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巫山的結果 展開
巫山
中國中部地區山脈
巫山,作為地理名詞,歷史上曾出現在中國各地。現在主要指橫貫湖北、重慶、湖南交界一帶,“東北-西南”走向的連綿群峰。主峰為重慶奉節縣境內烏雲頂,海拔2400米,是中國地勢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北與大巴山相連,南面深入武陵山地,東為長江中下游平原,西為四川盆地。現在也指重慶市巫山縣。
“巫山”作為山脈名詞,現在主要指四川盆地東部湖北、重慶、湖南交界一帶“南-北”走向的連綿群峰。是中國地形三級階梯的代表性山脈。
“巫山”之名源自上古時代今山西晉南一帶的宗教神話“巫咸山”,而不是“巫山縣之山狀若巫字”!隨著“山西巫文化(即晉巫)”在南方的傳播,中國歷史上很多地方都曾有過“巫山”記載。其中,長江三峽地區的“巫山”,唐宋之前實際是指古奉節的“巴東(郡)之山”,唐宋及以後是指古奉節的“夔州之山”。
東漢初年,荊邯遊說公孫述:“倚巫山之固。山在楚、蜀間為巨障矣。”
《江行記》記載“自巫峽東至西陵峽,皆連山無斷處,非亭午夜分,不見日月,風無南北,惟有上下。”《水經注》中記載“杜宇所鑿以通江者。”《圖經》中記載“巫山抗峰岷峨,偕嶺衡岳,其群峰凝結翼附,並出青雲。”
巫山
是中國地形三級階梯的代表性山脈
由於各種原因,總有人喜歡望文生義,以為“巫山”就是指“巫山縣的山”,而長江三峽之一的“巫峽”正好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和湖北省巴東縣境內,從而導致一些人誤以為“巫山”就是指“巫山縣的巫峽”。實際上,“巫峽”只是“東-西”走向的一段三峽裂谷,而“巫山”是指“南-北”走向的山脈群峰,即使整個長江三峽也只是“巫山”的一部分而已。
《後漢書·公孫述傳》:“臣之愚計,以為宜及天下之望未絕,豪傑尚可招誘,急以此時發國內精兵,令田戎據江陵,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守,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隨風而靡。”這時的“巫山”還只是方位地理,泛指整個長江三峽地區。
實際上,漢代長江三峽統一都叫“巫山”,三國之後重新開始“分段”命名,但名稱叫法各異,並不固定。如:《水經》稱“廣溪峽(今瞿塘峽)、巫峽(今巫峽)、西陵峽(今西陵峽)”;酈道元《水經注·江水》引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意指(奉節)巴東郡有三個峽,其中巫峽最長;聲聲猿鳴啊,催人淚下。《荊州記》稱“巫峽(今瞿塘峽)、秭歸峽(今巫峽)、歸鄉峽(今西陵峽)”;兩宋時期叫“西峽(今瞿塘峽)、巫峽(今巫峽)、歸峽(今西陵峽)”;直到明清時期,才固定為今天三峽通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第一個把長江三峽“巫峽”段的山稱為“巫山”的,是從未到過南方的北魏酈道元,其《水經·江水注》曰:“江水歷峽東徑新崩灘,......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至於三峽地區有“巫山縣”縣名的時間則更晚,隋朝之後才有,一直沿革至今。
巫山十二峰指的是望霞峰(神女峰)、翠屏峰、朝雲峰、松巒峰、集仙峰、聚鶴峰、凈壇峰、上升峰、起雲峰、飛鳳峰(棲鳳峰)、登龍峰、聖泉峰。
宋朝范成大《吳船錄》記載:“下巫山峽三十五里,至神女廟,廟前灘尤洶怒,十二峰俱在北岸,前後映帶,不能足其數。十二峰各有名,俱不甚切。”陸遊《入蜀記》記載:“神女祠正對巫山,峰巒上入霄漢,山腳直插江中,說者謂太華、衡廬皆無此奇。然十二峰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蘇轍《巫山賦》記載:“峰連蜀以十二,其九可見,而三不知,惟神女峰最為纖麗。巫峽之名,蓋因山以名峽也。蜀人以其在蜀東境,亦謂之東峽雲。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巫山神女,也稱巫山之女。傳說為南唐天帝炎帝(赤帝)之女,一說是王母幼女,本名瑤姬(也寫作姚姬),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因而為神。戰國時楚懷王游高唐,夢與女神相遇,女神自薦枕席,后宋玉陪侍楚襄王游雲夢時,作《高唐賦》與《神女賦》追述其事。神女為“旦為朝雲、暮為行雨”的美貌仙女。
因唐宋文化對後世的巨大影響,使得三峽地區的“巫山”成了今天中國最有名的“巫山”。但唐詩宋詞中的“巫山”大都是泛指方位地理,一般慣以“巫山”代稱整個“長江三峽”,喻指“文化巫山”,並非狹義指“巫山縣的山”。今中國地理正是據此對“東北-西南”走向的“巫山山脈”作的通解釋義,範圍包括鄂渝交界處長江三峽及其周邊一帶的所有群山,而不僅僅只是巫山縣境內“東西走向”的巫峽。例如:
《宿巫山下》
唐·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聲夢裡長。
桃花飛綠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風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懷宋玉,訪古一沾裳。
這裡的巫山,顯然指奉節白帝城的山。李白先宿巫山,而後“下”瞿塘。古代方位以“西”為上,以“東”為下。”下“瞿塘,說明李白是準備向”東“去,是要乘”下水“船出川,而留宿在奉節白帝城。如果是從”巫山縣“到瞿塘峽,那就應該叫“上”瞿塘,是入川,是“上水”船方向了。
《水調歌頭·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