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二級學院

學院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材料化學6個本科專業。

學科專業


學院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5個本科專業。材料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一級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是博士學位授權點。等離子體物理為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為工程碩士授權點。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材料學(2007)
湖北省優勢學科材料學(2008)冶金工程(2008)
湖北省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2006)冶金工程(2006)
材料學(1994)鋼鐵冶金(1994)
湖北省創新學科鋼鐵冶金(2004)
楚天學者設崗學科材料加工工程(2008)
材料物理與化學(2007)
冶金物理化學(2006)
鋼鐵冶金(2001)材料學(2001)
學位授權點
博士后流動站冶金工程(2007)材料科學與工程(2009)
博士點冶金工程一級學科(2010)
材料科學與工程(2010)
碩士點材料科學與工程(2005)冶金工程(2005)
等離子物理(2003)
材料加工工程(1990)
材料學(1986)鋼鐵冶金(1986)
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材料工程(1999)冶金工程(1999)
本科專業設置及調整情況
專業名稱專業建設及調整情況
冶金工程1958年鍊鋼、煉鐵本科招生,1979年調整鋼鐵冶金專業,2005年批准為湖北省品牌專業,2008年為國家特色專業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1961年耐火材料本科招生,1985年調整為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2004年批准為湖北省品牌專業,2007年為國家特色專業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958年軋鋼本科招生,2006年批准為湖北省品牌專業
金屬材料工程1974年金相及熱處理專業本科招生
動力與熱能工程2008年開始本科招生 

專業介紹


學院是我國材料與冶金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與科研基地,設有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系、冶金工程系、金屬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材料化學系,擁有耐火材料與高溫陶瓷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鋼鐵冶金及資源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省高等學校材料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材料結構與性能基礎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實驗室、湖北省耐火材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冶金材料研發推廣中心、武漢市耐火材料與高溫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武漢市鋼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納米材料與技術研究中心、高精度軋制技術與新材料加工、材料表面與界面等三個校級重點科研基地。
冶金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湖北省本科品牌專業,其所在學科為湖北省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鋼鐵冶金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創新學科。
培養目標: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冶金物理化學、鋼鐵冶金和有色金屬冶金等方面的專門知識,能在冶金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金屬學及熱處理、冶金原理、傳輸原理、濕法冶金原理、鋼鐵冶金學連鑄工藝有色金屬冶金學、鋼鐵廠設計原理、有色冶金爐、冶金實驗研究方法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湖北省本科品牌專業、湖北省重點學科。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具備材料成型及控制專業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從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領域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人才。
主要課程:物理冶金學基礎、材料成型力學、金屬學、材料加工CAD/CAM、材料成型數學模型、材料成型過程計算機控制、材料成型設備、材料物理化學、軋制原理及工藝、材料加工過程的傳輸原理、焊接原理及工藝、鑄造原理及工藝、模具設計原理及工藝等。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材料合成與製備、材料成型與控制、材料組織結構等領域從事研究、技術開發、工藝與設備設計、生產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材料科學基礎、金屬材料學、金屬熱處理、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力學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表面工程學、材料腐蝕與防護、材料合成與製備、粉末冶金等。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湖北省本科品牌專業,其所在的材料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湖北省優勢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為湖北省重點學科,《耐火材料工藝學》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基礎理論和相關技能,能在本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生產運行、工程設計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材料科學基礎、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合成與製備、材料設計、熱工基礎、粉體工程、耐火材料工藝學等。
熱能與動力工程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掌握熱能工程動力工程、熱工設備、工藝過程的熱工理論和節能技術,能在熱能與動力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設計、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燃料及燃燒、熱工儀錶監測及控制、能源系統工程工業爐窯熱工及構造、新能源、工業生態學等。
多年來,學院各學科已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優勢及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
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方向,以耐火材料為研究特色。在此領域,形成了包括冶鍊新技術用耐火材料及相關基礎研究,高技術陶瓷技術在耐火材料中的應用,耐火材料熱性能及熱應力的研究,耐火材料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等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在這些方向上,學術水平處於國內同行領先地位,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
在冶金工程專業方向,已形成了包括冶金過程數學物理模擬及計算機控制,潔凈鋼冶鍊理論與工藝、冶金資源綜合利用及生態冶金、金屬材料的特殊製備工藝、煉鐵原料準備、直接還原與等離子冶金有色金屬冶鍊等研究方向。其中高爐過程數學模型及計算機控制及等離子體熔融直接還原冶鍊等方向的科學研究學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在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方向,已形成了計算機輔助材料成 型工程,金屬成型過程的數值模擬及計算機控制等研究方向,其研究方向及科研水平在中南地區具有特色優勢。在材料加工過程組織性能控制、形狀尺寸控制及表面質量控制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地位。在高精度板型控制軋機的設計上具有先進水平,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在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方向,形成了包括新型金屬材料、材料表面與界面、鋼鐵材料的強韌化機理及新鋼種研究、材料的腐蝕與防護等研究方向,其中在溶質原子晶界偏聚、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激光及離子注入等高能表面強化改性、納米功能材料和金屬基複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學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學院注重科技創新與成果產業化相結合,與寶鋼武鋼等國內多家大中型冶金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穩定合作關係,為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學校的發展規劃已把材料學與鋼鐵冶金確定為重點發展的龍頭學科。學院將通過積極進取、務實向上的工作,謀求學院學科建設的進步與發展,為我國培養從事材料與冶金行業優秀的高素質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30人,其中教授42人,首席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21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5人,副教授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42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74人。有4人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9人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人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骨幹,有40餘人在國內外各類學術團體兼職。

科研成果


學院是我國材料與冶金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學院重視科學研究及創新。近3年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出版專著及教材19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1項,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300餘篇。目前承擔的科研課題涵蓋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及地方政府項目、企業合作項目和自選項目五個大類。

交流合作


學院在教學與科研上十分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與武鋼、寶鋼、首鋼華菱集團等國內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夥伴關係。與國外多家高校與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係。如美國密蘇里-羅拉大學、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和利茲大學法國奧爾良大學、德國克勞斯塔爾大學和弗賴貝格工業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和多倫多大學韓國慶南大學漢陽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名古屋大學東北大學、巴西聖卡洛斯大學、南非比勒坨利亞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

獎勵制度


學院設有“濮耐獎學金”,“如星獎學金”和“萊鋼獎學金”等企業獎學金,用於獎勵優秀學生和教師,幫助家庭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發展前景


學院發揚“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的精神,努力使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再上新台階,為我國在材料與冶金領域培養出更多高素質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