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門溪龍

蜥臀目馬門溪龍科動物

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在宜賓市馬鳴溪渡口發現其化石,經科學鑒定,屬蜥腳類亞馬目。此屬動物全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另外,頸部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最長頸部可達12.1米)。與頸椎相比,背椎、肩椎及尾椎相對較少。

物種簡介


食性:植食
生存時代:晚侏羅世
天敵:永川龍和馬門溪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同一地區。它是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全長約11米,站立時臀高2.85米。它有一個又大又高的頭,略程三角形,嘴裡長滿了一排排鋒利的牙齒,就像一把把匕首。它的脖子很柔軟,但尾巴很長,站立時,可以用來支撐身體,奔跑時,翹起的尾巴可作為平衡器用。其前肢很靈活,指上長著又彎又尖的利爪,後肢又長又粗壯,也生有三趾。永川龍常出沒於叢林、湖濱,行為可能像大象。

形態特徵


體征

頭骨很小,牙齒細弱,呈棒狀,頸部長,脊椎粗大笨重,肢骨關節面粗糙。195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7年在四川發現的合川馬門溪龍長可達22米。體重近40噸,頭小,頸部極長,伸直頗似一架起重機。大部分時間在湖泊、沼澤中渡過,借水力浮起笨重身體。到泥沙較硬的地方休息、產卵。主要以多汁水生植物為食。生存於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於白堊紀末期滅絕。

身高

馬門溪龍從頭頂到尾尖長達22米,身高為7米,活著的時候體重達55噸,馬門溪龍的頸部長達9米,是長頸鹿的3倍,包括長頸鹿在內,僅有7個頸椎,而馬門溪龍卻有19個頸椎,它的頸部還特別生有肋骨,稱為頸肋,最長可達3米,能與後面第三個頸椎相連,增強了頸部的力量,但也使頸部轉動起來很費力。

脖子長

馬門溪龍與另一種著名的恐龍――雷龍外形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脖子長度。它們的脖長最高可達到46英尺(約合14.02米),佔到身體總長的一半。馬門溪龍是一種食草恐龍,生活在距今1.5億年前。
馬門溪龍有世界上最長的脖子,如果讓它和長頸鹿比,長頸鹿會輸得很慘,它的脖子總共有11—14米。馬門溪龍的脖子由長長的、相互迭壓在一起的頸椎支撐著,因而十分僵硬,轉動起來十分緩慢。它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脖子上的肌肉相當強壯,支撐著它蛇一樣的小腦袋。
它的脊椎骨中有許多空洞,因而相對於它龐大的身軀而言,馬門溪龍的頭部顯得十分小巧。1億4500萬年前,恐龍生活的地區覆蓋著廣袤的、茂密的森林,到處生長著紅木和紅杉樹。成群結隊的馬門溪龍穿越森林,用它們小的、釘狀的牙齒啃吃樹葉,以及別的恐龍夠不著的樹頂的嫩枝。
馬門溪龍四足行走,它那又細又長的尾巴拖在身後。在交配季節,雄馬門溪龍在爭雌的戰鬥中用尾巴互相抽打。各部位的脊椎椎體構造不同:頸椎為微弱后凹型,腰椎是明顯后凹型,前尾椎是前凹型,后尾椎是雙平型,前部背椎神經棘頂端向兩側分叉,背椎的坑窩構造不發育,4個薦椎雖全部癒合,但最後一個神經棘部分離開。腸骨粗壯,其恥骨突位於腸骨中央;坐骨纖細;脛腓骨扁平,脛骨近端粗壯,長度相等。距骨發育,其上面的脛腓骨關節窩很發育,故中央突起很高,□骨短小,後肢的第Ⅰ爪粗大,各趾骨的形狀特殊。

物種發現


名字來歷

馬鳴溪是宜賓市柏溪地名。1952年,金沙江馬鳴溪渡口附近正在修築公路,工人們開鑿岩石時,在那裡發現了許多像骨頭樣子的石頭,後來經過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鍾健教授仔細研究,認為這是一種過去世界上還沒有發現過的新的恐龍化石,於是他就給這種恐龍取了個名字,叫做馬鳴溪龍。由於楊教授是陝西人,定名之後其他研究人員因楊教授的口音,誤將“馬鳴溪”聽為馬門溪,從此馬門溪龍便記錄在各種文獻上。又因為是在新中國成立后建設工地上開山築路時發現的,按照雙名法規定,又以建設給它取了個種名,所以叫建設馬門溪龍。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因模式種發現於中國四川宜賓馬門溪而得名。

發現過程

馬門溪龍的第一具化石是在1952年,於四川省宜賓的馬鳴溪渡口旁的公路建設工地上發現。這個部份骨骸在1954年被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命名為馬鳴溪龍。但由於研究人員的口音問題,被誤作為馬門溪龍。因為馬門溪龍的化石是在建設工地中出土,因此楊鍾健將模式種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M.constructus)。
馬門溪龍的模式標本身長22—30米,頸部長度為11—14米,是發現時的已知頸部最長動物。這個模式標本有19個頸椎,上有長條頸部肋骨。
在1972年,發現了第二個種,合川馬門溪龍(M.hochuanensis),包含四個部份骨骸,頸部可達9.5米。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1993年命名的中加馬門溪龍(M.sinocanadorum)身長達到37米。其頸肋長達41厘米,長於波塞東龍的34.2厘米,是蜥腳下目中最長的。
在1989年,中國四川省自貢市挖出一個馬門溪龍的化石。在1996年,這個化石被命名為楊氏馬門溪龍(M.youngi),以楊鍾健為名。楊氏馬門溪龍的身長達16米,頸部長達6.5米,是種較小型的馬門溪龍。
在1976年,侯連海等人將發現於四川省自貢市的一個部份頭骨與部份骨骼,命名為釜溪自貢龍(Z.fuxiensis)。在1996年,其他科學家將釜溪自貢龍改歸類為釜溪馬門溪龍(M.fuxiensis)。自貢龍是否屬於馬門溪龍、峨嵋龍,或是獨立的屬,仍在爭議中。
在1994年,在美國發現的波塞東龍,頸部被估計長達10.5到11.5米;波塞東龍屬於腕龍科,有較長的前肢,高度比馬門溪龍高許多。而之前發現的超龍,頸部長度則估計為13到14米。
在2006年,中國新疆奇台縣挖出一個長達35米的化石,發現地點位於中加馬門溪龍附近,這個化石暫時被歸類於馬門溪龍,還沒有正式的科學研究敘述。

最新發現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2006年8月24日消息,從新疆奇台縣恐龍化石發掘現場獲悉,科學家們確認26日發掘的這具恐龍化石為馬門溪龍,測量其體長達35米,是名副其實的“亞洲第一龍”。
這具蜥腳類食草恐龍化石與1987年在同一地點發掘的恐龍化石都是馬門溪龍,身體總長度為35米,比中加馬門溪龍長5米。令人驚訝的是,這條恐龍僅脖子就長15米,是世界上脖子最長的恐龍。
此前,中加合作考察隊在距離這具恐龍化石100多米的山上,發現了多具恐龍化石,其中一具蜥腳類食草恐龍化石,根據其頸肋長1.5米推斷,它身長約30米、高約10米、重約50噸。當時,這條恐龍被確定為亞洲第一大恐龍,被命名為中加馬門溪龍,其化石現藏於北京自然博物館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新疆恐龍發掘現場總指揮王海軍確認23日發掘的這具恐龍化石,已經取代中加馬門溪龍而成為新的“亞洲第一龍”。

物種歷史


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隊在四川合川縣(今重慶市合川區)太和鎮附近的古樓山上再次發現一條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館進行挖掘,僅化石就裝了40箱。然後,經過楊鍾健教授等人研究,命名為合川馬門溪龍,標本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學(原成都地質學院)陳列館中。
合川馬門溪龍保存得比建設馬門溪龍好多了,它的脊柱相當完整,有19個頸椎、12個背椎、4個薦椎和35個尾椎骨,後肢和腰部的骨頭(也保存較好。雖然還缺少前肢和頭骨,但用中國甘肅永登縣海石灣的同種標本對其他有關材料補充和復原后,腰帶)一副完整的骨架就齊全了。合川馬門溪龍的身體長22米,高3.5米,頭頸抬起來可達11米高,估計活著時體重有三四十噸,彷彿是一座大吊車。如此巨大,較為完整的化石,在中國尚屬首次發現,它不僅是亞洲最大的恐龍,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這具引人注目的恐龍骨架已被翻製成模型,陳列在中國幾個大的自然博物館中,甚至屢次送往國外巡迴展出,深受中外觀眾的歡迎。凡是前往參觀的人,無不昂首仰望,驚嘆不已。合川馬門溪龍的軀體十分笨重,但頭卻很小,頭長不過半米。這麼一點小腦子要指揮全身活動,的確令人費解。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在合川馬門溪龍骨盆的脊椎骨上,還有一個比腦子大的神經球,也可稱“後腦”,起著中繼站的作用,它與小小的腦子聯合起來支配全身運動,由於神經中樞分散在兩處,所以合川馬門溪龍不是敏捷、機靈的動物,而是一個行動遲緩、好靜的龐然大物。儘管它有四條柱子似的腿支撐身體,似乎還是很吃力。因此,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合川馬門溪龍一生大部分時間可能在湖泊中度過,利用水浮起自己的身體,並且以此逃避敵害。它們還就地取材,以水中的藻類或其他柔軟植物為食。只有在休息或產卵時,才到泥沙較硬的岸邊活動。但是,也有個別的科學家對此提出異議。他們根據馬門溪龍的同類——李氏蜀龍等前後腳的構造,以及尾端四個尾椎骨膨大而成的尾錘等特徵,認為馬門溪龍之類的巨大蜥腳類恐龍,根本不適應水中生活,而和大象一樣,是一種真正在陸地上生活的動物。它們盡情享受著當時只有它們才能夠吃到的高大樹木上的嫩葉和果實,遇到敵害時,便用腳爪和尾錘進行自衛,與敵人決一死戰。因此,關於合川馬門溪龍活著的時候究竟如何生活,這個問題仍然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合川馬門溪龍是生活在1.4億年前侏羅紀晚期的一種恐龍,它屬於蜥腳類。這類恐龍是由祿豐龍等原蜥腳類發展起來的,是古今陸生動物中最大的動物,只有水中的鯨能超過它們,所以有“動物王國中的巨人”之稱。

物種分類


馬門溪龍屬最著名的兩個種:一為合川馬門溪龍,發現於四川省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合川縣(今重慶市合川區)和甘肅永登,前方為多棘沱江龍;另一個為建設馬門溪龍,發現於四川宜賓。馬門溪龍在蜥腳類演化史上屬中間過渡類型,為距今1.4億年的晚侏羅世的早期種屬,在侏羅紀末全部絕滅。

物種重要性


合川馬門溪龍是中國恐龍群中最閃亮耀眼的“明星”。1957年4月,四川省石油勘探隊在重慶市合川區太和鎮發現“合川馬門溪龍”。這具巨大的恐龍化石長22米、高約3.5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鑒定,認為它是生活在距今約1.4億年前的恐龍的遺骸,是迄今為止我國和亞洲發現的最完整的蜥腳類恐龍化石。“發現合川馬門溪龍”入選新中國60項科技傑出成就。
新華網重慶頻道2009年9月30日電,著名科普雜誌《環球科學》於2009年第10期,公布新中國成立以來60項中國科學家取得的傑出成就,50年代發生在今重慶合川的“發現合川馬門溪龍”事件入選。
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科技報協會主辦的《環球科學》,是一本獲得全球科普讀物第一品牌的《科學美國人》獨家授權的科普雜誌。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該雜誌特邀各領域的科學家與該刊編輯一道,共同遴選出60項中國科學家取得的傑出成就,展示中國科學在過去60年的發展脈絡。
按照事情發生的時間先後順序,“發現合川馬門溪龍”排在60項中國科學家取得的傑出成就的第5位。
馬門溪龍曾在《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TheLostWorld:JurassicPark)的一個圍捕場景中出現。
在2002年的澳大利亞“DinosaursfromChina”展覽中,展出了一隻馬門溪龍骨架。

物種古生物學


馬門溪龍的頭部類似梁龍,牙齒呈匙狀,但與梁龍不同的是它們的牙齒布滿嘴裡,而梁龍的牙齒僅分佈於嘴部前端。它們的四肢幾乎一樣長。馬門溪龍具有很長的頸部,長度約在8到11米左右,頸部下方有很長的肋骨,頸椎數目在19節左右,遠超越其他蜥腳類的頸椎數目。馬門溪龍的頸椎長而細,但頸部並不靈活,主要藉由與頭部、肩部的關節來動作、彎曲。
馬門溪龍的大部份物種的化石都發現於四川省的沙溪廟組,地質年代為晚侏羅紀牛津階至提通階,約1億6000萬年前至1億4500萬年前。它們被認為與其他多種草食性恐龍生活在同一地區,例如蜥腳下目的峨嵋龍、劍龍類的沱江龍、重慶龍與嘉陵龍。同一地區的掠食性動物則有獸腳亞目的永川龍、四川龍
中加徠馬門溪龍的化石則是發現於中國西北部的石樹溝組,這裡發現的其他恐龍還包含:大型肉食龍下目中華盜龍、原始的暴龍超科五彩冠龍、角鼻龍下目的泥潭龍、阿瓦拉慈龍超科的簡手龍、劍龍下目的將軍龍、以及基礎角龍下目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