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戴燕的結果 展開

戴燕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戴燕,女,祖籍安徽蕪湖市,生於合肥市。“文革”期間,先後就讀於合肥市屯溪路小學、向陽路小學、第十五中學、第十四中學。1978年初入讀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1982年初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中華書局從事古籍整理的編輯工作,所編徐震堮著《玉台新詠校箋》、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等曾獲得過“國家圖書獎”古籍類的獎項。

人物簡介


1986年入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1989年畢業獲碩士學位,此後再度回到中華書局任編輯、副編審,策劃編輯有《名家精譯古文觀止》、啟功張中行金克木合著的《說八股》等。1993-94年赴日本京都大學做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1995年調往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歷任《文學遺產》雜誌編輯部副編審、編審,所作學術訪談《史料、視角、方法──關於二十世紀唐代文學研究的對話》(訪問董乃斌趙昌平陳尚君)、《歷史與現狀──漫談日本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訪問興膳宏川合康三金文京),分別刊登在《文學遺產》雜誌1998年第4期、1999年第1期上。2004年赴香港城市大學做為期半年的客座研究員。2005年轉往同文學所古代室任研究員。2006年9月調任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並任博士生導師。
戴燕丈夫為葛兆光先生。
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研究方向


1. 中古時代社會生活史中的文學
2. 中國近代文學史的學術史
3. 日本近代漢學

學術著作


專著:
晚唐風韻》(與葛兆光合作,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台北漢欣書局1991年、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玄意幽遠:魏晉思想與文化》(香港中華書局1994年、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研究入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編譯: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與賀聖遂合作編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異域之眼——興膳宏中國古典論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註釋選編


《名家精譯古文觀止·註釋》(中華書局1992年)
《新版魯迅雜文集·集外文集·古籍序跋校注》(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年)
《歷代詩典》(選編,浙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
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戴燕[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論文及書評


《剪燈新話和剪燈余話在日本的流傳及其影響》(《中日文化交流史論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關於六朝詩歌聲律說形成的研究》(《文學遺產》1989年第6期)
《論六朝詩歌聲律說的美感效應》(《文藝研究》1990年第1期)
《在研究方法的背後》(《文學遺產》1992年第1期)
《陸雲的“用思困人”及其他》(《文學史》第3輯,1995年)
《文學·文學史·中國文學史──試述本世紀初中國文學史的發軔》(《文學遺產》
1996年6期,獲“《文學遺產》1996-97年度優秀論文獎”大獎)
《怎樣寫文學史》(《文學遺產》1997年第1期)
《中國文學史:一個歷史主義的神話》(《文學評論》1998年第5期)
《陸雲“與兄平原書”箋注二則》(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文學報》第57冊,1998年)
《文科教學與中國文學史》(《文學遺產》2000年第2期)
《從“民間”到“人民”——〈中國文學史〉的正統論》(《文學評論》2001年第6
期,日文版收入川合康三編《中國の文學史觀》,東京創文社2002年)
《寫實主義下的文學閱讀——中國文學史經典的生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2002年第2期)
《黃門小考》(《中華文史論叢》第69輯,2002年)
《祖餞詩的由來》(《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4期)
索靖、陸機交往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1期)
《魯迅的葯與酒及魏晉風度》(《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3期)
《從〈文選·情賦〉看,情為何物》(《九州學林》2005年秋季號)
《千年萬里兩薪傳》(《書品》2005年第5期)
《我觀異域之眼》(《讀書》2006年第8期)
《“飛馳”新解——讀〈典論·論文〉札記》(章培恆主編《中國中世文學研究論
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文史殊途——從梁啟超陳寅恪的陶淵明論談起》(《中華文史論叢》第86輯,2007
年第2期)
譯文
中野孝《菊花》(《日本文學》第二期,1983年)
鐮田茂雄原《禪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文化》第6期,1992年)
木村清孝《萬松行秀的禪世界》(《中國文化》第6期,1992年)
斯波六郎《對〈文選〉各種版本的研究》(《中外學者文選學論集》中華書局1998年)
坂出祥伸《望氣術考》(《清華漢學研究》第2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