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物印花
織物印花
使染料或塗料在織物上形成圖案的過程為織物印花。印花是局部染色,要求有一定的染色牢度。織物花紋裝飾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採用凸版印製陶紋,至周代始用於印章、封泥,以至春秋戰國,凸版印花已用於織物,到西漢時期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就是用三塊凸版套印再彩繪結合的產物。隋唐時期已有大量的印花織物通過“絲綢之路”傳輸到西域,六世紀又傳至日本。在凸版印花開始發展的先後或同時,另一種印花方法——雕紋鏤空版相繼出現,與凸版印花並駕齊驅。
這種印花技術,據史料記載秦漢已有,當時稱作“夾纈”。到南北朝的北魏時,這種工藝已有相當大的規模。隋唐時期,技術更趨完善,已能生產“五色夾纈羅裙”等高級產品,併發明了在鏤空版上加篩網,解決了印封閉圓圈花紋的困難。宋代,夾纈印花生產已專門化,印花織物非常流行。夾纈在隋唐時已傳入日本;宋代以後,隨著海上交通的發展,逐步被帶到西歐各國。解放前夕採用滾筒印花和“漿印”。解放后,印花工藝技術及生產得到很大發展,先後發展了平版篩網印花、圓網印花等機械化生產,印花工藝不斷改進,織物的外觀及內在質量獲得很大提高。三、陶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指用刻有裝飾紋樣的印模在尚未乾透的胎體上列印出花紋。我國使用印模較早,春秋戰國時印紋硬陶已在江南地區普遍出現;器身紋飾在製做過程中印上,與後期的純裝飾性紋飾不同。隋代用獨立印模拼湊紋飾,即把兩個印模相間排列。至宋代出現完整的盤碗印紋陶范,即在修模過程中把構圖完美的紋飾印在盤碗裡面,使印花裝飾達到成熟階段;定窯印花為宋代最高水平的代表。
將染料或塗料在織物上印製圖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其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直接印花
將各種顏色的花形圖案直接印製在織物上的方法即為直接印花,在印製過程中,各種顏色的色漿不發生阻礙和破壞作用。印花織物中大約有80%-90%採用此法。該法可印製白地花和滿地花圖案。
(2)拔染印花
染有地色的織物用含有可以破壞地色的化學品的色槳印花,這類化學品稱為拔染劑。拔染槳中也可以加入對化學品有抵抗力的染料。如此拔染印花可以得到兩種效果,即拔白和色拔。
(3)防染印花
先在織物上印製能防止染料上染的防染劑,然後軋染地色,印有花紋處可防止地色上染,該種方法即為防染印花,該法可得到三種效果,即防白、色防和部分防染。
(4)塗料印花
用塗料生產印花布已經非常廣泛,以致開始把它當作一種獨立的印花方式。塗料印花是用塗料直接印花,該工藝通常叫做干法印花,以區別於濕法印花(或染料印 花)。通過比較同一塊織物上印花部位和未印花部位的硬度差異,可以區別塗料印花和染料印花。塗料印花區域比未印花區域的手感稍硬一些,也許更厚點。如果織物用的是染料印花,其印花部位和未印花部位沒有明顯的硬度差異。
深色塗料印花比起淺色或淡色.手感更硬.更缺乏柔性。當檢查一塊塗料印花織物(什麼是印花面料)時.應確保檢查所有的顏色.因為在同一塊織物上.可能同時含有染料和塗料。塗 料印花是印花生產中最價廉的印花方式,因為塗料的印製相對簡單.所需的工藝最少.通常不需要汽蒸和水洗。塗料有鮮艷、豐富的顏色,可用於所有的紡織纖維。而且其耐光牢度和耐乾洗牢度良好.甚至稱得上優秀.因此廣泛用於裝飾織物、窗帘織物以及需要乾洗的服裝面料。此外.塗料幾乎不會在不同批次的織物上產生較 大色差.而且在罩印時對底色的覆蓋性也非常好。
隨著不斷的水洗或乾洗.塗料印花會逐漸褪色.顏色越來越淡。這是由清洗過程中的不斷轉動和攪拌使樹脂粘合劑逐漸脫落所致。一般經過20~30次清洗后.塗 料印花布就會出現明顯褪色現象。由於在後整理過程中應用了樹脂和硅柔軟劑對織物進行處理因此色牢度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深色比淺色或淡色更易褪色。塗料 並不特別耐磨.尤其是深色。深色塗料應特別避免用在諸如傢具裝飾織物中。
(5)轉移印花
轉移印花紙是一種新型的工業用紙.它主要用於紡織品的印花工藝。先將各種花紋、圖案、色彩用具有升華特性的分散染料制威的色墨印到轉印紙上然後將印有花 紋、圖案的轉印紙與織物密切接觸.在控制一定的溫度、壓力和時間的情況下.染料從印花紙轉移到織物上.然後經過擴散作用進入織物內部.從而達到著色的目 的。
與傳統印染工藝相比.轉移印花紙印花具有明顯的優點:印花圖案花型逼真、花紋細緻、層次清晰、立體感強.可印製自然風景及藝術性強的圖案:由於採用干法加 工.不需水洗、蒸化、烘乾等工序.無廢氣和廢水排出.無環境污染問題;可多色彩一次性轉移.生產效率高.佔地面積小投資少。
目前.轉移印花紙已經應用到越來越多的行業中如織物印染.建築裝飾、旅遊和廣告宣傳領域的產品開發皮革及陶瓷產品印花等。不同行業中的轉移印花.對轉移印花紙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各種各樣的轉移印花紙層出不窮產量及用量也迅速增長.市場前景廣闊。
(6)數碼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