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鎮

福建省南安市下轄鎮

英都鎮位於南安市西部,距市區22公里,與安溪縣毗鄰,面積85.67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53454人(2017年),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是中國水暖(閥門)基地鎮、福建省百強鄉鎮、知名鄉鎮和衛生鄉鎮。又是洪承疇的故鄉。

英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水源豐富,農業基礎紮實,被譽為南安的"糧倉",美稱"金英"。

英都屬雙季稻作區,全鎮耕地面積2.67萬畝,山林面積71988畝。特產有新山蘆柑、岩蔥、酸筍、麻糍等,其中新山蘆柑果質甜美、享譽全中國。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英都鎮北部與安溪縣交英都鎮位於東經118度20’,北緯24度58’,地處南安西部。界,西南部與廈門的同安毗鄰。東南部和西部,分別與本市的東田鎮翔雲鎮接壤。總面積85.67平方千米(2017年)。

地形地貌

四面群山透迤,中間曲水環瀠,土壤肥沃。

氣候

平均溫度數20.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

人口民族


英都鎮
英都鎮
總人口53454人(2017年)。

經濟


第一產業

英都鎮得天獨厚,物產豐富,歷史上是南安西部糧倉。主要農產品有稻米、花生、甘薯。近年來,農田基本建設上了新的台階,為發展“一優兩高”農業奠定了基礎,大大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果業盛產龍眼、柑桔等。紫山村的“岩蔥”是蔬菜中的珍稀品種,綠色食品。新山蘆柑是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的優質水果,享譽全國。英山的“油麻青”花崗岩是獨具特色的建築材料。

第二產業

水暖閥門業是英都的支柱產業。全鎮現有集團公司3家,有限責任公司30多家,股份合作制企業10多家,企業固定資產總額已逾8億元。擁有4個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工業區,一支1萬多人的水暖閥門供銷大軍,年銷售總額在40億元以上。

文化


民俗風情
英都鎮
英都鎮
泉州之所以有那麼多的百歲老人,與這方水土有著尊老敬賢的風氣息息相關,在泉州許多鄉鎮裡面,至今都還保存著一些敬老的傳統。南安英都一年一度的敬老宴便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位於南安西北部的英都鎮,又稱“翁山”,自古以來就有敬老和興學傳統。今年重陽節,英都鎮董山昭惠廟舉辦了一場敬老座談會,特地請了南音樂隊現場表演,宴請古稀老者共慶佳節。
英都還有一年一屆的中秋敬老午宴,每到中秋節,來自全鎮的翁山洪氏東四房的幾百個老人便歡聚一堂,共享午宴,彼此祝福健康長壽。百歲老人洪維鍾每到此時,都會抱著他心愛的琵琶,拄杖前來,表演拿手絕活。
據出生於英都的洪頂明先生介紹,翁山洪氏東四房舉行的檀越中秋宴會是從清朝延續至今的。早在康熙17年,當地武生洪寶基主持重修石獅祠、石泉院,並倡導每年中秋於石泉院宴請七十歲以上的長者和有學之士,以此來弘揚尊老敬賢的風尚。這個風俗代代相傳,成為鎮上重要的傳統,直到民國末年因為兵荒馬亂才被迫中斷。2000年,在海內外眾多洪氏宗親的倡導和捐助下,英都鎮籌資300多萬元重建了石獅祠、石泉院和檀越祠,恢復了每逢中秋節舉行敬老和獎學活動的傳統。今年已是該活動恢復后的第四屆了。
名優特產
英都有一些土特產聞名遐邇:1、麻糍:宴席珍品麻糍始於清初,主要由糯米加工而成,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食用時要蘸佐料,口味香甜,口感軟韌、微冰;2、花生蓼:載譽泉南的花生蓼始於1930的英墟街,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先炸出蓼花坯,然後蘸糖,滾上“米香”;3、綠豆糕:綠豆糕的製作始於清末,以綠豆為原料,搭配砂糖、飴糖,和柿霜粉;4、新山蘆柑:色澤鮮艷,果質甜美;除此之外,大開脾胃的酸筍,英東恆坂的黃瓜和坂埔芋也都是英都有名的特產。

交通


英都鎮公路幹線呈“人”字型,以鎮區為中心向3方輻射:向東北6公里通侖蒼鎮,與省道306線相接。向西13公里達翔雲鎮可通經安溪龍門鎮的省道205線。向東南經烏墩嶺捷徑到廈門市僅88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大宗貨物到漳泉肖鐵路的侖蒼貨站託運,僅7公里之遙。鎮區到晉江機場60公里,到廈門機場100公里,到泉州海上碼頭50公里。

社會


基礎設施
英都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擁有一座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3.5萬伏的變電站和裝機容量125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一個容量10000門的程式控制電話模塊局、一個能傳送100套電視節目和10套調頻廣播節目的有線電視中心。南安三中是省一級達標中學,英都中心衛生院是泉州市第一家一級甲等達標醫院。

旅遊


名勝古迹
英都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境內名勝古迹等人文景觀內涵豐富,各具特色,主要有:閩南古剎雲從古室、寶湖岩、古竹岩、獅子岩、溪益館(洪承疇讀書處)、洪承疇故居、洪氏家廟建築群等文物景點,每年吸引許多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遊覽。英都居住著近6萬洪氏族人,另有3萬餘人旅居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台等地區,是南安著名僑鄉之一。人文歷史
雲從古室,乃閩南名剎,位於南安市英都鎮的龍山北麓,原為祿壽院,五代後唐僧人智緒創建。北宋熙寧八年(1075)重修,后廢。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鄉人於此修建龍山書院。元代,有儒生屢考不第,寄寓於此,致志篤學,適院上側龍興寺廢,便迎清水祖師供奉於書院。是夜,夢祖師曰:“宜樹人宜才為生。”儒生便無意功名,設館授徒。學生有成,尊師為“雲從先生”,取《易》“雲從龍,龍起而臻雲氣”之義。明成化間(1465—1487),英都洪氏六世祖洪暘道在此設館,首創鄉學,乃並寺院、學館,更名為“雲從古室”。到清乾隆間(1736—1795),又作較大重修,此後不斷有所修繕。1978、1990年先後重修主殿、護厝等主體建築,並塑造佛像及殿內設施,增建山門、石階、涼亭、水榭、眺望台、羅漢閣。山門牌坊橫額“雲從古室”四字系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親筆題字。雲從古室是英都人文發祥地,歷代有許多子弟在此攻書,僅明、清高中進士、舉人就達81名。雲從古室又是道教禪院,歷代文人墨客留下諸多詩詞題詠和楹聯佳章,惜年久散失。)

代表人物


英都洪氏先世族賢,重視教育,置田興學,培育英才,因而英才輩出,科甲。據《翁山譜志》記載,僅明清兩代就有進士16人,舉人65人,貢生63人,經府試、院試秀才570人。任朝廷官員21人,省司官員14人,州府官員37人,縣邑官員44人。其中,洪庭桂祖孫四代十進士,洪承疇父子雙進士,洪科捷父子一搏雙翰林,更為世人稱頌。英都五世家廟東西軒大門楹聯:“解元傳臚鴻博第,將相公侯郡馬家”;“憲台方伯大夫第,布政司徒侯爵家”。英都自古被譽為“人文薈萃之鄉,藏龍卧虎之地”。
翁山洪氏共4次修譜,其版本為:
一、明弘治版(1488)。洪陽道首編,載1-7世世系。
二、明萬曆版(1595)。洪庭時、洪有相父子主持續修,歷時二十年,載1-12世世系。
英都鎮
英都鎮
三、清乾隆版。乾隆十七年(1752)年退休在家的老翰林洪科捷倡議續修洪氏族譜。該族譜收錄明弘治版首編族譜及明萬曆版續編的族譜全部內容,並續修第13至17世世系。東四房洪佑生和西長房洪世謙分別撰寫重修譜序。博學鴻詞進士洪世澤撰寫了部分行狀錄。該族譜工程浩繁,文風嚴謹,記載詳實,公允直書,且極具文采,堪稱譜牒中之精品。現存乾隆版手寫本一套5冊(共6冊,佚1冊)。為海內外僅存孤本。藏西二房裔孫洪榕光處。又有民國年間手抄本一套,藏東四房裔孫洪春忠處。
四、民國版(1944)。泉州商會會長洪恭樹主編。泉州正平印刷所出版。主要收錄翁山洪氏淵源歷史文獻,科第縉紳名錄等。國民黨福建省保安縱隊興泉指揮部指揮官陳重題寫書名,縣長李天賜題詞。該書現在所剩無幾。五、1992版《翁山譜志》。翁山學校教育基金會1992年出版。分上下二冊。上冊分為洪氏宗譜志、古今人物誌、文化風土誌、山川經濟志四卷。下冊為翁山洪氏自一世祖起至1992年已傳至二十五世"禮"字輩的宗支世系圖。洪瑞生主編。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谷城題寫封面、題籤,著名歷史學家、理論刊物《求是》雜誌副總編蘇雙碧和泉州地方史專家陳泗東分別寫序。該譜志特點是"譜""志"兼容,體例創新,反映時代精神,備受稱讚。
洪承疇(1593~1665年),開清重臣,字彥演,號亨九,出生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泉州府南安縣二十七都英山(今英都鎮)人,官至三邊巡撫、陝西總督、五省經略、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七省經略。在英都鎮鎮上,還流傳著與洪承疇家族有關的一個故事,即“素月孤舟”。明朝滅亡后,洪成疇胞弟洪成峻隱居故鄉英都的溪中船上,自稱:“腳不踩滿清地,頭不戴滿清天”,並刻“素月孤舟”於石壁上,以表高風亮節,最終活活餓死在飄於水面的船上。洪承疇於崇禎年間,曾輯有《古今平定略》12冊。後人又輯有《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及《經略紀要》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