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志彬

國家一級演員

房志彬,1945年生於邯鄲縣北牛叫村,1957年參加工作,歷任邯鄲市平調落子劇團演員、副團長、副書記,中國劇協會員、邯鄲劇協副主席,國家一級演員,邯鄲市四至八屆政協委員,2005年退休。現被邯鄲藝校聘為老師。房志彬,著名平調表演藝術家,主攻老生,人稱河北第一老生。1988年曾榮獲河北省中年戲曲演員電視大獎一等獎。

藝術風格


房志彬的唱腔氣派灑脫、高昂洪亮,既不失傳統風味,又具有新穎時代感。老戲迷聽了“夠味”,中青年感動“新鮮”,知識界反映“深刻”,內行門盛讚“巧妙”,普遍反響是“情深”。房志彬博採各路戲曲之長,立足於平調精粹之升華。幾年苦心孤詣的探索,確實達到了雅俗共賞,隔代相贊而出神入化的境界,是戲壇唱腔改革的一顆璀璨明珠。

代表作品


代表劇目《徐策跑城》《打金枝》《寇準背靴》《胡服騎射》《太極魂》等。
房志彬的拿手好戲是《徐策跑城》。在邯鄲周邊地區,人們提起《跑城》,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房志彬;提起房志彬,也自然就想起了《跑城》。
《徐策跑城》是《歸宗圖》戲里最後一場戲。《歸》劇,京劇叫《薛剛反唐》。《跑城》是京劇大師周信芳的代表劇目,現今的京劇後人還是按周大師的戲路來演。地方劇種演此戲,各有各的戲路,京劇劇本和地方戲劇本的場次和台詞也不大一樣,但劇情一樣。山西劇種演《跑城》以帽翅功見長。京劇以表演、台步、形體動作見長,嚴謹規範,後人很難改動。地方戲就靈活多了,只要合乎劇情,可盡情發揮自己的長處。房志彬演的《跑城》吸收了其他劇種的長處,加上平調的音樂唱腔、鑼鼓經和自身的功力,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演出實踐已證明,很受廣大觀眾歡迎。著名主持人趙忠祥看了演出講,北京舞台上沒見過像房志彬這樣的功夫技巧。不是四不像,而是像自己的平調流派。
在房志彬所演過的戲中,《跑城》是他近幾十年來演出場次最多的一齣戲,已達到2000場以上,基本上沒出差錯。演戲看上去很輕鬆,其實不然。記得1990年在原東風劇場演出、2000年在邯鄲東邊農村演出《跑城》,天太熱,房志彬曾兩次暈倒在舞台上。這成功背後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跑城》是房志彬的代表作,也是平調這一地方劇種演出場次最多、爭光最多的一齣戲。1985年,中組部部長宋任窮、省委書記邢崇志在邯鄲賓館看完演出上台接見演員時,宋部長問房志彬,“你多大了?”房志彬說40歲了,宋部長說演得好,“爐火純青”。邢書記講:你是咱“河北第一跑”。

藝術人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找到房志彬就聯想到他演的《跑城》、“背靴”。有的村在過年的對聯上寫道:
平調落子家鄉戲聽聽過癮
跑城背靴志彬演一飽眼福
有一次在武安市南叢井村正在演《跑城》,天突然下大雨,台下沒看棚,觀眾到處躲雨看戲,不少人爬到舞台口看戲,正在演《跑城》的房志彬突然喊道,“不要亂跑了,都到舞台上來看吧!”他叫劇團的同志把舞台兩邊的幕條撩起,霎時舞台上前後左右都站滿了人。前邊人圍著地氈邊坐下看,後邊人站著看。緊接著《跑城》又開演了,演出過程中他的情緒倍增,前後左右觀眾掌聲不斷。演完后不少觀眾還捨不得離去……幾十年過去了,房志彬想起來還歷歷在目。不少村有個看戲風俗,戲唱好了往台上扔香煙糖果,唱不好往舞台上扔石頭。涉縣的上清涼、馬布村,武安市的峭河等村,都有這樣的風俗,凡是演《跑城》“背靴”到精彩處,有的村總會往台上扔香煙糖果。記得在涉縣張二庄演《跑城》時,“吊毛”剛走完,還沒有做坐墩動作,舞台上空像天女散花一樣,扔滿了香煙糖果,成條香煙都扔到了台上,台上台下人們的情緒高漲,歡呼一片,想起此景,房志彬至今難忘。
平調落子的傳統劇目很多。《徐策跑城》原是平調落子著名演員卜錫林的常演劇目。房志彬學了、演了,演得同樣得心應手。但他不滿足於前輩已有的成就,決心既要學習前輩,又要超過前輩。房志彬的宏願壯志沒有敢對任何人聲張,他自己悄悄地開始行動了。他知道,《跑城》演得最好的要數麒派藝術大師周信芳。他想向周信芳學藝,不幸的是周信芳在文化大革命中已去世了,這使他很傷心。他偶然聽說周信芳的舞台藝術上映了,興奮地跑到電影院,把周信芳的《跑城》一連看了六遍。麒派的精彩表演使他大開眼界,欽佩之至。他找到了突破平調傳統的路子,在繼承平調傳統表演的基礎上,把麒派的神韻吸收進去。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差距,然而要縮小這個差距還要從基本功鍛煉開始。
劇團整年在農村演出,經常是一天兩場、三場戲,房志彬場場都有戲。演完戲,別人都去休息,他不休息,卸了裝不洗臉就去跑圓場。一跑就是幾十圈、幾百圈,一直跑得渾身是汗,精疲力盡為止。
房志彬
房志彬
房志彬認為,搞藝術總跟在別人的後邊走,沒有出息。他學習麒派又不拘泥於麒派,他要根據自身對於人物的理解,結合劇種自己的特性進行再創造,真是一個不畏虎的“牛犢”!他一改“為唱而唱”的弊端,演人物的個性,唱人物的心靈。他抓住徐策因為薛家軍的到來而喜不勝收這個基本的內心情感施展動作,將自己的技藝充分地展示了出來。老生的“髯口上展”技巧他用上了,只輕輕的一彈,一縷銀須飄上展翅,讓人看了輕鬆而瀟灑。別人多用“帽翅功”來表現角色的憂思,房志彬卻要用於表現喜悅。當唱到“只覺得身輕步健如騰空”時,微微一笑,轉身提腿,頭上的帽翅單展顫動,腳下單腿平衡的蹉步,在台上左右飄動,將徐策洋洋得意的內在情感用舞蹈的語彙活現於觀眾面前,很得體、很強烈、很優美。每演到此處,觀眾不由自主地要為演員精彩的表演報以熱烈的掌聲。在唱到“今日上朝快如風”時,他又創作了右手纏袖,左腿踢蟒,左手順勢抓住,然後以左腳踢前蟒角,右腳踢倒蟒角的舞蹈動作,側身從舞台右側走向左側,動作既漂亮又利索,很符合徐策內心歡喜、急切上朝的心情。在唱“三步並作兩步走,兩步並作一步行”時,他先是老態龍鍾,吹須慢行,而後是雙腿交替急跑,兩腳套步快行,既別緻,又生動。這一連串難度大、變化多的動作,既要體力,更要技巧的優美表演,為《跑城》增添了藝術光彩,較之平調的傳統和麒派的藝術,房志彬“跑”出了自己的特點。他的《跑城》以做工優美、以做傳情、形神俱佳見長。
觀眾是演員最好的評判員。房志彬以自己的創新和演技贏得了觀眾,“跑”出了名氣,城鄉都有迷戀他、崇拜他的觀眾。原武安縣劉泉村幾位老農,聽說房志彬在十里以外的白沙村演《跑城》,他們背上小包拿上傘,急忙趕到白沙,離開戲還有兩個小時就站到了舞台下邊等著了。長治市郊區大落子劇團一位老藝人十分佩服房志彬,說他是“河北省來的第一老生”。1985年,很熟悉平調落子家鄉戲的中國劇協副主席楊蘭春,在邯鄲看了房志彬演出的《跑城》,一定要見一見演員。他驚喜地說:“想不到咱們平調落子還有這麼好的鬚生演員!這就叫小劇種大演員。”連聲誇獎:“不錯,不錯,很有功夫!”1988年房志彬拿《跑城》參加了河北省中年演員電視大獎賽,在全省近百名中年演員的激烈角逐中,榮獲了一等獎。這年,房志彬準備去北京演出,請了16名專家來邯作點評。他們看了《跑城》等幾個摺子戲,連誇房志彬的表演藝術是高層次的,《跑城》是戲曲表演中的精品,河北的“第一跑”。

個人品德


房志彬
房志彬
房志彬不僅在藝術上受人愛戴,在品德上也深為知道他的人所欽佩。他無論嚴寒酷暑都常年在太行山的農村、工礦演出,與群眾同甘共苦,絲毫不講特殊。練帽翅功沒有展簧,他就想辦法買自行車上的坐簧試著做。試驗好了,不光自己用,還送給本團的鬚生演員一人一對。他戴的髯口,黑三,白三、白滿,全是他用舊髯口自己一個一個打的。儘管他已經有了一些名氣,依然和大家一起裝車卸車,不驕傲、不自滿。
不擺主演的架子。1989年7月15日,劇團往武安南叢井趕場,天剛下雨,道路泥濘,房志彬在路上與大家一齊跳入泥水中推汽車。1990年元旦,劇團在涉縣東戌村演出,天氣很冷,房志彬因連日勞累牙疼、偏頭痛、連嘴都張不開,飯不能吃,嗓子也啞了。可村上的觀眾點名要看他的戲,他咬咬牙,找醫生打了兩針,就登台扮戲。多麼好的演員,多麼好的人格,房志彬因此蜚聲太行山麓。
房志彬,12歲進入永年縣平調落子劇團學戲。半年後被選送到邯鄲專區戲曲學校平調落子班學習。初學花臉,后改鬚生,在老師的教導下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他15歲時就在電影《穆桂英掛帥》劇中飾演宋王。1975年他在平調劇《紅色娘子軍》中扮演洪常青,中央電視台還播放了錄像。此後,房志彬嶄露頭角,開始在劇團中挑起了大梁。
房志彬1988年榮獲河北省中年戲曲演員電視大賽一等獎,當年攝製了房志彬戲曲藝術專題評論片《藝海爭雄》。1989年被選入《當代表演藝術家名錄》。1990年《中國戲曲》刊登了劇作家劉志軒撰寫的《曲縈太行山麓》,記述了這位著名演員。1995年和1997年又獲省三屆、四屆戲劇節一等獎。
歲月不饒人。房志彬在現已由當年劇團的“後起之秀”,變成今天年近古稀的資深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