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簡稱西安交大電信學院,前身是1908年在交通大學創建的電機專科,1957年交通大學西遷后重建無線電工程系,70年代以後隨著學科的發展分成電子工程系、信息與控制工程系以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94年又重新合併正式成立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2017年,信息與通訊學科納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序列。

大學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並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和“985”工程建設,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將原西安醫科大學、原陝西財經學院併入原西安交通大學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今日的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藝術等10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20個學院(部)、8個本科生書院和8所附屬教學醫院。現有校本部在職教職工5635人,專任教師2416人,教授、副教授1500餘人。學校教師隊伍中有兩院院士21名,其中11名為雙聘院士。國家教學名師6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5名,“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15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88名,31人,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44名。

學院介紹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歷經近百年滄桑,學科有很大發展,現有的學科幾乎涵蓋整個電子信息領域的所有新興學科,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該領域高層次人才、進行科學研究的雙重任務。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學院現設有五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微電子學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對應四個完整的一級學科)和一個面向全校服務的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作為系的下屬單位,學院還擁有二十多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四個一級學科均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且均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學院現有教職工34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63人、副教授78人,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32人。另外,其中一位教授被評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兩名教授被選為國際電氣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有一名國家級教學名師,三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8新世紀優秀人才。在科研教學基地方面,學院現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兩個國家專項實驗室,三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以及一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設備、資料和網路等教學、科研條件均已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學院現有在校學生5200餘人,其中博士生640餘人、碩士生1400餘人、本科生3200餘人。學院還面向社會招收穫得學士學位的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學院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院的目標是為國家輸送大批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和具有成為科研組織管理能力的綜合性人才,為學校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做出應有的貢獻。

下屬系部


技術系

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現設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四個二級學科,其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物理電子學是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本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
本學科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共有教職員工69人,其中教授26人,博士生導師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3人,教師隊伍中既有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固體電子學家姚熹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光電子學家侯洵教授和中組部入選者、球差校正超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家賈春林教授等學科領軍人物,也包括以長江特聘教授、長江講座教授、傑出青年基金、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為核心的教學和科研團隊。先後承擔多項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重大產業化項目,有多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本學科建有“國際電介質研究中心”、“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陝西省信息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這些科研基地擁有六千多萬元的先進的科研教學儀器設備,可為科學研究與高層次人才培養提供優良的實驗條件。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電子功能材料和器件、超大規模系統集成晶元設計,納米電子器件,電子離子光學與帶電粒子束物理,信息顯示器件與技術,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現代信息光子學與技術等。本學科在電子陶瓷與器件、鐵電薄膜與器件、納米電子器件、儲能與能量轉換材料與器件、電子離子光學現代理論與系統、信息顯示器件、超快速光電子學、超大規模集成物理與電路設計等方面已形成優勢學科研究方向。
本學科是一個口徑較寬、適應性很強的學科,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造就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內具備寬厚的理論基礎、綜合實驗能力、廣博專業知識的前瞻型人才。畢業生可以在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光電子器件與材料、電子功能材料與器件、信息顯示器件與技術、光通訊與網路等技術領域從事研究、開發和教學工作。

微電子系

微電子學系是在我校1958年設立的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主要研究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半導體科學與技術。其所屬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為全國重點學科,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
微電子學系是我校“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依託單位,承擔我校微電子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培養和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工作,主要培養在集成電路設計、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和微電子工藝技術領域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現有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高級工程師3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佔到70%以上。每年招收本科生90餘人,碩士研究生30餘人,博士研究生近10人。

通信工程系

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的前身是在著名教授黃席椿和陳鴻彬等老一輩學者領導下於1958年創建的無線電技術專業。1982年在國內首批獲得“電磁場與電磁波”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通信與電子系統”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被批准為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00年獲得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信息與通信工程系現有教師5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含博士生導師11名),高工5人,講師20人,工程師4人,助理研究員1人,教輔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8人。教師中有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4人,陝西省教學名師2人,校“騰飛人才” 2人。
設有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所、電磁場與波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波動與信息研究所、圖像處理與識別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研究涉及認知無線電、無線自組織網、多天線傳輸理論、協作通信理論、醫療圖像編碼與傳輸、視頻圖象處理技術研究、醫用X線數字成像技術、陣列信號處理、相空間波傳播與成像、衛星移動視頻、數字地面電視廣播等領域。
信息與通信工程系秉承了交大起點高、底子厚、重實踐的優良辦學學風。全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每年招收信息工程專業本科生180餘名,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3個二級學科招收碩士研究生90餘名,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二級學科招收博士研究生20餘名。培養的學生基本理論紮實,實踐能力強、專業知識寬廣,主要在信息產業、國防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和行業從事通信與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和教學等方面工作。
2008年來,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共承擔和參與國家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課題及重大橫向合作50餘項,科研到款約3000多萬元。共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500餘篇。共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二項,省級科研成果一等獎一項,省級科研成果三等獎二項,獲國家優秀教材二等獎一項。

自動化科學系

1958年我校在國內首批創建了“自動控制”專業,在胡保生和萬百五等教授的帶領下,我校自動控制專業成為當時國內最有影響的專業之一。1978年在國內首先創辦了系統工程二級學科;1986年設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二級學科;1987年與機械工程和管理工程學科共建“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管曉宏教授現任實驗室主任;2000年建立“陝西省數字技術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2002年科技部批准成立“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融合實驗室”;2005年依託本學科設立“智能網路與網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已經擁有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四個二級學科,首批獲得了碩士和博士授予權,具有全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與博士后流動站。本學科一直是211和985重點建設單位,建成了一流的科研和教學實驗環境。其中系統工程學科和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自動控制與技術系在大系統理論、系統優化與調度、計算機集成製造、機器視覺、圖像與數字視頻處理等領域成果顯著。86年來,承擔國家973、863重點、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傑出青年基金、國防預研、省部級重點、國際合作和大中型企業項目580多項,其中國家項目11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和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國際學術獎3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餘項;是全國最早承擔國家“863 CIMS”重點應用示範工程的單位之一,首批獲得“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研究計劃”資助並延續;2000年研製出我國第一塊數字化電視與掃描格式轉換晶元並在海信與長虹成功產業化;“雙平面醫用X線機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獲國家級新產品獎;玻璃窯爐計算機控制和大型水電施工計算機綜合監控等成果轉化效益重大;在Automatica、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EEE Trans. 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Intelligent、中國科學、自動化學報、計算機學報等重要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300多篇;主持召開第二屆全球華人智能控制與智能自動化大會、04年國際智能與網路化系統研討會、IEEE汽車電子與安全國際會議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7次;多名教授在全國自動化學會、系統工程學會、系統模擬學會、儀器儀錶學會、人工智慧學會以及IEEE智能交通系統協會、國際模式識別協會(IAPR)和陝西省自動化學會等中任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和理事長,鄭南寧教授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主任與首席科學家、IEEE Fellow和陝西省科協主席。
自動控制與技術系的人才培養,特別是教學在全國有重要影響。自1978年起,胡保生教授多年擔任原電子工業部自動控制專業教材編審組組長,主持組編了文革后第一批自動控制專業教材,並負責編寫了全國工業自動化統一教學計劃。本學科教師編寫出版專著教材70多部,其中《現代控制理論》、《大系統的遞階與分散控制》、《智能控制理論與應用》、《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數字信號處理》、《自動化儀錶與過程式控制制》、《泛函分析及其在自動控制中的應用》等被數十所院校選用,《自動化(專業)概論》被40多個院校採用,《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被引用440餘次,《自動調整理論基礎》與《隨動系統》自從五十年代起被許多院校作為教材一值沿用近20年,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 為慶祝成立50周年,徵集各國早期對自動控制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教材,中國自動化學會推薦了4本教材,此兩本教材被包括在內,並已被採納。本學科是教育部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和教育部高等學校自動化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

計算機系

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首批創建單位之一。旨在培養面向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理論與技術,並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經過5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發展成為我國計算機學科領域內教學、科研綜合實力較強的單位之一。1996年,首批獲得國家按一級學科招收和培養研究生的資格;2006年在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計算機學科位列第12名。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在於怡元、鄭守淇、胡正家、鮑家元等老一輩教授、學科帶頭人的帶領下,先後參加了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研製,研製出磁芯測試儀和X-3(系3機)、數控系統SK-1、大型通用晶體管計算機(YA-701)系統、工業控制計算機DJS110、光筆圖形顯示器、通用微機控制器GMC系列、電力系統穩定控制的容錯計算機、JUMP廣域計算機網、COBOL編譯系統、國標BASIC語言、LISP-M1智能計算機系統、人人漢字輸入系統等成果,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以及陝西省等10多項科研獎勵。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凝練,本學科已基本形成了高性能計算、網路多媒體、分散式系統、數據工程和網路安全等5個方向,2008年來,主持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科技支撐、國家“973”、“863”、自然科學基金、發改委、教育部和陝西省、西安市等縱向科研項目160餘項,國際合作項目9項,科研總經費6578萬。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5項,發表學術論文700多篇,被SCI檢索115篇,EI檢索526篇。
在人才培養方面,計算機系承擔國家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1項,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28項,編寫教材50餘本,其中國家“十五”和“十一五”規劃教材11部,國家優秀教材2本。馮博琴教授獲國家級教學名師;計算機基礎教學、計算機體系結構與網路2個教學團隊入選國家教學創新團隊,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北評為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1956年~2008年,共培養出了2372名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1054名碩士,148名博士,其中包括像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教授、陳桂林院士、侯義斌教授、錢德沛教授等一批傑出的人才。

專業培養


信息工程專業

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協作精神和協調領導能力,軟、硬體兼通,能在信息產業及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製造、應用及開發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幹學科與相關學科
主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
相關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
核心課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概論、電路、模擬電子技術、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波、通信電子電路、現代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數據結構與演演算法、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
主要實踐環節
畢業設計(論文)、生產實習、工程實習、工程訓練、社會實踐、課程設計與專題實驗。
學制與授予學位
學制4年,工學學士學位。
畢業條件
最低完成180 + 8學分。其中,課程學習必修102學分,選修51學分;集中實踐環節必修20學分,選修7學分;課外實踐8學分。
選課說明與要求
1、課程設置表中各模塊選修課要求
(1)人文、社科類限選2學分。
(2)管理、經濟類限選2學分。
(3)體育、英語類限選6學分。
(4)自然科學類限選7.5學分。
(5)專業選修課程選修至少27.5學分,其餘為任選。
(6)通識類除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外,還必須從全校性通識類選修課程中任選6學分。
(7)學生每學期所修總學分一般為22 - 28學分(含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2、實踐環節要求和說明
(1)工程訓練
工程訓練由兩門課構成:工業系統測量、工業系統驅動與控制,分別安排在第2、4學期。通過訓練,使學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工程的意識。由工程訓練中心負責安排具體內容並進行考核。
(2)工程實習
包括金工實習、電工實習。通過在學校實習工廠的勞動,了解機械設備及電工設備的基本知識,獲得機械製造及電工方面的感性認識。由實習單位負責考核。
(3)生產實習
在三年級學習結束后,到企業進行專業實習,了解與信息工程專業有關的生產實際情況。實習方式以分散實習為主,結束后提交實習日記、企業的實習鑒定報告及實習總結報告,由系組織考核。
(4)專題實驗
安排在第2 - 7學期進行,結合有關課程,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進行設計與實驗。設計及實驗完成後進行考核。
(5)畢業設計
從第8學期起開始進行畢業設計工作,包括選定畢業設計題目、確定任務書,與指導教師共同協商確定論文寫作大綱。論文工作六月中旬完成,六月下旬參加由院、系組織的論文答辯。
3.課外實踐學分說明與要求
學生在第二、四學期結束后,參加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主題自擬、自找單位,開學后1周內提交實踐活動的調研報告,由學院(或系)組織考核,合格者獲得4個課外實踐學分(每次2學分)。其餘4個課外實踐學分的獲得請參見教務處制訂的《西安交通大學本科生課外實踐學分認定辦法》。

自動化專業

一、培養目標
自動化專業面對各種人造系統和自然對象,進行信息獲取、處理和利用,特別著重於對其行為的干涉和控制,以達到人們期望的目的。本專業培養學生具有從事系統設計、分析、模擬、控制、優化和決策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從事自動化檢測裝置、工業過程式控制制與綜合自動化、模式識別與智能機器人、導航與飛行器控制、系統設計與優化等領域的研究與應用,使之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造性的高級技術人才。本專業是一個適用於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國防等眾多應用領域的寬口徑專業。
二、專業特點
自動化是一門基礎知識面寬、應用領域廣闊的綜合性科學技術專業,涉及到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國防建設,甚至人們的日常生活。該專業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大力推進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過程中起到關鍵的橋樑作用。自動化專業培養的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對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等基礎知識領域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著重培養感測器檢測與信息融合、系統分析與綜合、機器智能、系統優化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本專業堅持用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研究的最新成就不斷更新專業教學內容,緊跟學科發展並保持其先進性。本專業十分重視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並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掌握較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的社會競爭能力。
三、主幹學科
主幹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
相關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
四、主要課程
電路,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自動控制原理;
自動控制系列課程;檢測技術系列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信號處理系列課程。
五、主要實踐性環節
軍事訓練,電子電路類專題實驗,自動控制類專題實驗,計算機應用類專題實驗,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生產實習,畢業設計。
六、培養方案
1、學習教學計劃中所規定的公共基礎、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和工程技術課程。
2、按照以下要求完成選修課程學習:
人文社科、經濟管理類: 6學分
藝術類: 2學分
跨專業課程: 6學分
專業選修課程: 8學分
3、完成實踐環節學分。
七、學制
學制4年。
八、畢業條件
修滿總學分210+8(其中課內學分170,集中實踐學分40,課外學分8),方可畢業。
九、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計算機與技術專業

一、培養目標
培養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具有良好科學素養,較好地掌握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以及工程技術的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夠獨立從事教學、科學研究和進行計算機開發與應用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專業特點及培養要求
計算機科學理論和技術相結合,軟體和硬體相結合,全面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理論以及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接受計算機系統設計和開發應用的基本訓練。
三、主幹學科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相關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四、主要課程
電路、模擬電子學、離散數學、數理邏輯、數值分析、數字邏輯電路、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彙編語言程序設計、微型計算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原理、程序設計基礎、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原理、編譯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軟體工程、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自動控制原理、VLSI設計基礎等
五、主要實踐環節
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公益勞動等
六、學制
4年
七、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八、畢業條件
完成總學分210+8(其中課內學分170,集中實踐學分40,課外學分8),方可准予畢業。

技術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微電子學、物理電子與光電子領域內寬厚理論基礎、實驗能力和專業知識,能在該領域內從事各種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半導體器件、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通訊與信息光學、信息攝取和顯示器件,乃至集成電子系統和光電子系統的設計、製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二、專業特點及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物理、微電子學、物理電子、光電子學、電子材料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相關的信息電子實驗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各種電子材料、工藝、器件和系統的設計,以及研究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2、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技術基礎理論;
3、具有較強的本專業領域的實驗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測試能力和工程實踐能 力;
4、了解本專業領域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驗工作能力。
三、主幹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
四、主要課程
電子線路、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微電子技術基礎、物理電子學、光電子學、電介質物理以及電子材料等方面的專業課程
五、主要實踐環節
專業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
六、學制
4年
七、授予學位
工學學士
八、畢業條件
完成總學分210+8(其中課內學分170,集中實踐學分40,課外學分8)方可准予畢業。

研究生培養


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工程碩士
(適用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
一、培養目標和要求:
電子與信息工程類工程碩士的培養側重於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具體培養目標是: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創業精神,願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掌握電子工程或信息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工程技術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3、能綜合運用現代科技成果,特別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具有研製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新設備的能力。
4、能掌握一門外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學科領域的外文資料,並具有一定的外文寫作能力。
二、入學要求:
電子與信息工程類工程碩士的招生對象為具有如下條件的工程技術人員或工程管理人員:
1、獲得學士學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獲得學士學位后工作經歷雖未達到3年,但具有4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或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生且具有5年以上工程實踐經驗。
2、年齡在45歲以下。
3、從事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或相近專業的技術工作兩年以上,並已成為業務骨幹。
電子與信息工程類工程碩士的選拔方式是:
● 由所在單位選拔推薦。
● 由我校組織單獨命題考試。
● 考試科目為:數學(筆試)、外語(筆試)、專業綜合考試(筆試加口試)。
● 按考生的考試成績擇優錄取。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電子與信息工程領域工程碩士的培養方式是:
1、學制一般為3年,最長不超過5年。採用進校不離崗的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在校學習時間累計不少於6個月。
2、課程學習時間1—2年,主要採用不脫產學習方式,由學院派出教師在當地授課。
3、學位論文一般在原單位完成,時間規定為2—3年;個別單位因受條件限制不能提供研究課題者,學員必須在入學后1年內提出申請報學校批准后在校完成論文,時間一年半,不得超過2年,並需提供課題費用(由雙方協商確定)。
4、工程碩士將採用廠校雙方聯合培養的方式,一方面要進行嚴格的研究生課程教育,使之掌握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及現代化技術和方法,同時要接受嚴格的工程技術訓練,並完成學位論文。
5、採用課程學習與學位論文並重的培養方式,即同時強調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注重工程實際能力的培養。
6、實行雙導師制,即對每位工程碩士生在學習完課程之前,雙向選擇確定本專業指導教師的同時,原單位必須選擇一位高級工程師作為兼職指導教師(副導師);兩位導師與學生共同商定論文選題,並共同負責指導學生完成其學位論文。
7、凡課程學習修滿32學分,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查者,可授予工程碩士學位。
8、工程碩士的培養一律是委託培養的方式,所有工程碩士生在取得學位後繼續為原單位服務;學位證一般由學校交原單位轉發學員。

實驗室建設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物理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1987年,原國家計委批准在西安交通大學建設電子物理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1992年12月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1993年12月原國家教委批准該實驗室為第一批國家教委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並面向國內外開放。1999年9月教育部批准該實驗室為第一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現任主任為劉純亮教授(博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侯洵教授。
實驗室主要依託“物理電子學”二級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成員單位,建有“彩虹集團公司西安交通大學顯示器件研究中心”。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顯示器件與顯示系統,現代真空電子學與技術,信息光子學與技術。
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38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員16人(博士生導師13人),副教授9人,高級工程師5人。
實驗室現有面積3800平方米,其中,超凈實驗室800平方米,平板顯示器件驅動電路實驗室400平方米。在平板顯示器件、真空電子器件和信息光子器件研究與開發方面,擁有一批功能完善、性能先進的實驗裝備和設計軟體,儀器設備總價值4000餘萬元。實驗室現有大型儀器設備包括:電子束蒸發真空鍍膜機,多功能磁控濺射儀,激光分子束外延機,精密絲網印刷機,表面形貌分析儀,高溫燒結爐,時空分辨真空紫外光譜測量系統,超快非線性激光光譜學測量系統,飛秒光學參量放大系統,數字存儲示波器,數字邏輯分析儀等。
實驗室在“七﹒五”期間,承擔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高解析度彩色顯示管的研製”,成功研製開發出14英寸720×515點高解析度彩色顯示管和20英寸1024×768點高解析度彩色顯示管,填補了國內空白。在“八﹒五”期間,承擔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高清晰度彩色顯像管的研製”,成功研製開發出25英寸700線改進清晰度彩色顯像管,研究成果已應用於企業的新產品開發。在“九﹒五”期間,承擔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彩色等離子體顯示器件的設計及實用化關鍵技術的研究”,在國內率先研製成功21英寸全色等離子體平板顯示器件。在“十﹒五”期間,承擔了國家“863”計劃項目“全電磁PIC計算機數值模擬軟體開發”, 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磁PIC模擬軟體-UNIPIC。同時,實驗室還承擔了教育部科學技術重大項目“彩色PDP介質保護膜的製備與工藝優化”,完成了彩虹集團公司的“42英寸VGA彩色等離子體顯示器電路”、“ 50英寸XGA彩色等離子體顯示器電路”等重大橫向科研項目。
實驗室相繼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合作科研項目60餘項,在國內外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90餘篇,EI收錄論文130餘篇。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6項,其中15項已獲授權。
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0年8月起被教育部批准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此之前,實驗室為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業實驗室,1995年通過國家驗收。實驗室依託的“固體電子學和微電子學”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
研究方向
研究和開發在電子學和光電子學方面應用的電介質及氧化物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重點研究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合成與製備、組成與結構、性能與應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集中研究和發展具有介電、熱釋電、壓電、鐵電、電光和非線形光學性能以及感測和驅動性能的功能材料和器件。
主要的研究方向:
1.電子陶瓷材料與器件
2.鐵電單晶材料與器件
3.鐵電薄膜材料與器件
4.納米複合功能材料與器件
5.敏感材料與器件
6.電解質材料與器件
人員結構
實驗室擁有一批以中青年為主體的穩定的在編固定人員隊伍,現有研究人員1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學位9人,在讀博士學位4人;50歲以上的教師2人,36-50歲之間的中年教師11人,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3人,研究隊伍素質好,學歷高,年齡結構合理,多數人都有在國外工作和學習的經歷,富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發展潛力,團結協作,積極進取,承擔著實驗室重點科研課題和實驗室建設及重點學科建設的重要工作。
實驗室主任:任巍教授
副主任:徐卓 教授 汪敏強 副教授
學術委員會主任:姚熹院士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侯洵院士 陳治明教授
學術委員會秘書:吳小清高工
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子材料與器件實驗室由中科院院士姚熹教授於1986年創建,1989年由原國家計委和原國家教委批准為第四批世行貸款專業實驗室,同時又是原國家計委和世界銀行聯合審定的全國七個試點(跟蹤)實驗室之一,於1995年4月通過國家的驗收。實驗室自1992年起向國內外科學家開放,接納國內外的客座研究人員。所在學科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並為全國第一個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博士點和重點學科點,同時還是電子科學技術博士后流動站。該實驗室被西安交通大學列入實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之一。2000年8月由教育部批准電子材料與器件實驗室為“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聘任任巍教授為實驗室主任,姚熹教授為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研究以電介質和氧化物半導體為基礎的功能材料和器件,開發其在電子學和光電子學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重點是材料的合成與製備、組成與結構、性能與應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開發重點是具有介電、鐵電、壓電、熱釋電、電光和非線性光學性能以及感測和驅動性能的先進功能材料和器件。實驗室近中期的研究和開發的重點是:
* 電子陶瓷材料與器件
* 鐵電薄膜材料與器件
* 納米複合功能材料與器件
* 敏感材料與感測器
* 機敏感測器、機敏執行器與微型智能系統
* 電介質理論
現有研究人員1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5人,講師1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35-55歲教師13人,35歲以下教師2人。研究人員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海外傑出青年基金國內合作者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教育部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劃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研究隊伍中多數人都有在國外工作和學習的經歷,富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發展潛力。實驗室擁有大型儀器設備二十多台,固定資產2400萬左右。
陝西省天地網技術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天地網技術重點實驗室於2004年10月經陝西省科技廳批准成立。實驗室依託計算機、機械電子等學科,重點開展面向天地網基礎理論、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系統的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和成果產業化,是目前國內唯一集天地網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於一體的機構。主要從事天地網基礎理論及其關鍵技術、遠程教育、虛擬製造設計等方向的研究。實驗室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6人,博士生和碩士研究生56名。
實驗室承擔了國家863重大項目2項、國家科技攻關重大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教育部重大及重點項目3項,IBM公司國際合作項目2項,以及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20餘項。獲得陝西省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並獲得2005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研製出我國第一套自主知識產權的天地網遠程教育系統SkyClass,核心技術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8項,其中已授權3項,獲軟體著作權6項,註冊國家商標(SkyClass)1個;累計發表或錄用的學術論文達100多篇,其中,被SCI收錄18篇,EI收錄42篇,ISTP收錄14篇,CSCD檢索61篇;通過CNKI檢索,僅中文引用就達222次,出版專著4本。天地網遠程教育系統SkyClass已在陝西、河南、新疆、甘肅、山西、北京、浙江、上海等8個省區推廣應用近2萬餘個單位,受益用戶420餘萬;開發的“中國殘疾人就業信息網綜合管理系統”已被中國殘聯作為全國唯一指定產品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