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疙瘩

蕎疙瘩

蕎疙瘩,是人們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一味蕎疙瘩,與五味調配,幾乎可以供給全身所需營養。

蕎疙瘩是中國、東南亞人民喜愛的一種主食,是用適量的水與蕎粉人工和成疙瘩,再蒸或燜熟而成的食物。

蕎疙瘩,又稱苦蕎飯或甜蕎飯,或簡稱粗糧疙瘩,是一種把蕎粉與水攆搓成的食物。蕎疙瘩是中國最主要的糧食。

簡介


蕎疙瘩,又稱苦蕎飯或甜蕎飯,或簡稱粗糧疙瘩,是一種把蕎粉與水攆搓成的食物。蕎疙瘩是中國最主要的糧食。蕎疙瘩製法為一杯蕎粉加半小杯的水人,工攆搓成小圓球型的疙瘩,蒸煮出來的圓球疙瘩適當的膨脹,裡面全熟即成。
蕎疙瘩的面世,可追溯至蕎粑粑。由於製做蕎粑粑控制水量的要求比蕎疙瘩低,上古的華夏祖先後來慢慢掌握不同水量時的烹煮效果,就製作出較飽滿的蕎疙瘩。現代由於打磨穀粒的技術比古代越趨先進,因此民眾食用的蕎疙瘩亦逐漸由粗糙蕎粑粑改用蕎蕎疙瘩。
常見的蕎疙瘩吃法有飯糰、豆花蕎疙瘩、紅豆蕎疙瘩等。

營養成分


蕎疙瘩的主要成份是鉀、磷等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蕎疙瘩是五穀雜糧中的奇葩,有很高食用價值和醫療保健作用,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功能性食品原料。食用蕎疙瘩直觀顯示效果是利尿通便。檢測數據顯示,蕎疙瘩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療胃疾和改善便秘的“三降一療兩通”的食療營養功能。
營養含量
蕎疙瘩的營養成分(營養素含量/每100克)
食部 100% 水分(克) 19.3
能量(千卡)316 蛋白質(克) 9.7
脂肪(克) 2.7 碳水化合物(克) 66
不溶性纖維(克) 5.8 膽固醇(毫克) —
灰分(克) 2.3 維生素A(微克RE) —
胡蘿蔔素(微克) — 視黃醇(微克) —
硫胺素(毫克) 0.32 核黃素(毫克) 0.21
尼克酸(毫克) 1.5 維生素C(毫克) —
維生素E(毫克) 1.73 鈣(毫克) 39
磷(毫克) 244 鉀(毫克) 320
鈉(毫克) 2.3 鎂(毫克) 94
鐵(毫克) 4.4 鋅(毫克) 2.02
硒(微克) 5.57 銅(毫克) 0.89
錳(毫克) 1.31 酒精(毫升)% —
酒精(克) —
蕎疙瘩含有70%的澱粉和 7%-13%的蛋白質,且其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組成比較平衡,賴氨酸、蘇氨酸的含量較豐富。蕎疙瘩含有脂肪2%-3%,其中對人體有益的汕酸、亞油酸含量也很高,這兩種脂肪酸在人體內起著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時又是一種重要激素—前列腺素的重要組成部分。蕎疙瘩中的維生素D1、B2是小麥粉的3—20倍,為一般穀物所罕見。蕎疙瘩的最大營養特點是一般食物很少具備的,即同時含有大量煙酸和蘆丁。這兩種物質都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膽固醇的作用,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有重要的防治作用,是治療心血管病的良藥。蕎疙瘩還含有較多的礦物質,特別是磷、鐵、鎂,對於維持人體心血管系統和造血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每100克的能量約為1411千焦。蕎疙瘩是一種營養豐富又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食品,其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1%,尤其是在糧食中普遍缺乏的賴氨酸在蕎疙瘩中相當豐富,要比小麥、大米這些糧食高出2.7倍。蕎疙瘩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也要高於小麥。蕎疙瘩中所含的3%-4%的脂肪主要為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亞油酸,另外,蕎疙瘩中含有6.5%的膳食纖維,能讓胃內的食物排空速度降低,延緩澱粉在小腸里的消化進程,減慢人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起到了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比較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蕎疙瘩中還含有煙酸和蘆丁,具有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是治療高血壓、心臟病的有效食物。蕎疙瘩中還含有較多的礦物質,特別是磷、鐵和鎂,這些物質可以維持人體心血管系統和造血系統的正常功能。

營養價值


蕎疙瘩是一種非常健康的粗糧,民間有“凈腸草”之說,那麼蕎疙瘩飯的營養價值具體又是怎樣的呢?
①、蕎疙瘩是一種含糖量低、高營養的食物,其本身的鉀、磷等礦物質含量高,也有預防骨質疏鬆、增進受傷破裂的地方長好、預防血虧的成效,是補鈣佳品。
②、蕎疙瘩的營養物質含量豐富,因此它對人體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許多疾病有明顯的防治效果。苦蕎莖葉入葯能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降氣、寬腸、健胃、治噎食,癰腫、止血,蝕噁心,疙瘩粉作保健食品能防治糖尿病、高血脂、牙周炎牙齦出血和胃病。
③、蕎疙瘩的蛋白質對於人體的功效在於製造肉、血、增加皮膚的光澤彈性、頭髮烏黑亮麗等,但是如果飲食當中只攝取蛋白質,反而會造成蛋白質無法有效發揮自己原有的功效,只能提供單純的燃料,當成身體基本運作的能量。
④、碳水化合物又可稱為醣類,消化最快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可以供應活動能量的主要來源。而醣類在人體能夠充分的被燃燒,產生二氧化碳與水分,不會產生其它的物質,所以,是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最適當的能量。

生產製作


(1)、取適量苦蕎粉,加混合好的冷開水,搓揉,至麵粉潮濕,雙手均沾少許水,把潮濕的麵粉搓成圖中的小圓球疙瘩狀。水的多少很難把握,少了太干,搓不成疙瘩,多了又容易太大,蒸不熟,所以,一開始不要放太多的水,慢慢用手蘸即可,搓成大小適中的疙瘩。
(2)、蒸鍋里放適量水,燒開,把做好的疙瘩放於蒸鍋內,中火蒸25分鐘。如無法判定是否蒸熟,可用筷子從中間戳開,如不粘筷子,就可以起鍋了!
(3)、這個步驟叫做,“分湯”。為何要做這一步,做這一步,一是為了讓疙瘩更軟,二是讓粘在一起的疙瘩能一粒一粒散開。所謂分湯就是把蒸好的疙瘩放在涼開水中浸泡,約5分鐘,待所有疙瘩都浸濕了水,手一捏就自然全部散開了。一定要全部浸透水,不然,再次蒸出來,就是坨狀,而不是疙瘩狀。
(4)、分湯后的疙瘩,再次入蒸鍋蒸約15分鐘,為的是整走分湯時留下的水分,即可食用了!

適宜人群


市面上各種主食讓人目不暇接,可中國人就是愛吃米飯,但苦蕎粉做出的蕎疙瘩既美味又營養健康。那麼蕎疙瘩的適宜人群具體是怎樣的呢?
蕎疙瘩的主要食材是苦蕎粉是對人體很好的食物,是非常富有營養的粗糧之一。蕎疙瘩幾乎沒有不適宜食用的人群,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

主要功效


蕎疙瘩不僅是很美味的粗糧,還具有很多功效與作用呢,那麼蕎疙瘩的功效與作用具體是怎樣的呢?
蕎疙瘩有防治高血壓、冠心病的作用。苦蕎粉中含大量的黃酮類化合物,尤其富含蘆丁,蘆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能維持毛細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促進細胞增生和防止血細胞的凝集,還有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冠狀動脈血流量等作用。苦蕎粉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是治療高血壓,心血管病的重要輔助藥物。而且,苦蕎粉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鎂、鐵、銅、鉀等這些對於心血管具有保護作用的因子。
蕎疙瘩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長期以來,醫學界一直想尋求一種適合糖尿病人食療、而又沒有副作用的食品應用於臨床,後來,人們找到了蕎疙瘩這一理想的降糖食品,經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人食用蕎蕎疙瘩后,血糖、尿糖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輕度患者單純食用苦蕎蕎疙瘩即可控制病情。同時發現合高血脂症者,食用蕎蕎疙瘩后,膽固醇、甘油三脂均明顯下降。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蕎蕎疙瘩之所以能降血糖,與苦蕎粉中所含的鉻元素有關,鉻可促進胰島素在人體內發揮作用。蕎疙瘩的抗癌作用也為世界醫學界所關注。科學家認為,蕎疙瘩中含有大量的鎂,鎂不但能抑制癌症的發展,還可幫助血管舒張,維持心肌正常功能,加強腸道蠕動,增加膽汁,促進機體排除廢物。蕎疙瘩中的大量纖維能刺激腸蠕動增加,加速糞便排泄,可以降低腸道內致癌物質的濃度,從而減少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病率。
蕎蕎疙瘩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纖維素、鎂、鉀、鈣、鐵、鋅、銅、硒等。因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故有降血脂、保護視力、軟化血管、降低血糖的功效。同時,蕎疙瘩可殺菌消炎,有“消炎糧食”的美稱。
苦蕎被稱為是五穀之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苦蕎麥片主要是將苦蕎麥的果實進行深度篩選而製作出的沖劑,苦蕎麥片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粗纖維以及維生素,能夠迅速的胃人體提供能量,同時苦蕎麥片有足夠的膳食纖維還能產生一定的飽腹感,促進新陳代謝,有減肥的功效。
減肥時控制食量,造成營養結構失調,健康狀況下降,最後不得不半途而廢的時候,多吃一些蕎疙瘩等雜糧,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補充優質的蛋白質和脂類,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蕎疙瘩的維生素Bl、維生素B2含量位居各種雜糧和豆類之首,是精大米、麵粉的3倍強。特別是維生素B2對脂肪代謝起到重要作用,是燃燒體內脂肪不可缺少的物質,所以在減肥時多補充維生素B2是很重要的。還有,蕎疙瘩中的磷、鐵、鈣、鎂等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均為精大米、麵粉礦物質合量的數倍以上。
蕎疙瘩還含有食物纖維,100克蕎麥粉中一般含有0.3一0.5克,最好約含有5克食物纖維。食物纖維有防止脂肪和糖類吸收的作用。而又它在腹中停留時間也比較長,可抑制空腹感,從這一點上來說,對減肥也大有益處。

飲食文化


蕎疙瘩是中國、東南亞人民喜愛的一種主食,是用適量的水與蕎粉人工和成疙瘩,再蒸或燜熟而成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