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邦醬油博物館
文化專題類
作為一家源自清末民初的老字號醬油品牌,廚邦依靠一百多年傳統釀造工藝技術的積累,在珠三角地區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客戶群。品牌宣揚自然曬制的傳統工藝,尤其受到推崇,此次邀請設計方空間印象、施工方優築工程操刀位於中山總部的廚邦醬油博物館,更多是想通過空間設計來表達品牌的特色與價值,以及人類對自然和傳統的尊重與創造。
2014年,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建成,並於11月7日舉行了開館儀式。
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以醬油為主題,集品牌展示、工業旅遊、參觀互動和體驗於一體,是一個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專業醬油文化博物館。博物館室內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場館內外參觀面積達6萬平方米,由醬油文化廣場、醬油文化主展區、實驗室、醬油生產線、體驗中心等部分組成,是目前中山企業自辦博物館中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博物館。
美味鮮公司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將成為區域內的地標級建築,除開扮演企業展廳的角色,它更是一座普及醬油文化,記載古老的醬油製作工藝,讓傳統記憶和飲食文化得以保存的公益性建築。
二樓左側分佈著動感體驗通道、遊戲區、百醬圖和影視廳。右側是拍照區、遊戲區、休息區和手信區。考慮到人流動線的唯一性,二樓左右兩側分隔開來,左側只上不下,右側只下不上。
三樓以休息室(仿天井)穿插房間的形式,將歷史區、工藝區、南派工藝區和企業展廳四部分有機組合起來,系統展現傳統與現代各自製作醬油的工藝。
手繪3D圖
南派工藝區主要介紹了南派傳統釀製和現代工藝的不同,通過人物雕塑和器具、機器表現。
企業展廳則展示了美味鮮企業發展所經歷的四個階段。
四樓分為公共區域與私密區域,公共區域為休息區、茶水室和一個長廊形成的下樓通道。
嶺南風格室內設計
騎樓是指樓房與樓房之間,跨人行道而建,在馬路邊相互聯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它是西方古代建築與中國南方傳統文化相結合演變而成的建築形式。不僅適應嶺南亞熱帶氣候,而且具有商業實用性。
博物館正門是參照嶺南獨具特色的騎樓風格。此外,各個展區的門頭也用騎樓的形式,加以突出,起到空間區分和說明的作用。
三層是整個博物館的中心區域,這部分區域採用了西關大屋的平面布局。
整個三層跟西關大屋的平面布局和內部設置近似:中間的消防廳就是主廳,相當於西關大屋的堂屋,兩邊的消防通道相當於西關大屋的風廊,在四周的展廳就相當於房間,展廳和展廳之間還有天井,布置花草、石缸和桌凳,以燈光相烘托,營造出真實天井的氣氛。
還原古香古色的醬油製造場景
一樓的售賣櫃檯、二樓的百醬園、三樓的工藝器具展廳等等,不同的雕塑還原出製作、售賣的場景,使用的犁、耙、簸箕、風斗都有做舊的感覺,甚至很多是從農戶家中保留的器具中淘過來展覽。在古香古色的場景話語中,空間傳達出醬油工藝的源遠流長,以及如今的醬油釀製者對傳統的尊重。
互動體驗場景
唯一動線圖
企業價值——傳播中美味鮮公司對於飲食行業嚴謹、認真的品牌文化,並且賦有情懷的企業態度。
文化價值——保存和發揚傳統的醬油釀造工藝,返璞歸真的傳統醬園場景,器具展示等等,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有重要意義,也促進了嶺南飲食文化的傳播。
建築價值——別具一格的博物館、辦公大樓建築風格,緊緊圍繞著醬油和黃豆的元素展開,室內室外充滿了生活氣息,帶人重返孩童時代的回憶,建築能與不同年齡的人展開對話。建成之後,廚邦醬油博物館將成為區域性最有趣、類別最為細分的文化專題類博物館。
在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的設計中,空間印象設計師做了許多工作,不是一味的推銷產品和品牌,而是著重介紹醬油本身的歷史起源、工藝流程等方面;不是單純設計一個企業展示空間,而是設計一個具有知識性、文化特點和教育功能的博物館。
2015年國際生態設計獎·最佳生態地域文化博物館設計提名獎(設計單位:空間印象、施工單位:傳家裝飾)
2015年,首批“中山市食品藥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
2015年,中山人民政府支持“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申報廣東省工業旅遊示範點
2017年,中山市人民政府支持廚邦醬油文化博物館申報國家4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