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玫瑰花苞的結果 展開

玫瑰花苞

植物

花徠苞為一朵花的成長曆程中的一個過程,在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之後,有些植物會開花並且結果。花朵的嫩芽長出來之後,下一個階段就是變成花苞,繼而變成美麗的花朵。

形態特徵


莖粗壯,叢生;小枝密被絨毛,並有針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彎曲、淡黃色的皮刺,皮刺外被絨毛。

小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1.5-4.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葉脈下陷,有褶皺,下麵灰綠色,中脈突起,網脈明顯,密被絨毛和腺毛,有時腺毛不明顯;葉柄和葉軸密被絨毛和腺毛;托葉大部貼生於葉柄,離生部分卵形,邊緣有帶腺鋸齒,下面被絨毛。

徠花單生於葉腋,或數朵簇生,苞片卵形,邊緣有腺毛,外被絨毛;花梗長5-225毫米,密被絨毛和腺毛;花直徑4-5.5厘米。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紫紅色至白色;花柱離生,被毛,稍伸出萼筒口外,比雄蕊短很多。

繁殖方式


芽接法:每5-9日,在良種母株上選擇飽滿的芽眼削下,在白玉棠或薔薇砧木上接1-2個芽,也可以在砧木的一根長枝上,每隔8-10厘米接一個芽,接活后,將其一段段帶一個接活芽的枝分段剪開,與一般扦插法一樣,插入砂床或容器中。
枝接法:每年春天可用切接、舌接、腹接法將良種枝條接在薔薇、白玉棠砧木上。
根接法:冬春玫瑰休眠期,在室內將接穗在薔薇或白玉棠的一支根上,綁紮好后,把它假植於底,中溫溫室,保持濕潤,待其介面癒合后再上盆或定植。

栽培技術


土壤準備

玫瑰花生產周期長,扦插苗一次定植可採收3-4年,嫁接苗可採收5—6年。為獲得切花的優質、高產、高效益,種植玫瑰花的土壤必須在栽培期間要求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狀。選擇地下水位低、疏鬆通氣的泥性壤土為佳,土壤需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含量最好能達到10%以上。土壤pH值在6、5左右。改良土壤要結合整理種植畦進行,通過深翻並施用大量的有機肥,使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肥性得到改善和長期維持,促進玫瑰根系長期良好的生長。改良土壤的有機肥種類可選用牛糞、豬糞、羊糞、雞糞、骨粉、腐葉土、堆肥等。
種植畦按畦面寬0.9m,走道底寬0.5m,畦高0.5m,畦面要平整。定植畦做好后,需再次檢查土壤的pH值、EC值,並用肥、酸、鹼調整,使pH值調整在6.5左右,EC值調整在0.8~1.2mS/cm,若EC值小於08用肥料進行調整,EC值大於1.2可用水進行淋洗。滴灌預先安裝好。

栽培方式與定植

玫瑰花生產多採用折枝栽培法,栽培方式為單畦雙行栽培,株距12cm,行距50cm,每畝定植5000—6000株。溫室大棚栽培一年四季均可定植,種植時拉直線栽種,以確保種植行種苗筆直有利管理。定植深度略深過扦插深度,但土壤不可超過苗的主芽。現代工廠化生產的種苗緩苗期短、成活快。
定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在高溫天氣定植時注意遮蔭降溫並向葉面噴水。定植后一周內充分保證根部土壤和表土濕潤,白天葉面噴水,適當遮蔭;7天後逐漸降低葉面澆水量,但要保持表土濕潤,並噴灑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劑進行一次病害防治;15天後逐漸減少土壤澆水量,此後根據土壤乾濕情況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潮濕,並開始採用滴灌系統;30天後進入正常管理。

栽培環境控制

玫瑰花的栽培環境主要包括:水分、施肥、溫度、濕度和光照等環境因素。
水分管理:灌溉用水選擇無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玫瑰花的澆水時間、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受季節、天氣、土壤和植株生長狀況的影響,生產者主要根據生產經驗或儀器不斷觀察、檢測土壤水分含量、植株生長情況等確定。儀器可使用快速測定土壤水分的土壤張力計,用張力計監測土壤水分,並製作滴灌澆水參考依據。晴天每天澆水2次(土壤水分張力PF保持在1.8左右),澆水時間選擇在10:00與14:00,不要在早晨或傍晚澆水,避免因澆水水溫低而降低土壤溫度;4~6月氣溫高、乾燥,栽培土壤也較乾燥,玫瑰植株生長加快,水分消耗也增大。主要通過增加澆水次數,增加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張力PF保持在1.6~1.8,澆水時間選擇在晴天10:00~16:00澆水,沒有降溫設施的溫室大棚需要增加噴霧降溫,噴霧時間選擇在晴天14:00;7-9月氣溫高、多雨、濕度大,栽培土壤濕度較大,但玫瑰植株生長也很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通過增加每次澆水的量,滿足玫瑰植株生長對水分的大量需要,土壤水分張力PF保持在2.2;,陰天為降低空氣濕度,減少病蟲害發生僅在10:00澆水一次。連續下雨天停止澆水,等待雨停、天氣轉晴后及時澆水,這樣有利於溫室大棚空氣濕度的調節控制;秋季天氣涼爽,較適宜玫瑰切花的生長,澆水保持每天1~2次,土壤水分張力PF保持在1.8左右。
施肥管理:玫瑰花在營養生長期對大量元素氮、磷、鉀的需求為3:1:2,開花期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中量元素包括鈣、鎂、硫;在河水和井水中含鈣和鎂較高,施肥時可不添加或少添加。微量元素中鋅和硼較缺乏,生產中要注意添加。鐵在土壤中不缺乏,但鐵的吸收與土壤的pH有關,pH值5.5~6.5時,可少量添加;pH大於7時,土壤中的鐵植物很難吸收。生產中要定期對土壤養分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判斷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是否能滿足玫瑰正常的生長發育。當土壤各種營養元素達到最適值時,可獲得較好的切花產量和質量。最適宜值參考下表,若土壤中營養元素不足或較低,可每次按原施肥量的10%逐步增加,直至最適量;若土壤中營養元素過高時,可減少施肥量或進行水淋洗。玫瑰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鮮花產量高,故對土壤中的養分需求量相當大,且玫瑰對養分的需求是多樣的,只有不同種類養分合理配合,才能使鮮花優質、高產,且連年豐收。
①不同種類營養養分對玫瑰的不同作用
氮肥是玫瑰需求的重要營養養分,對玫魂的營養生長和鮮花產量起重要作用。只有在氮肥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校繁葉茂,生長正常。如果氮肥不足,會使玫瑰校條瘦弱,葉片發黃,新梢生長緩慢。但是如果土壤中氮肥過多,則容易引起枝條徒長,組織疏鬆,開花少,甚至花朵畸形。
磷肥可以促進玫瑰根系生長,使根系發達,葉面肥厚,花色鮮艷。如果土壤中缺少磷肥,則會使枝條軟弱,花朵下垂而無力,所以在每年秋季施基肥時,要摻加適量磷肥。
鉀肥可促使玫瑰新梢嫩葉生長正常,使鮮花數量增多,花蕾飽滿,鮮花含玫瑰油成分高。
玫瑰除大量需求氮、磷、鉀營養三要素外,還需要一定種類的微量元素,例如鐵、硼、錳、鋅等。如土壤中缺少微量元素,則會使植物葉片失綠,甚至使植物器官畸形,發生各種生理病害,影響玫瑰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②玫瑰常用化肥的種類和施肥要求
a、尿素。尿素是玫瑰生產中經常使用的氮肥,主要是用作追肥。追肥一般採取溝施和穴施,施肥后5~7天見效。施尿素后應及時進行澆水。每畝每次用量一般為10~15千克。每年可追施尿素3~4次。對沙性土壤應注意勤施、少施。
b、碳酸氫銨。簡稱碳銨,為速效氮肥,只能用作追肥,溝施或穴施,忌地面撒施,揮發快,需及時蓋土並結合澆水。施肥后2天內見效。施肥時不要使肥料落在植株葉片上而燒傷葉片。每畝每次施肥量為10~20千克,每年可追施3~4次。該肥料易溶解而發生流失,應特別注意要勤施和少施。該肥料長時間使用不會破壞土壤結構而使土壤板結,在生產上應用廣泛。
c、過磷酸鈣。主要用作基肥,肥效慢,生產上經常與土雜肥拌在一起在秋季作基肥。以溝施為主,每畝用量一般為30~50千克。過磷酸鈣容易結塊,在使用時應充分軋碎或搗碎,否則會燒壞植物根系。在玫瑰秋天生長晚期可利用1%過磷酸鈣浸提液進行葉面施肥,效果也很好。
d、鈣鎂磷。鈣鎂磷肥的性質和用法、用量與過磷酸鈣相同,但鈣鎂磷肥無腐蝕性,不吸濕,不結塊,使用方便,故在生產上得到廣泛採用。
e、硫酸鉀。硫酸鉀在土壤中移動性小,故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尤其在玫瑰現蕾前追施最好,效果顯著。玫瑰園越是高產,則越需追施鉀肥。硫酸鉀一般開溝施入,每畝一般用量10~15千克,每年追施一次即可。長期使用硫酸鉀會使土壤出現板結,故摻入有機肥中作基肥較好。硫酸鉀系酸性,有一定腐蝕性,應避免碰到枝葉上造成燒傷。硫酸鉀不可與氮肥、過磷酸鈣混施,否則會嚴重降低肥效。硫酸鉀在玫瑰現蕾前採用葉面施肥效果很好,使用濃度為0、5%,吸收快,效果明顯。
f、氯化鉀。氯化鉀的性質、用法及用量基本和硫酸鉀相同。鹽鹼地不宜使用氯化鉀。
g、磷酸二銨。磷酸二鍍是很好的氮、磷複合肥料,肥效長,肥效高,主要適作基肥,溝施為主,每畝用量30~50千克。基肥中已加磷酸二鍍時則不必再加磷肥。
h、磷酸二氫鉀。磷酸二氫鉀是磷、鉀複合材料,溶解度高,適於作葉面肥,常規使用濃度0.2%~0.3%,一般每15天噴一次。也可結合噴葯同時進行。
③施肥的時間
玫瑰施肥的種類包括基肥和追肥兩種。
a、基肥。玫瑰基肥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施肥時間應盡量提早。秋季早施基肥不僅可以使開溝施肥中所受傷的根系得到癒合,生出新根,且可使所施土雜肥在土壤中得到充分腐熟、分解,有利於促進植株來年春天旺盛生長。具體時間在北方地區應以9月下至10月上旬施入為宜。秋季基肥施的過晚,往往影響到來年春天植株正常生長。
b、追肥。玫瑰追肥是在春夏生長季節進行,所施肥料以化肥為主,肥效快,針對性強。具體追肥時間可分為萌芽期、花蕾期、盛花期及花後期等4個時期。在這4個時期中,植物生長量大,需肥多,應及時往土壤中補充養分,以保證鮮花產量。我國南方玫瑰產區花農的施肥經驗是:“三五花紅”和“四水三肥花收盡”。意思是說從玫瑰開始形成花蕾到鮮花完全采完要澆4次水,施3次肥。這足以說明在玫瑰花期多次追施化肥對鮮花的產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溫度控制:玫瑰花生產最適宜的生長發育溫度白天24℃~26℃,夜間14℃~16℃。冬季當夜溫低於8℃時,生長緩慢,枝條變短,雙心花增多。夜間溫度長期低於5℃時,發出的新枝較短,盲枝增多。理想的晝夜溫差是10℃~12℃。
溫室大棚內安裝溫濕度記錄儀或干、濕溫度計觀察棚內溫度變化,根據溫度變化進行溫度調節管理。當溫度偏高時,打開天窗和四周的側窗進行自然通風降溫,當白天溫度高於30℃時,採用遮光降溫。在高溫乾燥的季節可採取噴霧降溫;當溫度偏低時,關閉大棚四周側窗,溫室大棚內增加保溫幕保溫,保溫幕在夜間主要用於阻止熱量交換和損失,提高植株葉片的溫度防止露水形成,從而使產量增加,並提高切花品質,尤其對紅色品種更為突出,但保溫幕在白天不能總是完全關閉。
濕度控制:玫瑰花萌芽和枝葉生長期需要的相對濕度為70%~80%,開花期需要的相對濕度為40%~60%,白天濕度控制在40%,夜間濕度應控制在60%為宜。溫室大棚內濕度高於90%以上大棚薄膜、水槽、植株及葉片開始形成水滴,易誘發多種病害。土壤水分狀況對玫瑰的生長、發育、產量至關重要,在整個玫瑰生長季節都要密切關注土壤水分條件的變化。一般來說在我國北方春天比較天氣乾旱,故應及時澆好催芽水、催花水、盛花水和花后水,約相間15~20天澆水一次,以時刻保持土壤有良好的墒情。實際上在生產當中澆水和施肥是結合進行的,每次追肥以後只要未馬上下雨,都要及時進行澆水一次,否則使追肥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玫瑰園澆水一般採取畦灌,但該方式用水量大,且易使土壤養分大量流失,故在澆水時應控制水量,以能澆透根際土壤為宜。生產上應提倡窄畦灌溉,可大量節約用水。在有條件的地方,玫瑰園應該發展滴灌,不僅可以大量節約用水,且可始終保持土壤的通氣性,不使土壤板結。
光照控制:玫瑰花喜光,特別是散射光。葉片的光飽和點為35000~50000Lux,光補償點為10000Lux。切花玫瑰花青素的合成需要紫外光,但紫外光過強會造成紅色品種花瓣黑邊,紅色品種適宜選用0~350nm波段透過率為20%左右的棚膜。陰雨天要保證一定的散射光。在玫瑰抽枝期間不使用遮光網,保障植株有充足的光照;現蕾后可以在晴天10:00-16:00期間,使用60%~75%銀灰色的遮陽網;夏季連續陰雨天不能遮光,冬季不遮光,大棚土表面過濕、有霜霉病灰霉病時不遮光。
中耕除草:玫瑰園在每一次澆水和下雨之後,都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不僅可以疏鬆土壤,而且可防止雜草生長,與玫瑰爭奪水分和養分。每年雨季來臨,玫瑰園更應多次中耕,以便有效的疏鬆表層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空氣狀況,保證根系正常生長,並防止根腐病等病害發生。
修剪技術
株型培養:苗期所有花頭在豌豆大小時摘去,保留葉片,當枝條長度有50cm以上時將枝條壓下,注意不要將枝條壓斷。新萌發出的粗枝做切花枝,過細的枝條壓作營養枝;營養枝上發出的細弱枝條繼續壓枝。壓枝時注意各株之間、枝條之間不能相互交叉,折枝數量以鋪滿畦側面為宜,讓葉片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壓條一般應選在晴天下午操作。修剪營養枝的同時要清除根部10cm內的細弱枝、短枝,可增加下部光照,促其發芽。
花期修剪:修剪原則是春夏季留低樁,秋冬季留高樁。枝條下部直徑在0、5cm左右的,保留2~3個芽眼,枝條下部直徑在0、8左右的,留3~5個芽眼;對長度不到50cm或盲花、畸形、直徑在0、5cm以上的枝條及時剪除;對直徑在0、5cm以下且發芽位置較高的枝條做剪枝處理,靠樁剪或回縮剪主枝均可,發芽位置低的枝條直接壓為營養枝。總的原則是,粗枝往上抬,細枝往下壓。
整技:將玫瑰的枝條從基部全部剪除,修剪是指剪去枝條的很少部分。為了促使玫瑰花叢生長旺盛,花色鮮艷,出油率高,必須進行適當的整枝和修剪。皺葉玫瑰直立叢生,萌發力強,修剪時應注意通風透光,校條分佈要均勻,並保持一定距離,以避免風吹枝條相互搓碰弄壞花頭。花叢經過修剪后,可使採收花朵和田間管理操作方便。對新栽種的一到二年生的玫瑰花叢,修剪后既要枝葉生長良好,又能夠提前開花。三年生以上的玫瑰園鮮花產量很高,需要及時修剪,防止早衰引起減產。要把玫瑰花修剪好,必須了解修剪后的反應。玫瑰花的品種不同,栽培管理水平不同,以及土壤肥料的差異,修剪后的反應也各不相同。通過修剪應能使玫瑰校條變得粗壯,其上半部的芽比基部的芽質量好,萌發早,生長旺盛。修剪整校必須了解玫瑰的品種特點和生長習性,掌握修剪原則。在修剪時對粗壯的枝條要控制它向上徒長,在適當的位置剪去頂梢,促使玫瑰生長側校,抑制開花部位的上升,避免校條下部空虛、光禿現象的發生。在夏季和冬季進行兩次適當的修剪,可使枝叢通風透光,增強光照,使營養物質集中到開花的枝條上。枝葉特別旺盛的玫瑰灌叢,採收鮮花不一定多,因為養料大多消耗在營養生長上。反之,如果灌叢開花太多,營養消耗過大,則容易造成灌叢生長勢衰弱,嚴重影響來年的鮮花產量。
修剪:一次更新法:霜降前後,將玫瑰花的枝條在離地面5~6厘米處全部剪去,然後用細土把剪留的校條覆蓋,培成饅頭形。第二年春天,玫瑰根部生出許多新嫩枝條,待新梢停止生長后,將過密的和瘦弱的枝梢剪去,所留枝條要空間分佈均勻,通風透光,並加強肥水管理,第三年春天玫瑰生長旺盛,鮮花豐收。
二次更新法:把花叢的衰老枝條剪去一半,利用剪留下的枝條生產鮮花,等到玫瑰開花採收后再把保留的校條進行更新,這樣不致因修剪枝條而降低鮮花產量。
逐年更新法:各地較普遍採用此法進行玫瑰修剪。每年根據玫瑰枝叢的生長情況,適時剪去枯枝、纖細枝衰老枝和病蟲害枝,促使枝叢每年生出新枝條,保持校叢長勢旺盛,產量不減,又達到更新複壯的目的。
【注意事項】
①、對嫁接的玫瑰苗,要把砧木上的枝條全部剪掉。修剪枝條要分佈合理,不偏向一側,適當剪去衰老枝,及時更新複壯。修剪一年生枝條要保留外向芽,促使側枝形成大量花朵。在外向芽上方要留殘樁1~1.5厘米,避免枝條向下乾枯影響剪口下芽生長。
②、在修剪整枝時,對直立粗壯的徒長枝,在離地面高80厘米處剪截,促使其生成側向開花枝。時間不能修剪過晚,否則不會發芽長枝。對衰老枝條要在離地面5~6厘米處剪掉,使其萌發新枝。修剪時要選留校條上的飽滿芽,以便培育壯枝。
③、修剪整枝的時間應在玫瑰花採收完畢之後進行。因為從收花結束到玫瑰休眠落葉,這期間是玫瑰生長發育期,需要大量養分,如令其自然生長,會加重養分消耗,對來年開花枝生長不利,影響鮮花產量。
④、修剪工具刃口要保持鋒利,剪口要平滑整齊,避免撕裂剪口而影響發芽生長。
據有關試驗證明,玫瑰進行修剪優點很多。以鏈珠形栽種的六年生玫瑰花叢為例,在同樣管理條件下,經過修剪的玫瑰花叢,校條粗壯分佈均勻,通風透光,生長旺盛,葉片碩大,色澤蔥綠,枝條形成大花量多,出油率高,每畝產鮮花300~400千克。未經修剪的株叢容易衰敗,枝條密生交叉,透光通風差,纖細枝多,葉片小,色澤發黃,花朵小,花量少,質量差,出油率低,多有病蟲害滋生,每畝產鮮花僅15~40千克。

病蟲害防治

玫瑰花生產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採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防治原則,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降低切花品質,影響經濟效益。定期檢查溫室大棚的隔離措施,控制害蟲的侵入;及時清潔棚膜,隨溫濕度變化及時通風換氣和排濕。在澆水和施肥時不要將水、肥濺灑在葉片上,避免採用淋澆的方式給水。及時清除棚內棚外的雜草,不為害蟲提供越冬場所。及時拔除感病植株,摘除病葉,同時配以藥劑處理,以控制病害的進一步蔓延。每次採花后,應當用保護性藥劑對植株噴霧處理,防治病害從傷口侵入。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儘可能採用熏蒸(硫磺熏蒸、百菌清復配劑熏蒸),採用噴霧方法時也要盡量選用不易留下污漬的農藥,如選用懸浮劑、水劑、乳油等劑型的殺蟲、殺菌劑。

切花採收

切花玫瑰玫瑰花採收時間在每天上午7:30~10:30和下午16:30以後均可。採花前必須將採花桶清潔乾淨后再加入保鮮液,置於採收棚中,以保證在采后5分鐘內將切花插入保鮮液,並儘快將切花運至冷庫預冷,冷庫溫度5±1℃。採收標準必須根據切花品種、進入市場、運輸距離與時間等決定,開花指數:
1、萼片略有鬆散,花瓣頂部緊抱,適宜長途運輸與貯藏。
2、花萼鬆散,適合於遠距離運輸。
3、花瓣伸出萼片,可以兼做遠距離和近距離運輸。
4、外層花瓣開始鬆散,適合於近距離運輸和就近批發出售。另外,根據品種特性和採收季節,採收標準可以適當調整,夏季氣溫高時適當早采,冬季氣溫低時採收成熟度要大些。過早或過晚採收都會影響切花的瓶插品質。

主要用途


功效作用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微溫,芳香行散,可緩和情緒、平衡內分泌、補血氣,美顏護膚、對肝及胃有調理的作用、並可消除疲勞、改善體質,用於肝胃不和,飲食減少,具有理氣解郁,化濕和中,活血散瘀的效用。

藥用

花入葯,功能理氣活血、疏肝解郁,主治肝胃氣痛、食少嘔惡、肝氣鬱結、胸悶及肝胃不和,適宜皮膚粗糙、貧血患者、體質虛弱者。玫瑰花加糖沖開水服,既香甜可口,又能行氣活血,泡酒服用舒筋活血,可治關節疼痛,製成玫瑰純露,氣味芬芳,療效顯著。

營養

玫瑰花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富含維生素C、木糖、葡萄糖、蔗糖、蘋果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有多種揮發性香氣成分。還可製作各種茶點,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玫瑰酒等。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用玫瑰的花瓣或花苞窖制而成,氣味芳香,藥性平和。玫瑰花茶的味道清香幽雅,能令人緩和情緒、活血、和胃養肝、消除疲勞,促進血液循環之功能,有助消化、消脂肪,減肥作用也不錯的。

其他

玫瑰花是一種天然美容護膚佳品,具有養顏美容功效。提取的玫瑰油氣味芳香,是香料工業不可取代的原料,多用於製造高級香水等化妝品。在玫瑰油中再利用的玫瑰水是純天然護膚品,具有極好的抗衰老和止癢作用。

觀賞

是中國傳統的十大名花之一,是城市綠化和園林的理想花木,也可作為室內觀賞花卉的選擇,花期玫瑰可分泌植物殺菌素,有益於人們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