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言懷
詩人李白的五言絕句
《田園言懷》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詩中的賈誼是西漢時的政論家、文學家,愛國忠君,但因好直言而受貶,32歲早逝。班超是東漢名將,平定疆域功蓋一代,官封定遠侯,但到晚年難歸故里。此詩借歷史作比照,流露出詩人晚年對出處進退的看法。詩人用“賈誼”“班超”的典故,與堯讓君位於巢父和許由的典故形成鮮明的對比,倒不如學古高士許由、巢父那樣躬親耕種,鑿井自飲,高居清流,樂其生死。
全詩共四句二十個字。
首兩句“賈誼三年謫,班超萬里侯。”一句寫賈誼,一句寫班超,用的是反襯手法。賈誼是西漢時一代才人,見識高卓,文章辭賦亦非凡輩可望其項背者,但他不僅遭同列排擠,實際上也未被皇帝重用。班超是漢代名將,去家萬里渾身是膽,投筆從戎功蓋一代,官封定遠侯了。然而直到他垂暮之年老病衰困還難歸故里。賈誼、班超一文一武,文有鴻文驚世武有奇勛駭俗,但結局是一個抑鬱早逝三十二歲英年即命歸黃泉。
末兩句詩人無限感慨之後又寫道:“何如牽白犢飲水對清流!”這兩句用的是堯讓君位於巢父和許由的典故。相傳堯要把君位讓給巢父巢父拒絕接受:堯把君位再讓給許由,許由聽后跑到潁水邊洗耳認為耳朵聽到這個消息受到了玷污。此時巢父正好牽牛飲水,聽說許由洗耳的原因后,認為洗耳的水受到污染,牛也不能喝,於是把牛牽到上游去飲水。多清高脫俗的兩個人!巢父許由,並非沒有君臨天下的機會。更不是沒有為官作長的資質,但他們識透玄機,不入官場,不求功名,不沾利祿之塵濁,不失足於宦海風波,無牽無累甘作田園之隱,全其身而遠禍災,逍遙自得,較之賈誼、班超自是另一境界,有令人美慕之處。這四句詩一正一反,李白終生都想從政,在此時似乎終於醒悟了。然而,牽犢飲流畢竟是李白想象中的田園樂趣,不過,詩人雖有歸隱田園的情懷,卻畢生沒有這種舉動,因為詩人到底還是一個積極用世之人,在垂老之年,他還想去投軍,只是因病未能成行而已。
全詩採用用典、對比的手法,借歷史作比照流露出晚年的詩人對人生出處進退的看法。
從詩中“賈誼三年謫”來看,當亦白帝遇赦東歸后在湖南盤桓期間所作,姑繫於乾元二年(759)。該詩通過對賈誼、班超命運的對比,流露出李白晚年對出處進退的看法。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