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主編:葉浩生
榮獲獎項: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定價:28.80
一、本書是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史研究中心組織全國13所高等學校15位作者協作編寫的又一本心理學史教材,可供高等學校心理、教育和哲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使用,也可供對心理學和心理學史有興趣的讀者學習參考。參加本書編寫的學校和作者分別是:南京師範大學教授葉浩生博士,副教授郭本禹博士,副教授劉穿石博士,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方俊明,吉林大學副教授楊韶剛博士,湖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彭運石博士,河南大學副教授趙國祥博士,遼寧師範大學副教授常若松,曲阜師範大學教授宋廣文,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高峰強博士,華中師範大學郭永玉博士,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馬欣川博士,西北師範大學副教授王光榮,江西師範大學副教授郭斯萍,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正雲。此外,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王國芳為本書的編寫做了許多工作。.
二、本書的編寫歷時三載,曾多次召開會議,集體討論,反覆修改,最後定稿。其大致過程如下。
1.1994年10月5日至8日在全國理論心理學暨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鷹潭年會上,由葉浩生、郭本禹、彭運石、郭永玉、楊韶剛、趙國祥、郭斯萍等人發起編寫本書。大家初步討論了編寫計劃,並商定由該專業委員會西方心理學史學術組組長葉浩生負責籌備召開正式編寫會議,郭本禹負責起草編寫提綱。
2.1994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南京師範大學召開了本書的編寫會議,由葉浩生和郭本禹主持,討論了編寫提綱、編寫體例和寫作分工。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由各作者完成初稿。由於主編葉浩生出國進修,郭本禹代行主編職責。1995年5月至8月由郭本禹負責統審初稿,提出修改意見。1995年9月至10月由各作者完成二稿。
3.1995年10月20日至25日在全國理論心理學暨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長沙年會上,郭本禹主持召開了二稿討論會,形成修改意見。1995年12月至1996年2月由各作者完成三稿。..
4.1996年3月20日至25日在南京師範大學召開統稿會議,由郭本禹、彭運石、楊韶剛和本書責任編輯曾紅梅逐章進行了審閱。1996年4月至7月由郭本禹負責定稿。葉浩生從美國進修歸來后對全書進行了統一審定。
三、本書由緒論、五編二十章、總結與展望等內容組成。其各部分的執筆人如下:緒論第一、二、四節,葉浩生;緒論第三節,郭本禹;第一章,郭斯萍、郭本禹;第二章第一、二、三節,郭斯萍;第二章第四節,郭本禹、郭斯萍;第三、四章,彭運石;第五章,劉穿石、郭本禹;第六章,常若松;第七章,李正雲;第八章第一、二節,高峰強、葉浩生;第八章第三節,高峰強;第九章,王光榮;第十章,楊韶剛;第十一章,郭本禹;第十二章,郭永玉;第十三章,高峰強;第十四章,馬欣川、郭本禹;第十五章,馬欣川;第十六章,方俊明;第十七章,楊韶剛;第十八章,趙國祥;第十九章,宋廣文;第二十章,楊韶剛;總結與展望,葉浩生。葉浩生擔任主編,郭本禹、彭運石和楊韶剛擔任副主編。
四、本書的編寫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遵循西方心理學史的方法論原則和編纂學原則,吸收國內外西方心理學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西方心理學流派發展的最新動態。對心理學“長期的過去和短暫的歷史”進行合理性重建,探索西方心理學發展的整體特徵和規律,力求在教材內容和體繫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希望把本書編成一本具有一定特色的西方心理學史教材。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本書的編寫,形成和穩定一支年輕的心理學史研究和教學隊伍,使該學科後繼有人。
五、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參編人員所在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南京師範大學的心理學重點學科、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科學學院的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老一輩心理學家車文博教授、李伯黍教授、燕國材教授、楊鑫輝教授、王啟康教授、李錚教授和孫名之教授等人的熱情鼓勵,謹此致謝。
六、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了國內外眾多原始文獻和研究文獻,特別是吸收了國內外學者們近年來研究西方心理學史的一些新成果。在此,對本書所引用資料的作者表示誠摯的謝意。
七、由於參加本書編寫的同志掌握材料不夠,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有限,因而難免書中會有錯誤和不足,謹請同行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編寫組
緒論
第一章 西方心理學的起源與建立
第一編 意識心理學
第二章 內容心理學
第三章 意動心理學
第四章 詹姆士的實用主義心理學
第五章 構造主義與機能主義
第二編 行為主義
第六章 早期行為主義
第七章 新行為主義
第八章 新的新行為主義
第三編 精神分析
第九章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第十章 其他早期的精神分析家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學
第十二章 精神分析的社會文化學派
第四編 認知心理學
第十三章 格式塔學派
第十四章 勒溫的拓撲心理學
第十五章 皮亞傑學派
第十六章 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
第五編 人本主義
第十七章 人本主義運動
第十八章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第十九章 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
第二十章 羅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論
總結與展望
英漢人名對照表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