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臀類
恐龍類的目
恐龍類的兩個目之一。恐龍根據腰帶構造的不同分為兩個類群,即蜥臀目和鳥臀目。它們在腰帶構造上的區別主要是恥骨形態的不同。蜥臀類的腰帶從側面看是三射形,恥骨在腸骨下方向前延伸,坐骨則向後伸,這樣的結構與蜥蜴類相似;鳥臀目的恥骨向前有一個前突,向後與坐骨平行,從側面觀腰帶呈四射式結構,與鳥類的腰帶結構相同。
在遼西的早白堊世的恐龍世界中,長羽毛的恐龍因為和鳥類特殊的血緣關係,備受世人矚目。這些恐龍在分類上全部屬於蜥臀類恐龍中的獸腳類。
蜥臀目(Saurischia,即龍盤目)的恐龍,其腰帶骨骼的排列似現代的爬蟲類,故得名。蜥臀目是恐龍兩個大目之一,另一個為鳥臀目(Ornithischia,即鳥盤目)。蜥臀類的主要鑒別性特徵為腰帶中的恥骨向下向前伸展。有人認為蜥臀類是自小形雙足行走的原始恐龍類——槽齒類演化而來。它們的演化稍早於鳥臀類,晚於三疊紀(2.3億∼2.8億年前)開始出現。
蜥腳亞目
蜥腳形亞目是另一個主要的亞目,其種類均四足行走,大部分種類為食草性。本亞目中出現較早較原始的次目為古蜥腳龍次目(板龍次目)。古蜥腳龍體形龐大笨重,於侏羅紀早期2.8億∼1.87億年前)絕滅,但演化出體型更大更為進步的蜥腳龍,蜥腳龍在白堊紀末期(6,640萬年前)一直是佔優勢的恐龍類群之一。蜥腳龍包括所有恐龍類中最大的種類,如迷惑龍屬(Apatosaurus,舊作雷龍屬〔Brontosaurus〕)、梁龍屬(Diplodocus)及腕龍屬(Brachiosaurus)。總的說,蜥腳龍的特點為體型龐大,頸及尾長,頭小,腿呈柱狀,四肢骨骼粗壯、實心。
蜥臀目的另一個亞目為十字龍亞目(Staurikosauria)。現僅根據少數物種的不完全的化石對本亞目有一些認識。但似乎本亞目由中等大小形似獸足龍的肉食種類組成。虛骨龍、肉食龍和蜥腳龍一直生存到白堊紀,但其數量少於鳥臀目恐龍。
梁龍類的恐龍有著長長的脖頸,和一條尖長的尾,骨骼的形狀使它們的體重較其他蜥腳類的恐龍輕,後腿較前腿長,使它們的體型微微向前傾,梁龍類的頭型較其他蜥臀類恐龍長,鼻孔位於雙眼附近,短棒狀的牙齒,草食性。經電腦模擬可知,梁龍類可輕易地揮動它們的長尾,產生約200分貝的巨響,也許它們是利用這種方式來嚇退攻擊它們的掠食性動物,有些梁龍類化石的尾端骨頭有碎裂的情形,支持這項推測。
1877年迷惑龍的化石首次被發現,唯缺少頭骨的部分。完整的迷惑龍化石於1975年被挖掘出來。
暴龍是地表上出現過的最大型肉食性動物之一,僅次於棘龍。根據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蘇」(編號FMNH PR2081),「蘇」的身長12.8公尺,體重10.85噸,臀部高度為4公尺;這個數據僅次於最大型的棘龍,大於近年被發現的蠻龍、鯊齒龍、馬普龍。
基本信息
體長 | 16-30米 |
體重 | 20-30噸 |
食性 | 植食 |
生存時代 | 晚侏羅世 |
分類 | 蜥臀目 蜥腳類 蜥腳型類 原始蜥腳型類 盤足龍科 |
釋義 | 馬門溪龍意為在馬門溪發現的恐龍 |
馬門溪龍骨架
馬門溪龍的體長可達22到35米,而脖子佔一半長度,馬門溪龍是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脖子最長的動物。馬門溪龍的脖子由長長的、相互迭壓在一起的頸椎支撐著,因而十分僵硬,轉動起來十分緩慢。它脖子上的肌肉相當強壯,支撐著它蛇一樣的小腦袋。馬門溪龍和一個網球場一樣長,但它的身體卻很“苗條”。它的脊椎骨中有許多空洞,因而相對於它龐大的身軀而言,馬門溪龍顯得十分小巧。1億4500萬年前,恐龍生活的地區覆蓋著廣袤的、茂密的森林,到處生長著紅木和紅杉樹。成群結隊的馬門溪龍穿越森林,用它們小的、釘狀的牙齒啃吃樹葉,以及別的恐龍夠不著的樹頂的嫩枝。馬門溪龍四足行走,它那又細又長的尾巴拖在身後。在交配季節,雄馬門溪龍在爭雌的戰鬥中用尾巴互相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