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灞陵橋
渭源灞陵橋
渭源灞陵橋,又名卧橋,在渭源縣城南門外渭河源頭之一的清源河上,是一座氣勢恢宏的木質結構的廊橋。紫紅色的曲拱單孔橋,像一彩虹橫跨清源河上,為渭水第一橋。霸陵橋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既濟行人,復通車馬”,后被洪水沖毀,經清代同治年間、1919年、1932年、1984年四次大的維修。1918年的修建由當清源鎮柯寨村何遇江、何遇海兩兄弟參照蘭州雷河灘卧橋式樣進行改進,形成如今純木懸臂曲拱、單孔廊橋,被稱為“渭水長虹”。橋身由單梁變成疊梁,結構嚴密,氣勢雄偉,霸陵橋全長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寬4.8米。2006年6月為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個橋分為13間,46柱,&127;橋面和橋底均以每排10根粗壯圓木,並列為11組,從兩岸橋墩底部逐次遞級,凌空而上,形成半圓狀橋體。橋面有台階通道三條,並配有欄干扶手。橋頂為飛檐挑閣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為木結構,精巧壯觀,被列為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挑閣式的廊房屋面造型,全為木結構,精巧壯觀,已成渭水一大景觀。於右仁先生曾題寫了“大道之行”的匾額。
灞陵橋為純木的卧式懸臂拱橋。初建於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間,清同治末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部屬梅開泰重建。以前所建皆為平橋,民國八年(公無1919年)仿蘭州卧橋改建於原址。橋為南北坐落。全長40米,高15.4米,寬4.8米,曲跨29.5米,共13間,64柱。橋面底部以每排10根粗壯圓木並列11組,從兩岸橋墩底部逐次遞級,上有屋瓦可遮風雨。
民國21年(1932年)縣政府倡議維修,當地名匠何遇江、何遇海弟兄二人為技師,楊宗榮為貼尺,到民國23年(1934年)農曆6月重建竣工,由單梁變成疊梁,再經畫師曹海山彩繪,始成今日的純木懸臂拱橋。橋身南北向全長40米,曲跨29.5米,高15.4米,寬4.8米。橋底部以十根粗壯圓木並列十一組,從兩岸橋墩逐次遞級,飛挑凌空,形成半圓狀橋體。橋面有台階通道三條,並配有扶手欄桿。橋頂為飛檐挑閣式廊房,共13間64柱。橋兩端建有卷棚式橋頭屋,四角鬥起,雄偉壯觀,結構獨特,工藝精巧,已成為渭水一大景觀。歷史上曾有許多名人要員為灞陵橋題寫匾額、對聯和詩詞。
1981年,由於其高超的建構藝術和科學價值,被甘肅省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到1986年省文化廳撥款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了再次維修。
2006年6月,灞陵橋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灞陵橋以其精絕的工藝,獨特的造型,悠久的歷史吸引了眾多的名人雅士,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讚美之辭。蔣介石、汪精衛、楊虎城、林森、于右任、孫科等人都留有匾額和題詞。現懸掛於橋內的"灞陵橋"三字的匾額為書法家啟功所書,還有蔣介石題“綰轂秦隴”匾額,孫科題“渭水長虹”石刻;於右仁題“大道之行”匾額,“南谷源長"為左宗棠所書。清代詩人楊景的"聞眺城邊渭水流,長虹一道卧橋頭。源探鳥鼠關山月,窟隱蛟龍秦地秋。遠舉斜陽光射雁,平沙擊石浪驚鷗。一帆風順達千里,東走長安輕蕩舟"更成了千古絕唱。
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甘肅省新增了2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新增的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中,渭源灞陵橋和蘭州的標誌性建築物———黃河鐵橋並列其中。在渭源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到底有著怎樣的一座橋,竟然會與黃河鐵橋齊名,出現在“國寶”名單中?這是因為它不僅工藝精湛,造型美觀,而且是全國唯一一座純木質疊梁拱橋,更有不少名人為它題匾頌辭,考古和藝術欣賞價值非同一般。
全國罕見的純木質拱橋渭源,顧名思義就是渭水源頭。灞陵橋就位於渭源縣城南門外的渭河上,是一座古典純木結構卧式懸臂拱橋,當地年長一些的人更習慣稱其為“卧橋”。
灞陵橋因渭水繞灞陵(漢文帝陵墓)通長安而得名,最初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史傳,明代名將徐達征戰元守將李思奇兵至渭源,因渭河阻擋無法繼續向西,命當地居民和兵士修的一座便橋。傳說徐達做夢受漢武帝愛妃指點,用木籠裝石為墩,橋墩上架木為梁,上鋪木板,覆蓋泥土,為應急所需。徐達親題橋名“渭河第一橋”。后因每遇水漲,橋墩易毀。民國八年(1919年),根據蘭州文化宮雷灘河上的握橋,建造了這座純木結構的卧式懸臂拱橋,但雷灘河握橋早已被毀,灞陵橋就成為全國唯一一座純木質疊梁拱橋。
現在看到的是1986年重修后的灞陵橋,橋全長40米,跨度29.5米,高15.4米,寬4.8米,全橋分13間,64柱。內有台階通道3條,中間寬敞,兩邊狹窄並配有欄桿扶手,可以幫助攀登。在舊社會,兩旁小道是供百姓通過的,中間寬道只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能通過,叫“官道”。橋頂有灰瓦長廊,兩頭為飛彩挑閣式廊房,與長廊渾然一體。橋面和橋的底部每排10根方木並列為11組,每組用一根橫木作為支點,從兩岸橋墩逐次遞升,飛挑凌空,形成半圓形的橋體。
灞陵橋久負盛名,不僅因為它工藝精湛,造型美觀,更是因為有不少名人為它題匾頌辭。
民國23年(1934年)8月灞陵橋重修工程竣工后,當地政府呈請中央與本省要人題辭紀念。蔣介石題“綰轂秦隴”(綰,打結的意思;轂,車輛中心部位,連接車輪與車軸;秦隴,陝西與甘肅大地),有人說這句話是對渭水文化的最高概括。于右任題“大道之行”,大道之行出處見於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是“大同社會”的最高理想,它不僅表明于右任先生希望祖國統一的愛國深情,也是渭河兩岸人民的願望。孫科(孫中山長子,當時任行政院院長)題“渭水長虹”。還有汪精衛寫的碑“關中八川,灞注於渭,渭則源自鳥鼠,昔日首陽,今之渭源……”除國民黨要員的題辭外,現懸存於灞陵橋上的匾額還有很多名人的墨寶,如左宗棠的“南谷源長”,啟功和裴建准所題的“灞陵橋”等等。
灞陵橋區域闢為公園后,一些文物移居到公園內。其中有一塊斷裂為兩段的張氏家廟碑,原立於原張氏私立小學的的碑亭內。民國8年(1919年),前清建威將軍、民國隴東鎮守史渭源人張兆鉀在縣城北關創建“張氏自立學校”,現為清源第二小學,現存原來三間校門建築被劃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革中亭毀,碑鋪墊為階石,當時依託張校建立的清源二小還可以拓字供練習書法,后移居公園內得以保護。碑文由陝西宋伯魯書寫,字體綺麗而遒勁,不失為書法珍品。
灞陵橋橋身高聳,橋面為三道階梯狀通道,中寬邊窄,且有扶手欄桿相配,既可遠眺,又助攀登。橋兩端建有飛檐式廊房,四角抖起,脊聳獸飛,似巨龍凌空而起,頗為壯觀。以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藝術風格,聞名全國。橋兩端有歷代名人左宗棠、孫科、楊虎城、于右任、蔣介石的詩、詞、聯名和題字。
灞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