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建於1962年的吉林工業大學排灌機械研究室,1963年成建制遷入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99年組建江蘇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1年組建國家水泵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4年首批成為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流體工程裝備技術研究所。

歷史沿革


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流體中心)的前身為1962年5月創建的吉林工業大學排灌機械研究室,1963年成建制遷入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65年3月正式成立排灌機械實驗室。
1981年經農業機械部批准擴大為排灌機械研究所。1982年創立《排灌機械》學術期刊。隨著噴灌研究的深入,與行業的合作交流也日益廣泛,研究所下屬的相關研究、試驗機構及企業也逐步建立。
1983年3月,建立“中華噴灌公司”,成立輕小型噴灌機具檢測中心。原農機部確定排灌機械研究所是我國的噴灌測試研究基地。1987年,成立流體機械研究所和環境工程研究所。
1988年1月,排灌機械研究所深化體制改革,實行目標承包責任制,機構設置發生了較大變化,先後成立鎮江長江園林藝術工程公司和機械電子工業部水泵行業綜合培訓中心。10月,經輕工業部批准成立輕工業專用泵研究所。至年底,排灌機械研究所下設水泵一室、水泵二室、噴灌、環境工程、質量工藝、園林藝術設計等6個研究室以及辦公室、情報室和試驗室共9個室,每室設1名主任或副主任。
1989年9月,建立江蘇省泵節能中心。11月,建立江蘇工學院排灌機械研究所威海分所。
1993年1月,成立江蘇工學院流體機械工程技術中心,下設五個所和二個公司:流體機械研究所、輕工業專用泵研究所、環境工程研究所、排灌機械研究所和機電產品質量工藝研究所、長江園林藝術公司和南京泵業公司。
1996年,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1999年6月,正式組建江蘇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機構設置為:技術開發部、檢測部、行政部和產業部(總公司)。此時,“江蘇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江蘇理工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中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2001年2月,流體中心與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合併重新組建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12月,隨著江蘇大學的機構改革與調整,重新組建江蘇大學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被批准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02年1月,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被評為全國高等學校重點學科。3月,江蘇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按期建成。隨後連續三次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財政廳評為江蘇省優秀工程中心。
2007年,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流體中心與本校農業工程研究院等共建的“現代農業裝備與技術(排灌機械方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獲得批准。江蘇大學流體機械質量技術檢驗中心正式成為“國家認可實驗室”。
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先進單位。
2009年,流體中心創刊的《排灌機械工程學報》(原《排灌機械》)雜誌被美國EI收錄。
2011年1月,正式獲批組建“國家水泵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綜合概述


該中心所在的流體機械及工程學科是國內唯一以研究水泵為主的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碩士、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所在的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本中心是機械工業定點的全國“現代水力機械培訓中心”,也是中國農業機械學會排灌學會的掛靠單位,還是江蘇省AAA級信譽諮詢機構,連續八年被授予江蘇省文明單位稱號,並被國家科委、國家教委授予全國高校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中心主辦的《排灌機械》雜誌系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江蘇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連續三次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財政廳評為江蘇省優秀工程中心。2008年被評為江蘇省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先進單位。
該中心是中國重要的流體機械(尤其是各類水泵、噴頭產品)的試驗研究、人才培養和技術開發中心之一,是全國噴灌機械、小型潛水電泵、輕工業專用泵、潛水排污泵等的行業歸口單位。機械工業排灌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鎮江)、輕工業專用泵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泵類產品質量檢測站等專職檢測機構設在本中心,擁有5000m的多功能綜合實驗室和世界一流、亞洲最大的室內噴灌試驗廳,承擔著國家、行業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檢測、生產許可證發放和委託試驗等工作。

學科建設


國家重點學科:流體機械及工程
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博士后流動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一級學科博士點: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博士點:流體機械及工程、化工過程機械
碩士點:流體機械及工程、化工過程機械、水利水電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動力工程

組織機構


中心現設置如下機構:研究開發部、工程技術部、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檢驗中心、實驗室、辦公室、《排灌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並賦予了相應職能。
研究開發部 負責中心的科研、技術開發、技術轉讓、行業技術培訓、技術諮詢與服務、標準化等工作.
工程技術部 負責石化裝置系統工程、泵站工程、環境保護工程、園林藝術工程等的研究、設計、製造、配套、施工、安裝、調試等“交鑰匙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主要從事人造心臟泵的研究及應用,對葉輪式血泵葉輪和整體結構進行泵機合一的研究及優化設計.
檢測中心 負責中心對外檢測、行業監督檢查、生產許可證發放定點檢測、企業生產條件審查等工作.
實驗室 負責中心的科研試驗、試驗台設計、生產許可證試驗、企業委託試驗等工作.
辦公室 負責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研究生管理及行業工作.
《排灌機械工程學報》編輯部 負責雜誌的編輯、出版、發行、廣告宣傳等工作

研究團隊


本中心擁有一支精幹的科技隊伍,現有職工50餘人,其中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0人,教授(研究員)15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及青年專家5人,省、部級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及學術骨幹4人。

科研特色


該中心科、工、貿、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相結合,具有很強的綜合優勢。針對影響流體機械工業特別是各類工農業用泵及泵站工程、排灌機械工程、節水灌溉工程、石油化工過程和環境保護工程等發展的重大關鍵性、基礎共性技術問題,及時將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科研成果進行系統的工程化研究與開發,持續地向行業提供成熟、配套、適應規模化生產的新產品和工藝及裝備技術。同時,在泵水力模型和特性研究、無堵塞泵設計和開發、低比轉速及無過載泵的設計、泵計算機輔助水力設計、軍工及特種石油化工泵產品開發、新型節水灌溉技術及裝備研究、泵內流動數值模擬及實驗研究、人工心臟泵技術、機電一體化泵技術,泵站自動控制技術、試驗台及其自動化測控系統設計、園林藝術工程等方面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

科研方向


流體中心從其前身鎮江農業機械學院排灌機械研究室創建之日起,就奠定了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方向。50年來,流體中心堅持“強化特色、突出重點”的發展思路,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研究方向和內容。
20世紀60年代,為了解決國家燃油緊缺問題,排灌機械研究室研究的項目、方向主要為:內燃水泵的研究、中低速柴油機使用劣質燃料的研究、動力水泵的研究等。
70年代,為了解決農業節水、增產,排灌機械研究室的研究方向由農機具產品的動力研究,逐漸轉向噴灌機具及泵類產品的開發。負責全國系列搖臂式噴頭聯合設計組工作,完成我國第一個噴頭系列的研究,負責系列噴灌泵的研製。
80年代,噴灌機具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且日益系統化,逐步形成技術集成的優勢,並開始探索小型潛水電泵的設計,參與農機類相關標準的編製,實驗設施也日臻完善。全國約有90%的噴頭和管道在排灌機械研究所進行測試檢驗,同時,主持平移式噴灌機設計、研製,研究污水污物潛水泵,編製小型潛水電泵產品質量分等標準。
90年代,流體中心繼續發揮噴灌機設計和泵水力設計及理論研究方向的優勢,從各種中小型工業用泵、輕工業用泵的研究開發入手,以高難度的特種泵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工業用泵領域打開了局面。同時,中心致力於大型水利工程系統的設計、試驗。
本世紀以來,流體中心積極參與國民經濟主戰場,重視流體機械、化工過程機械現代設計相關的重大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積極開發國家重大工程所急需的關鍵技術,同時面向行業,為我國泵設計理論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撐。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流體機械(泵)、化工過程機械特性及現代設計方法的研究
本方向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了無堵塞泵、無過載泵、無密封泵的設計理論與方法,擴大其種類和應用領域。改進、提高推廣現有水泵的計算機輔助水力設計CAD軟體和優化選型軟體;積極開發其他新結構、新原理泵,例如結合國家建設綠色大西北戰略的實施,開展太陽能泵、風能泵的研究;大力開展磁力泵、小流量高揚程化工泵、高速泵微型泵、國防用泵、核電用泵、海水淡化用泵、煤液化用往複泵等特殊領域用泵的研究等;積極開展水處理機械與設備的研究,開發潛水曝氣機、推流器、潛水攪拌機、多功能清淤排污機、切碎泵等,從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之急需。
流體機械、化工過程機械內部流場計算及現代測試技術的研究
本方向採用現代數學、現代物理及力學方法與數值模擬(CFD)相結合,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從流體機械、化工過程機械內部流動機理出發,利用貼體坐標系(BFC)下的SIMPLEC演演算法、Reynolds時均N-S方程、修正的K-ε模型、壁面函數和交錯網格等,對各類泵內部流動進行三維湍流場數值模擬和性能預測,同時應用國際先進的PIV等測試系統對流體機械、化工過程機械內部流動進行測量及可視化研究,提高水力設計水平,並應用於工程實際。
新型節水節能灌溉技術及設備的研究
本方向結合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的研究,主要從事新型節水灌溉技術、供水技術、輸送技術、控制技術及設備的研究和開發,重點研究開發輕小型移動式噴灌機組、噴灌自吸泵、田間固定式與半固定式噴灌系統、全射流噴頭、變數噴灑噴頭、異形噴嘴與多功能噴頭、全自動計算機控制專家噴灌系統等,從而為發展我國的節水農業作出更大貢獻。
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工程用泵水力模型及泵特性的研究
本方向在大型水利工程用泵水力模型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主要從事超低揚程高比轉速軸流泵水力模型研究、系列混(斜)流泵水力模型研究的完善、泵及進出水流道的流場計算與優化設計、大型泵站振動特性的研究、泵汽蝕磨損動態特性的研究等,不斷為我國的水利建設貢獻力量。先後研製成功的比轉速為500~1600系列軸流泵水力模型、比轉速為350~1000系列混(斜)流泵水力模型在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水泵模型天津同台測試中均名列前茅,其過流量大、效率高,抗氣蝕性能好,效率比國內同類模型高3%左右。
人造心臟泵的研究及應用
本方向主要對葉輪式血泵葉輪和整體結構進行泵機合一的研究及優化設計,消除泵類溶血和血栓的形成,實現裝置的血液相溶性、耐久性、可靠性及微型化。直接採用血驅動電機參數對血泵進行智能化控制,可使血泵輸出類似自然心臟的博動血流。採用特殊的流線型扭曲葉片設計,可使葉輪周期性改變轉速的同時不增加對血液的破壞。另外,採用永磁磁鐵實現血泵轉子的完全磁浮,可徹底解決其機械磨損問題,使血泵長期無故障運轉,提高受體的生活品質。
泵站工程及泵系統故障診斷與自動控制技術的研究
泵站自動化是當前泵站管理運行現代化的發展趨勢,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泵站進行運行管理和宏觀自動控制,從而提高設備工作的可靠性。本方向主要進行水泵機組實時動態運行優化及泵的在線故障診斷技術的研究,建立實用的專家系統,從而可以對大中型泵站、船閥等進行自動化運行和監控管理,並可對泵的運行狀況進行自動故障診斷分析。

科研成果


本中心是全國小型潛水電泵,噴灌機械等行業技術歸口單位,擁有國家認可實驗室,設有機械工業排灌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泵類質量檢驗站等專職檢測機構。近3年來,中心投資4200萬元新建了8000 m2國家水泵工程中心大樓,投資2000萬元搭建了高溫高壓核電泵試驗台和水力機械四象限試驗台,投入1000餘萬元購置刀片高性能計算集群系統、振動雜訊測試系統等大型儀器設備。目前實驗室總面積達13000平方米,已擁有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流體機械及工程試驗條件和設備,在全國同類學科高校中處於領先地位。
本中心自成立之日起,就奠定了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方向,針對國家重點工程、重大裝備用泵等關鍵性、基礎性問題進行系統的工程化研究與開發,持續地向行業提供適應規模化生產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歷年來,中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授權發明專利80餘項,出版著作及標準70餘部,80%以上的科研成果已成功轉化為生產力,與1000多家企業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開發新產品400餘種,在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國內外重大工程上廣泛應用,為我國泵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3年來,中心承擔國家級課題30餘項、縱向課題經費6956萬元,承擔橫向合作課題200餘項、“四技”服務合同經費5638萬元,授權發明專利22項,制定、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41項,引領了泵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