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近海
中國的近海
中國的近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以及台灣東側的太平洋的部分海區。中國的近海位於北太平洋的西部邊緣,東西橫跨約32個經度,南北縱貫44個緯度,總面積470多萬平方公里。
渤、黃兩海以老鐵山角經廟島群島至山東蓬萊角的連線為界;黃海與東海以長江口北角至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為界;對東海與南海的界線說法不一,較為公認的是以南澳島與台灣鵝鑾鼻的連線為界。
中國的近海
各海區地理概況渤、黃兩海以老鐵山角經廟島群島至山東蓬萊角的連線為界;渤海是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與遼、冀、津魯相鄰,東有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海峽的南北兩側,有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鉗形扼守。渤海南北長約556公里,東西寬約236公里,總面積7.7萬平方公里。由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和中央海盆組成,平均深度約18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黃河、遼河、灤河和海河,年徑流總量達888億立方米。地勢由沿岸向中央和海峽傾斜,地形單調平緩。海底分佈有古海岸線和古河道殘跡。渤海為中、新生代沉降盆地,基底為前寒武紀變質岩。第四紀沉積物厚達300~500米,主要為陸源物質。三大海灣都分佈有粉砂質粘土軟泥和粘土質軟泥。中部多細粉砂、粗粉砂、細砂。海峽北部為礫石、貝殼殘片;海峽南部卻為細粒沉積。
中國的近海 | |||||
---|---|---|---|---|---|
海區 | 地理概況 | 總面積(萬平方千米) | 平均水深(米) | 主要入海河 流 | 主要海灣 |
渤海 | 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與遼、冀、津、魯相鄰,東有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 7.7 | 18 | 黃河、遼河、灤河、海河 | 遼東灣、渤海灣、萊洲灣 |
黃海 | 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的陸架淺海 | 38 | 44 | 淮河水系、中朝界河鴨綠江、朝鮮的大同江 | 膠州灣、海州灣、朝鮮灣、江華灣 |
東海 | 中國陸架最寬的邊緣海。位於上海、浙江和福建之東,中國台灣島和日本琉球群島之西 | 77 | 370 | 長江、錢塘江、閩江、甌江、濁水溪 | 杭州灣、象山灣、三門灣、樂清灣等 |
南海 | 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位於中國最南端。東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 | 350 | 1 212 | 珠江、越南的江河、湄公河、泰國的湄南河 | 中越兩國接壤的北部灣、泰國南部的泰國灣等 |
黃海
黃海 是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的陸架淺海。因海水呈黃褐色而得名。南北長870公里,東西寬約556公里,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主要入海河流有淮河河系、中朝界河鴨綠江和朝鮮的大同江。主要海灣,西有膠州灣(見青島市)、海州灣,東有朝鮮灣和江華灣。地勢由北和東西兩側向中央和東南向傾斜。中央偏東有狹長低槽,自濟州島伸向渤海海峽,稱為“黃海海槽”,槽的東側坡陡,西側平緩。南黃海西部沿岸較淺,蘇北沿岸多輻射狀沙脊群,水深不到20米,為船隻航行之險灘。東部沿岸較西部沿岸深,約20~50米。濟州島西北最深可達140米。長江口以北至濟州島,有長江淺灘,長100多公里,水深約30米。黃海北部沉積物,粗、細粒度成不規則斑塊狀分佈;東部則粗細沙兼有,並有礫石和基岩;南黃海西部,呈南北向帶狀分佈,中間為粘土質軟泥,東西兩側為細砂為粗粉砂。
東海
東海 是中國陸架最寬的邊緣海。位於上海、浙江和福建之東,中國台灣島和日本琉球群島之西;西北與黃海相接;東北以韓國濟州島東端至日本九州野姆崎角的連線與朝鮮海峽溝通;南經台灣海峽與南海相連。東北—西南長約1296公里,東西寬約740公里,面積約77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0米,最大水深在沖繩海槽,為2719米。入海河流主要有長江、錢塘江、閩江、甌江和濁水溪。主要海灣有杭州灣、象山灣、三門灣和樂清灣等。海底地形似扇形,由西北向東南作台階式加深。台灣島與五島列島連線的西北側為陸架淺海,東南側為陸坡和海槽深海。陸架面積佔東海總面積的1/3,其上殘留有古海岸線和長江古河道遺跡以及北方原始牛齶骨和猛獁象齒化石。表明東海陸架在更新世曾是大陸平原,為中國大陸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海底沉積物呈帶狀分佈,近岸為粉砂、粉砂質軟泥和軟泥;中部為廣大的細砂、中砂和礫石。間或有軟泥細粒沉積;沖繩海槽為粘土質軟泥。東海為地震活躍區,尤以琉球群島最為頻繁,震級可高達7~8級(見中國的地震)。
南海
南海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位於中國最南端。東接太平洋,西南通印度洋。面積約350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入海的主要河流有中國的珠江、越南的紅河、湄公河和泰國的湄南河等。主要海灣有中、越兩國接壤的北部灣、泰國南部的泰國灣等。地形似菱形,從四周呈階梯狀向中部加深。可分陸架、大陸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單元。陸架以西南部最寬,巽他陸架為世界寬闊陸架之一,寬達900多公里,底質為粉砂和粘土,並有礫石、貝殼和珊瑚。北部陸架寬約285公里,內側為陸源沉積,外側為沙質沉積。東、西部陸架最窄,呂宋島以西,島架寬僅5米。大陸坡也呈階梯狀下降(從150~3000米),其上島嶼和暗礁星羅棋布,中國的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諸群島都位於陸坡上,東、西部陸坡較陡,東部最陡(達10度),並有許多切割峽谷。大陸坡上的沉積主要為軟泥和粘土軟泥。被大陸坡包圍的深海平原為中央盆地,水深大於3500米,其間矗立有一些水下海山。盆地東側有呂宋海槽、巴拉望海槽和馬尼拉海溝,後者最深,達5377米,長約350公里,溝底寬10公里。中央盆地的底質,主要為棕色抱球蟲軟泥,含有火山灰。
各海海岸類型中國海岸線綿延曲折,大陸岸線長1.8萬多公里,島嶼岸線長1.4萬公里。除了無冰凍海岸外,具有平原海岸、山地丘陵海岸及生物海岸等多種海岸類型(見中國的海岸)。
各海主要島嶼 中國共有島嶼5500多座,僅浙江近海就達2000多座。除南海諸島為大洋島外,大部都為大陸島。其中台灣島、海南島和崇明島分別為中國第一、二、三大島;舟山群島為最大的群島;南海諸島為離中國大陸最遠、分佈最廣的島群。
海南島 中國第2大島。面積3.22萬平方公里,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海峽最窄處僅19.4公里。
崇明島 中國第3大島,也是中國最大沙島。位於長江口,面積1060.5平方公里,南坍北漲的趨勢甚顯著。
季風
中國近海冬夏季風交替顯著,為季風氣候區。中國近海大抵可分4個氣候區:渤、黃海為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東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海大部分海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緯10°以南的南海屬赤道季風氣候。
風
10月~翌年3月盛行偏北季風,渤海和北黃海多西北風,南黃海和東海北部多北風,南海則多東北風,風速由北往南增大;1月6級以上大風頻率在20%以上,濟州島附近和台灣海峽大風頻率高達40~50%。6~9月盛行夏季季風,渤、黃、東海多東南或南風,南海多南或西南風。風速由北向南增強,大風頻率,渤海和北黃海不到5%,南黃海和東海為5~10%,南海為5~20%。此外,各海區還不同程度地受冷空氣、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和颱風的影響。
10月~翌年5月,來自西伯利亞冷高壓的冷空氣常影響中國近海。冷空氣過境時,常有大風,最大可達10級以上,並持續數天。冷空氣強盛時就成為寒潮,渤、黃海近岸最低溫在5℃以下,降溫幅度達10~21℃,寒潮持續天數最短為2~3天,最長為8~10天。
氣旋
7~9月為中國近海熱帶氣旋的盛期,平均每年出現熱帶氣旋29次,以南海最多,東海次之,渤海最少。熱帶氣旋,渤海最頻繁在7月,東海在8月,南海在9月。颱風(8~11級)和強颱風(大於12級)在熱帶氣旋中所佔的比例,南部海區大於北部海區。黃、東、南海颱風占熱帶氣旋的比例分別為31.5%、37.7%和59.4%,強颱風的比例分別為31.9%、40%和13.5%。渤海僅7~8月有熱帶氣旋活動,於1949~1978年間,侵入渤海的強颱風2次(1972和1973年7月),颱風3次,溫帶氣旋4次。熱帶氣旋的移動途徑分向西、向東北和在中國登陸3類,各佔19%、49%和27%。每年平均有7次在中國登陸。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無一定移動規律性,僅25%在越南登陸。
此外,春、冬季常有東海類、江淮類和黃河類溫帶氣旋發生或過境,分別影響東海、黃海和渤海,並伴有暴雨和5~7級大風。南海及其以東的熱帶輻合帶,也易使南海出現惡劣天氣。冬季自南沙群島經台灣、琉球群島至濟州島一帶附近海域常有大風,為大風帶。南海中南部、錢塘江口至朝鮮半島南端木浦一帶、九州島以西近海、山東半島附近海域,尤其是成山角,常年出現陣性大風。
氣溫
月平均值1月最低,7月最高。1月均溫,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分別為-2~1℃、-2~6℃、6~19℃和19~27℃;7月分別為23~25℃、22~25℃、25~28℃和27~29℃。南北氣溫差以1月為最大,相差29℃;7月最小,僅差6℃。氣溫年較差以渤海為最大,約27℃,南海南部最小,僅2℃。
降水
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遞增,渤海為500毫米,黃海西部500~700毫米,黃海東部約1000毫米,東海西部750~1000毫米,東海東部及台灣海峽1000~2000毫米,台灣東北岸近海年降水量可達3000毫米。南海年降水量一般為1000~2000毫米。北部11月至翌年3月蒸發量比降水量大600毫米,5~10月降水量比蒸發量大800毫米。南部無旱期,雨量充沛,尤其在加里曼丹島西北岸近海,可達3000毫米。
霧
中國近海是西太平洋多霧區之一。主要霧區在北部灣,粵、閩、浙沿岸直至黃、渤海,連成多霧帶,霧區寬度約100~200公里,南窄北寬。朝鮮半島西岸,江華灣至鴨綠江口也是多霧區。黃、渤海夏季多霧,東海春季多霧,南海則冬、春季多霧。台灣省的東岸及南北端、澎湖列島附近終年少霧。
因有黑潮流經東海,中國近海深受其影響;同時,又因入海徑流較多,低鹽沿岸水與外海水的混合極為劇烈。因而,中國近海的水文狀況除獨具其淺海特徵外,主要取決於上述兩流系、兩水系的消長和變化。
環流系統及其特徵 渤、黃、東海海與南海流系統和水文特徵各有其特色。
①渤、黃、東海的環流系統。影響其水文特徵的根本因素是黑潮外海水和低鹽沿岸水的消長和變化。
黑潮是北太平洋副熱帶環流的西部邊界流,源於中國台灣省東南和巴士海峽以東海域,海水呈深藍色,遠看似黑色,因而得名。黑潮沿台灣東岸北上,經蘇澳—與那國島之間水道流入東海,大致沿東海大陸坡內側流動,流軸指向東北,流速為2~3節,平均流量約3500萬立方米/秒。黑潮經台灣省東北時,部分高溫高鹽水流入閩、浙近海,稱為台灣暖流。黑潮沿大陸架邊緣北上,經日本以南海區流入太平洋。黑潮北上途中,其西側有部分上層混合水,從黑潮主流分出,沿九州島西側北上,稱為對馬暖流,經朝鮮海峽流入日本海。對馬暖流的另一西分支流入黃海,稱為黃海暖流。它大致沿“黃海海槽”北上,平均流速約0.2節,是黃、渤海外海水的主要來源,高溫高鹽特性十分顯著。在北上途中不斷混合變性,至北黃海時,僅為暖流的“余脈”。其勢雖弱,但仍西進,直達渤海西岸。然後分為兩股,一股向南匯入渤海灣沿岸流;另一股冬季沿遼西近岸北上,與南下的遼東沿岸流構成反氣旋式環流;夏季則從遼東沿岸北上,成為氣旋式環流。
黑潮在東海的流軸位置和流向較穩定,但流速流量變化頗大,黑潮主幹流速春強秋弱,黃海暖流及其餘脈均冬強夏弱。在沖永良部島西北的流軸處,表層平均流速為1.9節,年變幅卻為2節多。年際變化,7~9年的周期頗明顯。
沿岸流可分中國沿岸流和西朝鮮沿岸流。前者有渤海沿岸流、黃海沿岸流、東海沿岸流和遼南沿岸流。渤海沿岸流源自黃河入海徑流,沿魯北沿岸向東流,夏季流源更遠,並納入遼西沿岸的遼河徑流。以低鹽(冬季低溫)、含沙量高、水色混淆為特徵。流出渤海后即為黃海沿岸流,沿山東半島北岸東流,繞過成山角后,沿40~50米等深線南流。至長江口淺灘一帶轉向東南,與外海水相混合,其前鋒可達北緯30°附近。黃海沿岸流流速一般約為10厘米/秒,在山東半島北岸、成山角外和大沙漁場流速較大,可達30厘米/秒。
渤海沿岸流和黃海沿岸流,流向終年穩定,流速夏弱冬強。前者與進入渤海的黃海暖流余脈構成渤海氣旋式弱環流,後者與黃海暖流及其餘脈形成黃海氣旋式環流。
東海沿岸流源自長江和錢塘江口的入海徑流。長江入海的徑流是東海沿岸低鹽水的主要來源。這股沿岸流,冬季沿浙江近岸南下,可達閩中近岸;夏季流向與台灣暖流相同,在長江口外形成強盛的長江沖淡水,沿東北方 向直指韓國濟州島。當偏南風強盛時,台灣暖流有趨岸爬坡之勢,致浙閩沿岸出現深層冷水上升現象。遼南沿岸流源自鴨綠江,沿遼東半島南岸西流。
西朝鮮沿岸流主要源自江華灣的入海徑流,沿朝鮮西岸南流,可達朝鮮半島南端。流幅一般限於30米等深線範圍以內,夏季更緊貼海岸。
黃、東海表層流具有風海流性質。冬季盛行偏北風時,除黑潮和台灣暖流流域仍流向北外,其他區域表層流向均偏南;夏季盛行偏南風時,流向均偏北。
②渤、黃、東海水文特徵。渤、黃、東海的水系也與上述流系有密切聯繫,均由外海水與沿岸水組成,僅水文特徵各海區互不相同而已。
東海。冬季鹽度低於30‰的沿岸水沿岸南下,鹽度高於34‰的外海水從東側北上,兩者之間有明顯的鋒面,溫鹽等值線平行於岸線呈西南—東北走向。夏季,長江沖淡水浮置於淺表層,向東北方向布展,外海水緊迫沿岸水從底部楔形切入,鋒面附近有強鹽躍層。黑潮水域溫度以表(或近表)層最高(30℃),深底層最低(4~6℃);鹽度以次表層最高(35‰),中層最低(約34.2‰)。濟州島以南的中層水,夏季常見冷渦。
黃海。暖流從黃海槽北上,與近岸低鹽水相對照,形成舌狀高溫高鹽水伸向北黃海和渤海,溫鹽度等值線幾與岸線平行。唯鋒面的水平梯度比東海小得多。根據各季節的水文條件,這兩種水系在黃海不同海域的混合情況也不同,因而形成三種各具特徵的水團:黃海高鹽水,是黃海暖流進入黃海海槽后與周圍海水混合而成的。冬季具高溫高鹽特性;夏季上層由於層化和混合而變性,下層仍保持其冬季的溫鹽特性。黃海沿岸水,包括遼南沿岸水、魯北沿岸水、蘇北沿岸水和西朝鮮沿岸水,均由入海徑流與外海水混合而成,其共同特徵是終年低鹽(低於32‰),海水混濁,其範圍夏寬冬窄,而厚度夏淺冬深。黃海中央水團,亦稱黃海冷水團,位於黃海中部窪地的深層和底部,只顯現於夏半年。主要物征是顯著低溫(4.6~9.3℃),是由冬季進入黃海的外海水與沿岸水混合而成,並因海面的冷卻作用而下沉到深底層,冬季呈垂直均勻狀態。夏半年,上層水因增溫降鹽而層化,下層水仍保持其低溫(6~12℃)高鹽(31.6~33.0‰)特性,因而形成冷水團,成為黃海夏季的重要水文特徵。7~8月,冷水團達鼎盛期,9月以後,隨垂直混合逐漸加深而消失。渤海的淺海水文特徵甚為典型。溫度在冬季垂直均勻,水平溫差僅3℃;夏季表層水溫分佈極凌亂,近底層,沿岸增溫,中部窪地為低溫水控制,致躍層顯著。鹽度,近岸為24~30‰的低鹽水;中部為大於30‰的外海水,等值線幾乎呈環形,平行於岸線分佈。渤海是中國近海結冰最嚴重的海域。11月~翌年3月,沿岸普遍結冰。近50年來,渤海曾有3次嚴重冰封,其中以1969年為最嚴重,除海峽北半部外,幾乎全被冰封。
③南海環流系統。季風發達,海流素以季風漂流著稱。
盛行西南風季節,整個南海為一派東北向漂流,大部分在台灣南端匯入黑潮,小部分經台灣海峽北上。漂流流速在越南南方近岸最大,達1節以上。在南沙群島海域出現西南向補償流,構成南海南部的反氣旋弱環流。西南風強盛時,在越南以東陸架邊緣、海南島東岸和粵東沿岸,出現上升流。盛行東北風季節,為西南漂流。來自巴士海峽及台灣海峽的海水,經南海西部流向西南。流速也在越南近岸最大,達2節以上。沿巴拉望島近海有補償流流向東北,使整個南海形成氣旋式環流。
此外,廣東沿岸外側,有一支穩定而強勁的南海暖流流向東北。來自巴士海峽的黑潮西分支,終年沿南海大陸坡外緣流向西南。
④南海水文特徵。南海水系也由沿岸水與外海水組成。前者由入海徑流與外海水混合而成,鹽度低於32‰。外海水又可分為表層水(22~31℃,32.5~34.5‰)、亞熱帶次表層水(13~24℃,34.40~35.0‰)、中層水(8~14℃,34.2~34.4‰)、深層水(2.6~5.0℃,34.4~34.6‰)和深海盆底層水(2.36~2.44℃,34.66~34.68‰),由表及底,依次分佈於各個深層。
南海水溫的分佈具有明顯的熱帶深海特徵。表層水溫年均值,除北部沿岸外,大部為28.6℃。南海南北部水溫差一般為4℃,夏季更小,僅差2℃。深層水溫最低可達2.36℃,幾無季節變化,深水區有較強的溫躍層。
鹽度與流系的分佈關係極為密切。西部和北部沿岸都為小於31‰的低鹽水,常出現鹽躍層。自此往外,有來自巴士海峽的高鹽水流向西南,鹽度由北(大於34‰)往南(小於33‰)遞減。而東南部有低鹽水沿加里曼丹島的西北流向東北。
渤、黃、東、南海的表層水溫年較差,以渤海最大,約23~29℃,黃、東海次之,分別為16~25℃和14~25℃,南海最小,南海北部為10.8℃,南部僅1.7℃。鹽度年較差,四個海區均以外海水區域為最小(渤、黃、東海約為1~2‰,南海為1~0.5‰);以河口尤為其是長江口最大,可達26‰以上,珠江口次之,為15‰。
潮汐潮流 太平洋潮波分兩路傳入中國近海,一路向西北和北方向傳入東、黃、渤海,一路沿西南方向,經巴士海峽傳入南海。
東、黃、渤海都以M2半日潮波為主,除台灣海峽帶駐波性質外,東海大部海區均具前進波性質。因有山東半島和黃海北岸的反射作用,黃海有兩個反時針旋轉的潮波系統,無潮點在成山角以東和海州灣外側,致使這兩海域為不正規半日潮。黃海其他區域均屬正規半日潮。渤海有兩個M2半日潮波系統和一個K1全日潮波系統,前者無潮點在秦皇島外和黃河口,後者在渤海海峽,因而秦皇島、黃河口附近為不正規全日潮,其他海域均為不正規半日潮。潮差以朝鮮半島西岸為最大,一般地區為4~8米,仁川潮差最大可達10米;中國蘇、浙、閩沿岸次之,一般為4~5米,但錢塘江口澉浦的涌潮,歷史上最大潮差可達9米,其壯觀景象,舉世聞名。琉球群島、九州島沿岸潮差較小,僅2米。渤海沿岸潮差也只1~3米。渤、黃、東海的大部地區,潮流多屬正規或不正規半日潮,最大可能潮流一般為1.5~3節。舟山群島各水道、杭州灣、長江口和老鐵山水道為中國近海的強潮流區,最大潮流可達6~7節。
南海是中國近海潮汐類型較多、潮差最小的海區。大部區域多屬正規或不正規全日潮,但巴士海峽、廣東沿岸、越南南半部沿岸、馬來半島南端和加里曼丹島西北岸等地區卻有局部性的不正規半日潮。潮差以粵西沿岸、北部灣、印度支那半島南端和加里曼丹島西北岸為較大,可達4米左右,其中北部灣北海可達7米;而南海中部、呂宋島西岸、越南中部沿岸潮差較小,都不到2米。潮流以瓊州海峽最大,達5節;北部灣和粵西近岸次之,約2節左右。其他區域均較弱。
海浪 渤、黃、東、南海的波高以南海最大,東海次之,渤、黃海較小。年均波高南海為1.5米,東海及南黃海為1.0~1.5米,渤海、北黃海和北部灣僅0.5~1.0米。年中波高以冬季最大,大浪(波高2米以上)頻率都以20%以上。從濟州島經中國台灣以東海面至東沙、南沙群島的連線為大浪帶,大浪頻率在40%以上,中心區可達50%。據現有記錄,南海、東海的最大波高為10米多,南黃海為8.5米。波高最小的季節,黃海出現於夏季,東海和南海出現於春季。
海洋資源中國近海海洋資源豐富,開發遠景廣闊。
油氣和礦產資源
經初步調查,在中國近海已發現300多個可供勘探的沉積盆地及7個大型含油氣盆地。這7大含油盆地是:①渤海盆地。②南黃海盆地。③東海盆地。④北部灣盆地。⑤鶯歌海盆地。⑥珠江口盆地。⑦台灣淺灘盆地。上述油氣盆地均有良好遠景(見中國能源)。
中國綿長的海岸蘊藏有豐富的海濱砂礦,其中以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金剛石礦床,廣東一些海岸的高品位磷釔礦、鋯石、獨居石和金紅石礦,海南島沿岸的鋯石、鈦鐵礦、獨居石、金紅石、磷釔礦,台灣島西南的獨居石、鋯石砂礦,台灣桃園縣、新竹和苗栗縣沿岸的磁鐵礦和鋯石礦為最豐富(見中國礦產資源)。水產資源 中國近海漁場面積約為1.46億公頃,共有魚類種類約1700種(南海近1000種,東海440多種,黃、渤海250種),其中經濟魚類約300種,高產魚類近80種。從渤海到南海,現已開發的漁場共有64個,較大的有21個。南海多暖水性魚類,如鮐鰺、金槍魚、鰹魚和海龜;東、黃海多溫水性魚類,如帶魚、大黃魚、小黃魚和鯧魚等;渤海富冷水性魚類,如太平洋鯡魚、高眼鰈、牙鮃、鰈、對蝦和毛蝦等。此外,中國沿海還有牡蠣、蟶子、蚶蛤、貝、扇貝、鮑魚等貝類資源;黃、東海近岸還有海帶、紫菜等藻類養殖(見中國水產資源)。
能源
包括海洋勢能(潮汐)、動能(波浪、海流)、熱能(海水溫差)和海洋化學能(海水鹽度差)等可再生性的海洋新能源,在中國近海都有很大蘊藏量(見中國能源)。
①勢能。中國大陸沿岸可開發的潮汐能裝機容量為200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80億度,其中92%集中在福建、浙江和上海沿海。長江北口、浙江錢塘江和樂清灣都可大規模開發。此外,在成山角近海、蘇北近岸、長江口和舟山群島諸水道等潮流大的水域,還蘊藏有豐富的潮流能量。
②動能。波能是與波高的平方成正比。中國近海沿岸波能的理論蘊藏量約為0.7億千瓦。外海若以2~3米的波高計算,整個中國近海蘊藏波能5740億千瓦。
③熱能。海洋水溫相差18℃以上,就可用來發電。中國南海海廣水深,大部海區表層與深層水溫相差20℃以上,宜于海洋熱能開發。據粗略估計南海可開發的熱能蘊藏量約為5億千瓦。
化學資源 海水中含有近80種化學元素,其中氯、鈉、鈣、鉀、鎂、硫、溴、鍶、硼、硅、氟第十餘種元素占海水含鹽量中的99.58%。中國海鹽產量已居世界第1位,並可從海鹽苦鹵中提取氯化鉀、溴素、芒硝、無水硝、鹵塊、硫酸鎂、輕質碳酸鎂、輕質氧化鎂、鹽酸、氯氣、苛性鉀、苛性鈉、鉀鎂肥和氯鉀鎂肥等30多種化工產品。
空間資源
中國近海的海港、海運、圍墾等資源的開發利用都有較大發展,尤以海運發展較快,已與170多國家或地區通航。中國700多個天然港口中,已開發了80多個,其中對外開放的有30多個,萬噸級深水泊位284個,年吞吐量4.8億多噸。
藥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