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姓

漢族複姓之一

公孫姓:漢族複姓之一。據傳,源於5000多年前的華夏時代,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春秋時期,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

《通志》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跟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

起源


公孫(Gōng sūn)姓,源出有二:

源流一

公孫
公孫
源於身份,出自兩周時期各諸侯國王族的後裔,屬於以貴胄身份稱謂為氏。春秋時期,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有被稱為“公”者。按周王朝的典禮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在這些公孫的後裔子孫中,有許多人便以身份稱謂“公孫”為姓氏者,稱公孫氏,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

源流二

公孫姓
公孫姓
出自姬姓,黃帝姬軒轅的後裔有公孫氏。最初出現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據《路史》載:“神農同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后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后改姬。”所有他的後代里,有部分姓公孫,稱公孫氏。在春秋時,各國各地的諸侯,大多喜歡被稱為“公”。以當時的制度,國君將由國君的嫡系長子繼承。正式登基前,應先立為太子,此時其他的兒子將稱為公子,同時諸侯的兒子也是公子,而公子的兒子就是公孫。這些公孫們的後代為突出祖出祖先曾有過的皇室血統,就改姓為公孫。這樣,公孫作為一種姓氏的榮譽而流傳甚廣。此時它的姓氏來源就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了。故公孫氏的始祖是黃帝軒轅。
這在史籍《廣韻》中有記載:“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又據史籍《通志》記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眼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
存疑:黃帝姬姓,不可能姓公孫
黃帝姓公孫的說法主要來源於《史記·五帝本紀》,而早於《史記》的《國語·晉語》卻記載:“黃帝以姬水(今陝甘的渭、湟之間)成,炎帝以姜水(經岐山、扶風、武功入渭之岐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國語·晉語》謂十四人實有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其中青陽與夷鼓同為己姓,玄囂與蒼林同為姬姓。十四個兒子中並無姓公孫者。兒子中沒有姓公孫的,那麼孫子中會有么?
清崔述《補上古考信錄》指出:“公孫是公之孫,上古時無此(公孫)稱。”

始祖


得姓始祖

黃帝
黃帝
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名軒轅。傳說是神農的同父異母弟:“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在他的後代中,就有人以公孫為姓。黃帝軒轅氏曾姓過“公孫”,後來改成姬姓,所有他的後代里,有部分姓公孫,另有部分姓姬,再有少數以軒轅為姓。

各支始祖

漢魏時期遼東公孫氏世家:
第一代:公孫延
第二代:公孫度
第三代:公孫康、公孫恭
第四代:公孫晃、公孫淵
第五代:公孫修

遷徙


公孫氏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二十九位門閥。公孫一姓源遠流長,據《路史》上記載,軒轅氏初姓公孫,后改姓姬。由此看來,“公孫”一詞,自古以來本身的意義便十分尊榮也就不足為奇了。從《廣韻》上記載:“封公之後,自皆稱公孫。”可知,春秋時期列國諸侯的子孫,被尊稱為公孫。從《通志·氏族略》記載“公孫氏,皆貴者之稱。”可見,後來“公孫”的意義延伸了,一般人也尊稱貴胄的子弟為公孫。如如今的對人的“公子”稱謂。據說春秋時代出身於諸侯之家的公孫,乾脆以“公孫”為姓,也稱為公孫氏了。由此可見,公孫為姓的中國人中,並不完全是一脈相承自黃帝,其中有一部分是春秋貴族的後裔。

分佈


公孫姓在大陸和台灣百家姓中名列一百位之後。在古代,孫字可泛指後代人,而公孫兩字,也可用來泛指王公貴族的後代。有些王公貴族的後代以公孫的稱呼為榮,便相延世代成為姓。古書《通志》說,相傳遠古時黃帝姓公孫,於是便有這一姓的廣泛流傳。
公孫氏望族居高陽郡(今山東臨淄)、扶風郡(今陝西咸陽)。今山東、雲南兩省還有公孫氏族人分佈。

郡望堂號


郡望

公孫杵臼墓
公孫杵臼墓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咸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高陽郡:歷史上的高陽郡有三:①戰國時期為高陽邑,亦稱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部,秦朝末期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其“高陽”即指該地區。②東漢桓帝時期(公元147~167年)又置高陽郡,治所在高陽(今河北高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晉朝泰始初期(乙酉,公元265年)置高陽國,治所在博陸(今河北蠡縣),時轄四縣,轄境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陽、博野、蠡縣等縣地。③北魏時期另置青州高陽郡,轄地在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西北部一帶,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被廢黜。公孫氏望族的高陽郡,是指③之所處。

堂號

扶風堂:以望立堂。
高陽堂:以望立堂。
白馬堂:東漢末期公孫瓚被封為討虜將軍,屢次打敗胡虜,除遼東屬國長史。常乘白馬,烏桓怕他,互相告語:“我們要避開白馬長史。”
忠義堂:春秋時公孫杵臼程嬰都是趙朔的門客。趙朔為屠岸賈所殺,朔妻遺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嬰設計保存趙氏孤兒:杵臼把自己的兒子藏在山中,派程嬰向屠岸賈回報說是趙氏孤兒。屠岸賈就把公孫杵臼的兒子當成趙氏孤兒和公孫杵臼一起殺了。程嬰保護著趙氏孤兒長大成人,終於報了趙朔被殺之仇。人稱公孫杵臼舍掉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義。

宗祠對聯


四言

人稱書庫,力卻弓旌
上聯典指隋朝時期的阜城人公孫景茂,字元蔚,博覽經史,在西魏時任太常博士,對經史的錯誤多有改動,當時人稱為“書庫”。隋開皇初年官汝南太守,后歷任息州刺史、道州刺史、淄州刺史,所到之處,常用自己的薪俸幫助病人、窮人。下聯典指晉朝時期的上穀人公孫鳳,字上鸞,隱居在昌黎的九城山谷,冬穿單衣,夏吃餿食,彈琴吟詠,悠然自得。朝廷屢次徵召,不為所動。“弓旌”,為古代徵聘士大夫之禮。
趙家義士,孟氏門人
上聯典指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孫杵臼。下聯典指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公孫丑。

六言

脫粟稱平津儉,舞劍示懷素書
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薛人公孫弘,字季,小時候家裡貧窮,四十多歲始學《春秋·雜說》,漢武帝兩次徵召為博士,後任丞相,封平津侯,生活儉樸,經常吃糙米,人們都佩服他的勤儉。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教坊舞伎公孫大娘,善舞劍器,名冠一時。杜甫曾有《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書法家懷素曾見她舞西河劍器,遂凈其舞姿化用於書法,從此其草書大有長進,以狂草著名。

七言

脫粟稱平津之儉,舞劍示懷素之書
上聯典指漢朝時期的薛人公孫弘。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教坊舞伎公孫大娘。
孟門受精微之學,行人擅修飾之能
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齊國人公孫丑,孟子弟子,非常傾慕春秋時齊國大夫管仲晏嬰,曾向孟子請教他們建功立業的精細隱微的問題。下聯典指春秋時期的鄭國大夫公孫揮,字子羽,鄭簡公時任行人(掌管朝覲聘問的官)。《論語·憲問》中曾說:“鄭國外交辭令的創製,裨湛起草,世叔討論,行人子羽修飾,東裡子產潤色。”

九言

孟氏及門,受精微之學;行人子羽,擅修飾之能
上聯典指戰國時期的公孫丑,孟子弟子,曾向孟子問何謂“不動心”和“浩然之氣”。又請問管仲和晏嬰的功業。下聯典指春秋時期的公孫揮,字子羽。熟諳諸侯政令,且嫻於辭令。仕行人。《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左傳》論述:“鄭國將有諸侯(外交)之事,子產乃問四國之事於子羽。”

歷史名人


公孫軒轅

黃帝:姓公孫(一說為姬姓),名軒轅,號軒轅氏、有熊氏和歸藏氏,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軒轅之丘”。華夏族的締造者,五帝之首,有些說法被列為三皇之一,是公認的中華民族的祖先。

公孫僑

公孫僑
公孫僑
公孫僑: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春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子產具有人本主義的思想,強調人事,但也不否認鬼神。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在子產看來,人道先於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論,人道則不能不察。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公孫鞅

公孫鞅
公孫鞅
商鞅: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稱衛鞅,又稱公孫鞅,后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在秦國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公孫龍

公孫龍(前320年-前250年):傳說字子秉,中國戰國時期趙國人,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名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為《公孫龍子》,西漢時共有14篇,唐代時分為三卷,北宋時遺失了8篇,到如今只殘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兩篇是《白馬論》和《堅白論》,提出了“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是“離堅白”學派的主要代表。是著名的詭辯學代表著作,提出了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係,但把它們之間的區別誇大,割斷二者的聯繫,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想體系。

公孫述

西漢末年,天下紛擾,群雄競起,公孫述遂自稱輔漢將軍兼領益州牧。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稱帝於蜀,國號成家(一作大成或成),年號龍興。建武十一年(35年),漢廷乃派兵征討,被公孫述所拒。次年,復命大司馬吳漢舉兵來伐,攻破成都,縱兵大掠,盡誅公孫氏,“成家”為東漢所亡。計公孫述割據益州稱帝,共在位十二年。

公孫度

公孫度(150-204年):字升濟,遼東襄平(遼陽)人。有二子,公孫康,康弟公孫恭,康子公孫晃、公孫淵。少隨父遷居玄菟郡。初為玄菟小吏,繼升尚書郎、冀州刺史,后被免官。東漢中平六年(189年),經同鄉徐榮推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公孫度到任后,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漸豐。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地區董卓亂起,各地軍閥無暇東顧。公孫度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則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向南取遼東半島,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由於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三國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的安寧,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封建文化的發展。

公孫淵

公孫度
公孫度
公孫淵:字文懿。魏大司馬,封樂浪公。公孫度之孫。后自稱燕王。為司馬懿所破。

公孫瓚

公孫瓚
公孫瓚
公孫瓚(?-199):字伯珪,漢族,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獻帝年間佔據幽州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後為袁紹所破。其子公孫續,被公孫瓚派往黑山求張燕來救已遲。後為屠各(休屠各的省稱,也稱休屠)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