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柳琴戲

臨沂柳琴戲

"概述柳琴戲,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稱,為柳琴戲。清咸豐年間,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戲""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戲""。一時間,柳琴戲的唱腔迴響在大江南北,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柳琴戲第一次被全國矚目。"

概述


柳琴戲,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稱,為柳琴戲。它形成於,主要分佈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區。柳琴戲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以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一說是由江蘇海州傳播而來。

歷史溯源


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即弦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魯南俗曲及柳子戲唱腔曲牌[耍孩兒] 、[山坡羊] 有淵源關係。一說源於江蘇海州,是由當地秧歌、號子中的[太平歌] 、[獵戶腔] 經民間藝人丘、葛、張(一說“楊”)3人加工而成為拉魂腔。後來丘、葛分別去皖北、魯南傳藝,因此在當地流行。一說是由山東棗莊山裡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調演繹出的,棗莊山裡有個叫千山頭的地方,從唐朝到明朝之間,這裡曾是全國很大的道觀群落,道觀幾十座,清朝之後衰落了,道士和尚為了生計,下山化緣幫人除魔消災,演繹出拉魂腔這類唱腔。
1950年據丘門藝徒魏光才(當時80歲)推算,丘門於清乾隆年間已存在了。拉魂腔流佈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5路:中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宿縣為中心,西路則在渦陽、蒙城一帶。它們既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當地逐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1953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彈撥樂器)定名為柳琴戲。
其形成過程,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他們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節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單篇子”,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篇幅可長可短。在老“篇子”中有“咸豐三年糧食貴,…拜了師傅去學戲”的唱詞,可知至遲在咸豐初年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和“三小”戲,如《打幹棒》、《小書房》、《喝面葉》、《王小二趕腳》之類。為表現更多的人物,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如《夏三探親》,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劇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後7次改扮表演,故此劇也名《七妝》。經歷了“抹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的戲班,先後進入臨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了。並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借鑒京劇及梆子戲發展了自己的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
柳琴戲,早期稱“肘鼓子”,也稱“小戲”,后因其唱腔獨具魅力而被人稱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別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一度改為“四平調”。1953年,徐州市委宣傳部會同市文教局,與藝人反覆磋商后,以主奏的柳葉琴為據,正式定命為柳琴戲。
柳琴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距今約二百多年。關於它的發展源頭,新出版柳琴戲劇照的《江蘇戲曲志·柳琴戲志》羅列了三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它源於蘇北的太平歌與獵戶腔。"太平歌"是農民在收穫季節為抒發喜悅之情而創造的一種曲調;“獵戶腔”則是當地的獵戶在狩獵之餘,據當地流行的民歌、號子等,結合當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響,形成的一種曲調。
柳琴戲的發展大體經過了四個時期。在最早的說唱時期,半農半藝的貧苦農民在農閑時,以一家一戶或一二人結伴,走鄉串里"唱門子"乞討。唱的節目被稱為"篇子"。篇子多反映農村生活。此時的沿門說唱,既無弦樂伴奏,也無服裝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節拍。大概是因為緣於上門乞討的唱腔,所以,原始的柳琴有快板的味道,是兩根弦的,簡單而直接,上門乞討者,要在對方認清自己,並關門之前,撥動對方心弦,獲得同情,並驅使對方身體下意識的施捨,這門技藝博大精深,甚至有刀法至高境界迎風一刀斬的意味,其內涵神髓就在於一口唱腔,也許這唱腔被精練到一個字,一個音,但是這一腔的內涵,由一個字發出來,卻包含著眾多情素,讓人神迷,讓人體悟不盡,大道至簡之理。
清咸豐年間,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戲"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戲"。這種戲也叫"對子戲"。對子戲鼎盛時期,柳琴戲班社中出現了如"爛山芋"、"金不換"、"一千兩"等職業女藝人。她們出演的旦角兩腮抹淺紅,用黑色煙色描眉畫鬢,抹口紅。其所用的服裝道具也多有變換。在長時間的職業演藝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纏綿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戲已經形成了七八個藝人,甚至十多個藝人組成的職業班社,俗稱"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十人成大班。"徐州地區邳縣盧家班、睢寧吳克志班、銅山同義班、董四班等異常活躍。其演出形式也由原來單一的"唱對子"和打地攤演出的"跑坡",發展成為為廟會會主唱的"會戲"、為富人家做壽或辦喜事的"堂戲",以及請神敬鬼、燒香還願的"願戲"等多種形式。隨著班社人員的增多,一些大型劇班開始出現,腳色行當也逐步完善。柳琴戲開始進入舞台演出時期。
約在民國九年(1920年)前後,一些柳琴戲班社開始由農村進入集柳琴戲劇照鎮或城市演出。由於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戲流行區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區就雲集了同義班、常勝班、義和班等多個較有影響的大班社。薈萃了厲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雲等著名藝人。當時徐州城內分佈有同興戲院、群樂戲院、民眾戲院、和平戲院等十多家戲院,每日多達十台左右的戲競相上演。柳琴戲成為市民娛樂生活的主要內容。
1949年之後,在政府的扶植下,柳琴戲得到了迅速繁榮。原有的零散戲班被組成徐州市柳琴一團和二團,1958年又擴建為江蘇省柳琴劇團。從20世紀60年代起,柳琴劇團響應黨的號召,上山下鄉,為群眾送戲上門,每年在基層演出都在300場以上。"文革"時期,柳琴戲歷經磨難,各專業劇團被迫解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柳琴戲迎來了第二個春天。被解散的劇團得以恢復,為培養柳琴戲新人的訓練班、戲劇學校相繼成立。
1978年,江蘇省柳琴劇團演出的《大燕和小燕》參加當年10月的省專業劇團創作劇目會演,反響強烈。此劇后被全國各劇種30多個戲曲專業團體移植。1979年元月,該劇被文化部選調赴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此後,劇組又隨中央慰問團赴邊防前線,慰問參加自衛反擊戰的前線戰士。1981年,江蘇電影製片廠又將該劇攝製成戲曲藝術片,在全國上演。一時間,柳琴戲的唱腔迴響在大江南北,作為土生土長的地方劇種,柳琴戲第一次被全國矚目。

藝術特色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緻,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此外,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后腔,也是其獨特風格。節奏大多是有板無眼的1/4擊拍,除了大部份是後半拍起唱處,還有連續切分的變節奏,給柳琴戲劇照人以歡快、活潑、跳躍之感。由於唱腔旋律與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經常出現,再加上頻繁的轉調,使人聽起來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諧。
柳琴戲的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宮調式明快剛勁。柳琴戲唱腔曲調有:哈弦、起板、導板、連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葉里藏花、雷對調、一喲調、老公調、回龍調、垛板、調板、閘板、冒調花腔、四六長腔、男女拉拉腔等。此外還有從民間小調變化而來的過河調、趕腳調、送郎調、補缸調、疊斷橋、打牙牌、千金小組進花園調、小放牛、八段錦、調兵調、葉落金錢等。其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
柳琴戲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還有快慢之分)、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
柳琴戲的音樂工作者創作和改編了很多伴奏曲,有的已形成了新的傳統曲牌。如:[苦中樂]、[繡花牌]、[水龍吟]、[什樣錦]、[朝天子]、[抱妝台]、[雲燈]、[游場]、[建都]、[掃靈]、[哭靈堂]、[三清曲]、[走馬出兵]、[賞花]、[娃娃令]、[迎春曲]、[傳情曲]、[鴛鴦戲水]、[喜臨門]、[葉落金錢]、[進花園]、[會佳麗]等。
柳琴戲"文場"有土琵琶、笛子、嗩吶、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場"有"四柳琴戲劇照大件"。還運用了電聲樂器。伴奏音樂也運用了和聲、配器等技法。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戲的主弦樂器,從只有兩根絲弦的土琵琶,通過改革多次研製相繼製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種高中音柳琴。
柳琴戲的角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梁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丑,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面。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樸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