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葉干病

百葉干病

牛百葉干病,又叫瓣胃阻塞病,尤以冬季多發,主要是由於飼養管理失當,使役過度可運動不足,或長期大量飼餵含粗纖維多的干硬飼料,或飼餵糠麩、糟粕及附著大量泥沙的飼料,加之飲水不足致牛體內火盛,使停留在瓣胃里的飼料缺水而滯留於瓣胃小葉里難以下行,最終形成瓣胃阻塞,進而使瓣胃失去正常消化功能,引起百葉干病。

目錄

正文


癥狀:
病牛精神沉鬱,食慾減退,反芻障礙,被毛豎立,消瘦無力。初期糞便少而干,色暗呈球狀,表面有黏液,糞內含有未消化的飼料,隨後排糞少而呈算盤珠樣,小便短濁。觸壓特別是叩擊重瓣胃部位(右側第7肋~9肋間,肩關節水平線上下),病牛表現疼痛不安,甚至抗拒檢查,穿刺瓣胃可感到內容物較硬。後期排黑小而堅硬的糞便,卧多立少,食慾廢絕,反芻停止,經常空口咀嚼,磨牙體溫升高,呼吸加快,脈搏增強,尿少而色黃,鼻鏡乾燥甚至龜裂。如發生瓣胃小葉壞死可繼發敗血症,則出現體溫升高,呼吸迫促,呻吟不止,最後衰竭而死。
可採用以下治療方法:
(1)灌服500毫升豆油石蠟油,潤滑瓣胃。
(2)對已發病牛,病初可用硫酸鈉硫酸鎂500克~800克,液體石蠟1000毫升~2000毫升,水5000毫升~1萬毫升,一次灌服,以促進胃內容物排出。
(3)對病期長、病情嚴重的,可用長針頭在右側第十肋骨前緣與肩端水平線交叉處,或稍下方,往瓣胃內注入100%的硫酸鈉或硫酸鎂液1000毫升~3000毫升;若同時注入500毫升左右液體石蠟或植物油,效果更好。為恢復瓣胃功能,可配合使用維生素B1和安溴合劑。病後期必要時,可配合使用強心、補液和洗胃治療法,並可靜脈注射5%氯化鈉溶液20毫升,以強心利尿。
(4)對病情不很嚴重的病牛,也可選擇中藥治療。取芒硝120克,滑石、大戟、當歸白朮、二丑各30克,大黃60克,甘草6克,混勻研細,加豬油500克,溫水調服。連服數劑,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