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岐
劉元岐
劉元岐,男,漢族,中共黨員,1931年11月出生於山東濟寧,1954年8月參加工作,原中國水電十四局信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大學文化。
2000年9月,所著的《建設綠色經濟強省,把雲南建成國家實施“西電東送”戰略的重要能源基地》一文,榮獲“西部電力工業發展戰略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2003年被評為“雲南省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稱號,並享受度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2004年6月,“加快建設雲南以水電為主的電力支柱產業研究”項目,獲雲南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05年3月,被雲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授予“科技耆英”稱號;2005年12月,被評為2005年度雲南十大新聞人物。
編輯本段
劉元岐,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於1962年7月留蘇回國,先後在昆明水電勘測設計院和中國水電十四局工作,先後參加了以禮河、六郎洞、綠水河、西洱河、魯布革、漫灣等水電站的建設, 1992年退休后,應邀擔任雲南省政府有關部門的顧問和特約研究員,先後參與國家和省內數十項科研項目立項審查成果鑒定。為農村能源的發展四處奔走呼籲、建言獻策,為我省農村能源建設、怒江水電開發、太陽能新能源開發等重大課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決策參考。劉元岐歷任雲南省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水電學會常務理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理事、資源綜合協會常務理事,擔任中國管理科學院、雲南省政府經濟技術研究中心等十多家單位的特約研究員、諮詢顧問,參與雲南省第三批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評審等工作,五次獲得國家、雲南省科技進步獎,被評為“雲南省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員”,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被省老科技授予科技耆英稱號,2005年,以最高票被春城晚報社評為雲南十大新聞人物。在中外學術期刊上發表110篇論文,8部著作。
劉元岐對怒江水電開發相關問題進行了20多年的調查研究,對怒江幹流水電開發的相關問題提出了科學的建議。2004年12月1日舉行的“三江開發暨環境保護會議”,劉元岐雖然因癌細胞擴散剛剛切除了半邊臉,但他堅持作了以《加快怒江水電開發,優化我國能源資源配置》為題的演講,全場掌聲雷動,久久沒有停息。在雲南省第一屆科學技術論壇上,劉元岐主持撰寫的特邀報告《雲南電力工業形勢與今後的發展任務》,闡明了加快建設以水電為主的電力支柱產業,把雲南建成“西電東送”、“雲電外送”重要基地和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與其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觀點和建議,正式提出努力發展雲南電力工業必須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明確了實現電源電網建設的規劃思路和重點問題。作為雲南最早系統論述建設水電支柱產業的理論著作,這個報告為省政府的決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參考作用。
劉元岐身患痛風、腎衰竭等多種疾病。一直以來,他與病魔作鬥爭的同時,仍然辛勤筆耕。他一生共著八部能源專著,其中有五部在病床上完成。2004年6月,他被診斷為右側腮腺導管癌后,先後進行兩次手術治療,並在每周進行一次血液透析的情況下,他與病魔和時間賽跑,開始了18萬字的《雲南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寫作。儘管病情一再惡化,身體越來越差,可是他還在堅持完成著作並參與重大項目論證。 2005年3月,劉元岐的生命之書《雲南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出版印刷,對雲南省當時能源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要決策參考價值。
編輯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