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髮
漢語詞語
披髮是漢語詞語,拼音是pī fà,意思是披散頭髮。出自《漢紀·哀帝紀下》。
1. [with dishevelled hair]∶頭髮披散。
披髮當風。
2. [a shock of hair]∶散開的頭髮。
長長的披髮。
披髮,可以說是人類最早的髮式,在人之初時,人們無不披髮。而當時的披髮並不為美,人們才知道利用梳理順散發的頭髮,讓它帶給人以利索的感覺。披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使所有的頭髮自然下垂,以發箍在前額、腦後部位不箍束;另一種是將前頂頭髮剪割成齊額短髮。戴發箍和割短髮,都為使頭髮不於障眼。
披髮女子
披髮左衽也是蠻夷的服飾象徵,子曰:微管仲,吾披髮左衽矣!“披髮左衽”就是典型的胡人裝束。《禮記·.王制篇》曰:“東方日夷,被發文身……。西南日戎,被發毛皮……。”《周書·突厥傳》:“烏蠻……男子髻,女子披髮……”餘慶元《維西聞見錄》:“怒子……男女披髮……”。
剪割短髮,古稱“斷髮”,早在新石器時代即已出現。甘肅秦安大地灣出土仰韶文化廟底溝時期人首形器口彩陶瓶,瓶口人頭,前頂頭髮齊額;後面頭髮齊頸,顯然為斷髮式,而這件器物距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在青海柳灣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時代彩繪人像陶罐,其髮式為腦後長發披肩;前頂亦作齊額短髮。斷髮,在古代南方發族中較為流行。《漢書·地理志》有越人“文身斷髮”的記載;《淮南子·哀諼俗訓》亦有:“越人發”的記載;《雲南通志稿·南蠻志》插圖中烏蠻婦女的髮式,前頂作齊額短髮,腦後頭髮披散過肩。獨龍族婦女、珞巴族婦女仍有“斷髮“習俗。
1. 披散頭髮。
漢荀悅 《漢紀·哀帝紀下》:“道中相逢多至數千人,或披髮徒跣,斬斫門關,逾牆入屋,或乘騎賓士。”明 夏完淳 《大哀賦》:“見伊川之披髮,鳴天山而掛弓。”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八回:“蓬頭披髮,身長丈余,以手拍胸,其色甚怒。”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姬韜容披髮,徒步相從。”
2. 見“披髮左衽”。
3. 謂出家為僧而未剃度。
柳亞子 《序》:“和尚者,君少時嘗披髮廣州慧龍寺,故朋儕以此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