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寬
張以寬
張以寬,男,北京工商大學著名教授.1929年3月生於天津市。1952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貿易系,畢業後接受組織分配到華北行政委員會貿易局財務處,專門從事審計工作。
1953年9月,調到原商業部財務會計局會計制度處從事會計制度設計工作。1964年10月,調入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任教至今,先後在商業經濟系、會計系從事會計、審計、商業經濟等方面課程的教學工作,歷任教員、講師、副教授和教授,自1983年起一直任會計、審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北京商學院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他還先後擔任會計統計教研室主任、會計系副主任、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院務委員會委員等行政職務。
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辛勤耕耘,碩果累累
張先生早在青年時期就與會計、審計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進入南開大學求學之前,就已經在商店和銀行從事過會計方面的工作。早期的會計實踐使張先生深深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理論與實務並重是張先生幾十年來一貫堅持的治學基本原則。無論是在政府部門從事財務會計和審計實際工作,還是在高等院校從事財務、會計、審計等方面教學、科研工作,他始終堅持理論密切聯繫實際的原則。在調入高校從事財務、會計、審計等教學、科研工作以後,在承擔繁重教學、科研任務的情況下,他還堅持抽出時間到商業、財政、審計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廣交國內從事會計、審計實際工作的朋友,經常與他們共同研究會計、市計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對一些會計、審計實務工作者給予必要的理論指導,協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因而受到國內會計、審計實務工作者的熱烈歡迎。
廣泛、深入的會計、審計工作實際調查,使張先生掌握了中國會計、審計改革與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勇於探索的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使得張先生不斷研究新的課題,並又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張先生在國內外重要的會計、審計學術刊物發表具有較大影響的學術論文150多篇,自著、與他人合著或主編了《增減記賬法》、《審計學基礎》、《商業會計學》、《企業財務審計》、《審計》等影響較大的專著、教材10餘部,為我國會計、審計研究和商業會計制度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對我國會計、審計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所提出的一些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觀點和主張,所取得研究成果,在我國乃至國際會計、審計領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主張運用哲學理論指導會計、審計理論研究
張先生主張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中國傳統的易理哲學和"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論"進行會計、審計學術理論研究,指導會計、審計制度建設工作。進而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審計理論與方法體系。他認為。在開展會計、審計理論研究工作時,不能就事論事,作一些表面文章,必須掌握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其產生和發展的規律,否則理論研究就會停留在一個較低的層次上,無法達到較高的境界。他認為,西方會計、審計理論界偏重應用技術方法的研究,在基本理論研究方面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領先於我們進行的研究,但是他們對會計、審計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方面問題研究不夠,由於其研究方法論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因而一些觀點經不起嚴密的邏輯論證和推敲。所以,對於國外的會計、審計理論研究成果,只能借鑒,不能盲目崇拜,照搬照抄。我們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用辯證的、發展的觀點看待一切事物。進入扔年代以後,我們引進了"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論",廣泛運用於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運用"三論"和"兩法"(即演繹法和歸納法,)作指導,研究會計、審計理論與方法,已取得國內會計、審計界專家共識。張先生的《用"三論"作指導,深化會計改革》一文所提出的上述觀點,得到學術界同行的廣泛認同,被多家報刊傳載介紹。張先生還認為,中國傳統易理哲學中的"人天論"(即天、地、人三才統一論)所揭示的整體現、系統觀等科學成果,也是我們深刻認識客觀事物不可缺少的銳利思想武器。
主張以"本質"為邏輯起點,研究會計審計理論結構體系 張先生根據"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提出研究會計、審計理論問題,探索會計、審計發展規律,既不能從表面上看問題,也不能從事物的外部去尋求答案。他認為,傳統的會計學、審計學論著,曾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將會計、審計定義為一種應用技術。建國以後很長一段時期,人們將會計、審計表述為一種管理經濟的工具和方法。近些年來,人們開始認識到會計是一種管理行為。因此,有些學者把會計表述為一種管理活動,張先生認為,這種提法開闊了人們的視野,把會計和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比會計"工具論"有一定的進步,但是這種觀點並沒有進一步指出會計區別於其他管理活動的基本特徵;針對有的同志借鑒西方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把會計表述為一種信息系統,張先生認為,這種觀點雖然體現了會計管理活動的一種特徵,但未能全面體現會計的職能。張先生認為,會計產生於經濟管理的需要,為了保證生產和經營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為了總結經驗,糾正失誤,防止和減少損失,會計還應當發揮監控作用。會計是企業內部的一個控制系統,這一觀點為廣大會計、審計工作者所接受。在國內公開發行的會計、審計、企業管理方面的專著;教材中,多有使用"內部會計控制系統"的表述方法。他認為,把會計表述為企業的內部信息與控制系統,反映了會計的本質特徵。他認為,現代企業管理,不單需要外向型的企業財務會計,更需要內向型的管理會計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會計基本職能可以簡化為核算與監督,同時,應將其進一步具體表述為"反映經濟情況,監督經濟活動,控制經濟過程,考核經濟效果,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管理決策"比較貼切。
增減記賬法
以他為主設計的增減記賬法作為易於被廣大會計工作者接受的科學方法直接揭示了資金運動的數量變化規律。
作為50-60年代商業會計制度的主要執筆人和增減記賬法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的專著《增減記賬法》於1980年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以後,流傳於國外,在國外尤其是日本理論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曾兩度被日本著名會計學教授翻譯成日文出版。
張先生是根據會計的本質和資金運動數量變化的客觀規律,本著易於為廣大會計工作者接受的原則來設計增減記賬法的。而有些學者是套用借貸記賬法的原理,通過改變記賬符號來研究增減記賬法的。根據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人們對會計產生於生產和經營管理的需要這一命題已經達成共識。會計在萌芽時期,是作為生產者的一種附帶職能而出現;在商品經濟發展階段,會計最初只是受企業的所有者--工場主、商店主雇傭的帳房先生;在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離后,在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會計人員表面上受雇於企業經營者,實質上最終還是服務於企業的所有者。因此,會計作為企業的一個主要職能部門,除了反映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外,還應起到在反映經濟活動過程中監管企業經營者的作用。而反映經濟活動的變化,無論是以實物形態還是貨幣形態,都表現為一種數量上的增減變化。用"收"、"付"進行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收入和成本費用核算,計算出來的經營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借"、"貸"二字作為記賬符號,只是從中世紀借貸資本形成、借貸行為發生后逐步借用到會計領域的一種用以描述資金運動,不易為從事其他工作的非會計專業人士所理解的純粹的符號;人們卻可以用辯證法和易理哲學的對立統一觀等原理,運用"增"、"減"這兩個可以反映客現實際的支現符號來揭示"資金來源=資金佔用",即涉及來源和佔用兩類的經濟業務的"同增同減",涉及來源或佔用一類的經濟業務"有增有減"。這樣才充分直觀地揭示了經濟活動之間的辯證關係和數量變化規律。他認為"資金來源=資金運用"這一等式符合"辨證統一"和"陰陽互根"的原理,並且人們可以根據簡單的代數學原理來證明和理解這個增減記賬法下的會計恆等式。所以,他認為,"增"、"減"是各方人員易於接受的通用的概念,而"借"、"貸"只是會計人員專用的記賬符號而已。會計人員在向有關方面報告財務狀況或經營成果時,根本無法使用也不必要以"借"、"貸"二字進行說明,仍然必須使用"增"、"減"來描述。目前,已經有一些會計電算化專家在設計電子計算機管理網路(包括財務會計管理系統在內)時,發現要實現一套數據各方共事,使用"增"、"減"二字更為簡便,並且已經將這種設想付諸實踐。
主張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會計、審計理論體系 張先生一直主張會計產生於經濟管理的需要,審計產生於經濟監督的需要;會計是經濟管理系統的一個分支,審計則是經濟監督系統的一個分支。會計和審計都要體現所有者的意志,它們與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科學技術和文化水平相適應,都與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存在密切的聯繫。他曾經在《審計研究》雜誌上發表《論社會主義審計特徵》、《論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模式》、《論審計環境》等一系列的學術論文,深刻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審計的概念、性質、對象、職能、作用、特權以及建立中國特色的審計體系的必要性、審計理論結構體系等相關問題。1991年,張先生利用應邀到日本進行學術訪問的機會,向日本會計界德高望重的會計學學者中村萬次教授介紹了中國會計學者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方法與體系.和審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的目標,以及在這些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后,中村萬次教授對張先生等中國會計、審計學者在這方面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最近幾年,張先生一直致力於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審計理論的研究工作,還和中國人民大學的閻金鍔教授、中國審計學會的楊樹滋教授代表中國審計學會、北京商學院共同承擔了國家"八五"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一中國審計制度研究課題,曾發表一批研究成果。
在經濟責任審計和責任會計研究領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張先生會計、審計科學研究成果的一大特色就是理論高度與實際可操作性兼備。他一貫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研究原則,在開展科研的過程中,揚棄閉門造車的做法,與原商業部(現改稱國內貿易部)、財政部、國家審計署等國家業務機關,以及一些省市自治區的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廣泛的聯繫,針對這些實際部門急需解決的一些會計、審計理論問題開展研究。因此,張先生所撰寫的論文、專著和編寫的教材,既有理論高度和理論超前性,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不會顯得空洞乏味,備受廣大理論工作者和實務工作者推崇。在80年代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等經濟責任制的過程中,張先生就根據推行經濟責任制對審計理論提出的要求,在對有關單位開展經濟責任審計進行廣泛、深入調查,取得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撰寫了《承包經營責任審計》專著(中國審計出版社出版)。同時帶領他的研究生與黑龍江省審計局科研所、齊齊哈爾市審計局聯合承擔了中國審計學會"廠長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的研究課題,該課題的研究成果榮獲國家審計署系統科研成果一等獎。根據我國經濟責任制實踐的發展對經濟責任審計提出的新要求,張先生近幾年在《審計研究》等一些中央、地方會計、審計專業學術刊物發表了一系列離任經濟責任審計、責任會計方面的學術論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目前,張先生正在結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經營責任制,深入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破產審計、責任會計方面的研究工作。
對建立中國商業會計學理論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先生在原商業部財務會計局工作期間,曾多次組織或參與商業合計教材的編寫工作,對一些財經院校和中等商業學校開展商業會計理論研究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並經常到原中央商業幹部學校講授商業合計課程。張先生調入北京商學院工作以後,接受原商業部教育司委託,組織編寫《商業會計學》(高等院校試用教材),他承擔了該書的結構設計和編寫組織工作。在張先生的精心組織下,編寫組在總結商業會計實踐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第一次對商業會計理論與方法、商業會計實務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構造了中國商業會計學理論框架。該書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后,因供不應求而多次再版,共發行47萬餘冊,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張先生和金中泉教授、丁承厚教授合編的《商業會計學》(電大教材),與滕達生、賈光輝同志合著的《零售企業會計》(上海人民出版杜出版),也都幾經再版,他還發表了大量商業會計方面的論文,在會計學術界和實務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博採眾長,厚積薄發,嚴謹治學
張先生在治學的過程中,除了一貫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以外,還特彆強調做學問要博採眾長,厚積薄發,嚴謹治學。他認為作為一名會計審計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肩負培養會計審計工作者、引導會計理論工作者的歷史重任,文章千古事,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必須認真對待科研、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哪怕是一個極小的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馬虎大意。張先生認為,要想成為某一領域專門人才,必須博採眾長,他認為博採眾長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要密切注意會計、審計界的研究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二是要密切注意會計、審計相關學科的研究動態和最新研究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其科學合理的成分,為我所用,防止只就會計、審計研究會計、審計,兩耳不聞會計、審計之外事的遲滯與孤陋寡聞現象,這樣才能始終與時代的潮流相適應,站在本學科研究的前沿,提出帶有超前性、全局性觀點。張先生認為,看了幾本書、了解到一點情況便急於求成,寫文章、編書,由於知識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知之不多、知之不深,一定寫不出好文章、好書。要厚積薄發,文章不在多而在於精,作品要耐人尋味,要讓時間去證明其生命力。張先生的嚴謹治學態度,表現在他對每一篇文章的觀點、結構,每一個字甚至是一個標點符號,都要認真仔細地反覆推敲。由於堅持這種獨特的治學理念,雖然年近七十仍然筆耕不已,張先生現在每年仍有多篇重要學術論文發表。
堅持學術民主,提倡百家爭鳴
張先生認為,任何科學成果都是人類共同智慧的結晶,個人的成果只是知識海洋里的一朵小小的浪花。過去的科學研究成果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學術民主、百家爭鳴的結果。張先生認為合計、審計研究,也應當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調查研究,佔有大量資料,根據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創新,不能永遠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通過眾多有識之士的共同切磋、琢磨,才能出精品。張先生認為,只有堅持學術民主、提倡百家爭鳴,才有生氣,會計、審計領域才能成為爭奇鬥豔的百花園。張先生非常崇尚我國已故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先生的治學精神和學術思想,他一方面敢於提出自己的學術主張,積極探索新的領域,另一方面也歡迎其他同志提出不同的甚至是反對自己的觀點;他在組織或參加各種學術討論會時,總是積極與有不同看法的同志更換意見,在他參與主編的刊物或與他人合作編寫教材時,對於他人的科學研究成果,都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作出公正的評價。就連在給學生評卷或組織論文答辯時,對於有和他觀點不同的地方,只要言之成理,觀點明確,條理清晰,具有邏輯性,他都會給予恰當的評價,從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張先生的這種豁達胸懷,深為學術界同仁和學生晚輩所稱頌。
獻身會計審計教育事業,誨人不倦
張先生儘管在會計、審計理論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望,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教學工作經驗,但是他從不以權威、專家自居,而是以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默默地獻身於我國的會計、審計教育事業。對於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從來不挑三揀四,對所擔任的每一門課程,都認真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認真備課,撰寫講課提綱,採用案例教學法,深入淺出地向學生傳授會計、審計理論知識,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他對於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總是進行耐心細緻的解釋,啟發學生的思路,歡迎並鼓勵同學們提出不同的觀點、意見。他還經常到學生宿舍,甚至清學生到家中共同討論學術問題,悉心指導學生開展科研活動。張先生不僅在學習、科研方面嚴格要求學生,在授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他主張不招收思想品德、修養水平不夠標準的學生,對於在校的學生,非常注重品德教育。新招研究生的第一課就是思想教育課。張先生要求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多出科研成果的同時,特彆強調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他常說:我國傳統教育提倡尊道重德,提高自身的修養。所謂尊道就是要求人們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重德就是遵守社會公德,特別要堅持以誠信待人處事,有過必改;如果發現學生思想方面有一些細小的偏差,張先生都會及時提醒糾正。由於張先生平易近人,學生們和青年教師都願意與他溝通,遇到困難都願意請他協助解決。張先生不僅對自己指導的學生如此,對於其他老師指導的學生遇到困難。也積極想盡辦法給予支持,沒有任何門戶之見。
在張先生的悉心指導下,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有的學生已經立足國外會計審計界,有的學生已經成為國內知名會計審計學教授,有的繼續深造獲得博士學位,有的成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部門負責人和業務骨幹,可謂是桃李滿天下。
會計、審計
運用哲學理論指導會計、審計理論研究;以"本質"為邏輯起點,研究會計審計理論結構體系;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會計、審計理論體系
《增減記賬法》、《審計學基礎》、《商業會計學》、《企業財務審計》、《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