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湯

民間菜

酸菜湯是一道菜品,屬於民間菜,製作原料主要有豆米、酸菜等。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酸菜800克(2袋)
豬梅肉150克
蔥、姜適量
八角、花椒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我老家品牌的酸菜,打開袋子一股濃濃的酸菜缸味道,很正宗(湯泉一品)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喜歡酸一點的就洗一遍,我就只洗了一遍,不喜歡太酸的就多洗幾遍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梅肉有肥有瘦,炒酸菜正好,五花肉也行,但五花肉燉時間長了,肥肉會化掉,所以梅肉更適合作為“打底”,炒好的肉取出待用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蔥姜爆鍋(酸菜吃油,所以多放油,我用的是花生油)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放入酸菜炒一下,這一步很關鍵,炒好了後面的湯才會好喝,酸菜要炒到完全吸附了油,有酸味飄出,放黑胡椒粉、生抽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放入炒好的肉肉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放幾顆八角和花椒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移到砂鍋里,放入足量的水,大火煮開后,轉中小火燉2小時,燉好后盛出來前再放鹽、雞精。(酸菜越燉越好吃,第二頓吃和第一頓又會是不同的風味)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喝湯,吃酸菜。喜歡吃粉絲的可以最後放入一把龍口粉絲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五花肉多放
大蔥適量
紅辣椒適量
多放
生抽適量
老抽適量
酸菜一袋
土豆一個
花椒大料適量
大蒜適量
耗油適量
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五花肉切塊或片,鍋中放油,放入花椒大料八角辣椒炒香,放入五花翻炒,酸菜吸油所以多放油,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放入蔥蒜翻炒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酸菜開水洗凈,鑽水,將多餘水分擠出。放入鍋中與肉翻炒,至酸菜全部散開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放入調料,料酒,耗油,生抽,老抽翻炒,放入鹽適量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多加水燉20分鐘到30分鐘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土豆可條可絲,20-30分鐘后將土豆放入鍋中再燉10分鐘左右,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開鍋收湯,最後放一點蒜出鍋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可以把湯盛出就是酸菜湯了,很好喝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豬肚一個
酸菜200克
胡椒30粒
一塊
1小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一個豬肚洗凈了有加醋加油加麵粉反正我是加麵粉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洗好了燒一鍋開水過水焯一下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這個是被我碾碎的胡椒子碾碎的方法隨便多暴力都可以哈哈哈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過水后的豬肚切片的生薑還有碎胡椒子放入煲湯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加水沒過豬肚就行啦喜歡喝湯的……那你就多加點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大火煮開後轉中小火慢燉50分鐘然後撈豬肚起來切條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酸菜切絲泡半小時水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剪碎豬肚啦我是剪條狀有的人喜歡吃塊狀隨意啦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加入已經泡了半小時的酸菜絲再中小火煮十分鐘開鍋撒鹽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成啦~

基本內容


酸菜豆米湯,貴州的主要黔味名菜之一,做法:酸菜切碎,鍋里熱豬油,下干辣椒節熗炒,出香味後下酸菜,炒香后加酸湯和水;燒開後下豆米,再燒開加一點鹽和味精起鍋。酸酸辣辣的非常開胃。酸菜豆米湯是一道民間菜,民間曾經流傳“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川川”的諺語又說此菜可預防結石病,亦可延年益壽,因而深受人們歡迎。這其實是“擦菜”,深加工的一道菜,在宴席上可用,能登大雅之堂。
貴州酸菜,主要用來與豆米一起做成酸菜豆米湯,豆米是將老的四季豆米燉爛,再與酸菜一起燒湯,吃起來嫩脆爽口。這湯可以是葷的也可以是素的,還可以用它來製作酸菜魚、酸菜炒魔芋,酸菜炒豆米、炒耳塊粑,也可以切成寸段涼拌吃,下飯、開味、醒酒。但吃不慣的江浙人認為太酸且有一股不太好聞的“惡水”味,可當地人嫌四川酸菜不夠味。貴州酸湯含多種維生素,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具有止渴生津,開胃健脾的功能。民族飲食中尤以苗族酸湯系列為最佳。因為高山阻隔,過去貴州人的生活相當艱苦和封閉,當地缺鹽,人們就在酸上做起了文章。加上潮濕的氣候環境,酸湯解膩、清腸胃也就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以酸為主題的菜,如今在外頭知名度最高的,自然是酸湯魚,據說最正宗的酸湯魚在黔東南凱里。貴州的其他民族也吃酸,只不過苗族的風味更具代表性。黔東南是“吃酸”的故鄉,酸食無處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愛好。每家每戶都少不了酸水壇、醋水壇、腌萊壇等,還流傳著“三月腌菜,八月腌魚、正月腌肉”和“壇不下,菜不爛”等關於酸食的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