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金光的結果 展開
金光
清朝官員
金光(1609—1676),原名漢彩,字公絢,號天燭。浙江義烏縣青村(今義烏市塘下洋村)人。清朝康熙年間,從征陝西、山西、湖南、廣東、廣西共30餘年,功績卓著,官至鴻臚寺卿。
明朝萬曆三十七年(1609)十月初四,金光生於烏傷青村。自幼聰穎好學,無論是經史百家、歷代典章,還是伏羲、神農的醫藥、占卜,他都懷有濃厚的興趣,小小年紀就顯露出非同一般的才華。稍長,他不僅精通天文地理、奇門陣術,且好遊藝書畫琴棋。金光愛好讀書,卻無意功名仕途,喜遊玩山水。
金光20歲那年,參加會考,名落孫山。胸襟開闊、不屑名利的他就出去瀏覽祖國的大山名川了。他去山東登州訪友,碰上了奉旨到島上平亂的副將尚可喜。從此,金光的人生出現了重大的轉折。尚可喜看他氣度不凡,滿腹經綸,非常賞識他,在平定戰亂后,便把金光帶回中原。1644年,愛新覺羅福臨登基稱帝,改朝為清,建元順治。尚可喜歸附清朝,被封智順王(順治六年五月改封為平南王)。當時金光認為,清朝是敵匪異邦。他不願為清朝做事,幾次潛逃未果。金光雖然屢屢冒犯,但尚可喜因欣賞他的才華,總是以禮相待,屢加偏護。金光幾次倖免於死,還被平南王留在幕府中,委以文牘之事。
士為知己者死。金光深感平南王知遇之恩,於是跟隨平南王,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他隨軍入山海關破李闖王,進北京,定山東,克山西、陝西,直下湖北、江西。大軍望風披靡,金光出謀劃策之功不可沒。金光一時聲名鵲起,時江西總兵金聲桓數次欲邀金光共圖大業,均被平南王拒絕。順治五年(1648),金聲桓因皇上不給他封侯,又受巡撫排擠,遂在江西舉兵反戈,投南昌的明桂王反清。不久,清軍圍攻南昌,次年城破,金聲桓投水而死。尚可喜聞訊對金光道:“當時你若應聲桓之邀,那你今天就失敗了。”金光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我去輔佐他,那他就不會失敗了。”
此後,尚可喜對他更加器重。20多年中,凡大戰中之攻守政令,無不光與他磋商。平時若有猶豫不決之事,經他分析總能豁然開朗。他的能謀善斷,無人能與之爭議。尚可喜稱讚他說:“你真是劉邦的軍師張子房再世啊。”
金光治軍,均以百萬生靈為重,施之以仁義。他率領數萬之眾,南征北戰,從未妄殺一人。有被俘的抗拒招撫者,部將建議殺戮,但他總加制止。廣西失陷時,有綿安國三將前來投降,諸將憤而拒絕,當時連尚可喜也變色不允。他卻解釋說:“降軍不收,必促使其反叛。”經金光的深明大義的解說,尚可喜終於收下了降將。
攻克廣州之時,歷經9月不下。金光利用內線策動兵變配合,並傳達城內居民,只要插上小紅旗,城破之後就可得到保護,經過金光的一番策劃運動,軍心民心全都歸附於朝廷,羊城得以順利攻取。廣州攻破后,尚可喜下令誅殺抗師的士兵,金光則把他們召到書館中,加以保護,致使無數人倖免於難。
康熙十三年(1674),滇黔告變。吳三桂叛清,東西並起,龍江、龍山、九江等地都自立名號,時佛山有自稱大將軍、總督、監軍、道總者,散發傳單,煽動暴亂,平南王尚可喜主張發大兵進剿。金光則獻策智取,他設計引誘敵軍出城進入埋伏圈裡,一舉擒獲了大將趙起龍、總督徐仁祥,軍需道姜鵬、副將陳王前等。未損秋毫,民眾感激萬分,一時傳為佳話。
同年,平南王尚可喜向皇上奏請他的功勞說:“金光乃我的心腹手足,能與我謀議的,僅他一人。以前數次謀划功著,我早就想陳請皇上封賞,但他不屑名利,把功勞都歸我一人。如今金光已年逾六旬,再也不能泯沒他的功勞了。懇請皇上封賞以漢銜京秩。”金光於是被授予鴻臚寺正卿。
康熙十五年(1676)正月,吳三桂兵逼肇慶。尚可喜已讓長子尚之信承襲爵位。後來因討厭他酗酒及嗜殺成性,陳請皇上欲將爵位換授給次子尚之孝。尚之信得知后懷恨在心,使暗中與吳三桂勾結。二月,借吳三桂之手發兵圍困尚府,尚可喜因年邁無法制約尚之信,於十月病發身亡。尚之信得手后,連夜召金光到他的密室,脅迫金光與他共事。金光感到決不可助紂為虐,遂曉以大義,力拒不從。尚之信見金光不肯聽命,勃然大怒,因此,金光年邁之軀,飽受刑拷之苦。他就絕食三日以表決心。尚之信把金光綁到面前,用兵刃威逼他就範,金光大義凜然地怒斥道:“亂臣都不能做,更何況做賊呢?”最終於康熙十五年(1676)二月二十五日辰時被殺害,享年68歲。
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三日,巡撫、右都御史金俊把金光被害的情況上奏朝廷,經刑部查實,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終得冤情大白,金光的長子金以桐才得以扶父靈柩回鄉安葬。金以桐是康熙十四年(1675)舉人,出生於廣東,人品才學兼優,深得平南王尚可喜賞識。尚可喜把第二郡主許配給他。金以桐雖貴為郡馬,但誠實謙恭如平民,妻子尚氏聰明賢淑,端莊美麗,雖身為郡主,但儉樸如村婦。鑒於父親的坎坷仕途,他們已看破紅塵,扶柩回鄉后,就過起了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
金光博古通今,才華橫溢,擅長寫詩抒懷,在戎馬倥傯之中,忙中偷閑寫下了諸多詩作。“呂望獨興周日月,嚴陵終老漢山川。驛路秋雲江上雁,鄉心月夜夢中山。”這首詩抒發了他身在異地,懷念家鄉的心情。金光並搜集了明朝理學真儒金涓年久失散的稿子,刻成《青村遺稿》一書,他自己也寫了《見在本論》、《砭俗通言》等著述。
雍正六年(1728),浙閩總督奏請恩准金光入“賢良祠”。十二月間,雍正下詔委任知縣韓慧基致祭。雍正的話書說:
烈士成仁,齎志而沒,忠臣報國,捐軀以從。爾金光矢志忠貞,殫心效力。值逆賊之煽亂,勵臣節以彌堅。臨難不屈,甘心殞命,服用悼焉。特頒祭典,以慰幽魂,爾如有知,尚可歆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