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鋪鎮

龍溪鋪鎮

龍溪鋪鎮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位於新邵縣西北部,東接大新鎮,南鄰巨口鋪鎮,西與迎光鄉接壤,北連新化縣天龍山和冷水江市三尖鎮。龍溪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極宜人居,清代詩人周澤長曾對此有過生動的描繪:“未與山相習,安知別有天。一青為起止,眾綠了中邊。雞唱雲間屋,人耕樹杪田。岩空終古滴,無隙不泉。”(見詩《中源鋪——新化道中》)

龍溪鋪鎮交通便利,勾連著邵陽、新化、隆回冷水江等地,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古代便是一條重要的驛道,現代更是省級公路、市級公路、縣級公路和鎮級公路縱橫交錯。

截至2020年11月1日,龍溪鋪鎮常住人口為40465人。

行政區劃


全鎮總面積153.4平方公里,
28個村、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具體為:
龍源村,村部選址原古東村。新村村民小組22個,人口3028人,面積5.2平方公里。
家樂村,村部選址原羅家村。新村村民小組16個,人口1880人,面積4.1平方公里。
卓筆村,村部選址原卓筆村。新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2307人,面積4.7平方公里。
上源村,村部選址原上源村。新村村民小組19個,人口3012人,面積5.5平方公里。
下源村,村部選址原坳頭村。新村村民小組23個,人口2853人,面積8.8平方公里。
塘邊村,村部選址原塘邊村。新村村民小組16個,人口2120人,面積4.8平方公里。
吳家村,村部選址原吳家村。新村村民小組21個,人口2401人,面積4.6平方公里。
古田村,村部選址原下田村。新村村民小組20個,人口2351人,面積3.8平方公里。
雙橋村,村部選址原大橋村。新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2117人,面積2.9平方公里。
梅嶺村,村部選址原梅江村。新村村民小組14個,人口1467人,面積11.2平方公里。
中源鋪村,村部選址原中源鋪村。新村村民小組14個,人口2181人,面積4.8平方公里。
留步司村,村部選址原留步司村。新村村民小組16個,人口1888人,面積7.9平方公里。
楠木社區居民委員會,居委會選址原楠木村。居民小組7個,人口3320人,面積1.9平方公里。
龍溪鋪社區居民委員會,居委會選址原龍溪鋪村。居民小組15個,人口3329人,面積3.4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


(一)龍溪鋪鎮是一個文化古鎮。

美麗傳說

龍溪鋪,這個詩一般美麗的名字,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龍,是中國民族的圖騰。傳說中,這是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的動物。這種動物,後來成了力量的象徵,智慧的象徵。古時候,龍溪鋪境內一處深潭中藏有一條巨龍(現在那藏龍的地方叫龍潭灣,位於龍溪鋪中學與新邵四中之間),經過了千百年,那龍終於成了精,忽一日,風狂雨驟,電閃雷鳴,這條巨龍乘風而起,破水而出,呼嘯而去,龍腳猶在龍溪鋪,龍口已經到了大新鄉(原來那地方便叫龍口溪)。龍起步騰躍的地方便被人們稱為“龍起步”,久而久之,便成了龍溪鋪了。

龍溪河流

龍溪鋪鎮
龍溪鋪鎮
而巨龍經過的地方人們稱為龍溪,今天依然流水淙淙。今天的龍溪,屬資水一級支流,發源於新邵與新化交界處的天龍山,經下源水庫、龍溪鋪、至大新注入資江,全程33千米,天然總落差495米,多年平均流量0.985立方米/秒,是境內資江落差最大、也是多年平均流量最大的一條支流。
龍溪鋪,就象那淙淙潺潺的龍溪河水一樣,從歷史的遠處、深處款款走來,不用言說,自有故事,自有精彩,自得風流。

文物古迹

1986年10月,龍溪鋪坳頭村出土一批文物—石矛。經過專家的鑒定,石茅屬龍山文化時期的工具。龍山文化泛指新石器時代晚期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約屬於夏朝前期。這個時期的農業和畜牧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陶器、銅器、石器等工具並存,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這個發現證明,龍溪鋪歷史悠久,早在夏商時期,這裡便留下人類活動的種種痕迹。龍溪鋪,經歷和見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歷史沿革

歷史變幻,疆域屢屢重新洗牌。龍溪鋪因為其靠近古梅山的特殊地理位置,其歸屬便讓人眼花繚亂,時而屬今邵陽地區,時而屬今婁底地區。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滅楚,置長沙郡,龍溪鋪屬長沙郡;漢高祖五年(202)置長沙國,龍溪鋪屬長沙國;南朝陳朝邵陽縣,龍溪鋪屬邵陽縣;隋唐五代龍溪鋪屬梅山峒地;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湖南轉運副使蔡煜重開梅山,置新化縣。自此迄元、明、清、民國,龍溪鋪屬新化縣;1952年,新邵建縣,龍溪鋪屬新邵縣。
疆域的改划,總是伴隨著文化的衝擊。在龍溪鋪這方土地上,統治者帶來的中原文化,湖湘土著的荊楚文化和梅山文化,不可避免地交鋒,從而使這片土地上成為一塊文化的沃土。事實上,這裡不僅深受中原文化的熏陶,而且保留著深厚著荊楚文化和梅山文化的傳統,特別是這裡人文、風俗、習慣都打下了梅山文化的深深烙印。在龍溪鋪的一些地方,現在仍存在著梅山文化的影子,如地名以梅命名,今龍溪鋪境內有梅家山、梅江等地名,如獵戶拜梅山,如祭祀時敬鬼神,如好學梅山武功,如食用煙熏臘肉,生吃豬肝、豬霽子油等。正因為梅山文化在龍溪鋪、坪上等地存有深刻的影響,1995年,新邵縣率先舉辦了全世界首屆梅山文化研討會。

名山勝景

名山多勝跡。在龍溪鋪大名山上,存有東晉、南宋和清代的大小石碑十餘塊,詳盡記載了大名山的變遷,其中便有大名禪院的記載。1145年(南宋高宗年間),山上建起第一座大型禪院—大名禪院,殿宇輝煌,氣派雄渾,蓮宮桂宇,流金溢彩,高僧雲集,香火興盛。大名禪院與道教勝地文仙觀遙相呼應,成為旅遊佛教勝地。
在龍溪鋪的風景名勝中,風井和潮源洞也頗負勝名,歷代詩人吟詠之作甚多。明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王應熊曾游風井,並留下了一首詩《風井》:“寰中風穴不一處,斯井乳花能同流。暗接膏源嘗秘惜,不離陌路自清幽。”寫盡了風井的奇特之美,讚揚風井的清幽境界。明代詩人鄭澧陽也曾游風井和潮源洞,並揮毫寫下《風井》一詩:“潮源洞風井,南國兩奇觀。不謂人間有,誰知天壤寬。風清寰宇霽,洞邃野雲寒。地主慚迂拙,山靈容我看。”此詩生動描繪了風井和潮源洞這兩大奇觀,讓人嘆為觀止。
歷史上,龍溪鋪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牛山卡、中源鋪、龍溪鋪等處均為軍事要衝,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曾率兵在牛山卡大敗清兵,並留下了眾多戰場遺跡。可惜後來下源水庫修建,在牛山卡建發電站,那些戰場遺址才毀壞殆盡。
大浪淘沙,數千年來,中原文化、湖湘文化、梅山文化在這裡兼收並蓄,佛教、儒教、道教并行不悖,其交匯也久,其積澱也厚,其特色也濃,使這片神奇的土地顯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機和活力。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新邵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龍溪鋪鎮常住人口為40465人。

名人簡介


(二)龍溪鋪是一個人才大鎮。

龍溪精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龍溪鋪山多田少,談不上非富庶之地,也非政治文化中心,然而這裡歷代名人輩出,英才迭涌,因為這裡的人不管是求學、營生,還是事功、征戰,都有一種“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寶古佬精神。
2004年8月30日,中央電視台《小崔說事》欄目中,一位從農民工工棚里走出來的博士研究生,講述了自己下崗後邊打工邊求學的艱苦經歷,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廣大電視觀眾。這位博士生名叫譚文,他是龍溪鋪下源人。在他的身上,便生動地折射出了龍溪鋪人這種好學上進、吃苦耐勞、志存高遠的精神。

文學

早在清代,龍溪鋪的鄧可策家族和譚愛蓮家族便以人才輩出聞名於世。鄧可策,龍溪鋪田心人,清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易學家和作家,傳世之作有《中國形勝輿圖》、《易象六十四卦圖傳》、《田心廬詩集》等。時鄧可策與從弟鄧可簡、鄧可奇皆以文學著稱,湖南學政潘宗洛為鄧氏家族宅第書“多材第”匾額。
譚愛蓮,龍溪鋪下源人。他與譚學時、譚建宅等精研易理,有著作《周易精蘊匯解》、《易傳質疑》、《易傳圖說》、《易學南征》、《周易圖象傳解》等行世,均是當時一流的易學家,譚氏家族人才輩出,譚紹程、譚瑞、譚學江等亦有文名,清道光年間的《寶慶府志》載有譚愛蓮、譚瑞等11人的事迹。

重視教育

龍溪鋪人很早便懂得“再窮不能窮孩子,再苦不能苦教育。”1867年,龍溪鋪下源太學生王永昭集資創辦龍源書屋,延請譚愛蓮等名師教授,人才輩出,成為縣內著名的私塾學校,1909年改為龍源小學堂,開辦新式教育。1915年,龍溪鋪楠木村李主一倡議創辦龍溪鋪學校,也是縣內較早的新式學校。解放后這裡的教育事業更為發達,學子們不僅可以去縣內外學校求學,境內也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完整的配套教育體系。因此近代以來,這裡名人云集,串珠而出,聯袂而起。

將軍

將軍如李文、譚如芬。李文將軍,龍溪鋪鎮楠木村人,他自幼博學多才,胸懷大志,據說李文少年時,一位喜歡對聯的友人來李家玩耍,李父讓友人出聯考考李文,友人推辭不過,便出了一幅上聯:“曹子建才高八斗”。沒想到李文不假思索,很快對出下聯:“李質吾志在四方。”後來李文果然先後遠赴長沙、廣州求學,成為黃埔第一期畢業生。入伍攫升很快,年僅33歲便官排少將,34歲又攫升中將軍長,實為軍中異數。譚如芬將軍,龍溪鋪下源人,曾任台灣中將艦長,退役后定居美國。

藝術家

藝術家如譚仁、李仙凡。畫家譚仁,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他1960年湖北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專攻山水花鳥畫;幾十年來,足跡遍及名山大川,積累畫稿、速寫以千計。又潛心研究、臨摹古今大師名作數百餘幀,庶可亂真。作品意境深遠,情感奔放,筆墨灑脫,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出版作品有《湖南新貌》組畫,《陳白一、鍾增亞、譚仁、楊福音四人畫集》、《譚仁畫展作品選》、《譚仁畫集》、《譚仁山水畫輯》,作品入編《湖南美術五十年》。李仙凡,雕塑家,龍溪鋪人,他的雕刻作品《雙龍戲春》曾獲中國第三屆根雕藝術優秀作品展覽會銅牌獎,《伴侶》、《孔雀開屏》獲優秀作品獎。

作家

作家如譚士珍、劉定中。著名作家譚士珍,龍溪鋪下源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長篇小說《女匪》、《太行兒女》(合著)、《風雨故人來》(合作)、《朝陽花》(合著),長篇紀實文學《袁隆平》,散文集《將軍柳》、《煙雨蒙蒙》等。其中篇紀實文學《袁隆平渾名考》獲1989年全國晚報連載特等獎,報告文學《靖州二虎》獲國家林業部獎。著名作家劉定中,龍溪鋪中源村人,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散文詩學會會員,先後出版散文詩集《人生啟示錄》、《人生感悟錄》、《人生真情錄》和散文詩選集《劉定中散文詩選》、《劉定中散詩精品鑒賞——燃燒的生命》(魏飴主編)、散文選《你永遠是一個春天的童話》。作品選入《中國散文詩大系》湖南卷等10多種選本。

記者

記者如李斌。李斌,龍溪鋪鎮楠木村人,新華社“新華視點”高級記者中國科技新聞學會會員。曾為中國首次北極科考隊員。寫有《決戰納米時代》、《大機關的“小窗口”》等,與人合著《你還是你嗎:人類基因組報告》等。2000年500院士評選“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他獨佔一半。曾連續7年參加全國“兩會”報道,連續8年10篇次獲新華社社級好新聞,連續3年獲新華社內參先進個人、國內部“放心記者”稱號。

作曲家

作曲家如譚正文。譚正文,龍溪鋪上源村人,自幼熱愛音樂,印度洋海嘯事件后,他寫了《微塵》等膾炙人口的歌。2006年起,他兩度參加奧運歌曲征歌比賽,2006年,他創作的《夢圓北京》等4首歌曲全部進入網路參賽歌曲12強之列。2007年7月,他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專題採訪,並播出專題片;2008年元月19日,他榮獲“CCTV2007年度三農人物”提名獎。2008年5月,他的賑災歌曲《關愛》在中央電視台七頻道播出。2008年6、8月,他創作的奧運歌曲《暖流》、《微塵》為《漢語世界》雜誌看中,翻譯介紹給全世界聽眾。
2011年8月,譚正文作曲的《生命沒有如果》 (李正文作詞,刑衛民音樂製作,湯堯演唱)在國家五部委(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安監總局、廣電總局中國音協)聯合<生命之歌>全國徵集大賽中入選獲獎,經中國煤炭文工團韋寧峰演唱後由央視首先文化傳媒公司出版發行。作品位於生命歌曲第二集,另有多家音樂刊物發表。

專家

專家如黃能鳳、歷承忠。黃能鳳,龍溪鋪人,我國知名農機專家,高級工程師,他為我國農機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為農機技術研究和推廣做出了出色貢獻。曾任荊門農機科研所所長,曾獲“農業部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其名字和事迹入選《世界優秀人才大典》。歷承忠,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地下水勘查和評價工作,為遼寧省工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企業家

企業家如李先富、李基克。李先富,龍溪鋪鎮龍溪鋪村人,1982年,富於創新精神的他與人創辦龍溪鋪皮鞋廠,這是全縣第一家私人聯辦企業,他也因此成為全縣第一個私營企業家。李基克,龍溪鋪鎮十字路村人, 1999年以來,李基克在村裡以股份制形式開辦了煤窯3家。2002年,他帶領村民興辦了年產值上百萬元的村辦紅磚廠,2003年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總投資達1000萬元的中意玻璃燈飾廠。同時他出任改制企業龍十煤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原來年年虧損而舉步維艱的企業現在月產原煤4000餘噸,年產值800多萬元,年創利稅110餘萬元。1996年來,李基克在家鄉當了十二年村支部書記、十一年人大代表,個人為家鄉的公蓋事業捐資30多萬元。在他的帶領下,十字路村由一個偏遠而貧困的小山村一躍而成為致富奔小康的模範村。

英雄

英雄如李映輝、周軍平。抗洪英雄李映輝,原太芝廟鄉黨委副書記,他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就跑遍了全鄉31個村,根據每個村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尋發展。種植藥材,發展香菇,招商引資,興辦竹木加工企業……在2005年特大山洪災害中,他把生的機會留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緊急疏散群眾,最終被洪水吞沒,壯烈犧牲,與唐飛等被譽為“新邵七子”,當選“2005年度湖南省十大新聞人物”。周軍平,他生前系湖南省新邵縣公安局林業分局龍溪鋪派出所所長,一級警司。從警十年,先後2次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被縣人民政府嘉獎,6次被評為新邵縣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2005年6月21日下午3時40分,在徒步追捕犯罪嫌疑人羅祖彪返回途中,勞累過度,經過一段陡峭、泥濘的山路時,失足墜入路邊的深潭,搶救無效,不幸因公殉職,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鑄就神聖警魂,被譽為“守望林區的獵鷹”。
1962年5月29日,國務院副總理羅瑞卿在龍溪鋪視察期間,與這裡的干群親切交談,對這裡的人文歷史,對這裡美麗的風景,特別是對龍溪鋪人的苦幹精神、巧幹精神和奉獻精神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經濟歷史


(三)龍溪鋪是一個經濟強鎮。
在商業不甚發達的古代,龍溪鋪憑著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過往商旅絡繹不絕,加之這裡資源豐富,境內蘊藏著煤、銻、大理石、硅石等大量礦藏,不可避免地成為商業重鎮。
早在明朝期間,龍溪鋪人便在今龍溪鋪村、楠木村、中源鋪、田心村等地沿驛道建築鋪房,進行經商。到了民國時期,便成為寶慶、新化一帶首屈一指的名鋪了,50餘幢鋪面,沿著龍溪河一字兒排開,形成了一條400多米長的街道,街面十分平整,全由石板、卯石等鋪砌而成。這些鋪面,有的賣紙,有的賣鹽,有的賣綢緞,有的賣木材,有的賣酒,有的賣肉,有的賣日用百貨,龍溪鋪成了當時邵陽、新邵一帶有名的商品集散地。
1927年,龍溪鋪十字路村的江中和、江新發、江長春等人,合夥集資,在該村開礦井2對,開平巷採煤,50個勞動力日產煤10噸左右;1930年,龍溪鋪牛山卡發現銻礦,楠木村人李主一聘請200多名工人開採,是當時一家規模較大的實業;1937年,李主一雙開辦採金公司,在風井村等地採金,僱員多達400人。這個時期,龍溪鋪的經濟發展已經滲入現代工業的元素,李主一成為當時邵陽、新化一帶最有實力的企業家。
1947年,新邵縣內第一條省道——邵新公路正式通車,這不僅開啟了新邵交通運輸史上的新篇章,也對龍溪鋪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村民紛紛沿公路建設房屋,沿街闢為店鋪,很快,一個新的集鎮很快在邵新公路兩旁出現了。
解放后,龍溪鋪的發展日新月異,農業和工業經濟穩步發展。在農業水利上,1957年8月,全縣第一座中型水庫在龍溪鋪鎮坳頭村動工建設,1960年1月完成主體工程。后經過多年的配套建設,目前集雨面積27.5平方公里,外引1平方公里,總庫容2380萬方,正常庫容1910萬方,有效庫容1875萬方,正常水面2310畝。壩高38米,長110米,壩頂高程海拔699.8米。水庫連接8座小型水庫,連接4000多口山塘,灌區涉及龍溪鋪、巨口鋪、新田鋪、迎光鄉等6個鎮鄉近3萬畝良田,灌區大部分稻田灌溉自然流灌即可,且由單季稻作改為雙季稻作,旱澇保收,為農業的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工業經濟上,1965年在鎮區建立了“地方國營龍溪鋪銻礦”,1978年在鎮區組建十字路煤礦,1980年,863廠在龍溪鋪麻沖村建工業區3萬多平方米,建民房1萬多平方米,1981年移交省司法局,1984年建大理石廠。在城鎮建設上,學校、醫院、圖書館、電影院、商店、車站等配套設施逐步建設完成,街道兩旁植滿3000多株法國梧桐,鎮區變得繁榮而美麗,龍溪鋪成為全縣最早的兩個建制鎮之一。

園區建設


星移斗轉。今天的龍溪鋪秉著“園區興鎮、招商活鎮、工業強鎮”的戰略,又一次迎來了發展的巨大機遇,又一次掀起了經濟發展的熱潮。
園區建設
在園區興鎮上,龍溪鋪著力建設了石材工業園。改革開放初期,龍溪鋪鎮中源鋪村人胡騰新率先在村內創辦了兩個石材加工廠,並毫無保留地將個人辦廠的經驗和生產技術傳授給村民,帶動全村40多戶辦起了30家石材加工廠,現在已形成以龍溪鋪鎮中源鋪為中心、方圓3公里、佔地面積300畝的工業園區。工業園的建設,改變了以往境內石材工業散、小、亂,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形成品牌的現狀。石材工業園主要主產大理石板、墓碑、石粉、石米等建材。產品在省內外及周邊城市佔有很大市場,遠銷福建、廣東、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現解決就業人員2252人,年產值4510萬元,實現利稅326餘萬元。今後,龍溪鋪將按照“總體規劃、組建集團、統一管理、規模經營、多方融資、招商立園、分步實施、封閉管理”的方針,力圖通過“三步走”的戰略,搞好園區高標準總體規劃,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企業;整合園內企業,組建集團公司,提升市場競爭力,打造全國石材行業“航空母艦”。

招商引資


在招商活鎮上,龍溪鋪堅持兩手抓,軟硬兼施,一手抓硬體設施建設,一手抓軟體建設。在硬體上,近年來,龍溪鋪招商引資1300萬元和120萬元,修建了大型農貿綜合市場和社會停車場;投資150萬元對龍溪鋪石材工業園及龍溪鋪監獄小區水、電、路基礎設施進行了配套;修建了全長22.5公里、寬5米、總造價800餘萬元的下源公路。在軟體上,龍溪鋪成立了以書記、鎮長為首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龍溪鋪鎮關於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意見》以及《園區企業優惠辦法》,並建立了招商引資目標考核責任制,簽訂了責任狀。同時著力為民營經濟的發展製造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加大了對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增強了政府服務意識,簡化了辦事程序,提高了辦事效率,為工業園區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工業發展


龍溪鋪鎮
龍溪鋪鎮
在工業強鎮上,龍溪鋪利用豐富的礦產自然資源,打造了煤炭、冶鍊、石材等三大產業支柱。精工細鑿的石材工藝品、優質的銻品、煤炭產品運銷廣東、福建、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縣辦國有企業十字路煤礦成功改製為龍十煤業有限公司,原來年年虧損而舉步維艱的企業現在月產原煤4000餘噸,年產值800多萬元。龍溪鋪鎮冶鍊廠現擁有固定資產810萬元,生產鍋爐5口,專業技術人員20餘人,其餘各項設備齊全,年產銻220噸。龍溪鋪石材工業園園區共有87家企業,現在已經成為引領新邵工業發展的“一區五園”中“五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