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夢麟

西北棉花機器打包廠董事長

馮夢麟(1881~1934),回族,字瑞生,陝西長安北院門(今屬西安市蓮湖區)人。西北棉花機器打包廠董事長。

人物簡介


馮夢麟曾就讀私塾,又從拳師習武。陝西辛亥起義成功后,他參加了西安回民政公所,畲的建議,徵集回漢股份並約上海銀行合資在渭南創辦西北棉花機器打包廠,被推為董事長。全廠有回漢職工近千人,並聘有蘇俄技師。德泰光煤油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北棉花機器打包廠,是20世紀30年代陝西回族企業中最大的工商企業。

人物經歷


馮關心民族教育事業,以提倡西安回民教育為己任,先後創辦精一小學(今西安市回民小學前身)、淑德女子小學,並在陝西省政府主席楊虎城支持下,於1932年在回民地區成立了包括初小、高小的省立第一實驗小學(今西安市廟後街小學前身)。他還資助六位回族青年赴北平、漢口上大學,培養了西安回族中的第一批大學生。
1929年陝西大旱,餓殍載道,西安回民的生活也瀕臨絕境。馮聯絡同道,成立陝西回教救災會,募集糧款,普遍登記附近街巷災民,不分回漢,一律賑恤;並設粥場,按日施放,接受施賑者達四五千人。又組織回民青年成立掩埋隊,埋葬回漢餓斃災民240餘人。后西安流行霍亂,他自購大量藥物,分發預防。
同年9月中國回教公會陝西省分會成立,馮被推為會長,為會眾做了不少公益事。如成立回民夜校六所,使450多名失學的回民青年參加學習;成立崇儉會,改革回民婚嫁中鋪張浪費的陋俗;擴充精一健身會,在回民中開展武術強身活動。還調解西安回民中伊斯蘭教新舊教派間的矛盾,加強兩派團結,此後數十年得以相安無事。
隴海鐵路即將修至西安的1932年前後,有關西安火車站的站址成了省城官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西安站址原選在北門外的回民公墓。這片墓地葬回民萬餘,處理不慎,會引起軒然大波。馮得知后,以陝西回教公會會長身份,赴鄭州和南京交涉,終使國民政府鐵道部和隴海鐵路總局接受了另覓站址的意見。為解決新址漢民群眾的搬遷,馮又面謁楊虎城,經楊同意,在北梢門外另建新村,取名“聯志”,寓意“回漢兩族團結,聯合心志以赴”。這就是西安北關聯志村的由來。
“九一八”事變后,馮在西安組織成立陝西回教抗日救國會,為抗日救亡運動做了大量工作,並掩護了在西安從事地下工作的中共黨員劉格平。1934年5月4日逝世。

主要作品


著有《證明穆罕默德為聖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