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犀亭
歷史建築
燃犀亭位於安徽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的翠螺山麓景區采石磯內。
臨江絕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樸典雅。傳說東晉將領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捲起千堆雪,氣勢壯觀。亭西側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隻50餘厘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采石磯時留下的。
《異苑》卷七
晉溫嶠至牛渚磯,聞水底有音樂之聲,水深不可測。傳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幘。其夜,夢人謂曰:“與君幽明道閣,何意相照耶?”嶠甚惡之,未幾卒。
《晉書》卷六十七《溫嶠列傳》~795~
朝議將留輔政,嶠以導先帝所任,固辭還藩。復以京邑荒殘,資用不給,嶠藉資蓄,具器用,而後旋於武昌。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或乘馬車著赤衣者。嶠其夜夢人謂己曰:“與君幽明道別,何意相照也?”意甚惡之。嶠先有齒疾,至是拔之,因中風,至鎮未旬而卒,時年四十二。
朝臣議論要把溫嶠留在朝中輔政,溫嶠因先帝已託付了王導,推辭返回江州。又看到京都殘破不堪,物資缺乏,於是籌借了一批物資,添置了宮廷的器用,這才返回武昌。走到牛渚磯,見水深不可測,都傳說水下多怪物,溫嶠就叫人點燃犀角下水照看。不一會兒,只見水中怪物前來掩火,奇形怪狀,還有乘馬車穿紅色衣服的。這天夜晚夢見一個人對他說:“我和你幽明有別,各不相擾,為什麼要來照我們呢?”看樣子很憤怒。以前溫嶠牙齒有病,這時把牙拔了,因此中風,到達鎮所不到一旬而逝,終年四十二歲。
一、溫嶠到武昌牛渚磯,這裡水深無法測量,世代相傳說水下有很多怪物,溫嶠就點起犀角來照江水。一會兒,只見水中動物,紛紛向犀火撲來。這些動物奇形怪狀,有的乘著馬車,穿著紅衣。這天夜裡,溫嶠夢見有人對他說:“我們和你陰陽各路,你為什麼要來照我們呢?”意思很是恨溫嶠。相傳犀角燃之可照妖。俗謂能明察事物,洞察姦邪叫“燃犀”或“犀照”。
二、燃犀亭,據《異苑》一書記載:東晉咸和四年(329年),江州刺史溫嶠受命為驃騎將軍,派往建康(即南京)討伐蘇竣叛亂。溫嶠平叛獲勝,率軍返回,行至牛渚磯,當夜忽然聽見磯岩下有音樂之聲從水中傳出。溫嶠十分驚奇,就令兵士燃犀牛角四處尋找音樂的來源,本來深不可測的江水忽然間清澈見底,濤聲大作的江浪也倏然平息,只見一群奇形怪狀的水怪浮出水面,有的乘著車馬,有的穿著大紅的衣服,做著奇怪的動作。當夜溫嶠入夢,看見一個紅衣人憤怒地責問他:“你我幽明相隔,路途不通,為何用燃燒的犀角脅迫我們!”說完甩袖而去。從此,采石磯下再也聽不見鼓樂的聲音了。後人為了記載此事,便築亭於此,名為燃犀亭,因此牛渚磯又名燃犀渚。
現存的燃犀亭為光緒十三年(1887年)長江水師提督李成謀重修。此亭四角擎以石柱,亭檐飛翹。亭內立一石碑,上面鐫刻著“燃犀亭”三字。字體遒勁,為李成謀手書。
站在燃犀亭,遙對天門山,俯視滾滾長江,江天一色的壯闊景色,讓遊人的心胸豁然開朗,人生的瑣屑和鬱悶會一掃而空。穿越東西梁山的江水一瀉千里,江水撞擊著峭石,迸濺出銀白色的珠璣,浪擊著浪更是氣勢洶湧,尤如萬丈巨浪,浪擊磯石發出雷鳴般的共鳴聲,也許那正是來自江下的鼓樂之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