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羅魚

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

哲羅魚(學名:Hucho taimen)是鮭科、哲羅魚屬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類,體延長,略側扁,頭部平扁,口端位,口裂大,具齒且銳。鱗細小,側線完全。體背為青褐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頭部背側布有許名黑色斑點繁殖期有婚姻裝出現,魚體腹部腹鰭和尾鰭下葉都呈橘黃色的胭脂色彩。

主要分佈在亞洲北部地區,西至伏爾加河流域、東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龍江流域、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發現,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上游、嫩江上游、牡丹江烏蘇里江松花江鏡泊湖、額爾齊斯河。哲羅魚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冬季在較深的水體如大江幹流、湖泊中越冬,春季向溪流洄遊產卵。捕食魚類及依水生活的蛙類、蛇類、鼠類、鳥類等。

外形特徵


哲羅魚
哲羅魚
體形大,一般個體在3千克以上,大者可達50千克,身長在1米以上,但曾經有發現長達4米,重達90千克的個體。體長形,略側扁,呈圓筒形;頭部略扁平,吻尖,口端位,口裂大;上頜骨明顯、遊離,其末端延伸達眼后緣之後;上、下頜骨、犁骨、齶骨和舌上均有向內傾斜的銳齒;具脂鰭,較發達;鱗極細小,橢圓形,鱗上環片排列極為清晰,無輻射溝,側線完全;正尾型,尾鰭分叉較淺;鰓弓外側鰓耙粗壯;胃較明顯而大,中間有一彎曲,形成“V”字形,分前後兩部分,消化管一般等於體長;具有幽門盲囊;頭部、體側和鰓蓋有分散排列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點;背鰭條Ⅲ-Ⅳ:10-11,臀鰭條Ⅲ- Ⅳ:9-10,胸鰭條Ⅰ:13-15,腹鰭條Ⅰ:9-10,側線鱗141-211,側線上鱗26-30。側線下鱗26-30,鰓耙11-12,腮弧骨11-13,幽門垂184-195,脊椎骨72-75。體背部呈蒼青色,腹部呈銀白色。生殖期雌、雄魚體均出現混姻色,體背部為棕褐色,腹鰭及尾鰭下葉為橙紅色,雄魚更為明顯。

生活習性


哲羅鮭(圖3)
哲羅鮭(圖3)
哲羅魚非常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種之一,遊動速度較快,善於追捕獵食魚類。一年四季均攝食,冬季食慾仍很強,僅在夏季水溫升高時或在繁殖期攝食強度變弱,甚至停食,生殖期停止攝食。覓食時間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後,由深水游至淺水岸邊捕食魚類或水中活動的蛇類、蛙類、鼠類和水鳥等(冷水性魚類居多,攝食魚類依所棲息的水域生態環境而有差異),其他時間多潛伏在溪流兩岸有蔭蔽的水底。哲羅魚稚魚以捕食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分佈範圍


哲羅鮭(圖4)
哲羅鮭(圖4)
分佈於中國、哈薩克、蒙古、俄羅斯。

人工養殖


仔魚培育

稚魚培育
稚魚池規格為長10米、寬2米、深30厘米。哲羅魚仔魚在卵黃囊吸收2/3時,逐漸上浮,並在水中游泳。上浮仔魚可在平列槽中飼養兩周,再移入稚魚池中,也可直接放入稚魚池中飼養。稚魚池水深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水溫以9-12℃為好,在該溫度條件下,飼養稚魚不易患病,成活率較高。稚魚放養密度:在平列槽內為6000尾/平方米,在稚魚池中為3000尾/平方米。每10萬尾稚魚的適宜注水量為1升/秒,隨著稚魚的生長和游泳能力的增強,可加大注水量,但應以稚魚不貼排水閘門能避開傷害為度。上浮稚魚畏光,要逐漸使稚魚適應。
當稚魚上浮率達到50%以上時,投喂開口飼料,開口飼料以人工配合飼料為宜。可選用虹鱒魚稚魚的人工配合飼料,但脂肪含量應在12%以上。稚魚開口期間索食不積極,應由面到點的馴化。經30-40天培育,稚魚體長可達3-5厘米,體重可達1-2克,可以分池進行魚種培育。
● 魚種培育
採取流水池培育,流水池多採用水泥池,單池面積30-90平方米,池深60-8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寬1.2-2.5米。流水池的水流量為100升/秒,保持水深為50-60厘米,放養密度為600-800尾/平方米。飼料採用脂肪超過8%的虹鱒人工配合苗種飼料,規格按魚體長確定,日投飼率為2-5%。經3個月養殖,魚種體長可達18-20厘米,體重50-100克。經2-3個月的越冬期(水溫3-4℃)后,就可進行成魚養殖。
● 成魚養殖
採取流水池養殖,流水池最好採用水泥池,以長方形為宜, 單池塘面積100-2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60-80厘米,池寬4-6米,池長20-30米。池塘以並聯排列為宜。可採用虹鱒成魚池。水源可選擇水溫較低的山澗溪流、湧泉水等。哲羅魚適宜生長水溫13℃-20℃,最適生長水溫13℃-16℃,最高水溫不得超過23℃。池水交換率應在2次/小時以上,流速保持0.02-0.16米/秒。水中溶解氧為60毫克/升以上。根據哲羅魚生長規格調整放養密度。規格20-50克的魚種,放養密度一般在80-100尾/平方米;規格100克的魚種,放養密度一般在40-50尾/平方米;規格150克的魚種,放養密度一般在20-30尾/平方米;規格200克的魚種,放養密度一般在15-25尾/平方米。
● 病害防治
1、鰓腫病
病魚鰓蓋向外張開難閉合,鰓絲髮紅,遊動遲緩,攝食較差,主要出現在魚苗孵化上浮至稚魚(3厘米左右)期間,發病一周后出現死亡現象。發病原因為養殖用水為地下冷泉水,多數未經處理直接用於哲羅魚魚苗的孵化與稚魚培育,水中雜質掛腮引起不適。
治療方法可採用3%濃度的氯化鈉(食鹽)和碳酸氫鈉(小蘇打)混合溶液(1:1),浸泡30分鐘,連續3天,隔天使用1×10的聚維酮碘全池潑灑,靜水消毒40分鐘,間隔4-5天後重複一次,即可治癒。日常養殖過程中可在進水口放置10毫米厚的過濾棉2-3層過濾水質(每天清洗過濾棉)可達到預防作用。
哲羅魚在100克以上的魚種及親魚均易出現爛鰭現象,高峰期發病率可達到20%。主要在背鰭、尾鰭發生腐爛現象,嚴重時病灶可延伸至肌肉組織,可採用在患病處塗抹獸葯消炎爛瘡膏,主要成分維生素B2、維生素C、油腦、凡士林,每隔1天塗抹一次,3次即可治癒,使用獸葯消炎爛瘡膏治癒哲羅魚爛鰭病,治癒率達95%。為預防爛鰭病發生,在日常養殖過程中,可使用200×10巧甲醛靜水浸泡30分鐘(水溫8-9℃),連續3天;飼料中增加維生素C、E、複合維生素,或多加2%的預混料。

相關故事


入選湖怪

“由於水質能見度問題,這次探險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收穫,明年6月喀納斯湖最清澈的時候,我們將再去一探究竟。”昨天,記者見到了22日返京的喀納斯湖“水怪”探險隊隊長鬍京玉。剛剛結束21天的探險之旅,胡隊長稍顯疲憊,但腦子裡已經開始盤算著下一次的出征計劃了。胡京玉隊長向記者透露,據一些一直在當地考察的科學家判斷,哲羅鮭“摘取”“喀納斯湖水怪”“頭銜”的可能性最大。胡隊長介紹,一般的潛水項目只有20-30米,可是喀納斯湖平均深度為90米,最深地方達到188米,而且喀納斯湖又處於空氣比平原稀薄的高原上,水質密度很大,每下潛一米都會感到比平原湖泊壓強更大,更加困難。“讓人心理壓力最大的一點,則是喀納斯湖的極低的能見度,這些正是我們決定明年6月繼續探險的重要原因。”胡隊長說。
哲羅鮭
哲羅鮭
由於喀納斯湖上游的白湖是個碳酸鹽湖泊,每年冰凍開封后,便會向喀納斯湖傾入大量白色碳酸鹽物質,使得喀納斯湖渾濁起來。“在這次探險中,有時只有等著魚撞到你的臉上,你才能看到它們,對於尋找水下不明生物,基本不可能。”
“雖然這次沒有看見水怪,但經過在當地的了解,一種名為哲羅鮭的肉食性大紅魚已經成為了科學家們關注的焦點”,另外可能性較小的一種猜測認為水怪可能是“蛇頸龍”。
據了解,哲羅鮭俗稱大紅魚,屬魚綱、鯡形目、鮭科,是北方一種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魚類,主要分佈於東北部的黑龍江、鴨綠江和新疆的額爾齊斯河等地區。這種魚生性兇猛、機警,長年隱沒在水中,繁殖季節魚體呈紅褐色。哲羅鮭成年體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長達2米左右,口腔內上、下頜均排列有尖銳的利齒,背部生有肉鰭。幼魚以小魚為食,大魚常吞食浮遊水面的野鴨等野生水禽,也吃湖中的水獺、大水鼠。胡京玉告訴記者,在當地的博物館里就有一條長近兩米的哲羅鮭標本。但據當地百姓講,這條根本不算大,他們還見過更大的紅魚

新聞鏈接

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喀納斯湖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是有名的“變色湖”,湖面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晴天深藍綠色;陰雨天暗灰綠色;夏季炎熱的天氣里湖水會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谷風吹著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的;二是據說湖中有巨型“湖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
6月7日下午(北京時間19時50分左右),在喀納斯湖景區旅遊觀光的7名北京遊客乘坐遊艇行至三道灣附近停船拍照的時候,當時水面平靜,正在拍照的遊客們突然發現離遊船200米左右的水面激起1米多高的浪花,兩個不明黑色大物躍出水面,一前一後,魚躍前行……

社會猜測

猜測因質疑而生:
1.專家:喀納斯“湖怪”可能是哲羅鮭
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國映認為,“湖怪”可能是哲羅鮭。這一說法他在20年前親眼目睹“湖怪”現身時就已認定。
他分析認為,在喀納斯湖中生活的只有8種魚,而其中只有江鱈魚和哲羅鮭可能長到1米以上,但江鱈魚一般生活在水底,而哲羅鮭會浮出水面。(這是一條從喀納斯湖中捕到的哲羅鮭標本,它長約1米45,體重40公斤左右。這種魚的體形狹長,頭部扁平,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即使在上下齶和舌頭上也布滿倒刺,咬住食物,很難逃脫。)
2.尼斯湖水怪是百歲鰻魚?
專門進行此類研究的科學家弗利曼說,根據現有拍攝到的水怪照片判斷,尼斯湖水怪實際上是好幾條七八米長的老鰻魚。他認為,尼斯湖的幾條鰻魚大概已活了100歲左右。
3.新疆喀納斯湖真有怪獸嗎,“湖怪”到底是什麼?
最近,“湖怪”頻現新疆喀納斯湖,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個高山湖存在“湖怪”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湖怪”怎樣才能確認?為此,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的有關專家。
“我個人認為喀納斯湖裡不太可能有‘湖怪’,因為湖水的溫度非常低,湖裡魚類的生長速度很慢,要長到一丈多長幾乎是不可能的。”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探訪”過喀納斯湖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王洪道斬釘截鐵地說。
(在中國傳說有水怪的地方很多,除了新疆的喀納斯湖之外,在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青海湖、吉林長白山的天池河南泌陽銅山湖、以及湖北洪湖市的一個水潭裡都傳說有水怪,但這些傳聞沒有一個變成驚天動地的事實。)

保護等級


2021年2月1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哲羅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僅限野外種群)。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3年 ver 3.1——易危(VU)。由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哲羅魚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魚類)》。俄羅斯、蒙古將哲羅魚列為Ⅴ級瀕危保護動物,相當於中國的Ⅰ級。

主要價值


哲羅魚為珍貴魚類。肉味鮮美、細嫩,為營養豐富的魚類,也是中國高寒地區山溪河流的名貴特產魚類之一,在產區內為珍貴的食品。哲羅魚屬於大型經濟魚類,從養殖及生長情況看,該魚生長速度較快,並以相等的速度發展,並且易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