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吳漢槎書

與吳漢槎書

”《孟子》“發畎畝”一章,實發明此語。荀卿氏有言:“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魯哀:魯哀公春秋時魯定公子,名蔣。

作品原文


與兄言別,已累歲矣。關河遼闊,通問維艱。遐念昔游,曷勝悵惘。然患難之來,當以心制境[1],不當以境役心,處處體認[2],則順境反不若逆境之受益矣!夫子不云乎:“陳蔡之間,甘之幸也[3]!”《孟子》“發畎畝”一章[4],實發明此語。弟讀史書至勾踐之棲會稽[5]、重耳之過曹衛[6],輒掀髯而笑:兩君老謀壯事,皆從此而發。因知庸庸者多厚福,非天私其人,正不屑以患難鞭策之也!假兩君遭遇昇平,沈溺勢利,雖與魯哀、衛靈同其碌碌[7],亦未可知。今之勛業爛然,聲名蓋代若此,拜會稽、曹衛之助匪細矣[8]!漢槎足下,勉之勉之!
荀卿氏有言:“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9]。”願漢槎詳味其言,則目下漂流絕塞,家室流離,亦作會稽曹衛觀可耳。由此而豎起脊樑,潛心理道,以上承天意,則今日之忌兄禍兄者,非兄之益友耶?漢槎勉之!遠大在前,努力自愛。萬里貽書,不作一世俗相慰語,不敢以世俗之人待吾漢槎故也。他日者,策蹇歸來[10],非復吳下阿蒙[11];弟為漢槎慶,即為世道慶矣。毋辜吾望也!

作品註釋


[1]以心制境:謂以人的精神來克服環境的惡劣。
[2]體順:體察認識。
[3]“夫子不云乎”三句:孔子周遊列國時,曾被困於陳蔡之間,絕糧七日。對這件事,《孔子家語困誓》中說:“孔子曰:‘夫陳蔡之間,丘之幸也!二三子從丘者,皆幸也!吾聞之,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
[4]孟子發畎畝一章:指《孟子告子下》的“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一章。其中提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等語。畎畝:指田畝。
[5]勾踐之棲會稽:春秋時吳王夫差大敗越王勾踐,勾踐敗退會稽,納降於吳,后經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戰勝了吳國
[6]重耳之過曹衛:晉公子重耳被讒出奔,過衛,衛文公不禮,乞食於野人;過曹,曹共公偷看他肋骨。后回國后發奮圖強,終於成為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7]魯哀:魯哀公,春秋時魯定公子,名蔣。衛靈:衛靈公,春秋時衛獻公孫,名元。他們兩人在位時都碌碌無為。
[8]拜:拜受。
[9]“怨人者”二句:語見《荀子法行》:“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識。”識,同“志”。
[10]策蹇:騎著驢子
[11]非復吳下阿蒙:語見《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注引《江表傳》。阿蒙指呂蒙,他在孫權勸導下發奮讀書,后魯肅見到他,“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作品簡析


吳漢槎,名兆蹇,字漢槎,江蘇吳江人。清初詩人。順治十四年(1657)舉人,因科場案被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這封信就是在流放后寫給他的。信中不用“世俗相慰語”來寬慰他,而是用歷史上的名人能從逆境中得到磨鍊而能成其大業為例子,來激勵友人。信寫得剛健有力,引喻貼切,意味深長。

作者簡介


顧有孝(1619—1689),字茂倫,自號雪灘釣叟,吳江(今屬江蘇)人。明諸生,明亡,焚棄儒衣冠。康熙十七年(1678),舉博學鴻詞科,不就。家貧好客,所交多高尚士,有“窮孟嘗”之稱。臨歿,命諸子以頭陀禮葬殮,因更號雪灘頭陀。卒年七十有一。有孝詩歌雋永,但不苟作。著有《雪灘釣叟集》,還編有《唐詩英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