蘚生馬先蒿

蘚生馬先蒿

蘚生馬先蒿,土人蔘。多年生草本植物。

簡述


【學 名】Pedicularia muscicola
蘚生馬先蒿
蘚生馬先蒿
【科 名】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屬 名】馬先蒿屬 Pedicularis Linn. 【別名】土人蔘、露如木保(藏藥名)
【生境】生於林下或陰濕灌叢中。【分 布】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和湖北西部
【類別】藥用植物【用 途】全草藥用。斂毒、清熱。用於肉食中毒,熱性腹瀉。根藥用,能生津安神、強心補氣,主治氣血虛損、虛癆多汗、虛脫衰竭。

來源


玄參科植物蘚生馬先蒿的根。

植物形態


蘚生馬先蒿
蘚生馬先蒿
多年生草本,多毛;根狀莖粗,有分枝。莖叢生,直立或傾卧,長達25厘米。葉互生;具柄葉柄長達1.5厘米;葉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達5厘米,羽狀全裂,裂片每邊4-9枚,有短柄,有銳重鋸齒,上面有疏柔毛。花腋生,梗常達1.5厘米;花萼圓筒狀,長達11毫米,齒5,上部卵形而有鋸齒;花冠玫瑰色,筒長4-7.5厘米,盔幾在基部即向左方扭折使其頂部向下,前方漸細為捲曲或S形的長喙,喙反向上方捲曲,長10毫米或更多,下唇極大,寬達2厘米,中裂較側裂小,矩圓形;花絲均無毛;花柱稍伸出喙端。蒴果偏卵狀,為宿存萼所包。蒴果扁卵形,長1厘米,包於宿存花萼內。花期5~7月。果期8月。分佈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及湖北等地。此外,尚有穗花馬先蒿和輪葉馬先蒿的根,在陝西亦同等入葯。

生藥材鑒定


蘚生馬先蒿
蘚生馬先蒿
性狀鑒別:
本品為皺縮的乾燥花,棕褐色或淺紫紅色。花梗黑褐色,細長。萼圓筒狀,前方三裂,具明顯的數條主脈,其上被毛;萼齒5枚,向上漸細,后又膨大,葉狀,間或有鋸齒。花冠近基部扭轉,前方漸細捲曲成“S”形的長喙;下唇大,長圓形,花絲無毛,花柱稍伸出於喙。氣微香,味淡,微苦。
粉末鑒別:
灰褐色;非腺毛少數,極長,扭曲盤繞,直徑5~12μm,壁薄。花粉粒淡黃色或棕黃色,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徑出23~43μm,外壁稍厚,表面細刺狀,有的花粉粒外壁破碎,內壁及其內容物類圓形,黃白色。花冠表皮細胞,表面觀長多角形,垂周壁薄,表面有細密的腦紋狀角質紋理,有的細胞含淡黃色或黃棕色物。花粉囊內壁細胞,表面觀呈長橢圓形,具縱向條狀增厚。花絲及葯隔薄壁細胞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壁薄微波狀,內含黃棕色或棕色物。柱頭表皮細胞,外壁突起呈乳頭狀,有的分化成絨毛狀,壁薄。萼片表皮細胞表面觀,細胞呈多角形,壁平直或彎曲,可見非腺毛或毛脫落痕迹。氣孔長圓形,直徑16~30μm,副衛細胞4~6個,不定式。分泌細胞長管道狀,類圓形或長圓形,內含黃色分泌物。草酸鈣砂晶,多存在於花冠薄壁細胞中,有的砂晶群中伴有細小片狀或方形結晶;草酸鈣簇晶較少,直徑10~20μm,稜角較尖。導管主為螺紋,少環紋導管,導管直徑5~20μm;花冠分泌細胞壁厚,長多角形,內含黃棕色分泌物。

採集


秋季採挖,陰乾。

性味


味甘微苦,性溫。

功用主治


大補元氣,生津安神,強心。治氣血虛損,虛勞多汗,虛脫衰竭,血壓降低。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宜忌


反藜蘆。

藥物配伍


方一:蘚生馬先蒿(灰)、馬藺(灰)、廣木香豬毛菜草木犀。方二:蘚生馬先蒿,裂萼薔薇果,刺檗,豬血粉,蔓荊子
藥性 味苦,性涼。《形態比喻》:味苦,性稀。《藏葯配方新編》:味苦,性涼。《新編藏醫學》:味苦,性涼。《藏醫百科全書》:味苦,性涼。
功效 斂毒,生肌,清胃熱。
主治 治肉食中毒、培根木保病。
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6~9g。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方一:蘚生馬先蒿(灰)、馬藺(灰)、廣木香、豬毛菜、草木犀。共搗,適量塗抹,用於白髮及頭病。
方二:蘚生馬先蒿15g,裂萼薔薇果15g,刺檗5g,豬血粉15g,蔓荊子15g。共研細粉,每服1.5g,每日3次,治食物或藥物中毒后出斑疹

各家論述


考證 《晶珠本草》記載:漏日治肉食中毒。分為紫、紅、黃色三種,外形相似,唯花的顏色不同。紫色種(漏日莫保)又名塔察,印地語中稱卡納。紅、紫兩種葉相似,深裂。紫色種的花紅紫色,莖長、中空,一側有3片葉,從有葉側開花,花狀如彎曲的公綿羊角。黃色種葉黃綠色,花莖中空而長,氣味很香,除花的顏色外,紅、黃兩種形狀相同。也有按生境不同將黃色種區分為白、黃兩種的,山生的為白色種,溝生的為黃色種。《形態比喻》記載:漏日分紅、紫、黃三種,紅、黃兩種生長在沼澤地帶,紫色種生長在碎石地帶,葉長,深裂,花狀如彎曲的公綿羊角。味苦,性稀。
據查證,漏日為玄參科馬先蒿屬一類植物的總稱,根據花的顏色區分為紫、紅、白、黃等不同的品種。從各地使用的情況看,藏醫們一般分為白、黃、紫三種。白色種味苦,性涼,功效聰耳、固精;黃色種味苦、澀,性涼,功效治肝膽熱病、遺精,解酒中毒;紫色種味苦,性涼,功效斂毒,生肌,清胃熱,治肉食中毒、培根木保病。
黃色種稱為漏日賽保,請參見黃花馬先蒿。白色種不詳,據說產於西藏,有待考證。紅色種與紫色種常不易區分,紫色種稱為漏日莫保,《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記載為蘚生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 Maxim.、大唇馬先蒿Pedicularis rhinanthoides Schrenksubsp.labellata (Jacq.) Tsoong、極麗馬先蒿Pedicularis decorissimaDiels、茸背馬先蒿Pedicularis oliveriana Prain。《西藏常用中草藥》記載為茸背馬先蒿;《迪慶藏葯》記載為青南馬先蒿Pedicularis przewalskii Maxim,、管花馬先蒿Pedicularis siphonantha Don。這許多紫色種類中,外形相似,不易區分正、次品,就按青海常用種,收載了蘚生馬先蒿。
但是,青海一些地區的藏醫認為,蘚生馬先蒿擬為吉孜青保的紅色種。據查《晶珠本草》等書,吉孜青保的花的形狀如甘青青蘭(藏藥名:知羊故),按花的顏色分為白、藍兩種;沒有查找到關於紅色種的記載,況且,蘚生馬先蒿的花形也與甘青青蘭截然不同。所以,還是根據多數地區用藥經驗,將蘚生馬先蒿記為漏日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