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道

顧野王詩作

《長安道》是顧野王的邊塞詩。

作品全文


鳳樓臨廣路,仙掌入煙霞。
章台京兆馬,逸陌富平車。
東門疏廣餞,北闕董賢家。
渭橋縱觀罷,安能訪狹斜。

註釋


鳳樓:指宮內的樓閣。借指朝廷。指婦女的居處。
仙掌:漢武帝為求仙,在建章宮神明台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稱承露金人為仙掌。華山仙人掌峰的省稱。
章台:漢長安街名。泛指妓院聚集之地。
京兆:京兆尹。古代京師的地方長官。
逸陌:幽靜安閑的道路。應是一道路名。
富平:富平侯的略稱。漢張安世封富平侯,五世襲爵。后因譽稱朝廷重臣。
疏廣:漢臣。漢疏廣與侄受同時退隱,滿朝百官祖餞於東都門外。
董賢:(前22年—前1年),字聖卿,馮翊雲陽(今陝西涇陽西北)人,漢哀帝劉欣寵臣。
渭橋:漢唐時代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樑。東、中、西共有三座。中渭橋。秦時始置,本名橫橋。秦都咸陽,渭南有興樂宮,渭北有咸陽宮,建此橋以通二宮。漢更名渭橋。
縱觀:恣意觀看。縱覽,博覽。
安:怎。
狹斜:偏僻之處。小街曲巷。

作者簡介


顧野王(519-581年),原名顧體倫,字希馮,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朝梁陳間官員、文字訓詁學家、史學家。
因仰慕西漢馮野王,更名為顧野王,希望自己取得馮野王一樣在文學方面取得成績)。長期居於亭林(今屬上海金山區),人稱顧亭林。歷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學博士、陳國子博士、黃門侍郎、光祿大夫,博通經史,擅長丹青,著有《玉篇》。陳太建十三年卒,詔贈秘書監、右衛將軍。
後代顧炎武,清初思想家,號亭林,亦稱顧亭林,以期追慕先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