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災
潮災
潮災是指在強風暴作用下,引起近海風暴潮和巨浪疊加於大潮汛天文高潮上,海潮超過當地警戒水位,摧毀防禦設施,導致洪水泛濫,形成潮災。中國潮災主要是由颱風和寒潮引起的。東南沿海倍受颱風襲擊,是潮災多發重發區。渤海和黃海北部,冬春季節寒潮冷鋒過境,造成渤海7級以上東北大風導致渤海南岸的潮災。
潮災就其成因可分為風暴潮災和地震海嘯兩類。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由於劇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通常指颱風和溫帶氣旋等災害性天氣系統)導致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稱為風暴潮。風暴潮根據風暴的性質,通常分為由颱風引起的颱風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溫帶風暴潮兩大類。
颱風風暴潮,多見於夏秋季節。其特點是: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凡是有颱風影響的海洋國家、沿海地區均有颱風風暴潮發生。溫帶風暴潮,多發生於春秋季節,夏季也時有發生。其特點是:增水過程比較平緩,增水高度低於颱風風暴潮。
主要發生在中緯度沿海地區,以歐洲北海沿岸、美國東海岸以及中國北方海區沿岸為多。
地震海嘯由於海底或海邊地震,以及火山爆發所形成的巨浪,叫做地震海嘯。通常在6.5 級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於20~50 公里時,才能發生破壞性的地震海嘯。產生災難性的海嘯,震級則要有7.8 級以上。“地震海嘯”發生在遼闊的海洋中,海嘯波濤長達數百千米,並可達到海底數百千米深處。它以噴氣式飛機的速度沿海洋運動,當它遇到陸地時會產生與原子彈爆炸相比擬的巨大破壞力。
毀滅性的地震海嘯全世界大約每年發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幾年發生的地震海嘯破壞性極大。海嘯可分為4種類型,即由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嘯專家尚無定論。
“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範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當湧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
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範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湧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
1983年5月26日,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
風暴潮災
災后影響
影響示意圖
潮災
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引發的印度洋巨大海嘯,已經吞噬了15萬多人的生命,讓人類再次感到海嘯的恐怖。海嘯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變形,致使從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體發生大的涌動,形成海嘯襲擊沿岸地區。由於海嘯是海水整體移動,因而和通常的大浪相比破壞力要大得多。受颱風和低氣壓的影響,海面會掀起巨浪,雖然有時高達數米,但浪幅有限,由數米到數百米,因此衝擊岸邊的海水量也有限。而海嘯就不同了,雖然海嘯在遙遠的海面只有數厘米至數米高,但由於海面隆起的範圍大,有時海嘯的寬幅達數百公里,這種巨大的“水塊”產生的破壞力非常巨大,嚴重危害岸上的建築物和人的生命。據日本秋田大學副教授松富英夫調查,這次印度洋大海嘯在泰國沿岸把一艘50噸重的船從海邊推到岸上1.2公里遠的地方。從有關數據來看,海嘯高達2米,木製房屋會瞬間遭到破壞;海嘯高達20米以上,鋼筋水泥建築物也難以招架。在遙遠的海面移動時不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陸地,達到海岸時突然形成巨大的水牆,這就是海嘯,人們發現它時再逃為時已晚,因此,有關專家告誡人們,一旦發生地震要馬上離開海岸,到高處安全的地方。
危害
發生
中國歷史上,由於風暴潮災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觸目驚心。1782年清代的一次強溫帶風暴潮,曾使山東無棣至濰縣等7個縣受害。1895年4月28、29日,渤海灣發生風暴潮,毀掉了大沽口幾乎全部建築物,整個地區變成一片“澤國”,“海防各營死者2000餘人”。1922年8月2日一次強颱風風暴潮襲擊了汕頭地區,造成特大風暴潮災。
上海地區在歷史上也曾發生多起非常嚴重的特大風暴潮災。其中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一日,大風暴雨如注,時方值亢旱,頃刻溝渠皆溢,歡呼載道。二更余,忽海嘯,颶風復大作,潮挾風威,聲勢洶湧,沖入沿海一帶地方几數百里。寶山縱亘六里,橫亘十八里,水面高於城丈許;嘉定、崇明及吳淞、川沙、柘林八、九團等處,漂沒千丈,灶戶一萬八千戶,淹死者共十萬餘人。黑夜驚濤猝至,居人不復相顧,奔竄無路,至天明水退,而積屍如山,慘不忍言”。這是中國風暴潮災害歷史的文字記載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
漢代至公元1946年的二千年間,中國沿海共發生特大潮災576次,一次潮災的死亡人數少則成百上千,多則上萬及至十萬之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四十多年中,中國曾多次遭到風暴潮的襲擊,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1956年第12號(Wanda)強颱風引起的特大風暴潮,使浙江省淹沒農田40萬畝,死亡人數4629人。
山東發生風暴潮
1964年4月5日發生在渤海的溫帶氣旋風暴潮,使海水湧入陸地20至30公里,造成了1949年以來渤海沿岸最嚴重的風暴潮災。黃河入海口受潮水頂托,浸溢為患,加重了災情,萊州灣地區及黃河口一帶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另一次是1969年4月23日,同一地區的溫帶風暴潮使無棣至昌邑、萊州的沿海一帶海水內侵達30至40公里。
據統計,1949—1993年的45年中,中國共發生過程最大增水超過1米的颱風風暴潮269次,其中風暴潮位超過2米的49次,超過3米的10次。共造成了特大潮災14次,嚴重潮災33次,較大潮災17次和輕度潮災36次。另外,中國渤、黃海沿岸1950—1993年共發生最大增水超過1米的溫帶風暴潮547次,其中風暴潮位超過2米的57次,超過3米的3次。造成嚴重潮災4次,較大潮災6次和輕度潮災61次。儘管沿海人口急劇增加,但死於潮災的人數已明顯減少,這不能不歸功於中國社會制度的優越和風暴潮預報警報的成功。但隨著瀕海城鄉工農業的發展和沿海基礎設施的增加,承災體的日趨龐大,每次風暴潮的直接和間接損失卻正在加重。據統計,中國風暴潮的年均經濟損失已由50年代的1億元左右,增至80年代後期的平均每年約20億元,90年代前期的每年平均76億元,1992和1994年分別達到93.2和157.9億元,風暴潮正成為沿海對外開放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