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第一中學

浙江省重點中學

浙徠江金華第一中學(Jinhua No.1High School,Zhejiang)是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1959年5月,學校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中學;2006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百年名校”;2014年,被授予“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稱號。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創建於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校名先後易為金華府中學堂、浙江省立第七中學、金華縣工農兵“五七”學校、金華市第一中學等;1998年,改名為浙江金華第一中學。

截至2011年3月,浙江金華第一中學佔地432畝,共有班級56個、學生2600餘人,教職工230餘人。

歷史沿革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的前身金華中學堂的建立可追溯到南宋的麗澤書院、明代的崇正書院及清時合兩書院之名的麗正書院。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的綜合樓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的綜合樓
1902年9月(清光緒二十八年),金華知府繼良按清廷廢書院、興學堂之諭令,改麗正書院為金華中學堂,校址在東嶽宮與八婺公所之間。
1903年,知府海福改金華中學堂為金華府立中學堂。
1909年(清宣統元年),將府立改為省立,稱浙江省立第七中學堂。
1911年,辟舊府學之一部分為分舍。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學堂改稱浙江省立第七中學校。
1923年7月,浙江省立七中和浙江省立七師兩校合併,稱浙江省立第七中學,設中學、師範、小學三部。
1924年9月,“齊盧戰事”發生,校舍被浙二師七團兵士佔住,停學。
1925年8月,,設立高中,分高中普通科和師範科,招收初中畢業生。
1926年9月,改師範科校址為中學本部,以前中學部為第一分校,溝通中學第一、二分舍為第二分校。
1927年4月,改稱中學本部為第一院,第一分校為第二院,第二分校為第三院。
1927年11月,學校改稱浙江省立第七中學。
1933年8月,學校改稱浙江省立金華中學。
1935年7月,第二部初中校址與附小初級部校址互易。中學、附小各並成一區域。初中分為東南西北四齋。
1937年9至10月,金華城區屢遭日機轟炸,學校中學部、師範部遷往金華澧浦之蒲塘、長庚、方山、山南、靈山,小學部遷往橋頭陸、晚田畈。
1940年3月2日,高三、初三7個班學生遷往武義宣平交界之俞源分校讀書(9月停辦)。
1940年7月,師範部、小學部劃出,單獨設置,稱浙江省立金華師範學校,臨時校址選在武義縣履坦鎮。
1942年5月15日,日軍發動浙贛戰役,勢破金華,20日,全校師生被迫遣散,其中百餘名無家可歸的師生轉移到墈塔山齊雲寺避難。
1942年5月28日,日軍佔領金華,學校繼續停課。
1943年3月,學校遷往縉雲縣的棠慈、金竹,借用舊祠堂、廟宇辦學。
1946年1月,學校由縉雲遷回婺城原址鼓樓里。
1953年,學校改稱“浙江省金華第一中學”。
1954年8月,初中停止招生,初二年級4個班併入金華二中
1958年下半年,學校停課,參加“大辦鋼鐵”“大辦農業”運動。
1958年4月,學校轉入正常教學。
1958年10月,學校遷至蔣堂。
1959年5月,學校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中學。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停課"鬧革命"。
1967年9月,學校師生“複課鬧革命”。
1969年12月21日,金華一初、二初的學生併入學校初中部。
1970年9月,學校改稱“金華縣工農兵‘五七’學校”。
1970年10月,金華四中初二年級兩個班併入學校初中部。
1978年8月,學校改稱金華縣第一中學。
1981年1月,金華縣改稱金華市,學校改稱金華市第一中學,是年被確定為浙江省首批辦好的18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4年,籌辦校辦廠——金華市焊接材料廠。
1995年秋,學校全部搬遷至城區八一南街。
1995年9月,學校被評為首批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
1998年11月11日,學校定名為“浙江金華第一中學”。
2003年起,學校與加拿大五湖學院聯合辦學,開設中加班。
2004年學校再度搬遷至金華市金東新區光南路1588號。
2005年,創辦金華市外國語學校
2011年,創設“國際實驗班”。
2014年,被授予首批“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稱號。

教育教學


辦學規模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佔地432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共有班級56個、學生2600餘人。
此外,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創辦的金華市外國語學校為一所民辦完全中學,與浙江金華第一中學資源共享。

硬體設施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校園分教學、生活、運動、綜合服務四大區域。
綜合服務樓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的教學樓遠景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的教學樓遠景
綜合服務樓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內設計算機網路教室9 個,課堂錄播室、圖書館、閱覽室、校史展覽廳、學術報告廳、會議室、活動室、學校網路中心、廣播中心、教師辦公室、學科研修活動室和行政領導辦公室。
教學樓
教學樓由每2個大教室配備1個小教室組合而成,共有60個大教室,30個小教室,5個階梯教室、7個合班教室,全部教室均建成為網路化、多媒體化的現代化教室。
實驗樓
實驗樓共兩幢,其中有物理實驗教室10個、化學實驗教室11個、生物實驗教室6個、理化生共有儀器室和實驗準備室16個及課外活動室、通用技術實驗教室、天象館等。
餐廳
餐廳設有3個食堂,就餐座位2200個,餐廳下設地下車庫,共有98個車位。
圖書樓
圖書樓內設流通書庫、資料室、期刊庫、教工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有藏書10萬多冊,古籍圖書資料5700多冊,報到雜誌300多種,有校友贈書專櫃,校友贈送學校的個人專著1000多種。
藝術樓
藝術樓設有琴房7間,還有舞蹈排練廳、文藝節目排練廳、音樂教室、音樂廳、書畫展覽室、書法教室、多媒體教室、課外活動室等。
體育設施
校園有標準400米塑膠跑道、天然草坪田徑場一個、250米塑膠跑道、人工草坪田徑場一個,籃球場9個,排球場11個,網球場2個。另外還有可容納2900多人的體育館、25米標準室內游泳館、可開展乒乓球、籃球、羽毛球、體操等健身活動的風雨操場。
網路設施
學校建有計算機校園網,擁有電教中心、計算機中心和電腦室、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綜合教室、光碟軟體製作室和全自動課堂錄播系統。

師資力量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共有教職工230餘人,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101人,中級職稱57人,其中浙江省功勛教師1人,浙江省特級教師6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2人,浙江省教壇新秀7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浙江省名校長培養對象2人,浙江省名師培養對象5人,金華市教壇新秀12人,金華市名校長1人,金華市名師6人,金華市名師培養對象9人,碩士研究生27人,本科學歷176人,參加跨世紀骨幹教師培訓3人,奧林匹克一級教練員4人。
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章年海
浙江省功勛教師:高亞軍
浙江省特級教師:壽才明、斯克良、郭萬里、樓松年、滕世群、錢劍英

教育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2015年高考,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共計624人,第一批上線率達87%(理科90.5%);700分以上達48人。
2014年高考,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共計615人,第一批上線率達77.7%(理科80.3%、文科66.8%);高考成績700以上達43人,理科最高分為744分,文科最高分為712分。此外,有100名學生被多倫多大學杜克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
2012年高考,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率達74.2%(文科74.4%);高考成績700以上達36人。
2011年高考,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學生第一批上線人數共計520人,一本率71%;四位學生成績進入金華市文科前10名。
• 素質成績
時間學生/團體競賽名稱獲獎情況/榮譽
2014年10月厲家成浙江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少年組200米銅牌
2014年9月陳傲雪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一等獎
2014年8月吳幗軍第23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金牌
2013年1月陳川浙江省第四屆中小學生乒乓球聯賽(高中組)單打金牌、最佳球員獎
陳川、張博涵雙打第二名
2012年12月姜政、黃哲超、盛中昊、陳澤天、余曹愷第十八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
2012年11月張立第29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銀牌
2012年5月錢琨潯、艾成、錢文超2012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
2012年3月徐若涵第三屆SAT重點高中校精英挑戰賽第五名
2011年8月成林第二十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決賽金牌
2011年7月邵雨時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大賽浙江省冠軍

教師成績

時間教師競賽名稱獲獎情況/榮譽
2014年10月萬丹2014年全國高中化學優質課評比二等獎
李曉亮浙江省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
李朝2014年金華市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2014年5月胡夢蓉、李朝、汪丹、錢劍英、黃海濱浙江省第四批精品課程評選課程入選
李曉亮金華市2014年高中歷史優質課評比第一名
顧彩燕金華市高中生物課堂實驗教學評比一等獎
2013年9月胡建峰獲“浙江省教壇新秀”稱號
2011年4月徐鈺2011年浙江省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評比大賽二等獎
2011年5月張弘2010-2011學年度高中英語教學優秀教案評比全國一等獎

所獲榮譽

授予時間榮譽名稱授予單位
1995年11月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浙江省教委
1999年10月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
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教育廳
2001年3月浙江省文明單位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6年12月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百年名校評審委員會
2007年11月浙江省綠化模範單位浙江省綠化委員會
2008年12月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環保局
2014年4月浙江省一級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學校浙江省教育廳

學校文化


學校標識

• 校訓
勤奮、嚴謹、樸實、進取
勤奮:堅持不懈,努力學習
嚴謹:嚴肅謹慎,追求完美
樸實:樸素踏實,質樸誠實
進取:努力上進,有所作為
• 標誌
學校標誌為外圓內三角形的圓面,三角形內寫有浙江金中字樣,圓環內寫有中文校名(繁體)、英文校名(Jinhua No.1 High School,Zhejiang)和建校時間。
• 校歌
金中校歌
顛沛流離婺江,直面世紀滄桑。
矢志不渝,書聲琅琅,五育並舉,桃李芬芳。
啊,我們金華一中,報國意志堅強如鋼。
啊,我們金華一中,勤奮、嚴謹、樸實、進取,
培育鍛鍊出無數廣廈棟樑。
樓群擁抱婺江,身披萬道霞光。
管理嚴格,教學有方,名人學子,遍布四方。
啊,我們金華一中,永遠向前乘風破浪。
啊,我們金華一中,學習、實踐、創新、發展,
邁進新世紀我們再創輝煌,再創輝煌!

學校社團

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學校每年均開展各項活動,例如校歌合唱大賽、元旦文藝晚會、植樹活動、籃球賽、金中吉尼斯、辯論賽、換客節活動、“一二。九”成人宣誓儀式等。
截至2014年7月,浙江金華第一中學共建有學生社團18個。
學生社團名單
文學社櫻話社辯論社羽毛球社
動漫社推理社街舞社沐塵實踐組
跆拳道社美工社廣播站民樂社
口琴社乒乓球社圖書社魔方社
英語角足球社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壽才明
黨委書記杜志金
副校長郭萬里、斯克良

歷任領導

姓名任職時間職務
海福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約1年)監督
金城清光緒二十九年(約1年)
蔡汝霖清光緒三十~三十二年(約2年)
傅典修清光緒三十二年(約半年)
黃志璠清光緒三十二年~三十四年(約2年)
余敏時清光緒三十四年(約1年)
金光棪1910年2月~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5月監督、校長
龔文凱中華民國元年8月~2年7月校長
孫士燮中華民國2年8月~4年4月
鮑錫瓚中華民國4年4月~5年5月
金兆梓中華民國5年5月~9年7月
蔡敦辛中華民國9年8月~11年1月
洪承淵中華民國11年2月~12年7月
王兆同中華民國12年8月~16年3月
方豪中華民國16年3月~35年8月
胡步蟾中華民國35年9月~38年2月
朱樟寶中華民國38年2月~1949年7月
劉文革1949年7月~1951年2月主委
王宗元1951年2月~1952年2月代主委
桑樂文1952年2月~1957年11月第一副校長
1957年11月~1958年5月校長
徐士芳1958年5月~1958年8月
李家寬1959年5月~1959年12月
王宗元1959年12月~1966年6月
張土有1970年3月~1970年12月革委會第一副主任
1970年12月~1971年4月革委會主任
傅開清1971年4月~1977年8月
徐家瑾1977年8月~1978年8月革委會代主任
盧為慶1979年8月~1993年2月校長
高亞軍1993年2月~2013年7月
註:
1、金兆棪於清宣統年間曾一度離校赴杭,由張夢奎代理校務,又金兆棪校長辭職於民國元年五月,省方未委任前,曾由學界推舉劉琨接管數月,但張、劉二人未經官方委任,故上表均未列入。
2、因校長任職變更頻繁,檔案不全,人員、職務和任期可能有出入。

知名校友


教育、學術界吳晗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市副市長汪厥明農學家、作物育種學家、生物統計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馮澤芳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正武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崗昆地球物理學家、氣象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毛漢禮物理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原中央委員
季文美力學家,航空教育家,原西北工業大學校長樊畿數學家,原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望道教育家、修辭學家、語言學家,原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千家駒原北京交通大學教授,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士櫓飛行力學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韓濟生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文虎力學家、振動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呂秉玲無機化學專家,美國紐約科學院院士
金國章藥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更光爆炸理論與炸藥應用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群鵬失效分析預測預防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龔曉南土木工程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壬葆生理學家、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人偉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金兆梓語言學家、文史學家,原上海市文史館館長何炳松史學家、教育家,原國立英士大學校長
傅東華翻譯家,原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黨、政、軍界邵飄萍《京報》創辦者、新聞攝影家,無產階級新聞戰士,是中國新聞理論的開拓者、奠基人朱孝清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胡燦時原浙江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黨組副書記
文藝界艾青文學家、詩人,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張書旂畫家
曹聚仁作家、學者、記者馮雪峰詩人、文藝理論家,原中國作協副主席、黨組書記
邵鈞林國家一級編劇潘觀生國家一級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