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

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

甘谷縣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東鄰秦安縣、麥積區,南接秦州區禮縣,西與武山縣接壤,北與通渭縣相連。

截至2020年2月,全縣縣域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49公里,總面積1572.6平方公里。轄13鎮2鄉9個社區405個行政村1553個自然村。居住著漢、回、藏、維吾爾等多個民族,漢族佔總人口的99.87%。區劃代碼:620523,代碼前6位:620523,長途區號:0938,郵政編碼:741000,車牌號碼:甘E。

甘谷縣的名優特產有麻鞋,脊獸,油煎洋芋,甘谷漿水面,酥圈圈等,甘谷縣的著名人物有潘欽岳,石作蜀鞏建豐,姜維,尹夫人等。甘谷縣先後榮獲“全國辣椒之鄉”、“中國花椒之鄉”等榮譽稱號。

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3.25億元,增長7.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1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82億元,增長3.2%;固定資產投資46.73億元,增長11.6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7億元,增長1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9億元,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69.83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6.53元,增長9.6%。

2019年4月28日,甘肅省政府批准甘谷縣正式退出貧困縣。2020年6月成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歷史沿革


古屬雍州,為冀戎地。
周莊王九年(前688年),置冀縣。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置北地、隴西郡,冀縣屬隴西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冀縣仍屬之。
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隴西郡為天水郡,冀縣改屬天水郡。永始三年(前14年),改冀縣為冀治。建武十年(34年),廢冀治,復為冀縣,仍屬天水郡。建寧元年(168年),冀改屬涼州。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涼州移治,改漢陽郡為天水郡,仍治冀縣。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雍州、涼州、梁州七郡,置秦州,冀縣復為秦州天水郡。太康三年(282年),廢秦州入雍州。太康七年(286年),復立,將秦州、天水郡移治上邽,冀縣仍屬秦州天水郡。永嘉元年(307年),廢冀縣。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原冀縣地置當亭縣,屬天水郡。北周孝閔元年(557年),置秦州總管府,改當亭為冀城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廢秦州總管府,置天水郡,廢黃瓜復冀城縣,屬天水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冀城縣為伏羌縣,改隸伏州。武德八年(625年),廢伏州,仍屬秦州。武德九年(626年),析治鹽泉縣。貞觀元年(627年),設隴右道秦州天水郡中督府,鹽泉縣更名夷賓、夷寅。貞觀三年(629年),併入伏羌縣。大中四年(850年),改秦州隸鳳翔軍,轄伏羌。
宋初,廢伏羌縣。建隆三年(962年),以舊城置伏羌城。屬秦鳳路秦州。
金,伏羌城仍屬秦州。
元,以伏羌城復為伏羌縣,屬陝西行中書省興遠路鞏昌府。
明,仍為伏羌縣,屬陝西省承宣布政司鞏昌府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陝西省為左右布政司,左布政司駐鞏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又改陝西右布政司為鞏昌布政司。康熙七年(1668年),鞏昌布政司改甘肅布政司,移治蘭州。設鞏秦道轄鞏昌府,伏羌縣直屬鞏昌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秦州,改鞏秦階道為隴南道。伏羌改隸渭川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渭川道為渭川區行政公署,伏羌縣屬渭川區。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縣為甘谷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屬甘肅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0年,改屬天水專區。
1958年,撤銷甘谷縣、漳縣,併入武山縣。
甘谷縣
甘谷縣
1962年,三縣分置。
1969年,天水專區改為天水地區,改屬天水地區。
1985年,撤銷天水地區,天水市升為地級市。改屬天水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介於東經104°58′~105°31′,北緯34°31′~35°03′之間,東鄰秦安縣、麥積區,南接秦州區、隴南市禮縣,西靠武山縣,北連定西市通渭縣。南北長60千米,東西寬49千米,總面積1572.6平方千米。
© 2021Baidu-GS(2019)5218號-甲測資字1100930-京ICP證030173號-Data©長地萬方

地質

甘谷縣南部處於秦嶺褶皺帶西延部分,出露的古生代地層有泥盆系、石炭系。北部處於祁連山地槽中央地背斜之東端,出露的前寒武系地層震旦系,為變質岩及小量火成岩。 

地形地貌

甘谷縣地表形態主要為山地、丘陵、河谷,渭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中部為斷陷河谷,地勢平坦;南部為秦嶺山脈西延石質山區,海拔較高;北部為六盤山余脈黃土梁峁溝壑區,山勢較低。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鎮覺皇寺村東),最高2716米(古坡鎮大條梁石鼓山),相對高差1488米。 

氣候

甘谷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年平均氣溫12.1°,年降水量466毫米,分佈極不均勻。年日照2009.3小時,無霜期213天左右。 

水文

甘谷縣河流主要有渭河、散渡河、古坡河、西小河四條,屬黃河支流渭河水系,河流總長131.1千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甘谷縣年平均徑流41060萬立方米(其中自產8410萬立方米),平均流量47.91秒立米(其中自產26.3秒立米)。地下水儲量4790.89萬立方米,最大可開採量3355.31萬立方米。 

土地資源

甘谷縣耕地面積125.88萬畝,人均佔有量1.97畝,基本農田面積101.65萬畝,已建成梯田65.58萬畝,適宜區梯田化率90%。 

生物資源

甘谷縣天然林和常用造林樹種共有32科、44屬、107種、81個品種,其中:經濟果種7科、101屬、37種。森林面積46.29萬畝,森林蓄積量66.3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9.5%。 

礦產資源

甘谷縣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崗岩、磷礦赤鐵礦等二十多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甘谷縣下轄13鎮、2鄉。 共9個社區、405個村,1553個自然村,共16.96萬戶。 縣政府駐大像山鎮冀城廣場北面統辦大樓。
大像山鎮新興鎮磐安鎮六峰鎮安遠鎮金山鎮大石鎮
禮辛鎮武家河鎮大庄鎮古坡鎮八里灣鎮西坪鎮 
 謝家灣鄉 白家灣鄉 

人口民族


2018年,甘谷縣總人口64.25萬人,出生率7.96%,死亡率1.51%,人口自然增長率6.45%。常住人口57.45萬人,城鎮人口18.93萬人。城鎮化率32.95%。男性人口33.02萬人,女性31.22萬人,性別比105:100。人口密度409人/平方公里。 有漢族、回族、滿族、藏族、蒙古族、壯族、苗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彝族等,漢族佔總人口的99.87%。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506801人。

政治


縣委委員、常委、書記、縣長吳健
縣委委員、常委、副書記,縣長候選人孫忠平

經濟


綜述

2018年,甘谷縣地區生產總值63.4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7年增長2.8%,其中:第一產業16.18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17.67億元,增長1.1%;第三產業29.56億元,增長2.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965.8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0.15億元,同比增長7.8%。
2018年,甘谷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人7706.7元,同比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83.2元,同比增長7.6%。接待遊客28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人13.8億無。 

第一產業

2018年,甘谷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64682.69萬元,同比增長0.9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63112.42萬元,增長6.7%。
2018年,甘谷縣農業總產值235149.71萬元,增長3.5%;農業增加值148982.32萬元,增長5.9%。農作物播種面積109.5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3.23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1.35萬畝,其他農作物播種面積14.94萬畝。糧食總產量181155.31噸,其中夏糧產量69737.24噸、秋糧產量111418.07噸。
2018年,甘谷縣林業總產值647.03萬元,增長1.52%;林業增加值329.53萬元。林產品產量11975噸,其中花椒產量4540噸。
2018年,甘谷縣畜牧業總產值23654.04萬元,下降95%;畜牧業增加值12339.88萬元,增長15.94%。大牲畜存欄1.39萬頭。豬存欄13.02萬頭(其中能繁殖的母豬1.58萬頭),羊存欄2.33萬隻,雞存欄47.57萬隻。
2018年,甘谷縣漁業總產值143.71萬元,漁業增加值137.76萬元,增長10.9%。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5088.2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322.93萬元。 

第二產業

2018年,甘谷縣工業增加值49382萬元,同比下降4.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681.9萬元,同比下降11.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2798.3萬元,下降1.4%,其中重工業產值60382.7萬元,下降7.3%;輕工業產值32415.6萬元,同比增長11.6。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94297.7萬元,同比下降0.5%,產銷率101.6%。
建築業增加值130155萬元,同比增長4.1%。共有20家資質以上建築企業,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10.31億元,同比增長16.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0.3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4%;從事建築業活動從業人員平均要數0.82萬人,同比下降6.8%。 

第三產業

2018年,甘谷縣固定資產投資418574萬元,同比下降4.51%。其中:項目投資364924萬元,同比下降6.16%;房地產投資開發企業(按註冊地統計)房地產開發投資53650萬元,增長8.47%。按三次產業分,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1504萬元,增長10.85%;第二產業投資50198萬元,下降1.79%;第三產業投資281499萬元,下降8.69%。

零售餐飲

2018年,甘谷縣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1493.2萬元,同比增長7.8%。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7771.9萬元,同比增長6.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3721.3萬元,同比增長9%。按行業分,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31885.5萬元,同比增長9.1%;零售業商品銷售額452022.3萬元,同比增長13.1%;住宿業營業額61467萬元,同比增長14.7%。餐飲業營業額88950萬元,同比增長11.6%。

財政

2018年,甘谷縣大口徑財政收入74192萬元,較2017年下降1.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552萬元。財政總支出392573萬元,較2017年增長10.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6971萬元,較2017年增長5.3%;財政八項支出232941萬元,較2017年下降4.5%。

金融業

2018年,甘谷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151713萬元(其中:住戶存款955705萬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03251萬元,廣義政府存款92738萬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1萬元),較年初增加42784萬元,較年初增長9.95%;各項貸款餘額602185萬元(其中:住房貸款489141萬元,非金融企業及企業機關團體貸款113044萬元),較年初增加36062萬元,較年初增長1.75%。 

文化


名優特產

甘谷辣椒
甘谷辣椒,甘肅省甘谷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甘谷縣盛產羊角辣椒,是聞名中國的“辣椒之鄉”,以其椒身長,皮質厚,色澤好,辣味濃,油分多而享有盛譽。辣椒營養豐富,含有辣椒鹼、辣椒紅素、蛋白質、胡蘿蔔素、脂肪油、龍葵甙、大量的維生素C,微量的揮髮油。
2011年7月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甘谷辣椒”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甘谷大蔥
甘谷大蔥,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甘谷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空氣較乾燥,土壤主要為黃綿土,壚土和淀土,適宜大蔥的生長發育。甘谷大蔥植株高大,外形粗壯挺拔,蔥葉色鮮綠,質地脆嫩,甘甜多汁。
2013年12月30日,原農業部批准對“甘谷大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交通


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穿過甘谷縣。 
截至2018年,公路通車總里程1657.5千米。其中:省道公路7條207.632千米,縣道公路4條60.794千米,鄉道公路12條139.482千米,專用公路1條10.7千米,村道公路341條1238.892千米。 

社會


科學技術

2018年,甘谷縣共有縣級學會17個,鄉鎮協會15個,會員人數7650人。專業技術人員8624人,縣級高效農業示範區1個,農作物良種覆蓋面99.3%,農業先進實用技術覆蓋面92%。實施省、市、縣科技項目42項,其中市級6項、縣級36項。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甘谷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44所,其中:教學點229個,小學98所,九年制學校24所,獨立初中22所,完成中學8所,農職業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兒園61所。中小學生94673人,其中:小學46575人,初中27215人,高中16992人,農職中3891人。在園幼兒18165人。
截至2018年,甘谷縣共有各類學校教職工7484人,其中:小學3199人,師生比14.56%。初中2327人,師生比11.7%。高中1395人,師生比12.18%。校舍建築面積82.53萬平方米,其中:小學37.05萬平方米,普通中學42.9萬平方米。 

體育事業

2018年,甘谷縣參加縣及縣以下運動會3.6萬人次,舉辦專項比賽6次,參加省、市比賽7次,獲得國家、省、市級榮譽3項,向省、市輸送運動員20人。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甘谷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5家,其中:縣級衛生機構2家、鄉鎮衛生院17家;中心衛生院6家、疾病預防機構1家,婦幼保健機構1家,衛生監督機構1家,縣紅十字會1家,地方病防治辦公室1家。在崗職工人數1794人,衛生技術人員166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773人,病床1545張。
2018年,甘谷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542170人,參合率96.62%。籌資總額36908萬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27665萬元,個人繳納9085萬元,利息收人157萬元。 

文化事業

2018年,甘谷縣舉辦展覽70次,組織文化活動16次,劇團戲劇演出374場次。圖書館1所,各類藏書6.34萬冊,館藏文物3981件。鄉鎮文化站15個,文化專干15人。有線電視用戶29000戶,電視人口覆蓋率98.4%。村廣播室504個,村通播率98.3%。 

社會保障

2018年,甘谷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64302人,征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6260萬元。為離退休人員發放基本養老金17074萬元。征繳失業保險費213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104萬元。
2018年,甘谷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64302人,收繳參保資金413萬元,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人數83127人。城鎮職工參加醫療保險20593人,保費收人4610萬元,報銷醫藥費3666萬元。城鄉居民參加醫療保險574423人,保費收入36776萬元,
2018年,甘谷縣共報銷醫藥費34593萬元;參加生育保險14255人,保費收入280萬元,報銷醫藥費174萬元。輸轉農村富餘勞動力15萬餘人次,其中有組織輸轉11.14萬人,創造勞務收入23.5億元。
2018年,甘谷縣共有農村特困供養對象2040戶2204人,農村低保對象19101戶75411人,其中一類1187戶3430人、二類4476戶16507人、三類7359戶30126人、四類6079戶25348人。 

旅遊


尖山寺省級森林公園
尖山寺省級森林公園,公園面積24128畝,其中:林地8727畝,森林覆蓋率39%,森林蓄積量11880立方米。海拔1800—2100米之間,相對高差300米,主要森林植物有油松落葉松等100餘種針闊喬灌木、草本植物及中藥材。 

代表人物


石作蜀
石作蜀(前519-前479),字子明,號卓子,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甘谷縣大像山鎮十里鋪村石家檯子人。 
楊阜(172年—244年),字義山,漢天水冀縣(今甘谷縣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 
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三國時冀(今甘肅省甘谷縣六峰鎮姜家村)人,蜀漢著名將領、軍事統帥。 
尹夫人
尹夫人(363年—437年),冀縣(今甘谷縣)人,十六國時傑出的女政治家,大姓尹文之女。 
尹守貞
尹守貞(663年—702年),唐冀縣人。武周垂拱四年(688年)進士。 
陳繼明,甘肅甘穀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一級作家,曾任寧夏作家協會副主席,現為珠海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藝術與傳播學院教授。 
魏曉妹
魏曉妹,女,甘肅甘穀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原陝西機械學院水利系,任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原西北農業大學)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院,兼任陝西省政協常委。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26日,甘谷縣入選2019年甘肅省ETC發行服務工作先進縣。 
2020年6月30日,甘谷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2020年7月10日,甘谷縣入選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20年12月22日,甘谷縣入選甘肅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