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黃魚的結果 展開
- 鱸形目鱸總科動物
- 草海細魚
小黃魚
鱸形目鱸總科動物
小黃魚(Larimichthyspolyactis)又名小黃花魚,脊椎動物,硬骨魚綱,石首魚科,又名:小鮮、大眼、花色、小黃瓜、古魚、黃鱗魚、小春色、金龍、厚鱗仔,也叫“黃花魚”、“小黃花”。體形似大黃魚,但頭較長,眼較小,鱗片較大,尾柄短而寬,背鰭起點至側線間具5-6行鱗,金黃色。椎骨28~30塊。耳石較大。體長約20餘厘米,體長最長可達40cm。體背灰褐色,腹部金黃色。
為近海底層結群性洄遊魚類,棲息於泥質或泥沙底質的海區。產卵場在沿岸海區水深10~25米,越冬場一般為40~80米,魚群有明顯的垂直移動現象,黃昏時上升,黎明下降,白晝棲息於底層或近底層。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遊,3-6月間產卵,主要以糠蝦、毛蝦及小型魚類為食,秋末返回深海。鰾能發聲。中國產於東海、黃海、渤海,朝鮮半島西海岸也有分佈。為中國重要的經濟魚類。供鮮食或製成咸干品;鰾可制魚鰾膠;精巢可制魚精蛋白。
小黃魚又稱小黃花、小鮮、黃花魚、花魚。
小黃魚是中國的一種重要的海洋經濟魚類,主要分佈於中國東海、黃海和渤海海域,屬暖溫性近底層魚類。小黃魚富含蛋白質、糖、脂肪、鈣、磷、鐵、鉀、鈉、鎂和維生素A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營養價值高。
小黃魚色金黃,體長而扁側,一般約16~25cm,呈柳葉形,嘴尖,頭內有耳石,背部灰褐色,腹兩側為黃色,鱗片中等大小,背鰭較長,中間有起伏,尾鰭雙截形。小黃魚肉嫩且多,肉呈蒜瓣狀,刺少,味鮮美。
小黃魚(arimichthyspolactis)隸屬於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是西北太平洋特有的暖溫性底層魚類,分佈於東海、黃海、渤海及朝鮮半島西岸海域,主要集中在27°00′N以北、125°30′E以西,水深不超過100m的海區,以及受長江徑流影響較大的黃海南部和東海北部水深40~80m的海區。
小黃魚產卵場分佈水深為5~30m。產卵適溫為10~16℃。據林新濯20世紀60年代初用生物測定學的調查和參照以後的產量變動情況,小黃魚可以分為黃渤海、黃海(朝鮮西岸)、南黃海、東海4個種群,數量以南黃海群及黃海群為大。各種群年間的南北潤游距離為500~800km。張孝威等根據小黃魚產卵場和越冬場的分佈及其測游路線,將其分為黃渤海群、南黃海群、東海群。也有學者根據RAPD變異分析將其劃分為北部群系(黃渤海群)、中部群系(南黃海群)和南部群系(東海群)。
魚類主要為戦虎魚,蝦類則有毛蝦、糠蝦、脊尾白蝦和鼓蝦等。攝食習性及其營養級研究結果表明,當前小黃魚的食物組成以甲殼類為主,其次為魚類、頭足類等,優勢種類為糠蝦、磷蝦、七星底燈魚、脊腹橘蝦和鷹爪蝦等,小黃魚的營養級為2.72級,屬於第三營養級中的低級肉食性動物。與過去相關研究結果相比,小黃魚的食物組成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
背鰭Ⅸ~Ⅹ,Ⅰ-33~34;臀鰭Ⅱ-10~13;胸鰭15~16;腹鰭Ⅰ-5。側線鱗58~60。鰓耙10+17~20。脊椎骨28~30。體長為體高3.7~3.8倍,為頭長3.4倍。頭長為吻長3.7~4.2倍,為眼徑4.9~5.0倍,為眼間隔3.2~3.4倍。尾柄長為尾柄高2.1~2.4倍。
體延長,側扁,體側腹部有多列發光顆粒。頭鈍尖形,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長等於下頜,上頜骨后緣達眼眶后緣;上頜最外列齒擴大為犬齒,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前端中央無齒,下頜內列齒較大,在下頜前端中央突起上外列齒聚成一小撮齒;吻緣孔5個,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呈弧形排列。頦孔4個,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鼻孔2個,長圓形后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緣伸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后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
頭部及體側前部被圓鱗,體側後部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2/3以上皆有小圓鱗,尾鰭布滿小圓鱗;鱗片較大,背鰭與側線間鱗5~6列。耳石為黃花魚型,即呈盾形。背鰭基起點、胸鰭基上緣點及腹鰭基起點到吻端距離大約相等,皆位於鰓蓋末端;臀鰭鰭條9~10根,通常9根;尾鰭楔型。腹腔膜褐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3個。鰾前部圓形,不突出為側囊,後端細尖;側枝26~27對,每一個側枝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狀開展,腹分枝分上下兩小枝,下小枝又分為前後兩小枝,前小枝細長,沿腹膜下延伸至腹面,后小枝短小,不延伸。
體側上半部為黃褐色,下半部各鱗下都具金黃色腺體;下頜前端有褐色斑。背鰭淺褐色;尾鰭前半部金黃色,後部淺褐色;臀鰭金黃色,鰭前緣及后緣為深褐色;腹鰭金黃色;胸鰭淺黃褐色;腹部發光顆粒為橙黃色。口腔白色,口緣粉紅色。鰓腔黑色。
剛孵出仔魚全長3.30~3.50毫米,卵黃囊呈橢圓形,油球位於卵黃囊後端下方,肛門位於體中部稍前方,黑、黃色素呈樹枝狀,分佈於頭、卵黃囊上緣、油球後半部以及第十八至十九肌節處,肌節8+20對;全長4.8毫米仔魚,頭部突出於卵黃囊前上方,胸鰭芽出現,尾部中央體側布有較密的黑、黃色素,肌節7+21對;全長5毫米仔魚,口窩出現,尾部鰭膜上出現放射狀彈性絲,眼四周出現黑色素,尾部中央體側的黑、黃色素略移向腹緣,肌節6+21對;體長7.4毫米仔魚,背、腹鰭膜出現彈性絲,尾鰭原基出現,眼深黑色,鰾的背部有數個黑色素細胞。
小黃魚
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遊,3-6月間產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餌,主要以糠蝦、毛蝦以及小型魚類為食物,秋末返回深海。
小黃魚具有浮遊底棲與游泳動物食性,對食物選擇性小,主要攝食浮遊動物、魚蝦等,其中浮遊動物以橈足類為主,魚類主要為鰕虎魚,蝦類則有毛蝦、糠蝦、脊尾白蝦和鼓蝦等。在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海域,小黃魚主要攝食游泳動物,但在不同的生活時期(越冬期、產卵期和索餌期)攝食強度不同,其中越冬期(1~3月)攝食強度最弱,產卵期(4~5月)居中,索餌期(6~12月)最為旺盛。
小黃魚
主要分佈在我國渤海、黃海和東海、主要產地在江蘇、浙江、福建、山東等省沿海。小黃魚廣泛分佈於中國東海、黃海和渤海以及朝鮮半島西岸海域,屬暖溫性近底層魚類。
不同的季節和海域,小黃魚群體分佈呈不同的狀況。在河北境內(劃歸渤海海區),夏季小黃魚的分佈較廣,從南到北各海區均有分佈,較密集集中在唐山海區,但在春季,分佈較少;在黃海南部、東海北部海域,夏秋季節,小黃魚主要出現在大沙、江外、呂泗和沙外漁場。
小黃魚
大小黃魚的主要區別是:大黃魚的鱗較小而小黃魚的鱗片較大而稀少;大黃魚的尾柄較長而小黃色尾柄較短;大黃魚臀鰭第二鰭棘等於或大於眼徑,而小黃魚則小於眼徑;大黃魚骸部具4個不明顯的小孔,小黃魚具6個小孔;大黃魚的下唇長於上唇、口閉時較圓,小黃魚上、下唇等長、口閉時較尖。
小黃魚
中國東海區小黃魚產卵場有大陳、韭山及舟山群島以東50米等深或附近海區,產卵期為2月中旬至4月初;溫州的甌汀口外及其附近海區,產卵期亦在2月中旬至4月初;三門灣外及靈江山附近海區,產卵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長江口外海區,產卵期在4月初至5月初。產卵場水深般為20~50米,主要分佈在外海水和沿岸水交匯海區的內側,鹽度水平梯度越大,魚群越集中。產卵場水溫變化較小,在11~15℃,主要為12~14℃,鹽度為24‰~33‰,主要在28‰~33‰之間。
卵圓球形,彼此分離,浮性,卵膜較薄,表面光滑,無色透明,卵徑1.28~1.66毫米,油球1個,球徑0.41~0.56毫米,卵黃均勻,無龜裂,在溫度12.5~14.0℃、鹽度31‰海水中受精后15小時進入高囊胚;受精后47小時,胚體圍繞卵黃1/2周,視囊形成,尾芽出現,黑色素在頭后及頸部集中成倒三角形分佈;受精后76小時左右,胚體圍繞卵黃3/4周,聽囊清晰,尾部脊索明顯黑色素在頭後部及頸部呈“Y”形分佈。
● 親魚越冬
小黃魚親魚每年都需要面臨越冬這一問題。在實踐中,我們應結合親魚數量建造水泥池,將放樣密度控制在50尾/立方米,小黃魚跳躍能力較強。因此應將水位控制在1.2米以下,並設置遮陽網,避免小黃魚跳出。另外,小黃魚生性較為敏感、急躁,一旦受到聲音、光線的影響,如充氧氣流等,都會對小黃魚產生刺激,急速遊動或者跳躍,不利於小黃魚健康成長。因此在馴養過程中,應確保養殖環境安靜,盡量確保小黃魚能夠獨處。同時,還可降低水中的雜質,提高水體透明度,以此來緩解小黃魚的激烈反應,從而確保小黃魚能夠在水中自由遊動。
● 親魚強化培育
當氣溫開始回升后,小黃魚也更加活躍,處於生長期的小黃魚對營養需求較大。因此應強化對小黃魚親魚的強化培育。詳細來說,上午投喂冰鮮牡蠣肉,下午餵食魷魚塊等,並在食物中,增加維C、維E等營養物質。經過實踐證明,餵食冰鮮餌料,小黃魚腹腔內的脂肪含量更多。可見,保持餌料新鮮非常重要。同時,在此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光照、鹽度等方面的控制,如光照控制在200勒克斯,鹽度為25~30,為親魚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 人工催產
隨著溫度持續升高,養殖人員應對親魚性腺進行抽樣檢查,當70%的親魚達到了V期時,開始對親魚進行人工催產。在實踐中,應挑選腹部柔軟、生殖孔紅腫等表現的小黃魚進行催產,此時對雄魚腹部進行輕壓,能夠發現精液流出,並使用一定量的黃體素,將二者混合到一起,釋放激素注射到雌魚體內。完成上述工作后,應加強對產卵池內水溫的控制,將水溫控制到15℃。一般來說,小黃魚的卵為浮性卵,養殖人員應採用篩絹網收集受精卵,並採用虹吸法將沉卵吸出來,最後留下質量較好的受精卵,排除死亡受精卵,以便提高成功率。
● 魚苗孵化
魚苗孵化過程較為繁瑣,需要每天在每個產卵池中捕卵30萬粒,並將水溫提高到16℃。針對孵化出來的魚苗,養殖人員應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如小球藻、扁藻等。為了為魚苗營造良好的生長空間,應減少對仔魚的驚嚇。魚苗成長到20天左右時,應開展對小黃魚親魚的馴化工作,與此同時,應適當增加飼料的投放。針對親魚的馴化,應在開始之前減少鹵蟲幼體的投喂量,配合飼料,每隔30分鐘,在池塘內進行投喂。經過一周左右的馴化后,小黃魚基本上能夠完全轉餌。由於小黃魚對食物的攝取量增加。因此應每天對池塘進行清潔,以此來確保樹體水質清潔。在小黃魚育苗培養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小黃魚自殘現象的觀察。一旦出現這種現象,應適當增加投喂頻率,避免小黃魚對自身產生的不良影響。
苗種養成管理
育苗全長達到不同的長度,應加強對養殖密度的控制。如當達到5厘米時,應將密度控制在300~400尾/立方米,當達到8~10厘米時,應將養殖密度控制在150~200尾/立方米。配合飼料,應將每天的投喂量控制在稚魚體質量的7%,並分為六次投喂,堅持少喂多餐原則,鍛煉小黃魚消化能力。當達到養成階段,應加強對水質的控制,早晚吸底一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採取流水養殖,為小黃魚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在養殖過程中,當水溫達到25~27℃時,魚體極有可能爆發病害。因此應根據魚體的應激反應做出相應的調整,減少投喂量等,並觀察病魚鰓絲中的病蟲情況。如果發現的及時,在早期可以利用1克/平方米濃度的硫酸銅,配合硫酸亞鐵對小黃魚進行浸泡后,持續三天便能夠控制病情,確保小黃魚能夠健康成長。此外,小黃魚對養殖環境要求較高,一定要保持安靜,在進行日常投料、吸底等過程中,應減少對小黃魚的刺激。如果忽略該問題,在養殖過程中,對小黃魚產生了強烈的刺激,小黃魚會出現魚鰾脹氣等現象。基於此,可以採用針刺法,將多餘的氣體排掉。詳細來說,利用直徑為1毫米的注射針都,從胸鰭基部傾斜刺入腹腔當中,輕壓魚肚子,能夠聽到氣體排出的聲音,即完成了排氣。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ver3.1)——無危(LC)。
種群狀態:長江口北側的呂四漁場,20世紀50年代曾是中國近海小黃魚的最大產卵場,當時群眾漁業的捕撈產量約佔全國群眾漁業小黃魚產量的50%,但進入60年代后,產量逐漸下降,過重的捕撈壓力,尤其是對幼魚捕殺,致使魚體趨於小型化、早熟和低齡化現象加劇,許多傳統漁場已基本難以形成漁汛。20世紀90年代之後,由於東海區伏季休漁制的有效實施,資源有所恢復,產量明顯上升,2000年產量創東海區歷史最高記錄,達15.95×10噸,然而產量增加並沒有改變資源基礎,漁獲物絕大部分是當齡魚,個體的低齡化和小型化不僅沒有制止,反而還在加劇。為此仍應嚴格控制捕撈強度,尤其應控制定置網具的捕撈強度和秋、冬汛產量,加強漁業執法力度,嚴格執行對幼魚比例檢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維護以達到可持續利用目的。
小黃魚系中國4大海產經濟魚類之一,素為黃渤海和東海群眾漁業和機輪拖網的主要捕撈對象,也是中國、韓國和日本共同利用的資源。除鮮食外,干製品黃魚鯗在市場上也頗受歡迎。耳石性寒味甘、咸,功能收斂解毒、清熱通淋;鰾性平,味甘、威,功能滋補陰添精、養血止血、潤肺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