚一堂》欄目還將此作為1996年精品節目,於1996年年底和1997年年初在第四頻道又重播兩次。
總起來說,河間大鼓具有演奏內容豐富、演奏技巧多變、演出效果火爆、參演人員眾多四個特點,深受民眾,尤其農村民眾的歡迎和喜愛,所以有其它藝術所不能具有的廣泛的社會基礎。
首先,河間大鼓演奏內容豐富。河間大鼓是打擊樂器,也有演奏樂譜——鼓譜。鼓譜,俗稱套,每一套表示一個內容。據調查,河間大鼓有100—150套鼓譜。現在比較流行的約30—50套。
其次,河間大鼓演奏技巧多變。大鼓演奏樂器都是由大鼓、小鼓(俗稱引鼓)、大鑔、小鑔、大鐃、大鑼(個別)、小鑼、雲鑼為主要樂器。一般一個大鼓隊配備一面大鼓及多副鐃、鑔和一面小鼓及多副雲鑼小鑔小鑼。按照演奏風格、技巧不同,河間大鼓大致分為兩個流派——東路和西路。東路以米各莊周邊為代表,沒有套鼓,鼓與鐃、鑔齊鳴,有的套路更注重鐃、鑔表演,演奏起來有萬馬奔騰之勢,不可阻擋;西路以興村周邊為代表,以套鼓為主,演奏時由小鼓(引鼓)先演,然後,大鼓(含鑔鐃)合之,引鼓演奏活潑輕快,大鼓敲擊火爆異常,震人心憾人魄,大有山崩地裂之感,再加之演員擊打動作詼諧有趣,增添了河間大鼓演奏的可觀賞性。無論哪種流派,演奏人員的表演都令人心曠神怡,鼓手們的鼓槌帶著彩穗時而上下飛舞,如彩蝶追花,時而輕擊鼓邊,如蜻蜒點水,打鐃鑔演員的表演也是花樣百出,時而挺胸仰首,雙臂高展,如二郎擔山,時而一鑔高拋,如飛燕穿雲,時而一鑔在另一鑔邊上直立旋轉,如雙輪飛轉。不管是鼓手,還是其它樂器的表演者,一律身穿或紅、或綠、或黃的古代武士服裝,頭包彩巾,別上紅纓球,腰扎三寸多寬的彩帶,胸前胸后都佩飾護心明鏡,個個威武英俊,邊舞邊打。觀者眼花繚亂,心情激動不已;演者鬥志昂揚,豪情奔放難抑。
其三,河間大鼓演奏激情火爆。大鼓一般有2—6名鼓手一齊擊打,再配之以數十副大鑔、大鐃、大鑼齊鳴。真是鼓聲鏗鏗,鑔鐃聲鏘鏘。合在一起,如春雷初炸,驚天動地,翻江倒海,數里之遙可聞其聲。鼓手個個身強力壯,演奏到激情豪放時,哪怕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演員們依然個個脫光了膀子或者只穿件單衣,人人頭冒白氣,汗流浹背。鼓手們跳著高地打鼓,鑔鐃演員們邊舞邊敲,“嘿!哈!”聲不斷,給人以極大的鼓舞和震撼。
其四,河間大鼓參演人員眾多。河間大鼓因其體大,伴奏樂器多,因而演奏時需眾多演員。小隊須15—20名演員,大隊則須 40—50名甚至更多,一般平均每隊20—40名演員。再加上鼓樂聲特大,所以必須有足夠大的場所才能表演。演員多,演出場地大,演奏的套路多,吸引的觀眾自然就多。在農村,每當大鼓表演時,可以說是家家鎖門,童叟出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或站高凳,或立房頂,或爬到樹上觀看。特別是農閑、節日時演出,更是觀者如醉,演者如痴。
河間現有大鼓隊151個,演員4600多名。而且連續20多年來,河間每年正月十二是傳統的民間文藝進城的日子。每到這天,都有五、六十支民間文藝隊進城表演,其中大鼓隊是主力軍,獅子、高蹺、秧歌、旱船等也都有大鼓伴奏,每年觀眾達三、四萬人。另外,部分鄉村還有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舉辦周邊村莊民間文藝隊聯誼演出的傳統。有些大鼓隊也吸收部分女青壯年鼓手參加,更增加了河間大鼓的群眾性。
河間大鼓是群眾性的民間敲擊藝術,全市大村鎮幾乎都有特大鼓和大鼓。部分大鼓隊領班人說:河間大鼓已有千餘年歷史,其中明、清(康乾盛世)最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后,每到重大節日,更是鑼鼓喧天、威風八面。大鼓因其體大而得名,歷史上,河間大鼓曾多次晉京表演,由於鼓面大,表演人多陣勢大,演奏的套路多,河間大鼓曾稱雄京都,號稱“天下第一鼓”。河間大鼓經過了千餘年的風雨蒼桑,現在,出現了演員年齡老化、新生力量充實慢、活動費用募集困難、鼓隊樂器得不到充實的問題。另外,河間大鼓沒有完整的鼓譜記錄,套路傳授、技巧掌握,完全憑領班口傳面授,制約了新鼓手的成長,特別是一些複雜多變、演奏技巧高難的套路,僅憑口傳面授很難傳承。因此,形成了套路越來越少,套路又不能創新的局面,大鼓的觀賞性受到影響。所以,搶救和保護河間大鼓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