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鳳璜
饒鳳璜
饒鳳璜(1876—1953),字聘卿,湖北恩施人,生於西安;17歲中秀才,1901年自費留學日本攻讀政法科;次年歸國應鄉試,中舉人;抗日戰爭期間,任恩施臨時參議會議長、縣誌館館長,后被遴選為國民參政員、立法委員;饒好佛學,其大乘說頗受佛教界重視;精醫道,主張中西醫結合,曾向國民政府提出改革中醫方案;與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亦時有往來;在任國民參政員期間,多次附署中共參政員提案;建國后,任武漢市參事室參事,后至北京掛牌行醫;1953年病故北京;遺著有《傷寒金匱標目提綱》、《醫經精義便讀》等。
光緒二十七年自費赴日本留學,考入慶應大學政法科;次年回武昌應鄉試,中舉人。
抗日戰爭時期,任恩施縣臨時參議會議長,縣誌館館長;民國三十三年被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饒自中年好佛學,精深研究,潛心於大乘,認為大乘八宗根本原理及追求結果皆為一致,無高下優劣之分,八宗的地位同等。
新中國成立后,饒鳳璜曾任武漢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后在北京掛牌行醫,1953年在去世,終年79歲。
饒鳳璜著有《顯妣清封一品夫人饒母王太夫人行述附家傳並追憶錄》 、《傷寒金匱標目提綱》8卷、《醫經精義便讀》1卷、《醫學三字經》1卷、《長生庵詩詞》1卷。
饒鳳璜,可謂從政行醫皆有成果的著名人物,抗戰期間曾任國民參政員,政治態度開明,堅持“無黨無偏“的公正立場,同情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與中共參政員周恩來、董必武、林祖涵、吳玉章等時有來往,在國民參政會大會期間,多次附議中共參政員的提案,發言給予支持。
饒鳳璜在為官之餘深研《黃帝內經》等古代醫書,虛心求教,醫道日精,開方治病,常得靈驗,傳播醫學知識。
為了發揚光大祖國中醫藥,他利用自己為官的權力與社會影響,曾向國民政府提出中醫改革方案,主張中西藥結合。中央賑濟委員會採納他的建議,創辦“佛慈藥廠”,用現代工藝製成“貝母精”、“當歸露”、“枇杷露”、“杏仁露”等,為中成藥的推廣起到一定作用。
抗戰期間,他在重慶為市民診病,對待病人,不論窮富高低,平等相待,精心診治,不收分文;自己和隨身人員從不接受病家任何財禮酒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饒鳳璜在北京行醫,后病重期間,周恩來總理親自到醫院看望,對他的一生劃下了一個肯定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