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是同濟大學二級學院。
1946年,上海第一個文學院在同濟大學創辦。同濟大學至此確立了涵蓋理、工、文、法、醫五大學院的綜合性大學完整框架。當時的文學院聚集了一批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人文社科學者,如中文系主任郭紹虞、哲學系主任熊偉、德文系主任陳銓、歷史學主任吳萍等,另外如章士釗、鄭壽麟、楊一之、陳康、馮契、馮至、廖馥香等著名教授都曾在文學院任教。
1949年8月,文、法兩院合併為文法學院,隨後被併入復旦大學,為復旦大學文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以來,重建同濟文科一直是海內外同濟人的一個夙願,1993年1月,同濟大學恢復了文法學院建制。2006年7月,同濟大學在原文法學院基礎上重組人文學院和法政學院。
人文學院自恢復以來就明確了自身的辦學目標和基本定位,即以“當代性”、“國際性”、“通識性”和“創造性”為基本辦學理念,以文、史、哲三大傳統學科為基礎,輔以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學科,構建和提升具有同濟大學特色的現代人文學科體系和培養模式。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學院各項事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繼2005年獲批外國哲學二級學科博士點以後,2007年外國哲學二級學科入選上海市重點學科;2011年獲批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哲學學科入選上海市B類一流學科建設計劃;2012年獲批哲學博士后流動站。
人文學院自恢復以來,共出版專著(譯著)200多部,發表論文近千篇,承擔省部級研究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十餘項,許多成果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如由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編的《同濟·歐洲文化叢書》已出版50餘種,成為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系列圖書;由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編的《海德格爾文集》(30卷)和《尼采著作全集》(14卷)均已開始出版。
人文學院以傳承同濟百年文脈、弘揚人文精神為己任,不懈求索,銳意進取,努力為人文科學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945年同濟大學正式設立法學院。1946年從四川返滬后,上海第一個文學院在同濟大學創辦。先擴理學院為文理學院,增設哲學、外國文學、中國文學三系。1948年文理分院,文學院增設歷史學系。至此,同濟大學確立了自己以理、工、文、法、醫、五大學院而著名的綜合性大學的完整框架,聚集了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人文社科學者,如中文系主任郭紹虞,哲學系主任熊偉,德文系主任陳銓,歷史學主任吳萍,法律系主任吳歧等,另外如章士釗、鄭壽麟、楊一之、陳康、馮契、馮至、廖馥香等著名教授都曾在同濟任教。
1949年8月,文、法兩院合併為文法學院,隨後被併入復旦大學,為復旦大學文科建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20世紀70年代末,同濟大學實施恢復對德交往和綜合性大學的發展戰略,曾考慮重建哲學、醫學系,因當時高等教育管理體制的束縛而未果,但重建同濟文科和醫科一直是海內外同濟人的一個夙願。1986年,學校成立社會科學系,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分出法律、文化藝術、經貿等系。1993年1月,正式恢復文法學院建制,下轄社會科學、法律、文化藝術、外語、德語等系以及德國問題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此後隨著文科系所的逐漸增多,商學院、外國語學院相繼獨立,1998年夏天,文法學院正式以院為實體辦學。
2003年4月起,為加快學校文科發展,貫徹落實學校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協調發展理念,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的現代大學的辦學目標,文法學院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實施向以學科建設為中心的研究型學院的轉變,對學院結構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調整:通過整合學校的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學中心等相關研究機構,撤消了曾經為重建同濟大學文科做出過重要貢獻的社會科學系,組建為哲學與社會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與行政學3個系,加上原有的法律學和中國語言文學(文化藝術)2個系,形成了以5個係為基礎的學院框架。
2005年,在國家第十批博士點申報中,文法學院獲得了外國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等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標誌著同濟大學在文法建設方面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此形勢下,2006年7月,學校決定正式結束文法學院的建制,按不同的學科領域,重新組建人文學院和法政學院。
人文學院下設有哲學系、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中文系、文化產業系、歷史學研究所等三級機構(校級機構);人文學院各系下設10個實體性研究所(研究院):
1、中國思想文化研究院(下轄同濟復興古典書院);2、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3、當代哲學與未來文明研究所;4、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5、文藝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6、古代文學研究所;7、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研究所;8、藝術與創意產業研究所;9、媒體產業研究所;10、歷史學研究所等。學院另設有哲學心理學研究中心(含心理治療與諮詢培訓中心)、魯迅研究中心、文化批評研究中心、詩學研究中心、文化產業規劃與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哲學系
人文學院現有教職工(含行政辦公人員)88人,教師中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3人、教授20人、副教授30人、講師18人、助理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25人,碩士生導師53人,兼職博士生導師7人,外籍教師2人。學院聚焦了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有相當影響力的知名教授和年輕學者。如從事德國哲學研究的孫周興教授,從事政治哲學研究的陳家琪教授,從事藝術美學研究的萬書元教授,從事中國哲學和古典學研究的柯小剛教授,從事文化理論和文化批評研究的朱大可教授、張閎教授,從事中國當代先鋒文學創作與研究的馬原教授,從事文學理論和當代文學研究的王鴻生教授,從事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的喻大翔教授等。
學院院長為孫周興教授,副院長為萬書元教授、朱崇志副教授。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為劉日明教授。其中,哲學系主任為柯小剛教授,中文系主任為張永勝教授,文化產業系主任為萬書元教授。
人文學院以接續老同濟人文學科之傳統為己任。將篳路藍縷,銳意進取,創造明天的輝煌,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歷史使命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院長
孫周興,男,1963年9月生,漢族,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九三學社社員。1996年起任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校學術委員;1999-2001年在德國Wuppertal大學從事洪堡基金課題研究;2002年起任同濟大學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同濟大學哲學與社會學系主任等;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同濟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同濟大學學報》(文科版)主編等。兼任中國美術學院南山講座教授、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德國《海德格爾年鑒》(Heidegger-Jahrbuch)編委、《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編委等。
書記
劉日明,男,漢族, 1968年10月生,江西吉安遂川縣人;199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同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書記。研究方向:外國哲學、政治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哲學。
副院長
萬書元,男,湖北仙桃人。1981年1月畢業於荊州師範學院(今長江大學)中文系,1988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與戲劇專業,獲碩士學位;2000年2月畢業於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獲博士學位。1981年1月至1985年9月分別在荊州教育學院和沙市商業局從事職業教育工作。1988年7月至2007年7月分別在東南大學社科系和東南大學藝術學系工作。2007年7月調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至今。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國務院學位辦、教育部第一屆藝術碩士專業學位(MFA)指導委員會委員,並任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育研究會常務委員,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訪問學者,貴州民族學院客座教授,西南大學兼職教授。
朱崇志,男,山東臨沂人,1974年生。2000年至2003年師從華東師範大學趙山林教授攻讀戲劇史與戲劇學,博士論文獲華東師大“優秀畢業論文”獎。現為同濟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從事古代文化、戲劇影視文學與理論的教學研究工作。
哲學系主任
柯小剛,字如之,號無竟寓,湖北大冶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系主任、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同濟中國思想與文化叢書及《儒學與古典學評論》主編,道里書院山長,創辦公益性質的道里書院網路讀書會。曾訪學德國、英國、美國。著有《海德格爾與黑格爾時間思想比較研究》、《思想的起興》、《在茲:錯位中的天命發生》、《道學導論(外篇)》、《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等,譯有《黑格爾:之前和之後》、《尼各馬可倫理學義疏》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研究興趣涉及儒學、經學、中國哲學、中國歷史、西方古代經典與解釋、現象學、德法哲學、政治哲學、藝術理論、中醫、傳統文人書畫等領域。
中文系主任
張永勝(筆名:張生)。男。1969年9月生。河南焦作人。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導師。
現主要從事文藝美學,文化理論及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業餘進行小說寫作。研究生招生專業及方向具體如下:1,碩士:文藝學專業2,博士:文藝美學專業
文化產業系主任
孫長初,男,1962年7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文化產業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畢業於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歷史系文物博物館學專業、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東南大學藝術學系藝術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藝術史、藝術考古學理論,曾從事文物博物館學和考古學研究多年,擅長博物館陳列設計和中國古代藝術品的鑒定與研究。已出版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發表於《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中國藝術考古學初探》一文,先後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文藝理論》、《新華文摘》全文或部分轉載,並獲得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教授特聘接受
特聘教授 | 孫周興 | 萬書元 | 張文江 | 郭世佑 |
教授 | 劉日明 | 柯小剛 | 王靜 | 韓潮 |
王國偉 | 金喬楠 | 孫長初 | 張閎(張宏) | |
朱大可 | 張永勝 | 王鴻生 | 朱靜宇 | |
萬燕 | 梁家榮 | 謝志斌 | 曾奕 | |
陳家琪 | 徐衛翔 |
人文學院歷史悠久,成立於1946年,為滬上最早的人文學院;可惜1949年後即被撤消,后中斷半個多世紀;重建於2006年7月,至今不足5年。學院成立伊始,即精心制訂了十一五發展規劃,並在幾年內得到了較好的實施。
人文學院現有三個本科專業:哲學、漢語言文學、文化產業管理;哲學、中國語言文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1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招生(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宗教學、美學、倫理學、科技哲學、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語言學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上海市一流學科),目前有10個博士點招生(中國哲學、古典學、外國哲學、宗教學、政治哲學、科技哲學、倫理學、哲學心理學、美學、文化哲學等)
外國哲學博士點生源情況良好,每年招收10餘名博士研究生。2009年12月,外國哲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順利畢業,劉在泉同學成為同濟百年歷史上第一位文科博士畢業生。2011年開始招收中國哲學博士。
2007年起,先後有外國哲學、美學、文藝學、戲劇戲曲學、中國哲學、宗教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等新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學生質量普遍較好。2007年起,哲學、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等本科專業先後有學生畢業,學生質量普遍較好,就業狀況良好。
2007年成立歐洲文化研究院,整合有關歐洲(德、法)哲學、歐洲宗教、歐洲詩學與文學、當代歐盟研究等領域的研究力量,打造同濟文科研究的品牌。研究院成立以來,已在學界贏得很好的聲譽。2009年成立魯迅研究中心,與北京、上海等地魯迅博物館、魯迅紀念館開展合作,已成為國內魯迅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學院成立以來,共出版專著(譯著)100多部,發表論文近千篇,有許多成果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如由孫周興教授、高宣揚教授主編的《同濟·歐洲文化叢書》已出近50種,成為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系列圖書。2012年開始,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啟動《同濟·中國思想與文化叢書》。
學院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研究項目近二十項。
以“當代性”、“國際性”、“通識性”和“創造性”為基本辦學理念,以文、史、哲三大傳統學科為基礎,輔以創意文化、文化產業等新興學科,構建和提升具有同濟大學特色的現代人文學科體系和培養模式,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完成我校人文學科總體布局。
以學校985三期和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為契機和抓手,構建和實施“歐洲文化研究平台”(目前為上海市重點學科),爭取成為國家級哲學人文科學研究基礎,參與我校城市研究平台的建設,實施該平台計劃中的城市文學與城市文化研究方向的建設,提升學科的綜合發展實力。
在十二五期間獲得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並爭取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設置。在現有學術優勢基礎上,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形成3-4個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重點學科(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產業管理學),大力提升我院辦學層次和學術競爭力。
學科建設
以學校985三期和211工程學科建設為契機和抓手,構建“歐洲文化研究”平台,參與“城市研究”平台的建設(城市文學與城市文化研究方向),進而帶動和落實我院重點學科專業方向的發展,提升我院學科的綜合發展實力,即以兩大平台各四個研究方向整合我院及相關院系的學術力量,凸顯重心,實現學科交融與共建。在十二五期間,完成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設置和建設,力爭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設置文化產業管理博士點。外國哲學和美學進入國內前十。力爭形成3-4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的重點學科(外國哲學、中國哲學、美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產業管理)。同時,爭取新設歷史學系及博物館學(“文物和藝術品鑒定”專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增設“應用心理學”本科專業。
師資隊伍建設
共75人(含3人行政返聘人員),規劃編製100人,缺編25人,擬在五年內配置完畢。同時,將有系科進行整合,進一步集約師資力量,儘快補充和優化哲學系、中文系、文化產業系的師資配置,引進和吸收籌建中的歷史學系(文物和藝術品鑒定專業)的師資力量,並以各種方式進一步擴大教師隊伍中的海外學歷比例。
人才培養
本科計劃按“人文類”統一招生,除3個專業(中國語言文學、哲學、文化產業管理學)外,擬新設博物館學(文物與藝術品鑒定)專業,每年合計招收本科生150名左右。與本科新專業的建設相應,大力發展新興學科碩士點,允許並且鼓勵研究生導師在一級學科內跨專業指導,允許個別導師在人文學院內跨專業指導。發展並擴大博士生培養的規模,近期擬擴大為外國哲學、中國哲學、宗教學和美學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爭取設置若干個專業碩士教育方向。
科學研究及社會服務
歐洲文化研究平台可以加深中國對歐洲文化的理解,促進中歐文化的交流;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平台可以加深當代中國的自身理解,促進中國文化的通古今之變;城市研究平台能夠針對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文學、文化、社會現象進行深入分析;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和擬建的文物與藝術品鑒定專業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功能,能夠在文化創意產業和文物藝術品市場方面為社會輸送緊缺人才。
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術研究層面,爭取每年舉行五至十次國際性學術交流、學術會議,吸收國際前沿學術理念;積極引進海外師資,提升學院的國際化程度;人才培養方面,逐漸擴大留學生規模,由現在的二三人擴展為十幾人並爭取單獨組班,同時爭取形成本科、碩士、博士三級留學生學歷教育模式;另外要積極輸送優秀學生出國留學,研究生留學比例爭取達到30%左右。
有針對性的建設思路
構建兩大平台的具體研究方向,歐洲文化研究平台包括歐洲哲學研究、歐洲基督教文化研究、歐洲詩學與文學研究等;城市研究平台包括城市文化空間與文學生產、文化資源與創意產業研究、城市美學與文化批評等,形成學院學術研究的特色領域;全面推行研究所制度,整合研究力量;將外國哲學(歐洲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國哲學(中國思想與文化研究院)、中國現當代文學(魯迅研究、先鋒文學研究)、美學(文藝美學、城市文化批評)和文化產業管理學(創意產業研究)設為學院重點發展學科,以此帶動其他學科的發展。
人才培養方面,學院將把文史哲等長線專業做精做強,並大力發展新興文科和應用文科專業,如文化產業管理、文物與藝術品鑒定等,為學院學生的自由選擇和自主學習提供條件,也可化解傳統人文學科畢業生的就業難題。積極推進教學改革,本院學生可在二年內自選專業,前二個學年不分專業,實行人文通識教育以加強學生的文史哲基礎訓練,三年級本科生進入專業學習階段。全面構建留學生本科至博士的學歷教育機制,打造國際化教學模式。
修改完善我院本科人文類基礎教育新機制,探索人文學科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打通的新方法。與我校國家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相結合,面向全校開設80門左右具有人文學科內在邏輯的人文素質通識教育系統課程。
目標與對策
進一步完善以學術為中心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院、系教授委員會的決策和監督作用,簡化行政,凈化空氣,形成以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為中心,自由、開明、團結、務實的良好學術氛圍。
加強國際學術交流,提升人文學科的國際化程度。發揮我校對德(歐盟)交流的傳統特色和優勢,特別是加強外國哲學(德法哲學)、宗教學、歐洲詩學與文學等學科領域與德國及歐盟的合作和交流。逐步向全球開放教職(副教授以上職位),特別是要引進留歐歸國師資和研究人員。加強中國哲學和文化研究,增強國際交流中的主體意識。
構建社會資助體系,尋求多渠道的社會募捐和贊助,做強我院人文發展基金,用於資助學術、獎教和獎學等。
同濟大學哲學一級學科於2012年獲得了博士后流動站設站資格,本學科點目前設有外國哲學、美學、中國哲學、宗教學四個二級學科點,以及德國哲學、法國哲學、政治哲學、古典思想研究、建築美學、歐洲基督教思想等方向。其中外國哲學二級學科點排名已居於全國前十名,近年來又在中國哲學、美學和宗教學上大力推進學科建設,進步迅速。哲學一級學科擁有以孫周興、陳家琪為首的知名學者,形成了一支學術布局合理、年齡搭配合理的學術隊伍,近年來在相關領域取得眾多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科學研究成果,發表、出版了一批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學術專著和專業教材,獲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獎,在學術界引起重大反響。
博士點導師名單
專業名稱 | 研究方向 | 聯繫導師 |
中國哲學 | 古典思想研究,現代漢語哲學 | 林安梧,柯小剛,張文江,陳徽 |
古典學 | 經學研究,古典詩學研究 | 曾奕,柯小剛,張文江,劉強 |
外國哲學 | 德國哲學,法國哲學,政治哲學 | 孫周興,馮俊,劉日明,陳家琪,趙旭東,韓潮,梁家榮 |
宗教學 | 歐洲基督教哲學,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 | 徐衛翔,林子淳,謝志斌 |
倫理學 | 理論倫理學,應用倫理學 | 陳家琪,曾建平 |
科學技術哲學 | 分析哲學,技術哲學 | 王靜 |
美學 | 藝術哲學,文藝美學,文化產業研究 | 萬書元,孫周興,王鴻生,聶聖哲,黃昌勇,王國偉,孫長初,萬燕,朱靜宇 |
文化哲學 | 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文化史與比較文化研究 | 朱大可,張閎,張生,郭世佑 |
博士學位授權點
外國哲學:2005年第十批博士點申報中獲得,2006年起招生。學科帶頭人為孫周興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德國哲學:孫周興教授、Peter Trawny教授
2)法國哲學:徐衛翔教授
3)政治哲學與法哲學:陳家琪教授
4)文化哲學與文化批評:朱大可教授、張 閎教授
中國哲學:2011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學科帶頭人為柯小剛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古典思想研究:柯小剛教授
2)經學研究:曾亦教授
3)現代漢語哲學:林安梧教授
碩士學位授權點
1、中國哲學:
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思想史、宋明理學、中西比較哲學。
導師為柯小剛、曾亦、陳徽、陳暢、李欣、方用、殷小勇等
2、外國哲學:
主要研究方向有:德國哲學、法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西方政治哲學與法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等。
導師為孫周興、陳家琪、徐衛翔、劉日明、陳君華、黨永強、柯小剛等。
3、倫理學:
主要研究方向有:儒家倫理、中西倫理學比較等等。
導師為陳徽等。
4、美學:
主要研究方向有:德國詩學(美學)、藝術現象學、建築美學、後現代理論與文化批評等。導師為朱大可、張閎、陳家琪、孫周興、陳君華等。
5、宗教學:
專業研究方向有:基督教哲學、比較宗教等。
導師為徐衛翔、何小蓮等。
6、科學技術哲學:
主要研究方向有:技術哲學、科學思想史等。
導師為陳君華、黨永強等。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興趣小組活動:每周六晚上,在同濟大學圖書館聞學堂舉行。
“同濟·復興”古典書院2015年春夏學期課程表
第一講:導論(柯小剛,同濟大學教授)
第二講:《詩經》(柯小剛,同濟大學教授)
第三講:《尚書》(陳徽,同濟大學教授)
第四講:《禮記》(郭曉東,復旦大學教授)
第五講:《周易》(谷繼明,同濟大學助理教授)
第六講:《春秋》(曾亦,同濟大學教授)
第七講:《論語》(陳贇,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第八講:《史記》(吳小鋒,同濟大學講師)
第九講:《莊子》(張文江,同濟大學教授)
第十講:《荀子》(殷小勇,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一講:宋明理學(陳暢,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二講:《世說新語》(劉強,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三講:《壇經》(方用,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四講:古琴、京劇、崑曲欣賞(李欣,同濟大學副教授)
第十五講:中醫養生經典與實踐(張軒辭,同濟大學助理教授)
第十六講:茶道(何心鵬Volker Heubel,德國學者,同濟大學講師)
第十七講:傳統士人書畫欣賞與臨摹(柯小剛,同濟大學教授)
備註:每講僅列大致範圍,具體選讀篇目或講授內容由主講老師確定。以後每學期將重複開設這些基本經典和實踐修養課程,但每學期講授不同篇目或不同內容。譬如《莊子》第一學期講《逍遙遊》,第二學期講《齊物論》;書畫第一學期講書法,第二學期講山水畫,如此等等。
興趣小組活動安排:設經史子集四個讀書會小組、書畫小組、中醫小組等興趣小組,由輔導老師和組長根據參與學員的興趣協調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