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親河

黃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蘆河的支流

顯親河顯親河(通渭縣安逸河),古稱顯親川水。此地有兩大河谷在今郭嘉鎮的寺嘴相匯,流至葉堡鄉的蔡家牌樓村東側入葫蘆河。顯親河全長58.8公里,秦安境內長34.1公里,流域面積365.9平方公里,年流量0.57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793萬立方米,輸沙量377萬噸。

幹流概況


顯親河(通渭縣安逸河),古稱顯親川水。此地有兩大河谷在今郭嘉鎮的寺嘴相匯,流至葉堡鄉的蔡家牌樓村東側入葫蘆河。一條河谷名雞川水,另一條河谷名郭嘉河,兩水在寺嘴交匯后,經郭嘉鎮的趙家河,葉堡鄉的新陽、金城、陽兀川、蔡家牌樓村流進葫蘆河。

主要支流


一條河谷名雞川水,發源於通渭縣新景鄉的大寨子,流經姚家河、雞川、司家川、由魏店鄉的魏家坡進入秦安境內,經魏家店、吊川、伏家峽、姬家峽、朱家峽、元川到寺嘴,流經通渭縣的新景、雞川和秦安縣的微點、安伏、郭嘉五鄉鎮。
另一條河谷名郭嘉河,發源於甘谷縣大庄鄉朱權家高廟頂山北麓,由郭嘉鎮的李家上川進入秦安境內,經暖泉、洛泉、貟王川到寺嘴,流經甘谷縣大庄鄉和秦安縣的郭嘉鎮。

流域文化


顯親川位於秦安縣城西北30里,在今葉堡鄉境內。顯親河自西向東匯入葫蘆河,形成了一個小盆地,面積7.5平方公里。
顯親川歷史悠久,蘊藏著深厚的人文內涵,是天水境內的一處名地。l965年,在這裡出土了舉世聞名的唐三彩
顯親之名源於東漢時期的顯親侯國。東漢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劉秀西征割據天水一帶的隗囂竇友隨從其兄、河西五郡大將軍竇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虜、小月氏等步騎數萬與劉秀會師高平(今寧夏固原),隗囂大敗。因竇氏兄弟有功於朝廷,劉秀便封竇友為顯親侯。顯親從成紀縣東南析置而出,是東漢政府在天水境內設置的第一個侯國。《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顯親故城,在秦安縣西北,漢成紀縣地。後漢建武中,封竇融弟友為顯親侯國,屬漢陽郡。”東漢中元元年(公元59年),竇友之子竇固襲封顯親侯,邑其地未變。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韓遂馬超等部抗擊曹操失敗后,韓遂退守顯親。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淵張郃率大軍攻韓遂,韓遂棄顯親東退,屯去略陽(今秦安縣五營鄉蔡河村)廿余里。夏侯淵於野戰中大破韓遂主力,佔據隴右北部之地。
顯親在西晉時期更名顯新,為天水郡屬縣之一。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顯新併入安夷,后又分出,並恢復舊名。北魏后,顯親被廢。顯親作為縣,共存400餘年。
北周在顯親故址重建成紀縣,顯親川遂成為成紀縣的一部分。
唐代,為避唐中宗李顯之諱,顯親川改名敬親川。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因地震,秦州移治於顯親川,成紀也由小坑川徙至新城,州縣同治一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秦州復移治上邽縣(今天水市秦州區)。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唐收復被吐蕃佔據的秦州故地后,秦州治所再次遷往顯親川。
自唐以降,顯親川在經歷了昔日的輝煌后,其名在史籍中消失。元代顯親川改稱楊兀里,明清至今稱作陽兀川。今有河流和峽谷仍以顯親命名。顯親河在《水經注》中名安夷川水,全長58.8公里;顯親峽又名玉鍾峽,在葉堡至安伏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