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宗

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

法眼宗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祖庭為南京清涼寺。南唐文益禪師所創,源出南宗青原一脈,其禪學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價值,影響遠及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文益圓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謚為“法眼大禪師”。後世因稱此宗為“法眼宗”。宋初極盛,宋中葉后衰微。法眼宗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中最後產生的一個宗派,歷經文益(885-958年)、德韶(891-972年)、延壽(904-975年)三祖,活躍於唐末宋初的五代時期。作為宗派,法眼宗的傳承歷史不長,但它的幾位祖師都是吳越地區學修並重的高僧。

概念定義


法眼宗
法眼宗
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五代文益禪師所創。源出南宗青原一脈。盛於宋初。
法眼宗法眼是一位神秘論者,不過他的神秘不是在於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於其生生不已。雖然他對華嚴的造詣頗深,尤其精於六相的原理和解釋,但他卻不認為現象界和實體界是同一的,因為實體是離一切相的。在他眼中實體是空的,他和學生永明道潛的一段對話中便特別說明了這點。某次他問道潛曾看什麼經,道潛告訴他曾看《華嚴經》,於是他便說:“總、別、同、異、成、壞等六相,在華嚴經中是屬於那個部分”?
道潛回答說:“是在該經的十地品中,照理說:出世和世間的一切法都具有六相”。
法眼又問:“空是否還有六相呢”?
這話問得道潛懵然不知所對。接著法眼又說:“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告訴你”。
道潛便依照他的話問:“空是否也具有六相呢”?
法眼立刻回答說:“是空”。聽了這話,道潛恍然大悟。高興得不禁雀躍,向法眼行禮道謝。於是法眼又問:“你是怎樣了解”?道潛立刻回答說:“空”。
法眼宗延壽禪師
法眼宗延壽禪師
法眼便大為讚許。 “法眼四機”為禪宗中之法眼宗指導學人所用之四種機法。(一)箭鋒相拄,謂師家之接化,針對學人上中下等各種機根而彎弓投矢,機鋒相當,接化與領受之雙方,緊密相契,無有間隙。(二)泯絕有無,謂令學人超越有與無二元對立之分別見解,而不令執著於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謂佛性真如原本即顯現於世間各種千差萬別之現象界中,師家遂藉此種具顯於人人眼前之現成佛性,信手拈來,一一皆可隨緣點化。(四)隨流得妙,謂師家依學人根器,靈巧運用接化之機法,而令學人體得佛性之殊妙。
“般若無知”、“一切現成”的法眼宗風。法眼宗的宗風,簡明處似雲門,隱密處類曹洞。其接化之語句似頗平凡,而句下自藏機鋒,有當機覿面而能使學人轉凡入聖者。《五家參詳要路門》說:‘法眼宗先利濟。’直論箭鋒相拄,是其家風。一句下便見,當陽便透。隨對方人之機宜,接得自在,故說為‘先利濟。’《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鋒相拄,句意合機;始則行行如也,終則激發。漸服人心,消除情解,調機順物,斥滯磨昏。’此亦先利濟的意思。《歸心錄》說:‘法眼宗風,對症施藥,垂機順利,掃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說:‘法眼宗家風,則聞聲悟道,見色明心。句里藏鋒,言中有響。三界唯心為宗,拂子明之。’

代表人物


文益
文益
文益(885~958),是青原下第八世,餘杭人,七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出家,後來到明州鄮山育王寺從律師希覺學律,兼探究儒家的典籍。既而改習宗乘,到福州,參謁雪峰義存的法嗣長慶慧棱,住了不久,即為大眾所推許。更結伴到各處參學,路過漳州,為雪所阻,暫時住在城西的地藏院,因而參謁玄沙師備的法嗣羅漢桂琛。桂琛問他∶‘到什麼地方去?’他說是‘行腳。’桂琛說∶‘行腳事作么生?’文益說∶‘不知。’桂琛說∶‘不知最親切。’后桂琛問∶‘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雲),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雲∶‘在心內。’桂琛雲∶‘行腳人著什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師窘無以對,即放下衣包依桂琛求抉擇。近一月余,日呈見解,說道理。桂琛說∶‘佛法不憑么。’師雲∶‘某甲詞窮理絕也。’桂琛雲∶‘若論佛法,一切現成。’文益於言下有悟。後來歷覽長江以南的叢林,到臨川,住在崇壽院,開堂接眾。南唐始祖李建國,迎請他到金陵,住報恩禪寺,署號凈慧禪師。既而遷住清涼寺,前後三坐道場,諸方叢林都遵循他的風化,有仰慕他的聲望從異域跋涉而來的。法嗣六十三人,而以天台德韶為上首。其餘如報慈文遂、報慈行言、報恩法安、報恩慧明、清涼泰欽、靈隱清聳、歸宗義柔、百丈道常、永明道潛、凈德智筠等,均接眾甚廣,大揚一家的禪風,但德韶一支尤為繁榮。關於文益的言行,有《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門十規論》等。
文益在《宗門十規論》〈自敘〉中說(卍續110·877下)∶‘宗門指病,簡辯十條,用詮諸妄之言,以救一時之弊。’在論中闡明‘理事不二,貴在圓融’與‘不著他求,盡由心造’之旨。他又著《華嚴六相義頌》,說明理事圓融的道理,著《三界唯心頌》說明盡由心造之旨。德韶繼承其‘一切現成’的宗旨,也說∶‘佛法現成,一切具足,古人道∶圓同太虛,無欠無餘。’又說∶‘大道廓然,詎齊古今,無名無相,是法是修。良由法界無邊,心亦無際;無事不彰,無言不顯;如是會得,喚作般若現前,理極同真際,一切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牆壁瓦礫,並無絲毫可得虧缺。’後來他的再傳弟子延壽發揮文益的‘不著他求,盡由心造’之旨,乃‘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著《宗鏡錄》一書,博引教乘,說明一切法界十方諸佛、菩薩、緣覺、聲聞乃至一切眾生皆同此心。所以此一心法,理事圓備,是大悲父、般若母、法寶藏、萬行原,假如了悟自心就頓成佛慧。又說‘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由此可知,此宗宗旨,一脈相承很為明顯。而文益開創此宗,既為救一時之弊,‘欲葯當時宗匠喑郁之病’(見〈題重刊十規論后〉),傳至延壽益注重藉教悟宗之用,於是宗風漸失其醇正,數傳即絕。
德韶
德韶
德韶(891~972),處州龍泉人(一作縉雲人),十五歲出家,後唐·同光年中(923~925,一作後梁·開平年中,907~910),到諸方參訪,歷參投子大同等五十四位善知識,都不契。最後到臨川,謁文益,倦於參問,但隨眾而已。有一天,文益上堂,有僧問∶‘如何是曹溪一滴水?’文益說∶‘是曹溪一滴水。’德韶在座側聞之,豁然開悟。既而往游天台山,停留白沙,吳越·錢俶當時在台州作刺史,延請問道。後漢·乾佑元年(948),錢俶繼承王位,遣使迎請,尊為國師,開堂說法。曾勸王遣使新羅,取回散落的天台教籍,使台宗之文獻獲全。后住通玄峰頂,有偈示眾說∶‘通玄峰頂,不是人間,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法眼聞之雲∶‘即此一偈,可起吾宗。’又在般若寺開堂說法十二會,宋·開寶五年(972),於蓮華峰示寂。有語錄行於世(多佚)。法嗣四十九人,以延壽為上首。
延壽
延壽
延壽(904~975),餘杭人,二十八歲時依雪峰義存的法嗣翠岩令參出家,既而往天台山,在天柱峰下習定九旬,又往謁德韶盡受玄旨,後周·廣順二年(952),住在明州的雪竇山,學人很多。宋·建隆元年(960),應吳越王錢俶之請,住杭州靈隱山的新寺為第一世,第二年又應請移住永明寺(今凈慈寺),參學的大眾有二千多人。他著有《宗鏡錄》一百卷、 《心賦注》四卷及《唯心訣》一卷等書,闡揚文益的盡由心造之旨。高麗國王仰慕他的學德,遣使致書敘弟子禮,並遣僧三十六人來受道法,前後回到高麗,各化一方,於是法眼一宗盛行於海外。延壽住在永明十五年,度弟子一千七百人。法嗣有富陽子蒙、朝明院津兩人。
法眼宗為禪宗五家中最後創立的宗派,文益、德韶、延壽三世,嫡嫡相傳,在宋初極其隆盛,后即逐漸衰微,到宋代的中葉,法脈就斷絕,其間不過一百年。
此宗的家風,‘對病施藥,相身裁縫,隨其器量,掃除情解’(宋·晦岩智昭《人天眼目》卷四)。簡明寺地方類似雲門,細密的地方類似曹洞,其接化學人的言句似乎很平凡,而句下自藏機鋒,有當機覿面能使學人轉凡入聖的機用。宋代的越山晦岩智昭說∶‘法眼宗者,箭鋒相拄,句意合機,始則行行如也,終則激發,漸服人心,削除情解,調機順物,斥滯磨昏。’

法眼四機


“法眼四機”為法眼宗指導學人所用之四種機法:
(一)箭鋒相拄。謂師家之接化,針對學人上中下等各種機根而彎弓投矢,機鋒相當,接化與領受之雙方,緊密相契,無有間隙。
(二)泯絕有無。謂令學人超越有與無二元對立之分別見解,而不令執著於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
(三)就身拈出。謂佛性真如原本即顯現於世間各種千差萬別之現象界中,師家遂藉此種具顯於人人眼前之現成佛性,信手拈來,一一皆可隨緣點化。
(四)隨流得妙,謂師家依學人根器,靈巧運用接化之機法,而令學人體得佛性之殊妙。

法眼宗風


法眼宗風“般若無知”、“一切現成”。法眼宗的宗風,簡明處似雲門,隱密處類曹洞。其接化之語句似頗平凡,而句下自藏機鋒,有當機覿面而能使學人轉凡入聖者。《五家參詳要路門》說:‘法眼宗先利濟。’直論箭鋒相拄,是其家風。一句下便見,當陽便透。隨對方人之機宜,接得自在,故說為‘先利濟。’《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鋒相拄,句意合機;始則行行如也,終則激發。漸服人心,消除情解,調機順物,斥滯磨昏。’此亦先利濟的意思。《歸心錄》說:‘法眼宗風,對症施藥,垂機順利,掃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說:‘法眼宗家風,則聞聲悟道,見色明心。句里藏鋒,言中有響。三界唯心為宗,拂子明之。’
法眼是一位神秘論者,不過他的神秘不是在於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於其生生不已。雖然他對華嚴的造詣頗深,尤其精於六相的原理和解釋,但他卻不認為現象界和實體界是同一的,因為實體是離一切相的。在他眼中實體是空的,他和學生永明道潛的一段對話中便特別說明了這點。某次他問道潛曾看什麼經,道潛告訴他曾看《華嚴經》,於是他便說:“總、別、同、異、成、壞等六相,在華嚴經中是屬於那個部分”?
道潛回答說:“在該經的十地品中,照理說:出世和世間的一切法都具有六相”。
法眼又問:“空是否還有六相呢”?
這話問得道潛懵然不知所對。接著法眼又說:“如果你問我這個問題,我會告訴你”。
道潛便依照他的話問:“空是否也具有六相呢”?
法眼立刻回答說:“是空”。
聽了這話,道潛恍然大悟。高興得不禁雀躍,向法眼行禮道謝。於是法眼又問:“你是怎樣了解”?
道潛立刻回答說:“空”。
法眼便大為讚許。
在禪宗五家七宗中,法眼宗對佛教經典尤為看重,並以熔鑄經典義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風特色。據宋.晦岩智昭所著《人天眼目》中所說,“此宗家風,對病施藥,相身裁衣,隨其器量,掃除情解”。法眼宗通過汲取楞嚴三昧、金剛般若、圓覺了義、維摩不二、楞伽妙諦、華嚴法界等教乘菁英,鑄成其“法眼”,形成了法眼宗獨特的感悟。
法眼宗的主要思想,源於文益禪師所著《華嚴六相義頌》中所提出“理事不二,貴在圓融”,以及《三界唯心頌》中“不著他求,盡由心造”的宗旨。文益禪師在《十規論》中說:“大凡佛祖之宗,具理具事,理事相資,還同目足”。認為理事是圓融的,如同眼睛與手足的關係,互相協同。理事圓融即是“一切現成”,並非人為安排,本來如此。
德韶繼承其“一切現成”的宗旨,進而發揚“佛法現成,一切具足……無欠無餘”。再傳弟子延壽發揮文益禪師的“不著他求,盡由心造”宗旨,乃“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他說“佛佛手授授斯旨,祖祖相傳傳此心”。
法眼宗為禪宗五家最後創立的宗派,故博取眾家之長,應時之需,經文益、德韶、延壽三世,滴滴相傳,至宋初高麗王仰慕延壽學德,遣使致書,敘弟子禮,並遣僧人三十六人來受道法,后回高麗,教化一方,於是法眼一宗盛行於海外。

祖庭


法眼宗的發源地——南京清涼寺
南京清涼寺坐落於南京城西清涼山公園內,始建於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原名興教寺。明初稱清涼寺,沿用至今。清涼寺原有規模較大,後主李煜常留宿寺內。寺內德慶堂,相傳為後主題額。
寺后一口古井開掘於南唐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因名保大泉,又名義井。井水豐沛,水質清冽。1982年,公園管理處在泉上建一井亭,井亭北牆上鑲一石碑,南面刻還陽泉三字,為書法家蕭嫻所書;北面為書法家莊希祖所書還陽泉簡介。寺內建築屢毀屢復,現存佛殿為清末所建。抗戰期間,殿宇基本毀圯。南唐時,清涼寺住持文益禪師在此創立法眼宗,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文益禪師圓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謚為 大法眼禪師。後有高麗僧36人來清涼寺,從文益禪師再傳弟子延壽學法。
法眼宗由此傳至國外,而清涼寺則成為佛教界法眼宗祖庭。近十多年來,常有韓國佛教界人士來清涼山尋訪、拜謁祖庭。2009年6月20日,有關方面將原清涼寺一座佛殿及五間禪房交給佛教界作為宗教活動場所恢復開放。清涼寺恢復后,清涼山還將重建一座標誌性的弘法建築。自清涼寺公園南大門進入后,左右兩邊有山,中間為一條狹長地帶,為清涼寺的總體發展規劃預留了很大空間。

典出


文益圓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謚為“法眼大禪師”,後世因稱此宗為“法眼宗”。

精神


批判精神

法眼宗產生的時候,禪宗內部已經有嚴重的門派、門戶之爭,而這種狹隘的思想傾向與行為缺陷,不利於佛教的健康發展,也違背佛教的根本精神。因此,文益、延壽都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批判,而其理論的闡釋及信仰的確立,貫穿著一種可貴的現實批判精神。

融合精神

法眼宗在禪宗五家七宗之中理論著作最為宏富。但有人認為,延壽雖然豐富了禪宗的理論與實踐,“同時也使禪宗本色喪失殆盡,法眼宗難以作為禪宗的一個獨立支派繼續流傳,是必然的。”禪宗本色是什麼?若從達摩“二入四行”的宗旨,到惠能“應無所住”的底蘊,從“石頭路滑”,到“趙州吃茶去”,他們的本色應是:當下徹見心性平等,立馬入世普度眾生;所謂直捷明了,不落偏執。法眼宗不落偏執,在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都表現出了自己的精神。

傳承


法眼宗的傳承,在南唐、南越至五代間,據《五燈會元》、《傳法正宗記》資料統計,其傳承約一八三人,據本書末附錄傳承圖統計,則有三百六十餘人,法眼文益法嗣中,著名的有天台德韶、清涼泰欽、百丈道恆、凈德智筠、永明道潛、永明延壽、靈隱清聳、報恩慧明、報慈行言、報恩法安、歸宗策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