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肚藤

木犀科素馨屬 植物

扭肚藤(Jasminum elongatum (Bergius) Willd.),又名謝三娘和白金銀花,是木犀科素馨屬植物。攀援灌木,高1-7米,葉對生,單葉,葉片紙質,卵形、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聚傘花序密集,頂生或腋生,通常著生於側枝頂端,有花多朵,苞片線形或卵狀披針形,花微香,花冠白色,高腳碟狀,果長圓形或卵圓形,呈黑色,花期4-12月,果期8月至翌年3月。扭肚藤產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越南、緬甸至喜馬拉雅山一帶也有分佈,常生海拔850米以下的灌木叢、混交林及沙地。扭肚藤常用扦插或種子繁殖。扭肚藤是一種優良的庭園觀賞花卉,葉在民間用來治療外傷出血、骨折。

形態特徵


扭肚藤
扭肚藤
攀援灌木,高1-7米。小枝圓柱形,疏被短柔毛至密被黃褐色絨毛。葉對生,
單葉,葉片紙質,卵形、狹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11厘米,寬2-5.5厘米,先端短尖或銳尖,基部圓形、截形或微心形,兩面被短柔毛,或除下面脈上被毛外,其餘近無毛,側脈3-5對;葉柄長2-5毫米。聚傘花序密集,頂生或腋生,通常著生於側枝頂端,有花多朵;苞片線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毫米;花梗短,長1-4毫米,密被黃色絨毛或疏被短柔毛,有時近無毛;花微香;花萼密被柔毛或近無毛,內面近邊緣處被長柔毛,裂片6-8枚,錐形,長0.5-1(-1.4)厘米,邊緣具睫毛;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管長2-3厘米,徑1-2毫米,裂片6-9枚,披針形,長0.8-1.1(-1.4)厘米,寬3-5毫米,先端銳尖。果長圓形或卵圓形,長1-1.2厘米,徑5-8毫米,呈黑色。花期4-12月,果期8月至翌年3月。
纏繞木質藤本,分枝眾多,小枝微被毛,植株高2m~3m。單葉對生,葉卵狀披針形,長3cm~7cm,寬1.5cm~3cm,葉先端短尖或鈍尖,基部渾圓。沿背脈上有柔毛,葉柄短。聚傘花序稠密,常於夏秋放花。開花時,頂端的花序優先開放,然後下部對生葉腋中著生的花序依次怒放,錯落有致,極為美麗。放花時,散發出陣陣馨香,令人心曠神怡。聚傘花序多少被有柔毛,花柄短,花萼被黃絨毛。花冠高腳碟狀、潔白,管長2cm~3cm,裂片矩圓形,6~9枚,裂片長6mm~lOmm。雄蕊2枚,內藏。漿果球狀,直徑約6-7毫米,成熟時黑色。

生長環境


扭肚藤野生,常攀援於灌木叢中。

生長習性


扭肚藤
扭肚藤
生海拔850米以下的灌木叢、混交林及沙地。

分佈範圍


產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生海拔850米以下的灌木叢、混交林及沙地。越南、緬甸至喜馬拉雅山一帶也有分佈。

栽培技術


繁殖:用扦插或種子繁殖。

主要價值


扭肚藤是一種優良的庭園觀賞花卉。
藥用價值:葉在民間用來治療外傷出血、骨折。
藥材·版本一
扭肚藤
扭肚藤
【別名】:白花茶、假素馨、豬肚勒、青藤子花
【來源】: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扭肚藤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h.-Ham.,以莖、葉入葯。全年可采,洗凈切段,曬乾。
【性味歸經】:微苦,涼。
【中藥化學成分】:莖葉中含有扭體藤甙(jasamplexoside)A、B、C,10-羥基-女貞甙(10-hydroxyligustroside)和素馨屬甙(jasmi-noside)等斷環烯醚甙成類化合物。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消滯。用於急性胃腸炎,痢疾,消化不良,急性結膜炎,急性扁桃體炎
【各家論述】:
1.《嶺南採藥錄》:治濕熱腹痛,大便不暢,煎服。煎湯洗瘡疥。
2.《嶺南草藥志》:清利濕熱及消滯。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風濕性關節炎,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材·版本二
【出處】:《嶺南採藥錄》
【拼音名】:Niǔ Dù Ténɡ
【別名】: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嶺南採藥錄》),左扭藤(《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莖葉。夏、秋採收嫩枝葉,切段曬乾。
【生境分佈】:野生,常攀援於灌木叢中。分佈我國南部。產於廣東等地。
【性狀】:乾燥莖圓柱形,多截成長約3~5厘米的段落,粗約1~5毫米;幼枝茶褐色被疏毛,或近光滑,節部稍膨大。質堅,斷面粗糙,木部白色,中央具明顯的髓部或形成空洞。
葉茶褐色,對生,卵狀披針形,全緣,質薄而脆,易碎。以葉多、茶褐色、枝少者為佳。
【性味】:《嶺南草藥志》: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治濕熱腹痛,腸炎,痢疾,四肢麻痹腫痛,瘰癧,疥瘡。
①《嶺南採藥錄》:治濕熱腹痛,大便不暢,煎服。煎湯洗瘡疥。
②《嶺南草藥志》:清利濕熱及消滯。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腸炎,痢疾,消化不良,風濕性關節炎,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
①治濕熱腹痛:扭肚藤五錢,阮生龍五錢,烏臼樹三錢,紅救主三錢,七枝蓮三錢,獨腳柑三錢,槐花米三錢。水煎服。
②治四肢麻痹腫痛:假素馨適量,與豬蹄煎湯服。
③治鼠癧:白花茶葉、老鼠柏。二味共燉酒內服,其渣外敷。
④治牙骹蛇(牙骹附近患淋巴管炎,很快令牙關不能開合):扭肚藤葉五錢,不七草五錢。水瓜葉五錢,白菊花五錢。搗爛取水服,藥渣加三黃散敷患處。
⑤治乳瘡:扭肚藤一兩,趕狗章二錢。水煎服。
⑥治流血不止:扭肚藤曬乾研末密封,適量內服或外用。(選方出《嶺南草藥志》)
藥材·版本三
【出處】:出自《嶺南採藥錄》。
【拼音名】:Niǔ Dù Ténɡ
【別名】:假素馨、白花菜、毛毛茶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Jasminum elongatum(Bergium) Willd.[J.undulatum Ker-Gawl.;J.amplexicaule Buch.-Ham.」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灌木叢。混交林及沙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以葉多、枝少、色茶褐者為佳。
【性味】:微苦;性涼
扭肚藤
扭肚藤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風濕熱痹;
四肢腫痛;瘟癧;瘡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撤;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禁忌】:孕婦禁用。

鑒別


性狀鑒別

莖呈類圓柱形,多扭曲成團,或截段,長3~5cm,直徑1~5mm;幼枝茶褐色,有疏毛或近光滑,節部稍膨大;質堅,斷面粗糙,木部白色,中央具明顯的髓部或形成空洞。葉對生,多脫落,捲曲皺縮,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長3~7cm,寬1.5~3cm,先端短尖,基部略呈心形,上麵茶褐色,下面脈上有柔毛,葉柄短,長約5mm。氣微香,味微澀。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
表皮由1列細胞緊密排列而成,外層角質增厚,增厚層厚2.6μm,表面著生有非腺毛,偶見腺鱗。非腺毛由1個到多個細胞組成,腺鱗由4個腺頭細胞和1個腺柄細胞組成。表皮細胞內側有2層厚角細胞,角隅處增厚明顯。皮層細胞可見草酸鈣方晶和細胞核。內皮層由1層長方形細胞排列成環,內含澱粉粒中柱鞘纖維環帶較寬,由4~5層細胞組成,排列緊密,厚約40μm。韌皮部由4~6層細胞組成,明顯可見細胞核木質部較寬,導管徑向排列,導管多為圓形,直徑為20.8~31.2μm,髓射線較明顯,由1~2列細胞組成,木纖維細胞壁薄,直徑4~8μm,成群存在,常與導管間隔排列;髓部寬廣,細胞圓形或橢圓形,髓部薄壁細胞中散有草酸鈣小針晶和方晶,中央有厚壁細胞群,細胞核清晰可見。
葉橫切面
表皮由1層細胞組成,類方形或長方形,排列整齊緊密,外層角質增厚,可見非腺毛,主脈處上下表皮細胞大小差異不大,細胞略呈切向延長,主脈上下表皮內側有數列厚角細胞。維管束外韌型,呈新月形排列。韌皮部位於下方,略窄,細胞細小。維管束鞘散生厚壁細胞,還可見草酸鈣針晶和草酸鈣方晶。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分化不明顯,整個葉肉組織由8層類圓形、類方形或長方形細胞組成,並且散有草酸鈣簇晶,簇晶直徑5.2~13μm。
粉末
扭肚藤
扭肚藤
粉末黃綠色。表皮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常成片存在,細胞垂周壁念珠狀增厚明顯,表面具角質樣紋理,表面具皮孔;非腺毛較多,深黃色,多由多個細胞構成,牛角錐形,有的先端彎曲,較多,長13~130μm;腺毛呈橢圓形或長圓形,並可見腺鱗,腺鱗由四個橢圓形或圓形的細胞組成,腺柄由單個細胞組成,內含深黃色分泌物,長26~31.2μm;草酸鈣簇晶較多,大小不一,一般較小,圓形,稜角較尖,有的稜角不甚清晰,中心簇狀,直徑5.2~13μm;方晶較多,呈方形、不規則形多面體或柱形,直徑5.2~8.0μm;髓部薄壁細胞圓形或類圓形,壁薄,常成片存在,可見細胞核,並存在少量小針晶,長約10.4~12.3μm;厚壁細胞成片存在,縱斷面觀長方形,細胞加厚;石細胞單個或多個相聚,多個相聚的排列緊密,形狀各異,呈類圓形、類方形、鈍三角形、五邊形或不規則形,孔溝或層紋明顯,壁較厚,胞腔狹窄,類圓形的石細胞壁相對較薄,胞腔大;木薄壁細胞壁略增厚,長方形,木化,紋孔較明顯;木纖維成束存在或單個散在,長條形或人字形,平直或彎曲,有的一邊波狀,末端稍尖或鈍圓,多碎斷,細胞壁增厚明顯;中柱鞘纖維多單個存在,壁薄腔大,有橫、斜縫狀,人字狀紋孔;澱粉粒較多,單粒類圓形,橢圓形,有的可見於內皮層細胞內,臍點不明顯,層紋也不明顯,復粒由2~4個分粒組成;多見螺紋導管。上、下表皮細胞不規則或多角形,具角質樣紋理和非腺毛,上表皮沒有氣孔,但下表皮表面具氣孔,多為不定式,氣孔長圓形,保衛細胞2個,副衛細胞不定,3~6個。

薄層鑒別

取扭肚藤粗粉5g,加入體積分數為70%的乙醇適量,加熱迴流3次,每次1h,提取液濃縮至無醇味,用乙酸乙酯提取3次,合併濾過,濾液濃縮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東莨菪內酯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2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2種溶液各3~4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體積比6∶10∶7∶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亮藍色熒光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