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銅城鎮的結果 展開

銅城鎮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銅城鎮

聊城市銅城鎮為地名,我國同名鄉鎮主要有: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銅城鎮,總人口為5.6萬人。安徽滁州市天長市銅城鎮,全鎮鎮域面積222.8平方公里,共有耕地121653畝,下轄32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504個村民小組,人口為71662人。

基本概況


聊城市銅城鎮位於聊城市東阿縣中部,聊城市東阿縣政府駐地。北與聊城市茌平縣接界,東與聊城市陳集鄉、聊城市大橋鎮相連,西及南部與聊城市姜樓鄉、聊城市單庄鄉接壤,南濱黃河。該鎮地處山東聊城丘陵和平原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東西最大距離9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6.7公里,總面積1.5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8922公頃。主要山脈有香山、艾山、鳳凰山。主要河流有官路溝、聊滑河、聊城舊城乾渠、巴公河、趙牛河,境內流長26.7公里,流域面積為46.2平方公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瓜、大豆等。

人口狀況


據相關政府網站資料 顯示,全鎮轄77個行政村,總人口為5.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少數民族有27人。全鎮姓氏有秦、劉、周、付、張、王等56個,其中 秦姓最多。

歷史沿革


宋朝設山東聊城銅城鎮。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縣黃哲在此設站建館,后稱山東銅城驛。1950年劃為山東聊城專區東阿一區。 1957年建立山東聊城專區銅城鎮。1958年9月建山東聊城銅城人民公社。1962年10月改為山東聊城地區銅城區。1982年改為山東聊城市銅城鎮。

經濟狀況


新中國成立初期,該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09萬元,1978年為832萬元,2000年為4.62億元。第一、二、三產業所佔之比為30∶52.4∶17.6。2000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884萬元。年末社會金融各項存款餘額2.4億元。該鎮以工業發達著名,境內建2個聊城市屬工業企業,即聊城市東阿阿膠集團、聊城市魯西化工集團東阿化工廠;縣屬企業有東阿鋼球廠、東阿軸承廠、東阿酒廠、東阿磷肥廠等;鎮村企業有楊庄塑編廠、中興集團、東聯建安公司、山東澳東葯業有限公司、山東山河化工廠等30餘家,上述工業企業促進了銅城鎮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服務業等項經濟的發展。

第一產業


50年代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420公斤,總產2032萬公斤。1978年平均畝產520公斤,總產2992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鎮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同時,提倡科學種田,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對境內的1800公頃鹽鹼地進行改造改良,並配齊配全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新打機井600餘眼,開挖溝渠24條,實現旱能灌、澇能排的穩產高產田,佔全鎮可耕地的90%以上,連年被市、縣評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2000年糧食畝產突破1000公斤大關,總產已達5500萬公斤。
1990年以來,全鎮大力進行農村種植結構調整,形成了以冬暖式大棚菜、大拱棚西瓜、大蒜三大主導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新格局。2000年全鎮建冬暖式大棚3500個,大拱棚300餘公頃,種植大蒜530餘公頃。主要種植黃瓜、台灣聖女紅果、芹菜、大蒜、西瓜等10餘個品種,平均畝產值1.6萬元。每年向市場供應蔬菜瓜果9.6萬噸,產品遠銷北平、石家莊、鄭州、洛陽、南陽、天津等地。
該鎮重視畜牧業生產,大力發展家庭畜禽飼養,2000年全鎮飼養專業村12個,飼養專業戶1600個,肉雞年存養量360萬隻,大牲畜存欄量2.6萬頭。
2000年底,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29億元,其中種植業1.5億元,畜牧業6200萬元,林業800萬元,漁業900萬元。

第二產業


工業: 1947年前,僅有少數白鐵、磚瓦、白灰等零星私營手工業。1947年,冀魯豫第六行政公署在大秦創辦民生鐵工廠,分鍛工、鉗工、木工工種,主要生產彈花弓等。1953年起發展生產合作組織,先後建起副食加工廠、糧油加工廠、榨油廠等小型企業,年產值25萬元。1965年起注重對地方名產品開發生產,先後建起大秦村火藥、卜庄村鐮耙、香山石灰等廠。1968年8月,大店子35千伏變電站建成送電。1969~1977年先後建起軸承、焦化、農機修配、化肥、木工等企業。1978年以後又建成電動工具、染織、造紙、水泵、鋁塑板、紙箱等企業。1978年,鎮辦企業總產值110萬元,村辦企業總產值27萬元。1985年經濟體制改革,社隊企業改為鄉鎮企業,形成鎮、村、聯戶和戶等多種形式辦企業,是年,鎮辦企業總產值157萬元,村辦企業總產值38萬元。90年代后,鎮村企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由資源型、加工型向市場外向型轉變,內聯外引,優化產業結構,逐步形成以銅城塑料編織、化工、運輸、建築建材、汽拖維修等為骨幹,協調發展的工業格局。2000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464處,從業人員7800餘人,產品178個品種。年末固定資產總值0.92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27億元,創利稅1400萬元。名優產品:“七彩”鋁塑板、天奇水泵、“山河”系列化工產品等。
建築業:境內建築業歷史悠久,歷代不乏能工巧匠,黃屯一帶從事木器製作業的匠人較多。沿黃艾山、香山等臨山村多石匠。1949年前,從事此類業者多以幫工混飯為主,各種工匠混合搭幫,農忙務農,農閑務工,人員亦不固定。1953年農業合作化后,多數工匠組織起來,納入集體,從事民用住房建築及學校、橋涵閘、牲畜棚圈等公共設施修建。1965年,聯村、聯隊式建築隊全鎮有7個,300餘人,年建築安裝量在100萬元左右。 1978年,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建築業迅速發展,到1985年,全鎮個體建築隊46個,500餘人。鄉鎮建築企業也蓬勃發展,如東聯建安公司、王海建安公司、中興集團建安公司等30多個。全鎮年建築安裝量達500萬元以上,擁有建築人員600餘人,技術人員47人,汽車5部,機械設備功率870千瓦,其技術能力可承擔10層以下樓房及跨度30米的中小型工程,縣廣播局家屬樓、醫藥公司住宅樓均由銅城建築公司施工,並被評為聊城市、東阿縣優質工程。

第三產業


1949年前,境內商業相對落後,在經營中多以零售為主,少數批零兼容。1945年,全鎮私營業戶54家,資產總額9.76萬元(折銀元),以煙酒業、飲食業、服務業為主。1947年東阿解放后,取得較大發展,到1949年,全鎮已發展到168家,資產總額14.2萬元。1953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底,全鎮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之後,個體私營商業、飲食業、服務業日趨繁榮。1985年,國營網點21處,集體48處,個體網點發展到149處,此外農村尚有小商販200餘戶。90年代,個體私營經濟步入快車道,國營集體商業服務網點大多實行集體承包或私人承包。該鎮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發展環境,建成瓜菜專業村20個,村村鋪上石渣路,建成大型瓜菜批發點4處,私營園區1處。到2000年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1660戶,私營企業126家,個體運輸戶1640家,被聊城市評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一等獎”,被聊城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個體私營經濟強鎮”。2000年下半年引進項目3個,固定資產投資1660萬元,年創利稅達1890多萬元;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7374人,銷售收入1.9億元,利稅2280萬元。

強鎮由來


該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縣鄉鎮第一名,在全市範圍屬前十強鄉鎮。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司法調解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三八”綠色工程活動先進單位、聊城市鎮村建設先進單位、聊城市經濟強鎮、聊城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東阿縣產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中國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辦學先進單位、聊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

大事記


公元前681年(魯庄公十三年) 春,齊桓公與宋人、陳人、蔡人、邾人為平息宋國內亂,於北杏(今銅城鎮北部)會盟,被推為盟主。
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6月,安山渠開成,賜名會通河,經銅城至臨清,長125公里,徵用役工250餘萬。
1863年(清同治二年)3月,捻軍楊彭齡一部,從陽谷東越過運河,進入東阿,在李堂等村東至銅城一帶活動。
1889年(光緒十五年) ,築香山格堤一道,從香山起東至張家道口民捻止,長589米。
1894年(光緒二十年),邑人秦惠卿,在銅城開辦瑞齡堂藥店,1944年停業。
1914年,香山村設電報局,隸屬山東黃河河工公電局,除服務於黃河防汛外,兼營軍、政、工、商、民用電報業務。
1919年,張大人集村張正振,創辦東阿縣第一個雜技團體“東盛雜技班”。1921年,張正振率東盛雜技班赴朝鮮演出,1926年回國。
1937年11月,中共東阿縣委在黃屯召開抗日救國會成立大會。
1939年8月,中共東阿縣第四區區委在銅城成立。
1942年3月,日軍在銅城安設據點,隨後在窪李村增設據點。
1942年4月,黃屯抗日高級小學成立。
1943年夏初,縣武工隊長張醒民帶隊員2人,在銅城將日軍特工隊長、剿共中隊長孟廣福擊斃。
1944年,軍分區武裝拔除銅城日軍據點。
1944年冬,銅城萬餘群眾集會,聲討鄭於庄大地主姚來周,推動了民主鬥爭深入開展。
1945年8月24日,縣抗日政府在黃屯召開追悼李子光烈士萬人大會。
1945年,冀魯豫邊區政府在銅城西小於庄建裕民工廠,設紡織、印刷、肥皂、製鞋等部。后遷走。
1946年7月,泰運地委由梁建齋負責在牛角店建立泰興隆公司,年底遷銅城。主要經營汽油、煤油、日用品,收購土布,供給軍需。
1947年8月,東阿縣黨政機關正式遷駐銅城。自此,銅城為東阿縣城。
1948年4月6日,六地委在大秦村開始第二期整黨,縣、區、村黨員有1239人參加,至5月29日結束。
1948年9月,東阿縣民主政府在銅城中街設立大生葯棧。1952年移交東阿縣供銷合作社,更名為東阿縣供銷合作社葯棧。
1950年9月,縣初級中學在大秦庄成立。1953年遷至銅城。
1952年12月,銅城棉花加工廠建立。
1953年2月11日,縣成立貫徹《婚姻法》辦公室,並組織9名幹部在銅城東關搞試點,相繼舉辦貫徹《婚姻法》訓練班。
是年春,國營東阿阿膠廠在銅城建立。
1953年11月,第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卜庄合作社成立,內設木料組、鐵匠爐組各1個。
1954年5月,建立銅城供銷社。
1955年2月18日,中共聊城地委向全區各縣(市) 批轉銅城鎮新兵目測、評議、體格檢查情況的報告,同時介紹該鎮在徵兵中的成功經驗。
1956年1月8日,在銅城供銷社搞私人商業過渡試點。
1958年9月上旬,銅城鎮人民公社建立。
1962年10月,宋樓發電站將設備交縣機械廠使用,年發電量5萬千瓦左右。
1966年12月25日,縣長王保庭在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三屆第三次會議上介紹銅城區發展多種經營的經驗。
1977年12月,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大會戰,治理銅城低洼農田。
1980年12月31日,撤銷銅城人民公社,恢復銅城鎮。
1982年6月15日,東阿縣東關完小更名為東阿縣實驗小學。
1986年3月27日,大店子村村民,食變質豬肉,161人急性中毒。為杜絕此類事情發生,縣政府辦公室發了通報。
1989年,縣畜牧局承擔地區科委“雜交改良魯西黃牛”的研究課題,引進西門塔爾利木贊冷凍顆粒,建立銅城冷配站,實施配種取得成功。
1990年10月,銅城鎮磚廠試製成功內燃磚,並投放市場。
1991年6月,黃屯阿膠食品廠與香港東之冠實業有限公司合資建立“東阿東冠保健藥品有限公司” ,該項目合作期為15年,總投資79萬美元,主要生產阿膠888超級口服液。
1993年7月,銅城供銷社改為縣社的2個直屬公司,即供銷農工貿公司、綜合經營公司。
1994年9月,252名失學兒童得到山東省青年發展基金會資助,捐款儀式在鎮中心小學舉行。
1995年7月13日,縣政府公布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有李子光烈士墓、香山大汶口文化遺址,明兵部尚書張本墓等。
1995年,阿膠888超級口服液被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列為指定產品。
1996年,前趙村西南至化肥廠之間,發掘龍山文化城1座,面積約5.3公頃,距今4500年左右。
1997年初,聊滑路縣城段路面拓寬工程全面展開。
1997年8月12日,山東省黃河防汛搶險實戰演習在井圈險工地段舉行。
1998年4月,官路溝曙光大橋竣工。由水利局建安公司承建,投資93萬元。工程結構為雙曲拱式,跨度30米。
1999年3月,官路溝劉道人堂子節制閘改建竣工,計撥資70萬元。
1999年,銅城鎮私營工業園區投入使用,先後有6家民營企業在園區動工建設。
2000年,全鎮電話裝機總量突破5000門,提前實現電話鄉鎮建設任務。
2000年,山河化工廠建成投產,主要生產化學凈水劑、消毒劑等化工產品。

教育


1921年,在銅城馬神廟舊址建第四區區立小學, 1942年合辦黃屯小學,招生40餘人。至1949年,境內有小學43處,在校生2100餘人,適齡兒童入學率47%。新中國成立后,教育事業空前發展,普通教育、專業職業教育、社會教育全面展開。西侯、肖屯兩村創辦農民技術學校,在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同時,大部分學會了多種經營方面的普及科學實用技術。90年代,鎮投資1200萬元建起高標準中學3處,教師公寓樓5幢。2000年,全鎮有小學70處,在校生9200名,教職工740名,中學7處,在校生520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和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生2178名,其中本科987名,大專1040餘人。
2000年,該鎮共有科技人員1600餘人,其中有技術職稱的672人(農藝師18人,工程師4人,助理工程師19人)。自1983年以來取得各類科技成果24項,被市委、市政府評為“聊城市科教文明先進鄉鎮”。
銅城鎮歷史悠久,勞動人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諸如曲藝、戲劇、舞蹈、美術攝影、雜技、剪紙等民間藝術代代相傳。張大人集村張正振創建的東阿東盛雜技班曾出訪朝鮮,歷時6年,受到異國人民的歡迎。新中國成立后群眾文化生活更加活躍和繁榮。 1958年銅城公社豫劇團成立,同年建文化站。1958年7月建放大站,后改為廣播站。1972年建電影隊。80年代強村和機關、學校建起圖書閱覽室,鎮建立檔案室。

衛生


銅城中醫醫療歷史悠久,中醫世家大多世代相沿。張庄張永立長於針灸,秦治國擅於骨科,求醫者遍及數百里。1919年始有西醫,但發展較慢,到1931年,有東關王子敬、黃屯黃傳成、黃傳鼎等開設的西藥局及西醫診所。到1949年,全鎮中醫從業人員24人,西醫10人,中西醫診所20餘處。1956年建聯合診所,1958年建公社衛生院。60年代末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87年,城關衛生院(現東阿縣第四人民醫院,佔地1公頃)有門診樓、病房樓、家屬樓各1幢,總建築面積3273平方米,醫護工作者83名,病床46張,年門診病人6.78萬人次,住院1024人次。此外有村衛生室36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28人。1998年城關衛生院投資40餘萬元,購置B超、微波治療儀等先進醫療設備,改善了醫療條件,連年被市縣衛生系統評為“先進工作單位”。1999年,第四人民醫院積極配合全縣創省衛生城活動,並順利通過省級驗收,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工作單位”。2000年,有鎮衛生院2處,村級衛生室56處,病床112張。

體育


境內學校體育活動空前活躍,體育競賽形成制度,鎮、強村及鎮辦企業有體育場、文化活動室等。拳術在東阿歷代相沿,素有“拳不打銅城”之說。流傳的拳種有少林拳、二郎拳、太祖拳形意拳查拳、大洪拳等20餘種。新中國成立后,銅城武壇精英輩出,多次參加各級武術比賽、表演,在1963年、1972年、1984年縣武術運動會上,獲得較好成績,並代表全縣參加地區比賽。80年代后,隨著體育事業發展,業餘武術訓練場達10餘處,專項訓練也逐漸走向正規化。學校師生積極投身體育比賽,組建專項體育隊12個,運動員60餘人,多次參加縣、市運動會,在田徑、武術及球類比賽中,均取得好成績。

人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經濟的恢複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280公斤,經濟收入52元。70年代,農村吃粗吃飽,以玉米、地瓜為主糧。80年代吃細糧,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吃好,以麵粉加雞、魚、肉、蛋。在穿著方面,由70年代的青、藍、白單色調衣服,向90年代的五顏六色新穎款式發展,並逐步走向高檔化。居住條件也大為改觀,已有95%以上的農戶搬進了磚石、水泥結構的新居。四關一街有100餘戶農民住進二層高檔小康樓,全鎮人均住房面積70平方米。80年代普及自行車,90年代摩托車,跨入新世紀后,各種汽車已逐步成為代步工具。1995年,全鎮已實現“三通”(戶戶通電,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和沙石路),20%的村用上自來水,60%以上的農民加入社會保險。至2000年,電話裝機總量8000餘部,行動電話2000餘部,有線電視普及率70%以上。由於農業機械化作業的實現,農民勞動強度大大降低,農村婦女搞家庭副業或種植大棚蔬菜,男子大多投入到其它行業中去。1993年建成鎮敬老院,全鎮有27位無兒無女的老人在此歡度晚年。2000年,全鎮人均純收入223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3500餘元。

鎮村建設


1949年前,銅城鎮沿官路溝東岸,南北呈狹長形,人民街與商業街西首的十字路口是老城區制高點和中心,中街與四關區別明顯,東、西、南、北均有城門與四關相通,東關與中街之間有護城河、溝相隔,形成天然分界線,西關處官路溝以西自成一體。新中國成立后,中街兩側多設板門店鋪,頗具古鎮風貌。新中國成立后,鎮村建設規模迅速擴大,四關一街逐步發展成縣城新區,樓房、平房相間矗立,城區人民街、府前街、前進街、青年路、聊滑路、工業街、商業街、文化街等均建成水泥瀝青路面,總長14.2公里,各主要街道兩側建綠地,植樹萬餘株,形成草地綠蔭,環境優雅,2000年通過省級衛生縣城驗收。各行政村亦實現村村通沙石路,60%以上的村主要街道全部硬化,並安裝了路燈,多次被市、縣評為鎮村建設先進單位。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30年,宋懷良升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后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銅城鎮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之一。 1936年7月,秦延彬在姜樓高小讀書時,由蘇廣才(蘇民)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后回村從事革命活動,建立了銅城鎮第一個黨支部即銅城鎮大秦村黨支部。1939年建中共第四區(銅城)委員會,到1940年初,全區建黨支部12個。 1949年底,共有黨員187人,黨支部19個。1976年底,中共黨員總數達到1462人。 1993年銅城鎮被評為“基層組織工作先進單位” 。1998年被評為“黨務工作先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該鎮調整充實了34個村的黨支部。2000年底,全鎮黨員發展到2048人。

基層政權建設


1939年初,東阿縣二區抗日政府成立,1945年8月14日遷駐銅城,1957年底建立銅城鎮。 1958年9月撤鎮建人民公社,行政機構為人民委員會。“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稱革命委員會。1981年2月,改稱為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7月機構改革,建立銅城鎮人民政府至今。
中共領導下的群眾組織 1937年底,中共東阿縣委在黃屯召開抗日救國聯合動員大會,宣布成立東阿縣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工人團體有1950年11月艾山成立的石塘工會、教育工會。婦女團體有1940年成立的縣婦女抗日救國會,銅城建第四區婦女抗日救國會,1949年更名為婦女聯合會。農民團體有1965年成立的貧下中農協會,簡稱貧協。1982年成立銅城鎮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83年12月建立銅城鎮個體勞動者協會。之後該鎮又成立了銅城鎮計劃生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