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2條詞條名為中村村的結果 展開
- 浙江寧波餘姚市鹿亭鄉下轄村
- 浙江杭州西湖區下轄村
- 福建省上杭縣蛟洋鎮中村村
- 雲南省楚雄武定縣白路鄉中村村
- 廣東羅定素龍街道辦下轄村
- 廣東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火紅鄉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沾益縣盤江鎮中村村委會
-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下轄村
- 雲南武定縣發窩鄉下轄村
-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下村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樂業鎮下轄村
- 江西大余縣吉村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鐘山鄉下轄村
- 江蘇常州東南經濟開發區下轄村
- 雲南省祿勸縣則黑鄉下轄村
- 雲南昆明市富民縣永定鎮下轄村
- 雲南昆明市宜良縣北古城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元謀縣江邊鄉中村村
- 雲南宣威市田壩鎮下轄村
- 雲南省昆明祿烏東德鎮中村村民委員會
- 青海省格爾木市郭勒木德鎮下轄村
- 雲南鳳慶縣洛黨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魯納鄉下轄村
- 廣東連平縣上坪鎮下轄村
- 雲南玉溪市峨山縣化念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陸良縣中樞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羅平縣板橋鎮下轄村
- 雲南宣威市倘塘鎮下轄村
- 廣東省雲浮市平台鎮中村村
- 雲南省楚雄南華縣五街鎮中村村
- 雲南宣威市格宜鎮下轄村
- 江西武寧縣石門樓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會澤縣迤車鎮下轄村
- 雲南石林縣板橋鎮下轄村
- 雲南曲靖市陸良縣馬街鎮下轄村
- 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火場土家族鄉下轄村
- 雲南省玉溪紅塔區中村村民委員會
- 雲南昭通市綏江縣中城鎮下轄村
- 山西沁水縣中村鎮下轄村
- 雲南玉溪市華寧縣青龍鎮下轄村
- 雲南施甸縣由旺鎮下轄村
- 雲南華寧縣青龍鎮下轄村
- 甘肅慶陽市寧縣中村鄉下轄村
- 河南洛陽市洛寧縣河底鄉下轄村
- 福建省古田縣大橋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祿豐縣中村鄉中村村
- 浙江省慶元縣隆宮鄉下轄村
- 山西澤州縣柳口鎮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宣威市熱水鎮中村村委會
- 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雕庄街道中村村
中村村
廣東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下轄村
中村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東石鎮。位於東石鎮東南部,離東石鎮政府駐地(東石圩)約19公里。中村正處在上黃地(東石鎮屬)與下黃地(熱柘鎮屬)兩村之中間,故名中村,歷史沿用。中村之東南方和蕉嶺縣新鋪鎮黃坑村毗鄰,西部與蕉留村相連。
中村村委會含一個自然村(中村)和五個邊遠居住點,分別是絲茅塔、水口、礦山、礤坑、竹園。轄水口、上陂、陂下、中心、老屋、對門、下屋、湖洋共8個村民小組。村民為王、吳姓共居。共有206戶,796人。漢族,講客家話。
目錄
中村境內設有中村小學一間,小水電站三座。省道S332線經過該村。並修有水泥路面村道1.5公里,通往礦山、水口居民點。
中村村委會在1978年以前設中村大隊,屬熱柘公社管轄。1978年划入茅坪公社,茅坪鎮撤併后屬東石鎮。1989年改設中村管理區,1999年設中村村委會。村委會 辦公樓建在村中南部公路旁。
中村村民已全部用上自來水和山泉水。
自然村
因地處中村河水源頭而得名水口,歷史沿用。
【絲茅塔】(shi mao ta)距中村村委會址5公里,在村委會直的東北部。有機耕路通出中村。住王姓人家,清朝末年遷入,今傳至第5代。共9戶30人。農產水稻、生薑、茶葉等。
地名來歷無從查考,歷史沿用。
【下屋】(xia wu)在中村村委會址的東部,距村委會址0.2公里。王姓,清朝後期遷來,今傳至第9代。有30戶110人。農產水稻、黃豆、茶葉,水果種有?柑、李等。省道S332線經過於此,交通便利。因該處有一王氏下老屋而得名、通稱下屋,是一個村民小組。
【上陂】(shang bi)距中村村委會約1公里,在村委會址的東北部。住吳姓人家,23戶,110人。農產水稻、生薑、茶葉等。據查吳姓開居祖於清初遷來,今傳至第16代。村道已打水泥路面。
中村河上遊河段過去建有一座水陂(過去灌溉農田用),而該地吳姓人家房屋建在水陂而上,而得名上陂。
因地處中村河上游老水陂以下,而得名“陂下”。
【礦山】(kang shan)距中村村委會址3公里,在村委會址的東北部,住吳姓人家,5戶25人,村民均屬上陂村民小組遷入的。農產水稻、生薑等。該處六十年代曾建鎢礦採礦點,屬梅州有色金屬站管轄。故得名礦山。有機耕路通往中村。
【礤羅坑】(zhai lo keng)距中村村委會約4公里,在村委會東部。村民屬中村下屋村民小組。住王、吳兩姓人,5戶30人。耕地30畝,農產水稻,兼種生薑、房屋磚瓦平房。有機耕路通往若竹塘、中村。地名來歷不詳、歷史沿用。該地和蕉嶺縣黃坑村毗鄰。
【竹園】(zhu yan cun)距中村村委會址約2公里。共有13戶50人,住王姓人家。是一個近二十年期間才形成的新村,地處中村的西部。該地地下有煤礦資源。村民種植水稻、黃豆、生薑、茶葉等,並種有連片200多畝的優質?柑。省道S332線通過該地,交通便利。
【中心】(zhong xin)距中村村委會0.5公里,地處中村之村中心而得名“中心”。住王姓人家,有32戶130人,據查清朝中期遷入居住,今傳至第20代。農業種植水稻為主,也種茶葉、?柑等。有水泥路面的村道和省道S332線相通,交通便利。
【老屋】(lao wu)距村委會址0.5公里,在村委會址的東北部。住王姓人家,23戶100人。據查王氏開居祖在清初遷來,今傳至第22代。老屋為一個村民小組,農產水稻、水果、茶葉等。老房屋為土木堂屋結構,新屋是鋼筋水泥房。有村道和公路連接、交通便昨。因該村王氏開居祖屋建在此地而稱老屋,歷史沿用。
【對門】(dui men)距中村村委會0.7公里。在村委會址的北部。住王姓人家30戶146人。開居祖遷入至今,已傳至第20代。地下資源有耐火石。村民種植水稻、生薑、茶葉,水果有梅州金柚、三華李和柑。有村道通往省道S332線。
因該地在中村較集中的老屋的河對面而稱對門,歷史沿用。
【湖洋背】(fu yang bei)距村委會址0.2公里,在村委會址的西部。住王姓人家,有17戶50人。省道S332線經過於此,交通便利。農產水稻、黃豆、水果種有沙田柚和?柑。王氏人家遷入本地,今傳至第10代。因該居住地祖層門口原是一段湖洋田,而得名湖洋背,歷史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