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珍

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副主席

張蔚珍,男,生於1938年農曆5月11日,漢族,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人,初中文化程度,現任陳家溝村委主任,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副主席。張蔚珍在關鍵的時候及時挽救了陳氏太極拳,才使得這種拳種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並繼續保持它在太極拳種中的重要地位。

個人履歷


從小上學,1957年小學畢業,1958年焦作上技校,後到焦北鋼鐵廠工作任安裝隊隊長1962年,鋼鐵下馬要求返鄉務農,曾任小隊會計,大隊會計。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任陳家溝村黨支部書記17年。後任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校長,1987年又任陳家溝村結晶硅廠供銷科長,1998年又被群眾推選為陳家溝村委主任,黨支部書記等職,后因年老自己要求辭去支部書記職務,擔任陳家溝村委主任職務至今。

保護陳氏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在過去非常發達興旺,但是在解放后的一段時間差點斷了煙火,如果不是當時方法得當,恐怕陳式太極拳只能成為歷史。”今年已經81歲的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村主任張蔚珍提及這段歷史,總讓人感到一種欣慰。日前,記者在溫縣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採訪時候,張蔚珍給記者講述了陳式太極拳發展歷史上一段驚險的而又鮮為人知的故事。
太極拳發源於溫縣一個村莊——陳家溝,距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隨著發展門派也逐漸增大,目前已經延伸為陳氏、楊氏、孫氏、和氏、吳氏和武氏等幾大門派,而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始祖,其餘的幾大門派都起源於陳式太極拳。
“過去,太極拳非常興旺發達,作為一種武術形式,它隨著社會潮流的興衰而興衰的。”張蔚珍這樣總結太極拳的發展內因。他介紹說,1941年,陳家溝等地區遭受到了嚴重的蝗災,加上國民黨反對派的擾亂,陳家溝一帶形成了橫屍遍野甚至人吃人的悲慘景象,由於連吃飯都是問題,陳式太極拳曾一度中斷。俗話說,“窮修文、富習武”,當年景逐漸轉好之後,先前那些逃荒要飯的群眾又回到陳家溝安居樂業,一度中斷的陳式太極拳又開始演練了起來。
解放后,由於當地的群眾對新中國的政策不了解,不敢妄自練習。1954年,陳家溝小學的幾個老師聽說陳家溝就是太極拳的發源地,便冒出了學習太極拳的念頭,儘管也找了一些年紀稍大一些的學生修習太極拳,但是並沒有形成什麼氣候。1958年,現如今著名的陳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陳正雷的伯父、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丕退休之後回到陳家溝,給陳式太極拳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契機。
張蔚珍說,陳照丕解放前後均在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並在黃委會系統教陳氏太極拳。然而,當他回到家鄉后,發現當地已經沒有什麼人練習太極拳了,感到非常的著急,他認為,太極拳是國粹,對它進行修習,不僅可以防身護體,還可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並且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運動方式。然而當地的群眾仍不敢修習太極拳,陳照丕很快從毛主席語錄找到可以修習太極拳的理由,便向群眾義務教授太極拳,開始了太極拳的推廣。張蔚珍說,當時退休在家的陳照丕每月有18元的退休工資,他將這些錢幾乎全部拿了出來,等到冬天拿去買煤,供學習太極拳的群眾取暖。就這樣,他一直教到1966年。
1966年,“文革”開始,“掃四舊”很快來到了陳家溝,太極拳成為四舊之列,曾經在國民黨黃委會中教過太極拳的陳照丕也成為了牛鬼蛇神之首。1967年清理階級隊伍,陳照丕成為了被批鬥的對象,給他列舉了四大罪證:一是出身為地主成份,二是曾在國民黨軍隊中呆過,三是集體參加特務組織,四是他曾經在國民黨黃委會教過太極拳,被扣以“偽國術教官”的帽子。這四條罪證加上多次批鬥使得他精疲力竭,最終跳井自殺。慶幸的是,由於井水較淺,他被救了出來。搶救之後,他仍舊對太極拳矢志不渝,由於不能再教太極拳,他將陳氏太極拳的精華進行總結,將其交給當時的溫縣武裝部長,但這些整理好的手稿卻因武裝部長不識貨而流失。
1969年初,陳照丕得到了平反。他找到了時任陳家溝村主任的張蔚珍,問他還能否繼續教太極拳,長期生活在陳家溝的張蔚珍此時意識到,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太極拳應該流傳下來:“在那個時候,我首先意識到的是太極拳並沒有階級立場,所以我認為它應該被允許傳授。”儘管痴心不改但吃過太多苦頭的陳照丕這個時候擔心:萬一出問題了怎麼辦啊?張蔚珍了解到這個后,非常肯定地對他說:“你放心去教吧,出了問題我來擔保。”
就這樣,陳式太極拳在短暫的停頓之後,又有陳照丕來傳授。然而,此時的陳照丕年紀已經比較大了,為此,張蔚珍建議他重點培養一些弟子,今日名震中外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就是從這時開始通過重點培養逐漸成長起來的。在教授陳式太極拳的過程中,陳照丕顯得非常小心,非常謹慎。看到這些,張蔚珍建議其將毛主席詩詞和陳氏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結合起來,這樣以來,太極拳的傳授就顯得容易得多,也沒有誰來找事了。1970年,時任溫縣縣委書記的李書林非常喜歡太極拳,於是他便把陳照丕請到縣裡,每天早上向機關幹部教授太極拳,同時他還在溫縣一中向學生教授太極拳。不幸的是,1972年,陳照丕逝世。
陳照丕去世之後,張蔚珍很快發現,由陳照丕傳授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雖然繼承了他的套路,但並沒有真功夫。令人欣慰的是,陳照丕去世之後,張蔚珍通過時任焦作礦務局物質供應處處長的吳秀寶找到了在北京定居的陳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奎

個人其他信息


張蔚珍13歲時因為黃河泛濫,位於黃河灘上的老家旱地灘被淹,才逃難到距黃河岸10里地的陳家溝村。既不姓陳,又不習武,卻從1965年起就當上了陳家溝村支書,一干就是17年。1983年陳家溝成立體校時,省體委主任親自點將讓他改當體校校長。後來他又先後辦工廠,做生意,直到15年後又重新擔任了這個29年前就已走馬上任的村支書。
這些經歷讓張蔚珍頗有些江湖味道。雖然看起來像個老莊稼漢,可說起陳王廷的《長短句》和陳氏宗族,他眉飛色舞,如數家珍。他的口述,見證了近代陳氏太極拳存亡的生死一線。
太極拳真正的源流,可以追尋到陳氏祖上陳卜從山西帶到陳家溝的長拳
長拳是外家拳的一種。外家拳外剛內柔,太極拳是內家拳,外柔內剛。這是太極拳起源的武學基礎。陳氏第9代陳王廷精通《易經》和《黃庭經》。陳家溝附近的黃河岸邊有伏羲台,考證《洛書》和《河圖》,洛水和黃河交匯,形成清濁分明的漩渦,這就是太極圖的來歷。所以陳家溝實在是具備太極拳創立的道教文化基礎。
窮修文,富修武。對於庄稼人來說,練武先要填飽肚子。在張蔚珍看來,國家要是敗落了則根本沒法練武。1941年陳家溝鬧蝗災,加上國民黨時代的動亂,大部分村民外出逃荒,村裡只剩下幾十個人。“屋裡住上了兔子,連井水都臭了,哪裡還有人練拳?”1945年陳家溝第一次解放后沒多久還鄉團又捲土重來,共產黨政權被迫備戰上山,很多村民被殺,太極拳幾乎走到滅絕的邊緣。1946年第二次解放后開始土地改革,群眾雖然又陸續回家,但還是對新政權沒把握,沒有人練拳了。
1958年,曾任國民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丕退休回鄉。陳照丕曾經擔任過國民黨中央國術館教官,也就是今天說的武術教官,後來一直在黃河委員會工作。陳照丕退休回老家,看到陳家溝竟沒有人練太極拳,心裡很難過。當時的張蔚珍已經二十齣頭,竟然還不知道什麼是太極拳,只聽說過“張疙瘩(附近的一個村)好放羊,陳家溝盡出些捶把行”之類的順口溜。陳照丕見這個現狀,就開始組織青年人練拳。
“文革”開始后,首先就把太極拳當作牛鬼蛇神。1967年清理階級隊伍,陳照丕家裡因為是地主成分,加上其歷史背景,被逼投井自殺。好在天不絕太極拳,沒想到井水淺,陳照丕摔斷了腿后被救上來,至此他授拳意志依然不衰。他甚至想出給武裝部授拳的辦法,為此專門寫出了《太極拳要論十三篇》給武裝部,名為“支持紅色政權”。直到1968年前後報紙上發表了一條毛主席關於提倡打太極拳的語錄,陳家溝才有了能夠打拳的尚方寶劍。
張蔚珍說起當年,彷彿一切歷歷在目:“當年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毛主席說,爬山、游泳、打太極拳。陳照丕看到后跑來找我說:‘這練拳不犯法了!你說我這拳還能不能教?’”張蔚珍說,“我當時很感動。那時候白天斗他,晚上我就讓他的學生、民兵隊長王西安去安慰他。我想,太極拳學了健身又防身,有啥不好?武術這東西,誰掌權它為誰服務。於是我告訴陳照丕,你只要是正經教拳,出了問題我負責。”
張蔚珍不僅是個有膽量的鄉間人物。對太極拳的傳教,他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陳照丕當時70多歲了,說不定哪天死了,太極拳就沒了。所以我覺得只有重點培養幾個人才能保存拳法的精髓。我讓他重點培養4個人,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這就是現在陳氏太極拳的‘四大金剛’。小旺和正雷是陳照丕的侄子,王西安當時是民兵連長,朱天才是個民辦教師。我就對陳照丕說,你把這4個人培養好了,將來你過世后,咱這太極拳還能往下傳!”
徠為了更好地推廣太極拳術,張蔚珍甚至還出了練太極拳可以記工分、給飯吃這麼個主意。在400多年歷史中幾乎消失的陳氏太極拳,才最終得以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