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容鎮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轄鎮

義容鎮位於紫金縣西部,距縣城50公里。全鎮下轄2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面積35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264公頃,山地面積29766公頃。截至2020年11月1日,義容鎮常住人口為33867人。省道中石線(S340線)穿境而過,汕湛高速途經徠義容8個村,境內設有高速出口。鎮政府駐地義容圩,東北距縣城52公里。

歷史沿革


義容原稱二榕,相傳因圩頭有兩棵大榕樹而得名,后諧音為義容。明代屬寬得都安全社。清代分屬寬得都橋田、月角嶺約。民國18年(1929年)屬第二區橋田、月角鄉,民國30年設第二區義容鄉,民國34年屬四維鄉。建國初屬古柏區、第三區,1952年5月為第九區,1957年12月設義容鄉,1958年10成立義容公社,1961年分出青溪公社,1963年3月青溪公社併入義容,1970年7月分設青溪公社,1983年9月撤社設區,1987年4月改設義容鎮。位縣境西部,東臨青溪,西鄰古竹,南連鳳安,北接臨江、柏埔。鎮政府駐地義容圩,東北距縣城52千米。
1988年,義容鎮總人口6166戶3412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54人,總面積210.06平方千米,轄東平(沙坑、上壠、靈角、齋塘、屯光、圩頭、瓦角、上合、東對頭9個自然村)、橋田(高排、塘心、老屋、明星、角月塘、下排、嶺排7個自然村)、大同(一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六村6個自然村)、中興(上塅、蕉坑、中聯、下、三聯、永中6個自然村)、黃洞(下徑、傅屋、塘背、竹頭坪、上圍、石前、坪里、洋山、8個自然村)、大新(上圍、下圍、大望、聯新、屋排、塅心、旗揚、旗塘、上橫、元嶺、連嶺11個自然村)、石下(石下排、譚屋、暗徑、塘坑4個自然村)、大壩(水庫、嶺下、下排、大壩4個自然村)、新民(楓林、愛塘、巷口、井頭、書房、石陂6個自然村)、和平(坪山、程前、松柏、昌湖4個自然村)、夏棠(長布、下一、下二、橫坑4個自然村)、華新(三棟屋、上甲、上黃壩、下黃壩、劉屋壩、甘下、布墩、圍龍8個自然村)、塘面(上米坑、下米坑、塘面、博愛4個自然村)、南洋(藍坑、松下、鹹水、茶圍塘、石5個自然村)、塘峰(大坪、塘峰、畢安3個自然村)、坪輋(雙聯、坪峰2個自然村)、汀村(甘、中田、徑尾3個自然村)、大田(紅聯、八斗、大陂3個自然村)、均安(磜坑、梨樹、高車、湯田、錫田5個自然村)、安全(下圍、上圍、水尾、莊子、禾5個自然村田)20個行政村和義容圩居委會;寶山(上窖)轄1個居委會、1個行政村,下分8個自然村。
2003年8月,撤銷青溪鎮,將其行政區域(含寶山村)併入義容鎮。2004年,撤銷大田村併入汀村村,撤銷田心村併入聯光村,撤銷大壩村併入石下村,撤銷塘豐村併入坪輋村;全鎮轄安全、均安、東平、大同、中興、黃洞、大新、石下、新民、汀村、和平、華星、橋田、夏棠、南洋、塘面、坪輋、龍田、下告、南坑、青水、聯光、下青溪、寶山24個行政村和義容1個居委會,145個自然村,總面積356.2平方千米,總人口53169人。
原青溪鎮原名“清溪”,因境內溪水清澈而得名,后改為青溪。明代分屬寬得都清溪、員墩社。清代分屬寬得都青溪約、員墩社。民國18年(1929年)屬青員、石水鄉,民國30年屬第二區青員鄉,民國34年屬四維鄉。建國初屬古柏區、第三區,1952年5月屬第九區(義容),1957年12月設青溪鄉,1958年10月屬義容公社,1961年4月分立青溪公社,1963年3月併入義容,1970年7月恢復青溪公社,1983年9月撤社設區,1987年4月設青溪鄉。位於縣境西部,東鄰附城、瓦溪九和,西接柏埔、義容,南鄰藍塘,北接黃塘。鄉政府駐地青溪圩,東北距縣城36千米。1988年,青溪鄉總人口2569戶1476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46人,總面積127.4平方千米,轄下窖(坡下、壩心、黃京3個自然村)、龍田(豐營、學聯、中心、合水、大田5個自然村)、南坑(強光、民豐、群星3個自然村)、下青溪(白石、圩圍、羊排、大埔、新田、磜下6個自然村)、青水(一村、二村、三村3個自然村)、聯光(善光、山坪、上村、伯凹4個自然村)、田心(曹洞、五斗、楊梅、田心4個自然村)7個行政村。1993年撤鄉設鎮。2003年,撤銷青溪鎮,併入義容鎮。
大事記
1月1日義容工商所辦公樓落成,建築面積170平方米,總投資40萬元。
8月義容學子黃錦騰紫金中學畢業,考入清華大學。
11月26日楊陳銀女大同希望小學落成,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總投資33萬元。
12月義容鎮為慶祝元旦舉行籃球比賽,有8個球隊參加比賽。
12月義容鎮檔案室被省檔案局授予“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紫金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義容鎮常住人口為33867人。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徠地勢北高南低,東南部為半丘陵,西部為丘陵,北部屬山區。北部與柏埔交界的大魯嶂為最高峰,海拔839米。

水文

主要河流義容河經古竹匯入東江,支流有汀村河、安全河。林業、礦產、水力資源豐富。義容伯公坳水電站裝機1870千瓦,為全縣骨幹電站。土特產有莊子茶等。

氣候特徵

義容鎮
義容鎮
義容鎮以公曆2--3月為春季,4--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月—次年1月為冬季。春季—冷暖交替,氣溫較低,多為低溫陰雨、持續少日照天氣。歷年全季降雨量195.2毫米(至2002年底統計,下同)。佔全年11%;平均氣溫15.2℃。夏季—高溫高濕多雨。歷年全季降雨量1219.8毫米,佔全年降雨70%。平均氣溫25.3℃。秋季—冷空氣活動加強並逐漸影響紫金縣,氣溫下降,降雨減少。歷年全季降雨量240.0毫米,佔全年13n:平均氣溫23.8℃。冬季—乾燥寒冷少雨,間歇性出現霜凍、冰凍。歷年全季降雨98.9毫米,僅佔全年的6%。季均氣溫14.0℃,為全年最低。處於低緯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風明顯,夏長冬短,四季分明。
適宜種植各種亞熱帶作物,部分地區可種植南亞熱帶作物。年平均氣溫20.8℃,極端最高氣溫38.0℃,極端最低氣溫-4.8℃;年平均降水量1739.1毫米,年最多降水量2415.4毫米,年最少降水量931.8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1795.7小時。年最多日照時數2110.4小時,年最少日照時數1492.3小時,年平均雷暴日為88.9天。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義容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鐵、銅、錫、鉛、鋅、稀土等礦產儲量大、品味高。

生物資源

主要特產有優質絲苗米、番薯粉絲、瘦肉型豬、三黃鬍鬚雞塘虱、乳鴿等,素有“魚米之鄉”之稱,2007年被認定為市級瘦肉型豬養殖與加工專業鎮。此外,義容鎮旅遊景點主要有天子山、孔子岩、汀村溫泉等。

行政區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名稱行政區劃代碼電話區號
義容居委會4416211070011220762
和平村4416211072002200762
東平村4416211072011210762
中興村4416211072022200762
大同村4416211072032200762
華星村4416211072042200762
石下村4416211072052200762
新民村4416211072072200762
橋田村4416211072082200762
大新村4416211072092200762
黃洞村4416211072102200762
均安村4416211072112200762
南洋村4416211072122200762
夏棠村4416211072132200762
安全村4416211072142200762
塘面村4416211072152200762
汀村村4416211072162200762
坪輋村4416211072192200762
龍田村4416211072202200762
下告村4416211072212200762
南坑村4416211072222200762
青水村4416211072232200762
聯光村4416211072242200762
下青溪村4416211072262200762
寶山村4416211072272200762

社會


義容鎮交通發達,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已全面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郵、通電話。近幾年來,又對所轄範圍內省道、縣道進行上等級改造,基本實現省道標準化、縣道油路化。建市以來特別是近三年來紫金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電力工業發展較快。至2001年,江東110千伏輸變電站、好義小古、藍塘雙興等電站相繼建成投產;投入3065萬元的農網改造第一期工程順利通過驗收,第二期農網改造完成,用電質量明顯提高,全縣實現了村村通電目標。郵電行業繼續快速發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縣形成了荔枝龍眼、春甜桔、李梅、三黃雞、瘦肉型豬等五大農業生產基地,甜竹單叢茶、蔬菜和甲魚等基地亦初具規模,“一縣數品”、“一鎮一品”布局初步形成資源型工業體系逐步完善,全縣初步形成製糖造紙、礦冶、水泥、陶瓷、食品加工、製藥等“六大工業產品系列”。其中,“三資”工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3.9%,成為全縣經濟的生力軍。交通運輸、建築、服務、旅遊等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城鄉市場繁榮,商貿流通活躍。

教育

文化事業方面,至1988年,有初中1所,小學20所,在校中學生770餘人,小學生4800餘人,教職工260人。

文化事業

設有鎮文化站、廣播站、影劇院、衛生院和衛星地面接收站。

基礎設施

義容鎮
義容鎮
2004年,義容圩鎮面積擴至1.5平方公里,街道亮化、美化工程進一步完善,環境衛生條件改善提高,興建了義容賓館,餐飲業旺盛。全鎮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500千瓦(含青溪),固定電話7350戶,移動、聯通手機用戶9920戶。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8月,寶山村村道水泥硬底化工程竣工,村道長5公里,寬4米,總投資110萬元;同月,華星村至塘面村、南洋村至塘豐村村道(簡稱華豐路)長13.2公里,計劃總造價300萬元,除上級撥款外,已籌資金70萬元,動工建設。認真實施計生重點轉移到村方針,2004年共投入計生經費21萬元,全鎮完成四術任務596例;人口出生率為10.82‰,自然增長率6.1‰。教育鎮內建有義容中學、龍興中學2所,2004年在校學生2448人,教職工163人,小學30所,在校學生5518人,教職工272人。爭取上級資金120萬元,完善擴大義容中學教學設施,完成省規劃結構調整工程。12月,義容中學、寶山小學、南坑小學通過縣一級學校驗收,教學質量有提高。文化廣播,鎮的電視電話會議和有線電視網路年底開通,增加電視收視頻道,為農村有線電視升級創造條件。醫療衛生,義容鎮衛生院設備繼續完善,診療水平提高。全鎮動員農民參加合作醫療21465人,占農業人口40%,完成縣下達任務。扶貧工作2004年安排貧困戶農村安居工程扶持資金5.8萬元,其中坪輋村9戶、大田村5戶、田心村29戶,每戶扶持危房改造資金1350元;教育扶貧學生835人,扶貧資金24.68萬元,就業扶貧56人。武裝,完成徵兵任務23名,加強民兵集訓及民兵應急分隊的建設。大同、橋田、石下、東平、新民、龍田、下青溪、南坑等8個村基層民兵營達標。社會事務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加大殯改力度。2004年全年火化251具,超額完成縣下達任務。

經濟


綜述

2004年,義容鎮委、鎮政府圍繞縣委、縣政府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實施“借外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發展。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5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1億元,農業總產值1.4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75%、27%和7%;本級財政收入202.67萬元;農村人均收入3434元,比上年增長5.9%。
201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3.3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12億元,農業總產值4.24億元。完成稅收889.62萬元,其中,國稅339.62萬元,地稅55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9632元。
經濟以農業為主,是本縣糧、油、蠶繭主要產區。1988年,有水田2.1萬畝,旱地2萬畝;水稻播種面積4.2萬畝,總產1.2萬噸;小麥0.85萬畝,總產0.14萬噸;花生0.72萬畝,總產600噸;產大豆104噸,蠶繭256噸,甘蔗1200噸。有林地11.9萬畝,其中芳樟資源上千畝。1988年產木材485立方米,松脂280噸;各類水果面積0.96萬畝,總產237噸;年出欄肥豬1.1萬頭。
鎮辦工業,至1988年染料、炮竹、農械、銅礦場、硅鐵廠及水電站等企業,其中硅鐵廠生產的硅鐵為省有色金屬公司出口產品。紫埔、古鳳公路通過境內,車輛通縣內外,鄉村通汽車或拖拉機。義容圩,建國前有大小店鋪40餘間。1988年圩鎮面積擴至1.7平方公里,主街道鋪上了水泥。用水自來水化。全鎮有國營、集體商店34間,個體工工商戶261戶,年集市貿易額379萬元。
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全年水稻播種面積42453畝,總產量12803噸。雜優種植面積90%以上;無公害蔬菜種植1500多畝;引資營造速生豐產桉種植基地,計劃種植5萬畝,年內已在鎮內安全、東平、大同、大新、黃洞、大壩、華星、南坑、石下、南洋、聯光、田心等12個村種植2.7萬畝,備耕打穴2.3萬畝。鎮內重點農業龍頭企業金益瘦肉型豬場、溫氏種雞場企業效益提高,生豬、三黃雞及水產養殖,荔枝、春甜桔、三華李種植穩步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經濟結構。財稅金融2004年,全鎮完成農業稅50.2萬元,生豬稅22.6萬元,國稅70.67萬元,地稅81.8萬元;農村信用社存款餘額8924萬元。
招商引資
2004年全鎮合同引進資金3.8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7340萬元。一是廣州天高集團有限公司老闆傅建生創辦紫金縣天鷗礦業有限公司,開採青溪下窖鐵礦,計劃投資1.5億元,到位資金5000萬元,已開工建設。二是河源偉凡礦業有限公司租賃承包原寶山礦冶公司創辦寶山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開採鐵礦。三是深圳老闆楊友平創辦紫金縣富貴實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800萬元,開發汀村生態觀光旅遊景區。四是深圳雅視集團計劃投資1.5億元組建匯駿光學城,工程已開工。五是港商冼惠霞老闆投資350萬元建義容農貿綜合市場,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深圳老闆黃小忠投資280萬元建裝機容量320千瓦的汀村水電站;義容籍的深圳老闆賴谷浩投資150萬元建義容汽車站,3項工程均已開工。加上2003年引進的深圳恆和興實業有限公司義容分公司及義容水電站等企業,全鎮工業產值比重穩步提高,2004年工農業產值比重為1:1.31。

政治


精神文明建設
精神文明、社會事業積極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004年12月,義容鎮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鎮,鎮委前任書記鄧妙香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分子;黨委書記、鎮長簡建華、中心小學校長黎學建、青溪供電所所長黎頌杏等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創造活動積極分子;鎮財政所、中心小學分別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單位;鎮國土資源所、衛生院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文明窗口;東平、安全、中興、黃洞、石下、大壩、新民、和平、夏棠、南洋、塘豐、坪輋、均安、寶山、龍田、南坑、聯光、下青溪等18個村被評為文明村,全鎮共有144戶被評為文明家庭。年內認真進行鎮機關檔案整理,12月,義容鎮檔案室被省檔案局授予“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稱號。

基層黨組織建設

鎮委確定以大同、寶山等兩個村為示範點,積極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努力辦好固本強基工程。2004年新發展黨員49名。發展壯大村級經濟。寶山、下告2個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3萬元。抓好村級辦公樓建設,年內下青溪、青水、汀村、坪輋、均安等5個村辦公樓落成使用,全鎮24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均建有鋼混結構辦公樓。從3月份開始,對各村全面實行農村會計代理制。

民主法制建設

義容鎮
義容鎮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6月、10月先後組織市、縣、鎮人大代表評議鎮財政、司法、食品、計生、社會事務等職能部門,滿意率在96%以上。嚴厲打擊“兩搶一盜”、販毒、吸毒和“六合彩”賭博等違法犯罪活動,全鎮抓獲刑事犯罪嫌疑人10人;抓獲參與各類參賭人員29人,其中“六合彩”賭博20人。2004年發生刑事案件30宗,偵破13宗;治安案件34宗,查處34宗;民事糾紛42宗,調解42宗。全鎮社會治安綜合目標管理獲市、縣政法部門的好評。

現任領導

書記:杜永華(2016.07~)
副書記:
利潔臣(2016.08~)
蘇遠紅(2016.08~)
黨委委員:
曾科勇(2016.08~)
黃小雷
賴谷雄
羅國平(2016.08~)
鄒志強
李耀軍
郭志和(2016.08~)
劉穩營
張漢輝(2016.08~)
人大主席:賴夢強(2016.09~)
副主席:陳桂添
鎮長:黃利文(2018.01~)
副鎮長:
黃小雷(2016.09~)
曾昭誼(2016.09~)
羅玉康(2016.09~)
李素華(2016.09~)

大事記

2004年1月1日,義容工商所辦公樓落成,建築面積170平方米,總投資40萬元。
2004年8月,義容學子黃錦騰紫金中學畢業,考入清華大學。
2004年11月26日,楊陳銀女大同希望小學落成,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總投資33萬元。
2004年12月,義容鎮為慶祝元旦舉行籃球比賽,有8個球隊參加比賽。
2004年12月,義容鎮檔案室被省檔案局授予“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