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集鎮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轄鎮

祁集鎮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位於潘集區東南部,東與平圩鎮交界,西與架河鎮接壤,南與八公山區隔河相望,北與古溝回族鄉毗鄰,總面積34平方公里,轄5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39個自然庄,119個村(居)民小組,耕地面積1.58萬畝。2020年,常住人口為14516人。

社會


該鎮交通、通訊條件良好。南有淮河黃金水道,北有淮阜鐵路,中有祁平、祁架路穿境而過,鎮、村公路連網成片,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實現了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廣播,架設了1座移動通訊中轉站和有線電視接收站,安裝程式控制電話2000多門,開通了寬頻網際網路。

經濟


豆腐之鎮

祁集素有豆腐之鎮的美稱,豆製品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全鎮的支柱產業。全鎮有豆製品生產經營戶1165戶,從業人員5000餘人,日加工大豆10萬斤,產品主要有豆腐、千張、素雞等品種。

豆製品項目

該項目建設在祁集鎮祁圩村,該村位於祁集鎮政府的東部,南面臨淮河,北與陳湖村接壤,東與祁集村謝大郢片交界,西與陶郢片毗鄰。該村耕地面積1458畝,全村80%農戶從事豆製品加工業,豆製品加工成為全村支柱產業。由於豆製品加工產生的廢水、廢渣的排放,造成環境的污染,嚴重影響豆製品加工質量的提高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為促進豆腐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擬建祁集鎮豆製品循環經濟園區,採取豆製品加工、養殖與生活區分離的辦法,充分利用豆製品加工排放的廢水、廢渣和養殖業的糞便,生產沼氣、沼氣做為豆製品加工的燃料,沼液沼渣用於大豆生產,形成良性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重點項目

2009年,經國家發改委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省“861計劃”重點項目安徽(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在祁集鄉落戶,佔地面積12.7平方公里的煤化工產業園,是華東地區最大特色煤化工生產基地。全部項目建成投產後,可形成2500萬噸/年原煤深加工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600億元,利稅116億元。淮南市政府將這樣一個現代化支柱產業最終定位在祁集,可見祁集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便利的水陸交通條件和良好的人文環境,這也為祁集經濟、社會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和堅實有力的發展後勁,撤鄉建鎮條件成熟。

政治


發展規劃

鎮農村綜合改革分為三個階段:
①、方案制定和動員階段(2007年4月至5月)
成立區農村綜合改革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根據省、市農村綜合改革的總體要求,組織相關部門深入調研和討論,研究制定出全鎮農村綜合改革方案。召開全鎮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動員大會,對農村綜合改革進行全面部署,制定細則。
②、組織實施階段(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
根據方案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結合部門職責切實做好相關方面改革工作的落實,全面推進各項改革。
③、總結完善階段(2008年11月至12月)
加強對全鎮開展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督促、指導、檢查和驗收。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修訂完善政策措施,確保任務全面完成。

惠農政策

祁集鎮1.58萬畝小麥全部投保,在全區第一個完成了政策性種植業保險任務,讓全鎮農民有效化解種植業風險,增強了致富信心。
祁集鎮地處沿淮,低洼地較多,多年來農民對農業災害風險憂心重重。2009年春季,區政府啟動政策性種植業保險試點工作以後,該鎮黨委、政府認為,這項新的惠農政策,關係到穩定糧食生產和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一定進村入戶廣泛宣傳政策,引導農民自願投保。鎮、村幹部分片包戶上門宣傳,並用廣播反覆講解政策,每畝小麥保費10.4元,中央、省市補貼74%,區財政補貼0.62元,農戶個人只需交2.08元,小麥如遇到人力無法抗拒的自然造成損失,可獲得保險公司一定的賠償。
祁集鎮
祁集鎮

行政區劃


村名自然庄名
祁集社區徐郢、陶郢、祁集、磙壩王家、謝大郢孜、方庄孜、雜巴地
許崗村老郢孜、小郢孜、許圩、小南門、胡集、前拐、小庄
黃崗村黃崗、靳郢、后黃、張許、毛郢、於郢、塘拐、草房、張郢夾河、新村
勸橋村勸橋張家、張家拐孜、陸郢孜、許圩孜、楊圩孜
陳郢村前陳郢、陳郢、曹大郢、小王郢、老王郢、孫郢、謝郢
祁圩社區祁家圩孜、溝東、高家煙店
曹崗社區曹家崗、小黃郢、前店孜、小崗頭
陳湖村陳湖、老郢、謝小郢、孫郢、王郢
2006年代碼
340406201:~200祁集村~201祁圩村~202陳湖村~203曹崗村~204陳郢村~205勸橋村~206黃崗村~207許崗村。

歷史沿革


1950年設祁集鄉,1958年併入古溝公社,1983年從古溝公社劃出成立祁集鄉,后又併入為古溝鄉,1994年復置祁集鄉。1997年,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許崗、黃崗、陳郢、勸橋、祁集、曹崗、祁圩、陳湖8個村委會。2012年3月撤祁集鄉改制祁集鎮,轄許崗、黃崗、陳郢、勸橋、陳湖5個村委會,祁集、曹崗、祁圩3個居委會。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