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乙
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祖乙,生卒年不詳,亦稱且乙,子姓,名滕(一作勝),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河亶甲死後,祖乙繼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19年去世,廟號中宗,死後由其子祖辛繼位。
祖乙在位時期,將都城從相(今河南省內黃縣)遷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又從耿遷到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發生河患,於是再次遷都於庇(今山東費縣)。祖乙曾數次出兵平服蘭夷、班方等國,解除東南方的夷族對商朝的威脅。並任用巫賢輔政,使商朝的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讓商朝國勢再度興盛。
人物關係
祭祀祖乙的龜甲
祖乙二年,由於河患,將耿都沖毀。祖乙於是再次遷都於邢(今邢河北省邢台)。祖乙遷邢時,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沒有跟隨他南遷,仍然留在耿地,祖乙將他的弟弟祖丙封於耿地,建立耿國,並立祖丙為耿國國君。
祖乙遷庇之後,營建都城,立宗廟、築社稷、造營室。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商王朝再度興盛起來。
祖乙十九年,祖乙去世,廟號中宗,死後由其子祖辛繼位。
•官職
祖乙時期,商朝的職官有中朝任職的內服官和被封於王畿以外的外服官之別。最高的政務官,是協助商王決策的“相”(又稱“阿、保、尹”)。王朝高級官吏統稱卿士。三公,則是因人而設的一種尊貴職稱,並不常設。另外有掌管占卜、祭祀、記載的“史”,掌管占卜的“卜”、掌管祈禱鬼神的“祝”,掌管記載和保管典籍的“作冊”(又稱守藏史、內史),武官之長的師長,樂工之長的太師、少師。
①內服官
內服官中分為外廷政務官和內廷事務官。祖乙時期,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點是內服與外服的劃分,生活在商周之際的周公曾經在《酒誥》中這樣概述其情況:“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君)”。
內服是祖乙時期直接統治的王畿地區;外服是由邦伯所管轄的地區,這些邦伯分為侯、甸、男、衛幾種,其中許多很可能是方國部落首領而臣屬於商者。卜辭所載的侯有近50個,最著名的有倉侯、舞侯、犬侯、侯告、侯專、杞侯等。甸,卜辭稱為“田”,“多田(甸)”即指許多甸職官員。男,在卜辭中稱為“任”,著名者有而任、戈任、名任、盧任等。衛,作為一種武職,在卜辭中多稱為“多射衛”、“多馬衛”、“多犬衛”等,亦有單稱為“衛”者。
②外服官
卜辭和金文所見商朝的內服官有五六十種,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百僚、庶尹”。包括地位很高的舊臣、老臣以及商王的近侍之臣。其中還有負責出納王命的史官。二是“惟亞、惟服”。主要是與商王關係密切的軍職官員。三是“宗工”。指負責王室祭祀和某些具體事務的官員。四是“百姓里君”。指管理地方上的諸族與普通民眾的官員。
內廷事務官是專為王室服務的官員,主要是總管的宰和親信的臣。臣管理王室各項具體事務,有百工之長的司工,掌糧食收藏的嗇,掌畜牧的牧正,掌狩獵的獸正,掌酒的酒正,掌王車的車正,為商王御車的服(又稱仆、御),侍衛武官亞,衛士亞旅,掌教育貴族子弟的國老,掌外地籍田的“畋(tian)老”。外服官主要有方國首領的侯、伯,有為王朝服役的男、有守衛邊境的衛。
•遷都
祖乙在位時期,將都城從相(今河南省內黃縣)遷到耿(今山西省河津市)。後來由於耿發生水患,於是再次遷都於邢(今河北省邢台市)。最後再次由於水患,而遷都於庇(今山東費縣)。
商人從一開始就是以農業為主的民族,商湯曾派毫人幫助葛人種地。甲骨卜辭中多次見到“其受年”(能獲得豐收嗎?)的問語,反映商朝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在畜牧業在商代出土的除有六畜的遺骸外,還有象骨,說明當時北方還有訓象。並且掌握豬的閹割技術,開始人工養淡水魚。手工業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細,規模巨,產量大,種類多,工藝水平高,尤以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發展到高峰。成為商代文明的象徵。而且商朝人已經發明原始的瓷器,潔白細膩的白陶頗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細的玉石器表現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絲織物有平紋的紈,絞紗組織的紗羅,千紋縐紗的縠,已經掌握提花技術。
祖乙在位時期,曾數次出兵平服鬼方、蘭夷、班方等國,解除東南方的夷族對商朝的威脅。
自商代起,中國音樂進入信史時代。民間的音樂和宮廷的音樂,都有長足的進步。由於農、牧、手工業的發展,青銅冶鑄達到很高的水平,從而使樂器的製作水平飛躍,大量精美豪華的樂器出現。樂舞是宮廷音樂的主要形式,可考證的有《桑林》和《大護》,是商湯時期大臣伊尹所作。從事音樂專業工作者,主要有“巫”、音樂奴隸和“瞽”三種人。有關商朝的民間音樂的材料很少,《周易·歸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會意、形聲、假借、指事等多種造字方法,已經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總共發現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學者認識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寫材料堅硬,故字體為方形。而同時的金文,因系鑄造,故字體為圓形。
•天文
•數學
商代甲骨文中發現大致三萬數字,有明確的十進位、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產生初步的計算能力。
•光學
光學在很早就得到應用,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祖父:商王太戊
父親:商王河亶甲
伯父:商王仲丁、商王外壬
弟弟:祖丙(耿國始封君,耿姓始祖)
王后:妣已
兒子: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孫子:商王祖丁(祖辛之子)、商王南庚(沃甲之子)
祖乙在位時,他為了帶領商人尋找更好的宜居城市,派人向北,到他們祖先居住的地方,尋找宜居之地。在一個叫邢的地方,發現一條龍魚。眾臣報請祖乙,認為那裡必將成為龍騰之地。祖乙於是遷都於邢,並派專人飼養龍魚,對其朝夕禮拜。祖乙利用邢有利條件發展農牧業,使商朝經濟得到恢復與發展,國運中興。因風水大臣說:龍在則興,龍亡則水淹。結果龍死後,祖乙遷走,邢遭洪水淹沒。
祖乙在位時期,有名樵夫喚做萬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完就坐在樹下休息。他眼望著樹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將節令定準的事。不知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他才發現地上的樹影已悄悄地移動方位。萬年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回到家后,萬年就設計一個“日晷儀”。可是,一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又失去效用。
有一天,萬年在泉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回家后,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的漏壺,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這麼一來,不管天氣陰晴,都可以正確地掌握時間。有了計時的工具,萬年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節令的變化。經過長期的歸納,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萬年就帶著自製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覲見商王祖乙,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就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蓋起日晷台、漏壺亭,又派十二個童子供萬年差遣。從此以後,萬年得以專心致志的研究時令。過了一段日子,祖乙派阿衡去了解萬年制歷的情況。萬年拿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榮枯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阿衡聽后,非常忐忑不安,他擔心制出準確的曆法,得到祖乙重用,直接的威脅到他的地位。於是阿衡就以重金收買一名刺客,準備行刺萬年。無奈萬年全心研究時令,幾乎從不離開所住的日月閣。刺客只好趁夜深人靜之時,挽起箭射殺萬年。只聽得嗖的一聲,一箭射中萬年的胳膊,萬年應聲倒下。童子們高喊抓拿刺客,守衛的兵士及時抓住刺客,將他扭送祖乙。祖乙問明是阿衡的詭計,就下令將阿衡收押,親自到日月閣來探望萬年。萬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給祖乙:現在申星追上百星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祖乙定個節名!祖乙說,春為歲為,於是定名春節。當時祖乙見萬年為了制歷,日夜勞瘁又受箭傷,心中不忍,就請他入宮調養身體,萬年答道:“多謝天子厚愛,只是目前的太陽曆還是草歷,不夠準確,要把歲末尾時也閏進去。否則,久而久之,又會造成節令失常。為了不負眾望,我必須留下來,繼續把太陽曆定準。”又經過數十個寒暑,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當他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祖乙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曆定名為萬年曆,並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據說萬年還發明日晷儀和漏壺,用以計時。這種說法只是一個傳說而已,但沒有史料根據。因中國關於日晷儀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隋書·天文志》,其中提到袁充於隋開皇十四年(595年)發明短影平儀(即地平日晷)。而漏壺的使用據《周禮》記載,夏朝時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