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條詞條名為寂寞的結果 展開
寂寞
漢語詞語
寂寞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jì mò,意思是孤單冷清;清靜。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且路上有伴,不至寂寞,心上也歡喜。
首先確定一個詞的詞義,要從近義詞入手。
【孤獨】和【寂寞】的詞性幾乎完全相同,其不同點主要在於感情色彩。
【孤獨】是指一種可見的狀態,同樣也可以指一種態度。
所謂【孤獨】就是指沒有人陪伴或者拒絕別人陪伴。
作為狀態來說,只要一個人有人陪伴著,便不是【孤獨】的;
作為態度來說一個人可以選擇【孤獨】,也可以選擇【不孤獨】,人在這一點上是十分有主動權的。
【寂寞】是指一種不完全可見的狀態。
所謂【寂寞】是指無法與人溝通或無法通過溝通來獲得滿足。
作為狀態來說,【寂寞】與否的判斷,從別人的角度而言,是猜測性的和充滿曖昧的。你難以從一個人身邊有沒有人,以及他的行為表現來確知他是否【寂寞】。
同時,相對於作為態度的【孤獨】來說,【寂寞】是不能的選擇的。也就是說【寂寞】擁有屬於不受人們主觀好惡所影響的特性,無論人們是陶醉於【寂寞】還是厭倦【寂寞】,【寂寞】這種情緒都會依然固我。
關於反義詞的選擇也很重要,反義詞能更有效的幫助你確認一個詞的詞性或感情色彩。
【寂寞】和孤獨完全不一樣,寂寞可以是想一個人,可以滔滔不絕的說話,也可以是逃避現實。寂寞又很多種。而孤獨卻只有形影單隻這樣的詞。
【寂寞】其實是一個極端性的辭彙,它的中庸狀態是類似於【失落】這樣的辭彙,因此選擇反義詞時要注意程度的區別,中庸狀態的【失落】的反義詞可以選擇【充實】一類的詞來充當,而【寂寞】的反義詞卻不是【充實】所能涵蓋的,足以和【寂寞】旗鼓相當的反義詞是類似於【高亢,昂揚】這樣的辭彙,這些辭彙不僅從詞義上與【寂寞】相反,在強度上也足以等同。
關於【寂寞】和【孤獨】的區別我們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兩個人背靠著背仰望星空,這種情況下,對於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單體都不適宜用【孤獨】來形容;但是他們依然有可能是【寂寞】的;或者可以這樣說,如果在人群中感覺到【孤獨】,就可以稱之為【寂寞】。
影響寂寞的因素
婚姻與經濟狀況
一般說來已婚者的寂寞感較少,然而如果已婚者對自己的婚姻不滿或是缺少朋友的話,他們也會感到寂寞。貧窮的人比富有的人寂寞感強,這也許與後者有較多的時間和金錢從事休閑活動有關。
年齡因素
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會認為年紀大的人較寂寞,但實際研究發現青少年最寂寞。Parlee(1979)在一項調查中發現:18歲以下的人有79%說他們有時或經常感到寂寞,在45到54歲的人群中只有53%這樣回答,而55歲以上的人同樣回答的比例降到了37%。對於這種年齡差異,心理學家不能肯定其原因,有人認為這與年輕人願意說出自己的寂寞感有關,也有人認為與年輕人的生活變化多有關。確實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生活會日趨穩定,加上社交技巧的發展和對社會關係預期的日益實際化,人們的寂寞感降低了。
人格因素
寂寞的人比較內向、害羞、自信心低、自尊心虛假性過強、社交技巧差。寂寞也常常與焦慮和憂鬱聯結在一起,這些人格因素里有一些可以同時是寂寞的起因及結果。例如,自信心低的人可能不願在社會生活里冒險,使得他不易和他人形成人際關係,從而加重了寂寞;反過來長期的寂寞經驗可能使一個人認為自己是個社交上的失敗者,使自信心更低,更不願意與他人交往。
社交技巧
寂寞與社交技巧(Social skill)有著更緊密的關係。Solano和Koester(1989)發現,有慢性寂寞的人常常是那些缺乏社交技巧的人,所以要想克服寂寞,首先需要提高他們的社交技巧。Kupke(1979)和Vangelisti(1991)等人提出了一些提高社交技巧的建議,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提高對他人的關註:向他人多問問題,並表現出對他人話題的興趣,而不要只是被動地對他人的問題做出回答,或者只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二是培養自己認識並遵從社會規範的能力:可以通過Adams等人(1988)的社會技巧訓練(Social skills training)來提高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能力。這種訓練先讓觀察很會交往的人的行為(起示範作用);接著讓缺乏社交技巧的人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解決自己在不同情境中遇到的交往問題;之後讓他們觀看自己與他人交往的錄像,並提供必要的反饋。採用這種訓練可以使人們學習到怎樣開始一個話題、怎樣處理沉默期、怎樣使用非語言的交流線索、以及怎樣傾聽別人的觀點等。
情緒性寂寞
指沒有任何親密的人可以依戀而引起的寂寞。
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後一個人需要建立一個家庭,並把配偶當作親密的人來依附,而如果一個人到了40歲還未成家,他又與父母及朋友住得較遠,這樣的人常常會體驗到情緒性的寂寞。
社會性寂寞
個體缺乏社會整合感或缺乏團體歸屬感引起的寂寞。
比如遠在國外生活的人常常會因為缺乏社會整合感和團體歸屬感而產生社會性寂寞。作為一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他們的觀念和行為很難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去,因此常常會產生社會性寂寞。
社會認知與寂寞
在社會認知過程中,如果人們只注意生活中的消極方面,那麼他就可能體驗到更大的寂寞。安德森等人(Anderson 1994)就指出,與那些抑鬱的人一樣,長期寂寞的人也經常陷入貶低自己的消極作用圈,他們經常用消極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壓抑,經常責備自己沒有良好的社會關係,把事物看成是自己無法控制等等。同時,瓊斯等人(1981)還發現,寂寞感較強的人常常用消極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他們會把自己的室友看成是難以共處的。
寂寞與孤獨
在談到寂寞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弄清楚它與孤獨(Aloneness)的不同:孤獨是一種與他人隔離的客觀狀態,孤獨可以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如宗教領袖與偉人經常是孤獨的,但是他們是在孤獨中探索精神的啟示與世俗的的進步,所以儘管孤獨卻並不寂寞,可以說他們之間沒有任何必要的關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
我們都是 寂寞慣了的人。——張愛玲
沒有奮鬥,人生便 寂寞難忍。——萊蒙托夫
我喜歡 寂寞的人,因為他們善良。——安妮寶貝
寒冷 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巴金
做學問,要耐得住 寂寞和清貧,要有平和的心態;不要急於求成,更不要為名利所累。——周海中
常常是心中很 寂寞,說出口的確是詞不達意的熱鬧。這個世界已經夠喧嘩的了,現在需要的只是靜靜面對內心。——畢淑敏
孤獨是一種狀態,寂寞是一種心境。
孤獨是一個小水池裡只有一條魚;寂寞是水池裡什麼也沒有。孤獨是在很多人的地方,身邊卻沒有人陪伴;寂寞是在很多人陪伴的時候,也只能沉默。
——出自《高手寂寞》
人生,就是一個寂寞的旅程
寂寞是灰色的 也是深藍色的
一個人的時候應該叫孤獨,想一個人的時候才應該叫寂寞
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寂寞的感覺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為想得太深.
孤獨是一種態度,寂寞是一種想法
寂寞就是天空中那種淡淡的藍色 泛著舊舊的光芒 不經意的抬下頭就再也無法迴避。
寂寞是武器,有時候致命。
寂寞和孤單的區別我認為在與心靈和形式的區別。
孤單隻是個體和集體的區別。
寂寞則是心靈上的孤單,缺少心靈上的共鳴。
實際上,在心靈上有共鳴的人碰到一起的幾率是相當小的。很多人一生都碰不到一個知己,就是寂寞。
有的人,沒有知己,同樣也沒感覺到寂寞,而且生活還挺美。
這說明,寂寞與否,跟精神境界有關係,跟性格有關係,跟環境有關係。
獨孤求敗劍術無敵,劍法無人能破,他的一生是孤寂的。這是境界導致的。
憂鬱症患者普遍都有寂寞的感覺,而憂鬱症患者無一不是性格上存在缺陷,所以,性格也導致了寂寞。
寂寞是什麼感覺
就是身邊沒有了聊的來的人 所以
有的人可以陪坐在有的人身邊一夜卻一句話也沒說
有的人寂寞的時候說不出話來,有的人寂寞的滔滔不絕。
寂寞就是你靠某個壓抑的節奏來呼吸,
寂寞就是想逃離現在的自己
寂寞也是幻想家的墳墓
寂寞就是常常沉默 常常緊閉雙眼
所以一旦寂寞起來 這種感覺會讓人覺得可怕
寂寞就是要一點點這樣的走下去
而且大概要這樣很久
愛戴的歌《唱的是寂寞》也可以體現寂寞一詞。
“寂寞”是一種病態
“寂寞”(loneliness)是一種病態,一種百無聊賴的無奈,一種無所適從的痛苦,一種無法自處的恐懼,是一種可憐的焦灼狀態,治療寂寞的病的藥方是人群,是喧鬧,是陪伴,是社交。可是社交是非常廉價的,社交是處於利益和實用的動機而為將來搭起的人脈。其中的每個人都是一個關節點,都是利用他人,或被他人利用的工具。社交是一群寂寞者在相互取暖,裡頭的交往是浮淺和虛偽的。寂寞者的群體是逃不出寂寞本身的,所以人多時候或許更加寂寞。
“孤獨”是一種自我的選擇
“孤獨”(solitude )是一種自我的選擇,是自成體系的一種獨處,一種圓融的高貴。“孤獨”是美麗而清寂的,是一種嫻靜淡定的狀態。孤獨者必定是思想者,會有一種由思想帶來的揮之不去的氣質。孤獨者的靈魂是瀰漫的,是自我和心靈的對話,是自我與靈魂的交流,是尋找自我的最好的一種方式。道教佛教有打坐,冥想,儒教也有靜坐;基督教有懺悔,禱告,這都是一種孤獨,一種反觀自身的過程。孤獨是一種精神的圓滿。
孤獨中的自我是最真實的。只有真實的東西才是美的。畫家藝術家往往會去展現老人的皺紋,老人的衰弱,這不是去展現人家的丑,是去展現一種真實,一種美。有些半老的徐娘打扮的花枝招展,這種虛假的美所體現不是美,而是一種可憐與無奈的痛苦。所以孤獨是美麗的。
真正的朋友是有淡如水的,是一種心靈的溝通(maybe it refers to soulmates here)。True friend不是酒肉朋友,不是玩伴,而是一種真實。真正的朋友的相處是在一種安靜,但不冷清的,寬鬆的氛圍里的。當人與人之間需要用語言來溝通的時候,距離是最遙遠的。真正的朋友是能分享彼此的孤獨的。
人的本質是孤獨的,孤獨是我們的命運。上帝是孤獨的。真理是孤獨的。思想者的心靈是孤獨的。思想一定是源於孤獨。瓦爾登湖是孤獨寫出來的。孤獨是一份恩賜。要為擁有孤獨而感到幸運。所以常常人多的熱鬧的時候,會覺得很空虛,孤獨的時候往往會很充實。突然想到陳寅恪的那句話“自由的思想、獨立的精神”,或許只有孤獨才能做到真正的獨立和自由吧。
寂寞的感受
寂寞是柔軟的,寂寞像溫水,像輕風,你感覺不到它,在這個充滿堅硬物質的世界里,它的確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寂寞本身卻是敏感的,它像個不知疲倦的行者,辛勞地尋找著自己的寄居地。它像一汪清泉似的,不經意地浸潤著你的身體,當你從內心深處發出一聲嘆息的時候,你這才意識到,寂寞已經無可挽回地侵佔了你的精神世界。
寂寞和孤獨是不同的,孤獨與寂寞同為一種精神狀態,而孤獨更顯得強硬、健壯,帶有詩性。孤獨雖然同寂寞一樣特立獨行,但它的骨子裡有一種渴求人觀賞的慾念,因為它美麗如煙。也就因此,孤獨有媚俗的一面,惹得一些藝術家們,喜歡把孤獨的標籤貼得滿身都是,害得孤獨像個可憐蟲似的,甚至有自殺的念頭。而寂寞沒有孤獨那麼不幸。也許,這得益於寂寞的秉性,寂寞只是一種狀態,一種自然而然的,無法摻入任何人的主觀成分的一種天然狀態。它不是因喜歡不喜歡所能夠任人取捨的,凡人還是偉人,只要夜靜人深,或不得不獨處時,寂寞便會悄然而至;但若想排遣寂寞也不是一件難事,有人群的地方,甚至只要有聲音,即便那些無規律、更談不上美的噪音,都是寂寞的對手,每遇此時,寂寞便悄然而逝;而孤獨,無論在人聲嘈雜之處,或是那些杯光酒影的應酬場面,都會堅強地存在著,像兀立了幾千年的岩石,堅硬而恆久地存在著,它遠比寂寞要頑強和執著。
寂寞的軟弱有如毒藥,如果你一味地順從它,沿著它劃定的曲線走,你就會掉進它設置的陷阱,在那裡,寂寞特有的壓抑織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網,你無法衝破它,你會被寂寞殺死。寂寞一旦攫住了誰,誰就慢慢改變自己,直到面目全非。
你如果足夠聰明,當寂寞襲擊你的時候,或者說寂寞像霧一樣瀰漫了你的居所,你嗅到了寂寞獨特的曖昧氣息,你便會逃離它,跑到有人群的地方去,比如菜市場、百貨商店、美術館以及節日的公園,等等一切人頭攢動、人生嘈雜的地方,那些都是扼殺寂寞的好地方。你要讓那種熱烈、興奮,甚至骯髒的氛圍徹底將自己浸透,讓你的神經逐漸地麻木,麻木的神經有如小吃店裡剛下鍋的麵條,生硬而僵直,這時寂寞就會灰溜溜地消失在嘈雜的縫隙間;你不去問它的下落,恐怕它會因此記住你的模樣。
如果你是位藝術家,以搞點精神把戲為樂的那種人,寂寞便沒那麼面目可憎了,一忽兒的寂寞,或許可以產生出一種奇妙的構想,奇妙的構想再佐以時日,有可能成為了不起的藝術品(一幅畫、一曲旋律,或一首雋永的詩)。但有的時候,藝術家脆弱得還不如嬰兒堅強,尤其心靈,更是軟弱得一塌糊塗,所以這時,寂寞便無一點可愛之處,它像個吸血鬼,吸走你的精神之髓,讓你的精神患上軟骨症,陽光也無濟於事。有一天,我碰到了一位賣文為生的朋友,他萎靡不振的樣子讓我吃一驚,我問他怎麼回事,他長嘆一口氣道:寂寞難耐,我可能是患了憂鬱症……我勸他多找朋友聊聊,或許能排解寂寞和孤獨。他又搖頭,試過了,不管用的。或者多讀讀書,在書本里找知音,不是有人說,讀一本好書,等於同一個高尚的人談一次話……好了好了。他打斷我。那都是中學生的把戲,我是曾經滄海了。或者你……我又想出了一個主意,然而沒等我說出口,我的朋友卻已轉身走遠了。我看見寂寞並攜著孤獨在我的朋友周圍跳舞。
寂寞的體驗是十分的私人化的,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寂寞,它讓人想到死,想到人生最悲慘的事情,它是情感當中最具殺傷力的一種。如果一個人喜歡與寂寞打交道,或者說寂寞已經在這個人的身體里,佔據了相當的領地,而且還不斷地擴展,這個人的精神堡壘離倒塌就不遠了。
其實,在人的一生中,那種熱烈精彩的場面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比如你工作學習,你忙得不可開交,而這對於你那漫漫一生來講,也是相對短暫,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需要你一個人慢慢地挨著,你不妨就將人的一生看成是一隻又苦又澀的青橄欖,你只能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品嘗,唯其如此才有滋味。你要安心於那種不急不躁的狀態,不要將你的情緒的瓦罐傾斜,讓寂寞,或其他毒害你心靈的東西乘機而入。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鍾己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后,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青缸暗明滅。魂夢不堪幽怨,更一聲啼鴂。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小閣藏春,閑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通道、掃跡難留。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沒有詩的人生是寂寞的,沒有酒的詩歌是乾澀的。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時時洋溢著詩情,處處瀰漫著酒香。詩達意,酒傳神,寫盡人生。
論詩酒之道,當首推李白。他愛詩若痴,愛酒成狂,既具有俠客豪飲之風,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氣。他經常醉著,卻睜著一雙世事洞明的眼睛;他就這麼喝著,激揚文字中流淌著指點江山的豪情。他有理由愛酒,因為他明白“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他不能沒有酒,因為只有在酒中,才有他涌動的生命。花間獨酌,他可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客中對飲,但見那“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行路艱難,自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相伴,臨行餞別,會有“愁來飲酒二千石”開懷。更有那奔騰不息的《將進酒》,揮灑著李白的詩酒大自在。
黃河奔流著,青絲白髮就這麼悄悄地交替了,時空流轉的記憶里,沒有更多屬於永久的期待。唯有酒,和那酒香中流瀉的詩情,才是亘古常新的生命關懷。“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也許是有些悲情,但那是巨人式的傷感,不見頹廢,只有自信。他相信人是大寫的,張揚自我,肯定個性;他相信人不是金錢的奴隸,一切隨心而動,千金散去不悔。那是一場磊落的豪飲,“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杯莫停”。就在這杯杯豪邁里,但見詩人縱酒狂歌,踏步前行。功名富貴何足道哉!君不見“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侯將相能永久乎?君不見“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醉著吧,就這麼“但願長醉不復醒”。醉意里有陶淵明的悠然南山,有劉伶的自在竹林,有王翰的邊關琵琶,有曹操的滄海雄心。更有那寂寞的陳思王,才高八斗卻有志難展,在知心的酒中留下不改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