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形成與演化研究

分工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形成與演化研究

本書利用“分工——市場——制度”分析框架,對分工和產業集群的類別劃分為內源式分工和外源式分工,而產業集群也可以相應地劃分為原生型產業集群和嵌入型產業集群兩種。我國產業集群總體發展水平仍處於產業集群發展的初級階段,利用“分工——市場——制度”框架對產業集群進行分析是大有可為的。

名稱


書籍封面
書籍封面
分工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形成與演化研究

作者簡介


馬中東聊城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系主任,經濟學博士、副教授,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其中被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採用多篇。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5項,2006年主持完成省軟科學課題1項,2007年主持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

目錄


第一章
國外產業集群理論的演進過程
第一節 新古典經濟學的論述——馬歇爾的外部經濟論或產業區理論
分工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形成與演化研究
分工視角下的產業集群形成與演化研究
第二節 區位經濟學的論述——工業區位論或集聚經濟理論
第三節 波特的新競爭經濟學的產業集群理論
第四節 克魯格曼的新經濟地理學關於產業集群的論述
第五節 新產業區理論
第六節 近十年國外關於產業集群的最新研究成果
第七節 總體評價
第二章
基於技術分工和社會分工的產業集群形成機理
第一節 基於技術分工和社會分工的分工學說演進過程
第二節 形成機理與模型分析
第三章
基於地域分工的產業集群形成機理
第一節 基於地域分工的分工學說的演進
第二節 基於地域分工的產業集群形成機理與模型分析
第四章
分工、市場和產業集群
第一節 社會分工、專業化市場與產業集群
第二節 省際分工、市場一體化與產業集群
第三節 國際分工、國際化市場與產業集群
第五章
分工、制度和產業集群
第一節 分工、交易費用與產業集群
第二節 基於分工的產業集群制度框架
第三節 基於分工的制度變遷與產業集群升級
第六章
分工與產業集群的演化機理分析
第一節 分工——市場——制度:產業集群的一個分析模型
第二節 內源式分工與原生型產業集群
第三節 外源式分工與嵌入型產業集群
第七章
分工的模塊化與產業集群的虛擬化
第一節 分工與模塊化的關係
第二節 一體化整合、價值鏈整合向模塊化整合的演進
第三節 模塊化整合與虛擬產業集群的案例分析
第八章
基於分工視角的中國產業集群形成、演化與對策
第一節 對形成機理的驗證——基於社會分工的案例分析
第二節 對形成機理的驗證——基於地域分工的案例分析
第三節 基於分工的中國產業集群的特徵、問題與對策
附錄 國內產業集群理論文獻述評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國外產業集群理論的演進過程
第一節 新古典經濟學的論述——馬歇爾的外部經濟論或產業區理論
第一個系統研究產業集群現象的經濟學家是新古典經濟學派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Marshall,1890)。他從新古典經濟學的角度,通過研究工業組織,間接表明了企業為追求外部規模經濟而集聚。
馬歇爾在1890年出版的《經濟學原理》中把經濟規模劃分為兩類:內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規模經濟。他寫道:“我們可把因任何一種貨物的生產規模之擴大而發生的經濟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有利於這工業的一般發達的經濟;第二類是有賴於從事這工業的個別企業的資源、組織和經營效率的經濟。”外部規模經濟是指在特定區域由於某種產業的聚集發展所引起的該區域內生產企業的整體成本下降,它和產業的地區性集中有很大關係;而內部規模經濟則是指由個別企業的資源、組織和經營效率形成的規模經濟。馬歇爾發現外部規模經濟與產業集群之間存在密切關係,認為產業集群是因為外部規模經濟所致。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裡指的是小型企業所組成的產業集群。他解釋說:“現在我們要繼續研究非常重要的外部經濟,這種經濟往往因許多性質相似的小型企業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說的工業地區分佈——而獲得。”在馬歇爾看來,生產或銷售同類產品的企業或存在著產業關聯的上、中、下游企業集中於特定的區域會使專門人才、專門機械、原材料的使用產生很高功效率,而這種使用效率是處於分散狀態的企業所不能達到的,這種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規模經濟,從而促使中小企業集中在特定區域,形成產業集群。
……